陕西秦岭北麓体育旅游开发战略研究
陕西秦岭北麓体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
![陕西秦岭北麓体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263451b52d380eb62946d17.png)
C i a ci n e a e h o o y R v e h n s e c nd T c n l g e i w
●I
陕西秦岭北麓体 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①
静
中图 分类 号 : S—0 G0 5 文献标 识码 : A
铁
高朝 阳
( 安财 经学 院) 西 文章编 号 :09 94 2 1 )1 0 0—0 10 — 1X(0 20— 19 1
寻求 合 作伙 伴 。 此 , 西秦 岭北 麓旅 游 发展 要采 取 “ 因 陕 联动 、 动 、 动 ” 互 带 三
动对接 策 略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貌 之多样 在 中国乃 至世 界甚为 罕见 ; 0年 , 2 9 随着秦 岭 申报 成为 国家地质 公 0 园, 秦岭这一 天然奇 美的 山脉又多 了—道 国家光环 , 岭成 为国 人瞩 目的焦 点 ; 秦 2 1年 , 型 国家 地理 类节 目《 00 大 大秦 岭 》 中央 电视 台的播 出 , 国 人为之 震 在 使 撼, 促使大 众 开始 关注神 秘奠 测的秦 岭 , 它神奇 的 自然魅 力。 感受
麓周 至县境 内 的楼观 台国 家森林 公园 , 是道 教鼻祖 老子讲 经地 , 遗存有 道观遗 迹 , 有 “ 下第 一福 地 ” 素 天 之称 ; 五 台 佛教 圣地 被誉 为 “ 秀之 地 ”华 山道 南 神 ; 场 、千年 古刹 草 堂寺 、子 牙垂 钓 的钓 鱼 台 、 葛卧 龙病逝 的五 丈 原 。 诸 1 2 社会 关注度 高 . 秦 岭历 来被 称为 华夏 文 明的 龙脉 , 中国的 绿肺 。 是 秦岭地 势: 芝险峻 , 形 地
本文通 过 陕西秦 岭北 麓 体育旅 游发 展的 优势 条件 、 制约 条件等 方面进 行 全方 位 的分析 , 此基础上 探索 陕西 秦岭北 麓体育 旅游发展 基本 策略 , 在 对挖 掘 陕西秦 岭北麓 的体育 旅游 资源 , 开发 体育旅 游市场 , 化陕西秦 岭旅游 产 品结 优 构 , 陕西 省旅游 业发 展有 着重 大的现 实意 义 。 促进 1陕西秦 岭北 麓体 育旅游 开发 的优 势条 件
秦岭北麓生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秦岭北麓生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49ae2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2.png)
以大自然为舞台,以参与各种健身体育活动的形式进行旅游,在欣赏中休闲,在休闲中健身,是一种旅游新时尚。
这种旅游的突出特点是保护环境,公害排放量微小,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形式。
秦岭,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世界生物基因库”之称。
秦岭北麓是秦岭山地与西安市的结合处,正是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的好地方。
秦岭,素有“动植物王国”、“天然中草药库”的美誉。
它不但是我国南北气候区域的自然分界线,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秦岭北麓是陕西最宝贵的资源,对陕西关中盆地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秦岭北麓是陕西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有52个森林公园,总面积20多万公顷,是开展攀岩旅游、高山探险、森林旅游、激流旅游、秘境旅游等体育旅游活动的绝佳场所。
可是,近年来,秦岭北麓的生态体育旅游开发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求开发者对如何将体育文化融合到自然生态中有足够的认识,只有让合适的体育活动内容融入旅游资源中,才更具吸引力,更具挑战性。
而实际情况是,秦岭北麓生态体育旅游的开发与管理还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旅游上,停留在“大众型”旅游活动的层次,缺乏生动鲜明特色。
生态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尚未形成气候。
生态体育旅游活动开展不理想,老百姓对体育旅游文化的热衷程度还不是很高。
虽然某些区域开发了滑草、滑雪等体育旅游活动,很受游客欢迎,但是参与的人数太少、规模太小;华山攀岩等活动在时间上、规模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激发起广大旅游者的兴趣。
“大众型”旅游活动无法满足深层次的内心体验和精神愉悦。
秦岭北麓生态体育旅游至今没有制定一项长期规划,开发和规划缺乏特色和市场导向性,因此不能对游客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秦岭北麓生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徐佳图/本刊资料All Rights Reserved.更令人担忧的是,秦岭北麓生态体育旅游的开发处于“粗放型”阶段,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行为,过于关注旅游资源在短期产生的经济效益,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忽视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提升,致使相当一部分生态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态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陕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陕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bbd93fcc7931b765ce15f5.png)
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陕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近年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奥运文化、世界杯文化对国内的精神文明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体育旅游产业也获得了更大发展空间。
陕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具备良好的文化体系背景,其多样性的文化为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保障。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陕西省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也应当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促进陕西省体育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陕西省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的文化优势旅游是现代人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遍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可以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民情。
但是,只有具备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所以现代旅游资源的开发通常需要文化的介入。
陕西省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
陕西省位于中国的内陆腹地,境内有高原、平原、山地等不同地形的分布,可以开展登山、探险、攀岩等相关的体育旅游项目;拥有分属于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河流领域,可以满足各种水上运动的开展。
这些自然资源的优势都可以为陕西省的体育旅游事业发展提供足夠的保障。
另外,陕西地区拥有优越的人文环境。
陕西省拥有古都西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集合了黄土高原、关中平原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多样化的民俗风情。
正是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充分融合才为陕西地区的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为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游客提供多种不同的文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对于旅游文化的需求。
这对于促进陕西地区的体育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盟意义。
二、陕西省旅游资源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1.陕西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是影响体育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以体育资源的开发程度为基础。
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按照不同的旅游需求,如体育景点的建设、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等等,按照不同的需求分别设置相应的开发计划,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秦岭北麓(西安段)旅游开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秦岭北麓(西安段)旅游开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b35dfae009581b6ad9eb00.png)
山不仅是 中国佛教传播 的重要发源地 , 还是佛教各 宗派创立发 展 的源头 。此外 , 秦岭 山间多悬崖绝壁 , 险峻陡峭 , 古代 道路凡
遇悬崖绝壁 皆傍 山架木而行 , 史 籍称之栈道 、 蜀道 , 号称古代的
重
局, 不 破坏 已经形成 的带有历史文 化信 息 的空 间结 构 、 尺度和
车位都存在很 大不足 , 安全供水 、 用 电和 垃圾 回收等基 础设施
个省级 自然保护 区; 1 处 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 3 处省 级风景名胜
区。
到位 , 使得旅游开发面临纷繁复杂的多重 矛盾 。
1 . 2人 文 资 源
3 空间规 划策略
秦岭北麓西安 段的空 间规 划既要满 足旅游产业发 展的急
1 . 2 . 1 物质文化 资源 秦岭北麓 的八百里秦川 ,是 中华 民族农业 文明 的发祥地 , 先后有 1 3 个 王朝 在此 建都 , 这使得西 安拥 有众多的历史遗迹 ,
切需要 ,同时也要保证其本体生 态环 境得 到合 理有效的保 护 , 以期 达到既保 护秦岭北麓西安段 的生 态环境 , 又促进保护与旅
摘 要 : 文章在总结秦岭北麓( 西安段 ) 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 对其
旅 游开发遇到的 问题进行 了剖析 ,提 出了旅 游开发的空 间规 划策略 ,
希 望对 生 态保 护 与旅 游 开发 进 行 积极 探 讨 。
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成为秦岭宝贵 的文化资源 , 彰显其独有的魅
力。
关键词 : 秦岭 北麓( 西安段 ) ; 旅 游开发 ; 保护利用 ; 规 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 : T U9 8 4 . 1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7 3 5 9 ( 2 0 1 4 ) 0 3 — 0 0 3 5 — 0 2
秦岭北麓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开发模式研究
![秦岭北麓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开发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6dec037cd184254b353582.png)
[ M] , D e n ma r k : C o p e n h a g e n B u s i n e s s S e h o d P r e s s ,
2 0 0 2: 2 2 1 - 2 4 6.
秦岭是华夏文 明的龙脉 , 因其传承 中国历史、 中华 文 明的渊源关 系 , 成为 中华 民族 的象征 , 被誉 为 “ 中
度, 整合旅游宣传资源, 实施绿色生态营销。生态
文化旅 游宣传应 该在政府 相关部 门 的统 一部 署下 , 将政府旅 游主 管 部 门的整 体 旅游 形 象 宣传 与各 类
[ 1 0 ] 张 晓萍. 文化旅 游资 源开发 的人 类 学透 视 [ J ] , 思
想战线 , 2 0 0 2 , ( 1 ) : 3 1 — 3 4 .
t e n t i a l s a n d P o s s i b i l i t i e s[ M] ,B u t t e r w o r t h H e i n e .
ma n n, O x f o r d, 1 9 9 9: 2 2 — 3 4.
[ 2] B o b Mc K e r c h e r ,H i l a r y d u C r o s , C u l t u r a l T o u i r s m [ M] , N e w Y o r k :T h e Ha w o a h H o s p i t a l i t y P r e s s ,
2 0 0 2: 1 1 2 — 1 5 8 .
游形象 和 品牌是 旅游 目的地 的生命 , 是一 个 区域形 成竞争 优势最有 力 的工具 。主题 突 出、 形 象鲜 明的 旅游产 品 对 于旅 游 客 源 市 场有 着 极 大 的 吸 引力 。
西安市秦岭北麓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西安市秦岭北麓全域旅游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37ea962767f5acfa1c7cd90.png)
西安市秦岭北麓全域旅游发展研究作者:李胜和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8年第02期当前,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增长点,但传统旅游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旅游发展需要,要适新需求,就必须创新发展。
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理念的创新,是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更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创新。
基于此,笔者针对西安市秦岭北麓全域旅游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关于全域旅游概念存在不同的见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认为全域旅游不是一种具体旅游业态,而是特定地区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推动地区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认为全域旅游是在旅游资源富集区域,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统筹规划布局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对其旅游品牌进行全方位营销,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认为全域旅游就是利用旅游目的地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游玩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旅游体验产品,以更全面地满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体验需求。
另外,明确全域旅游概念要把握以下特点:不能把全域旅游片面理解为一种旅游产品,全域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全域旅游不是单个旅游要素发展,而是旅游与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各要素协调发展。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全域旅游是现代旅游背景下催生的一种区域旅游发展全新理念。
它是在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体系等要素进行系统性规划,从而全面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全面满足游客体验、居民休闲需求,实现旅游产业升级换代的发展目标。
二、全域旅游典型案例笔者选择浙江桐庐、河南栾川作为全域旅游典型案例,在发展全域旅游实践中,它们探索出很多宝贵经验,值得人们认真学习与研究。
(一)浙江桐庐浙江桐庐被称为“全国县级旅游之冠”,区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莫干山、红灯笼乡村家园、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等,高质量景区景点开发使桐庐旅游业发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旅游业带动了桐庐经济社会的发展。
秦岭北麓休闲体育旅游生态区开发前瞻性研究
![秦岭北麓休闲体育旅游生态区开发前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aed320ed630b1c59eeb556.png)
秦岭北麓休闲体育旅游生态区开发前瞻性研究休闲旅游今年来成为短途旅游的重要旅游产品,作为拥有优质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且紧靠关中城市带的秦岭北麓是开发休闲体育旅游的最佳区域。
力求厘清思路,分析学界的研究现状,为未来开发秦岭北麓的休闲体育项目做好理论准备和资料分析的前期工作秦岭北麓休闲体育旅游开发前瞻1休闲体育旅游国外学者研究综述国外研究休闲体育是与休闲的兴起与发展紧密相连的。
休闲学产生于美国,其标志是1899年凡勃伦(velble)发表的“有闲阶级论”。
他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休闲的,他提出休闲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国外学者在“体育旅游”的定义研究方面比较系统,目前较有影响力的界定有如下几种:(1)非商业目的的参与或观战的外出旅游活动。
(hall 1992a:194);(2)指在特定休闲时间的人们的行为方式表达,如假期—部分因为特殊自然吸引物,部分因为人工体育和户外休闲设施。
(ruskin,1987:26);(3)度假过程中涉及参与和观战的体育旅游活动(ruskin,1987:26);(4)以休闲度假为基础的旅行,主要是个人暂时到外地参与体力活动,观看体育比赛或者观看跟体育活动有关的吸引物。
(gibson,1998a:49);(5)在居住地或办公地以外的地方参加的体育活动中所有的主动和被动参与形式,是非正式的或者商务商业原因的体育活动(standeven&deknop,1999:12)。
从以上国外学者的界定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对于体育旅游的界定相对系统,且外延较大。
我们课题中所涉及的“休闲体育旅游”应该被包含在“体育旅游”的范畴之中。
2休闲体育旅游国内研究现状部分学者倾向于从不同侧面对休闲体育的概念进行了阐释。
比如:于可红,梁若雯在《从休闲的界定论休闲体育》一文中认为:“休闲体育是在空闲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最佳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人们不受限于活动的严格规定,积极追求内在的体验,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
秦岭北麓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
![秦岭北麓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aeeb5cc850ad02de804123.png)
【摘要】对秦岭北麓的人文景观做了介绍,挖掘其中的旅游资源,结合体育旅游的特点,分析了秦岭北麓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可行性和契机。
为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建议:政府的大力支持;采取阶梯式发展方式;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关键词】秦岭北麓体育旅游开发秦岭北麓峪口自远古以来通往南方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方向的五条较大古道有宝鸡散谷的散关道,也称大散关,三国时在陈仓县南又称陈仓道,今称清江河;眉县斜峪的褒斜道,又称斜峪关,今称石头河;周至县西骆峪的傥骆道;长安区子午峪的子午道;蓝田县蓝田峪的武关道,以上五条古道均为秦岭北麓峪口古时战争行兵及军事设卡关口及南北交通的五条古大道。
一、秦岭北麓的地理位置介绍秦岭北麓峪口目前通往陕南的公路有:华阴市潼关县西潼峪通往洛南县的新修公路;从罗敷峪通往商洛的202省道;蓝田县蓝田峪通往商洛的310国道;长安区辋峪通往商洛的西蓝高速公路;石砭峪通往安康的包茂高速公路;沣峪口通往宁陕县、安康的210国道;户县涝峪通往汉中、四川的西汉高速公路;周至县黑水峪通往汉中、成都、昆明的108国道;眉县从斜峪通往太白县、汉中的姜眉公路;宝鸡市陈仓区的马尾河通往太白、汉中的210省道;宝鸡市渭滨区的散峪(即清江河)通往凤县、四川的212省道,共11条,其中高速公路3条。
昔日天堑变通途。
二、秦岭北麓的丰富自然资源状况分析秦岭北麓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秦岭北侧有72处峪和29处国家及省市级森林公园,其中最著名的有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朱雀森林公园、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华山和骊山等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自然景区。
下面对秦岭北麓的自然资源进行简单介绍。
(一)骊山晚照位于临潼县南的骊山。
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条分支山脉,海拔800米,山上松柏满坡,经风一吹,林涛滚滚,放眼望去,景色迷人。
山上有两峰,东峰为东秀岭,西峰为西秀岭,当夕阳西下,山上云霞满天,苍松秀岭万道红霞,景色动人,是因秀美的自然景观而得名。
陕北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研究
![陕北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06720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e.png)
陕北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研究陕北地区是指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包括宝鸡、汉中、榆林等市。
这里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是一个非常适合开展旅游业的地方。
其中,体育旅游业是一种非常新颖而有趣的旅游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
本文将重点分析陕北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陕北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现状1.资源独特陕北地区的山水资源十分独特,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草地、高山、溪流等自然景点,同时也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如靖边县的大山神话、延安市的革命文化等。
这些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为开展体育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支撑。
2.基础建设较差虽然陕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还比较薄弱,尤其是交通、住宿等方面。
对于开展体育旅游业来说,这对旅游业者的投入和游客的体验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和不便。
3.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旅游健身体验,他们希望通过旅游体育的方式来放松身心,锻炼身体。
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业正好满足了这一市场的需求。
二、陕北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瓶颈1.基础设施薄弱由于交通、住宿等方面基础设施的薄弱,导致很多旅游者对于陕北地区的体育旅游产生了犹豫和抵触情绪。
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首先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改善力度,提高旅游环境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2.旅游业者水平不高虽然越来越多的旅游业者开始涉足体育旅游,但在专业水平方面还存在较大分歧。
一些企业投入不足,服务质量较差,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制约陕北地区体育旅游业长期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三、陕北地区体育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方向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陕北地区要想发展体育旅游业,首先需要投入更大的资金和精力来加强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提高旅游环境的整体水平。
2.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陕北地区旅游业者要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
发展秦岭北麓休闲旅游业探讨
![发展秦岭北麓休闲旅游业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b487818da38376baf1faef8.png)
发展秦岭北麓休闲旅游业探讨本文通过分析秦岭北麓地区休闲旅游的开发现状,阐述了秦岭地区开展旅游业遇到地质地貌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水体受到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规划相对滞后、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
针对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的新趋势,提出加大公路建设、景区建设、宾馆饭店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发休闲产品;积极推进高端旅游项目建设等策略,实现秦岭北麓休闲旅游的发展。
标签:秦岭北麓;国民旅游;休闲旅游从1992年我国建立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起,休闲度假旅游迅速发展。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把国民休闲度假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国民旅游”到“国民旅游休闲”的转变,离不开大众休闲的飞速发展、休闲与旅游的紧密关系和旅游部门的大力引导。
秦岭作为我国的中央国家公园,拥有独特的山形地貌、水域河流、森林植被,多样的中草药材、珍贵动物。
由于秦岭地区南北麓气候差异较大,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气候、人文优势。
在我国已经进入全民休闲的今天,更应积极引导建设秦岭地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一、秦岭北麓休闲旅游开发现状2009年8月,陕西省政府召开《秦岭旅游发展规划》,做出了以建设秦岭国家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为契机,整合绿色山水旅游资源,形成山水秦岭旅游板块的指示,并针对加强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胜地整体策划等方面给出了意见。
2009年9月,陕西省旅游局正式将“人文陕西·山水秦岭”作为陕西旅游的宣传口号。
2010年,陕西省政府强调要着重推进大秦岭旅游,提出打造秦岭品牌。
政府对秦岭休闲旅游的注重,对提高秦岭旅游的知名度、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2年10月24日,西安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将进一步加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快秦岭景区整合进程,沿山建设军工三线等主题小镇。
明确产业定位,优先发展文化旅游、生态观光、现代农业、研发创意、休闲度假、康体生命等产业,打造秦岭特色文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陕北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研究
![陕北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36fc14964bcf84b9d57b82.png)
陕北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研究[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记载法、调查访谈法及实际考察法,对陕北的旅游资源如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特色旅游资源及民俗风情等的调研归类,旨在为有关管理和经营部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陕北体育旅游理论提供参考。
同时,为当地体育旅游资源提出自己的开发策略,这都有利于将陕北现实的旅游资源及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功能。
[关键词] 陕北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开发策略1 前沿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已由自然观光、山水旅游开始向健身、娱乐、休闲旅游转变。
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不但对陕北的经济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陕北体育旅游资源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springer数据库、ebsco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资料。
并查阅相关理论书籍10册。
2.2.2调查访谈法针对陕北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展,调查访问了相关的旅游社,听取了他们现阶段操作的体育旅游项目介绍,并对他们的意见进行了记录。
2.2.3实地考察法2009.7-2010.2陆续对陕北宜川壶口瀑布、延川黄河漂流、佳县长白山、黄帝陵,榆林镇北台等进行了考察,为本研究积累大量真实、可性的第一手材料。
3 体育旅游资源概念探讨体育旅游资源,首先我们要对旅游资源有个初步的了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972-2003)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把旅游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简单地说,就是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的因素的总和。
旅游行为的发生是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为前提的。
体育旅游行为的发生是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为前提,体育旅游资源(sport tourism resources)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体育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进行体育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且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浅谈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浅谈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9d911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5.png)
浅谈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一、存在问题1. 开发不足陕西地处中国西北腹地,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着秦岭、黄土高原、渭河等丰富的地质资源,适宜进行登山、摄影、徒步等体育活动。
目前很多景区虽有了旅游开发,但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不够,游客缺乏多种多样的体育旅游选择,旅游体验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基础设施不完善体育旅游活动依赖于丰富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运动场馆、休闲娱乐场所、住宿设施等。
目前陕西省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如缺乏专业的体育场馆、休闲度假村、健身中心等,旅游者的体验受到了影响。
3.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体育旅游活动需要提供专业且周到的服务,而部分旅游从业人员对体育旅游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如缺乏专业的导游、教练和安全保障人员,旅游服务的品质和水平亟待提升。
二、优化措施1. 多元化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应该在陕西省加大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引入更多的体育活动,如登山、越野跑、自行车骑行、溯溪探险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开发体验式旅游项目,如露营、射箭、攀岩等,拓展体育旅游的多元化发展空间。
2. 健全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更多的体育场馆、休闲度假村、健身中心等,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为体育旅游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
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4.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明确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倾斜,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可以出台相关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蓬勃发展。
结语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提高体育旅游项目的多元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完善政策支持,以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陕西体育旅游产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探讨
![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2d9082d941ea76e58fa04f0.png)
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探讨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民俗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以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从政府、企业、秦岭山地当地民众角度提出了发展策略。
标签:秦岭;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体育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休闲、娱乐、健身和提高人文素养为主要目的,以观看、欣赏和参与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旅行游览活动。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赋予了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丰富的资源。
西安秦岭北麓观光农业园的开发,民间文化活动和农事活动、健身活动、民间文艺等融入到农家乐进行开发,露营地的开发,休闲产业带的开发等一系列民俗体育文化旅游项目正在蓬勃发展。
1 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1.1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西安秦岭北麓指从秦岭主梁向北至山下平原到距西安市区南20公里的地带,其东西方向贯穿蓝田县、长安区、户县和周至县,共有汤峪、库峪等41峪和朱雀森林公园、太平森林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等多处国家及省市级森林公园、景区、景点等。
这些都为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1.2 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悠久西安秦岭北麓地处陕西关中地区,耍社火、扭秧歌、跑旱船、陕西红拳、庙会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如,位于秦岭北麓中部周至县境内的楼观台,是中国道教发源地,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楼观台庙会都有“集贤鼓乐”行乐、迎宾民俗表演、比武招亲、殿镇锣鼓芯子方阵、大玉木偶、牛斗虎、民俗趣演大巡游等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让观众领略最古老、最传统、最具关中地域特色的民间闹春习俗。
1.3 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体育消费意识增强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的实施为城市居民参加体育休闲提供了更多机会,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在近年来不断加强,顺应此环境,西安市委、市政府不断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规划旅游项目如:终南山地质博物馆,南五台佛光文化保护区,朱雀冰晶顶旅游步道项目,秦岭野生动物园周边景区环境整体改造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户外山地体育产业的开发研究——以陕西秦岭北麓为例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户外山地体育产业的开发研究——以陕西秦岭北麓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913faf2f8c75fbfc77db229.png)
表1 陕西省秦 岭山地涉及行政辖 区统计表
地 市
县 区
西安 市 宝 鸡 市 渭 南 『 前 汉 中市 安 康 市 商洛 市 合 计
6 6 4 9 6 7 3 8
乡镇 数
5 0
5 6
2 0
1 0 3
9 0
1 9 1
5 1 0
摘要 : 以陕西秦岭北麓 为例 , 在探讨 了山地体育资 源特征和 户外 山地体育产业含 义的基础上 , 分析 了陕 西 秦岭 户外 山地体育 产业发展 自身具有的优 势和劣势 , 提 出了加强 户外山地体 育产 业开发的建议 : 加 大 宣传 力 度, 充分利 用电视 、 广播 、 报纸 、 网络 等媒 体做好 户外运 动宣传普及 工作 ; 加 强招商 引资 ; 构 建“ 生态搭 台、 体 育
一
R2 一
2 O1 7年 9 月 第 3 6期
教 育教 学论 坛
ED U CA TZ ON TE A CHI N G F OR U M
S ep t. 2 01 7 N0 . 3 6
( 5 ) 高原探 险 系列 : 高原 探 险系列 的户 外运 动 主
要是 指带有探险性质 的各项户外 运动 ,如洞 穴探 险 、 高原徒步 、 峡谷穿越 、 江河 源头探 险等 。
随着我 国体育产 业 的蓬勃 发展 , 户外 山地体 育产 业逐渐 形成并快速发展起来 。 现代户外 山地运动是具
府作 出了“ 利 用秦 岭 山地 资 源优势 , 推 动陕 西体 育产
业 发展 ” 的决 圈作 为重点开发 的七 大体育产 业 园区之一 ” , 提 出“ 将
2 0 1 7年 9月 第 3 6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休闲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休闲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fd9d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c.png)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休闲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休闲体育旅游已成为全球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省份,陕西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面临着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陕西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希望能够为陕西省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陕西省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现状1. 旅游资源丰富陕西省地处中国西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资源。
包括兵马俑、华山、秦岭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陕西省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吸引人的旅游资源。
2. 休闲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舒适和放松的旅游方式,更愿意选择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旅游产品。
3. 旅游品质待提升尽管陕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在休闲体育旅游方面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
现有的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大多集中在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上,缺乏创新和个性化的体验项目。
二、面临的挑战1. 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陕西省地处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这给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也限制了游客的到访。
2. 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国家开始重视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
陕西省在休闲体育旅游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的激烈竞争。
3. 服务水平需要提升目前,陕西省休闲体育旅游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包括接待能力、安全保障、服务态度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三、发展对策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解决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陕西省应该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交通的便捷度和舒适度。
2. 丰富休闲体育旅游产品陕西省应该将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和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结合起来,打造一些具有独特特色和创新性的休闲体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浅析安康市紫阳县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
![浅析安康市紫阳县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63c5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9.png)
浅析安康市紫阳县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安康市紫阳县地处陕西省中部,是一个地处群山之间的高原县城。
紫阳县是一个拥有丰富体育旅游资源的地区,自然环境优美,综合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紫阳县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紫阳县的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发展做出研究与分析。
一、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调查1. 自然环境紫阳县地处秦岭山脉的北部,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县境内有许多山川河流,如麦积山、飞天山等,这些山川河流为体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 历史文化资源紫阳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县内有许多古迹、碑刻、寺庙等历史文化遗迹,如开元寺、王家大院等,这些都是体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民俗风情紫阳县的民俗风情独特丰富,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如锣鼓队、舞狮、社火等,这些民俗活动为体育旅游增添了魅力。
4. 体育设施目前,紫阳县的体育设施相对较为落后,除了一些基础的体育场馆和健身器材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
5. 人才资源紫阳县拥有一批体育专业人才和导游人员,他们对体育旅游资源有着深厚的了解和研究。
这为紫阳县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专业的支持。
二、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研究1.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针对紫阳县目前体育设施相对较为落后的情况,需要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升体育旅游资源的接待能力。
可以建设更多的体育场馆、休闲度假村等设施,以满足游客的体育旅游需求。
3. 丰富民俗活动利用紫阳县独特的民俗风情,可以举办各类传统民俗活动,如社火表演、传统婚礼表演等,通过丰富的民俗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来紫阳县体验。
4. 提高人才水平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紫阳县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水平。
可以组织专业人才培训班和导游培训班,提高相关人才的专业素养。
5.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紫阳县需要加大体育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体育旅游活动、举办体育旅游节等方式,提升紫阳县体育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基于行为科学的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实证研究——以秦岭南北麓为例
![基于行为科学的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实证研究——以秦岭南北麓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fe9487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9.png)
基于行为科学的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实证研究——以秦岭南北
麓为例
李寿邦;侯令忠
【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1)005
【摘要】以行为科学为视角,通过对秦岭南麓的陕南和北麓的关中地区旅游人群
行为特征的实证分析,得出:旅游者参加体育旅游的动机是娱乐休闲、增强体质和调节精神等。
目前游客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度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参加体育旅游的频次低;体育旅游项目内容和价格高低是影响游客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因素。
认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应该以游客的需求为主体,形成体育与旅游对接的长效机制,深度开发一些多元的、价格低廉、质量高、服务好的、以体验参与性为主的体育旅游产品,形成以行为为导向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
【总页数】5页(P58-62)
【作者】李寿邦;侯令忠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体育系,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体育系,陕西西
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05
【相关文献】
1.秦岭北麓地区西安段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探讨及效益分析——从周至县“农发水保”一期浅谈秦岭北麓水土流失治理 [J], 孟高良
2.陕西省秦岭北麓发展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J], 静铁
3.秦岭北麓休闲体育旅游生态区开发前瞻性研究 [J], 于全涛
4.渭南市秦岭北麓旅游吸引物再开发探析——以临渭区秦岭北麓山水景观为例 [J], 高敏芳
5.大城市郊区农地流转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西安市秦岭北麓684户
农户调查 [J], 王欢;杨海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构建“秦岭山地”体育旅游生态圈体系的研究
![构建“秦岭山地”体育旅游生态圈体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071a3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4a.png)
健 康 发 展的实现 提供重要的保障。通过查阅文献资 料法、实地 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从 对“秦 岭山地”体育旅游
生态圈的概念分析入手,对“秦岭山地”体育旅游生态圈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以及构建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秦岭山地”体育旅游生态圈的特点,构建了“秦岭山地”体育旅游生态圈体系的基本框架,为
保证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4)区域旅游生态集群化 育旅游的突出亮点,五大文体赛事已经成为宁陕旅游
160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对构建“秦岭山地”体育旅游生态圈体系所收集 地”体育旅游资源和环境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
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对“秦岭山地”体育旅游生态 因此,必须对“秦岭山地”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
圈体系的构建发展策略进行科学论证,并对“秦岭山 发、利用、保护。现在大多数对“秦岭山地”方面的研
地”体育旅游生态圈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游生态集群化的4条标准:(1)区域旅游生态集群化对 旅游产业的发展获得重要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一
环境的影响是最小的;(2)区域旅游生态集群化是建 个较为完善的“秦岭山地”体育旅游生态圈体系也能
立在最大程度地尊重自然和文化的基础上;(3)区域 够 促进“秦岭山地”其他产业的发展。认识到这一点
旅游生态集群化在确保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 后,陕西省政府以宁陕体育旅游圈建设作为陕西省体
158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社会体育学
2020年(第10卷)第23期
图1 “秦岭山地”体育旅游生态圈体系的层次架构
入发展规划的突出地区,“秦岭山地”逐渐变为连接陕 南与关中地区新型产业领域。2012年,在召开陕西省体 育产业论坛时,陕西省体育局提出要积极建设秦岭体 育 产业 集 群,以体育 旅 游山地 产业 为先导,将 其 打造 成一 个 体育 产业园区,同时 陕西省 旅 游局和 陕西省体 育局主要负责人在西安召开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座 谈会[3]。随着国家对体育旅游的重视,对“秦岭山地” 体育 旅 游 生 态圈体系的 构建 将成 为政 府 和 学 者研 究 的 重 点。本 课 题 从 分析“秦 岭山地”体育 旅 游 生 态圈 的概念入手,对“秦岭山地”体育旅游生态圈体系构建 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秦岭山地” 体育旅游生态圈体系的基本框架,完善“秦岭山地”体 育旅游生态圈体系构建的发展策略,以便为体育与旅
秦岭北麓山地运动旅游运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秦岭北麓山地运动旅游运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bc76012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a.png)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基金项目:2014年西安社科规划基金课题(14P27)。
作者简介:聂锴(1979—),男,汉,辽宁丹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
0引言现代户外运动旅游项目中山地运动是具有促进身心健康,缓解疲劳和减轻压力的项目之一,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如何利用闲暇时间锻炼身体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户外山地运动旅游应运而生,山地运动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为山地运动旅游业的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文化体育娱乐业的项目,如如登山、攀宕、滑雪、滑冰、滑草、滑沙、漂流、滑水、冲浪、朔溪、跳伞、滑翔、各类体能拓展训练及其他兼具健身和旅游特征的徒步穿越、自驾车越野等活动逐渐成为了旅游业的新产品。
这些旅游项目能够充分满足参与者的个人参与性和体验性,满足了其挑战自我与自然的本性,成为旅游业中一个极具成长空间的分支产业。
笔者就陕西秦岭北麓山地运动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秦岭北麓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1秦岭北麓山地运动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1.1优势分析1.1.1地理条件秦岭北麓沿山根东西一线,既是关中的内环线,又是潜在的黄金旅游廊道,共有72峪和29处国家及省市级森林公园,景区和景点约100多处,这里既有历史遗留的名山、名川、名寺、名镇,以及大量的名人别业和名人题咏;又有现代集结的名校、名企,以及诸多的国家森林公园;而整个终南山段山脉又被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
太白山森林公园和终南山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旅游景区,华山、骊山、南五台、汤峪、钓鱼台、石头河为省级旅游景点。
有山峰、溶洞、峡谷、石海、石河等地质地貌景观类型;有高山湖泊、河流、温泉、瀑布等水体景观类型;有冰雪、云雾、烟雨等气候景观类型;有原始森林、高山草甸、高山动物等生物景观类型。
除自然景观外,秦岭也是一座有着特殊功能和价值的山脉,不仅是地理名山、生态名山、风景名山,还是文化名山、宗教名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 、千 年古 刹草 堂寺 、 牙垂钓 的钓 鱼 台、 葛 卧龙 病逝 的五 丈 原。 子 诸 近些年 来 , 陕西 省各级党 委和政府重 视体育 事业 的发展 , 旅游事 由于 体育 业 在秦 岭地区生 根发芽 并逐渐 发展起 来。 目前 , 秦岭北麓地 区就有 多项 体育 在 赛事 , 主要 有 : 华山 登山 挑战 赛 、 山 围棋 大 会 、 白山旅游 登 山节 、 山 翠 华 太 华 攀 岩 比赛 、 山登 山 比赛 、 白山技巧 摩 托车 挑 战赛等 , 者 , 岭北麓 各 旅 骊 太 再 秦 游 景 区 内含有 体育 元 素的 旅游 项 目不断 涌现 出来 , 滑雪 , 冰 、 山、 岩 、 滑 登 攀 定 向越野 、 丛林 穿 越、山地 自行车 等项 目吸引着 广大 游客 深 入其 中 2制约体 育旅 游发展 的 因素
2 1缺 乏品牌 赛事 .
秦岭北麓 的旅游开 发必 须走精 品战略 , 才能与 其独特 的体育旅游资源等级 相 匹配 。 且秦岭体 育旅游 发展确 实需要 打造 一批精 品 的项 目, 升秦岭体 育 而 提 旅游 的档 次 和品位 , 品资 源 , 品 线路 、 品服 务 、 品营 销相得 益 彰 , 精 精 精 精 树 立秦 岭体育 旅游 良好的 整体形 象 , 终建造 大 秦岭精 品体 育旅游 目的地 。 最
1陕西 秦岭 北麓体 育旅 游发展 现状 陕西秦 岭 北麓 共有 7 峪和 2 处 国家 及省市 级 森林 公 园 , 区和景 点 约 2 9 景 10 0多处 , 白山森 林公 园和 终南山 森林 公园是 国家级 旅 游景 区 , 山 、 太 华 骊山 、 南 五 台、汤峪 、 鱼 台、 头河 为省 级旅 游 景点 。 海洋 外的 旅游 景观 类 型 约 石 除 在 陕西 秦 岭北侧 都 有所表 现 , 有山 峰 、 溶洞 、 谷 、 峡 石海 、 石河 等地 质地 貌 景 观 类型 ; 高 山湖 泊 、河流 、温泉 、 布等 水 体景 观类 型 ; 冰雪 、云雾 、烟 有 瀑 有 雨 等 气候景 观 类型 ; 原始 森林 、 山草 甸 、 山动 物等 生 物景 观类 型 。 自 有 高 高 除 然景 观外 , 陕西秦岭北 侧还有 冠绝 中国乃至世 界的历 史文化遗迹 , 中有 位于 其 西 安蓝 田县公主 岭的蓝 田猿人遗址 , 今已有一 百多外 年的历 史 ; 距 位于秦 岭北
麓周 至县 境 内的 楼观 台国家森林 公园 , 是道教 鼻祖老 子讲 经地 , 存有道 观遗 遗 迹, 素有 “ 下第一 福 地 ” 称 ; 天 之 南五 台佛 教圣 地 被誉 为 “ 秀之 地 ”华 山道 神 ;
持 和培育 , 实施政 府 主导型 战 略。 府应 在 体育旅 游基 础设 施建设 、 政 体育旅 游 项 目开 发 、 体育旅 游 市场 经营 管理 、 体育 旅 游资 源等 方 面起 到引导 、 调 、 协 服 务及 监管作 用 。 随着秦 岭北麓 体育旅 游的进 一步 开发 , 逐步 实现政府 主导型 向 政 府导 向和市场 运作相 结合 的发展 战略 。 政府 主导 战略是 秦岭北麓体育 旅游 开发初期采 用的战略模 式 , 随着秦岭北 麓 体育 旅游 的顺 利开 展 , 顺 势转 换 为 “ 要 自下 而上 ” 的景 区主 导 战略 。 且 , 并 政 府主导 战略并 不等于 “ 政府 主宰”要 遵循 旅游市 场基 本规律 , , 实行规 范化和 法 制化管 理 。 3 2 阶梯式 发展 战略 . 秦岭体育旅 游开 发应本着 循序渐进 的原则 , 先发展 已经具有 一定发展基 优 础 、 场形象 鲜 明 、 市 区位条 件 优 良的 体育旅 游 产 品和 项 目。 随后 依托这 些 项 目产 品 , 动发展 周边 的开 发 。 带 按照 体育 旅游 市场 的 发展需 求 . 时推 出适合 适 客 源市场 变化 的新型体 育旅游 产品 , 有针对 性地 进行 持续深 人开发 。 不断更 新 体育旅游 项 目, 增添 秦岭北 麓体育 旅游 发展的 活力 , 从而 实现秦 岭体育旅游 的 可持续 发展 。
科 学 论 坛
I ■
陕西 秦岭 北 麓体 育旅 游 开发 战略 研 究 ①
郑 利辉
中图分类号 :52 7 F 9 . 文献标识码 : A
静
铁
高朝 阳
( 陕西广播 电视 大学) 文章编 号 :0 9 9 4 (0 20— 10 0 10— 1X 2 1)1 0 6— l
陕西 秦岭北麓 体育旅 游资源 丰富 , 体育旅游 资源 的条件充 沛, 开发 与其 毗 邻的 西安 、 宝鸡 、 阳、 咸 渭南 等地 区拥有 很大 的客源 市场 , 理位置 及 其优越 , 地 拥有开 发 体育旅 游业 独特 优势和 内在 优势 。 本文通 过在 陕西 秦岭北麓 体 育旅 游的 现状 的基 础上 , 体育旅 游发展的模 式 , 于开 发陕西 秦岭北麓 体育 旅 探讨 对 游市场 , 对优化 陕茵秦岭旅游 产品结构 , 陕西省旅游业 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 促进
3 4导 向开发 战略 .
体育 活动通 常能够 吸引很多 人的关注 , 具有很强 的对 外宣传作 用, 其效 应 也是 其他类 型的 活动 所难 以达到 的 。 体育赛 事特 别是 大型 体育 赛事 对承 办地 旅游业 的 发展具 有很强 的推 动作 用。 中国网球 公开 赛( )国际 田联 钻石 联 北京 、 赛( 上海 ) 门国 际马拉 松赛 、 海 AT I0 、厦 上 P O0网球大 师赛 ( 海) 青 海 国 际 上 、 自行 车环 湖赛等 赛事 都是 通过大 赛 的举办提 升 了举 办地 的知 名度 、 加了旅 增 游收 入 , 同时 又通过 发展 旅游 促进 了大赛 走入 良性循 环 。 目前 , 陕西 秦岭 北麓 及周 边 虽然 有翠 华 山登 山挑 战赛 、 山围棋 大 会 、 白山技 巧摩 托车 挑 战赛 华 太 等 , 对赛事 的宣传 和营销方 面都有极 大的 欠缺 , 但是 导致赛 事无法 吸引 国外和 国 内的体 育旅游 爱好者 的广 泛参与 , 的品牌 知名度 始终 不高 。 赛事 22 体 育旅游市场 开发 尚不成熟 . 目前 , 陕西秦岭北 麓及周 边地 区体 育旅游 市场还 处于起步 阶段 , 旅游景 各 区所具 备的潜在 体育旅游 资源虽 然很 丰富 , 但是从笔 者所调 查的结 果来看 , 秦 岭北 麓 体育旅 游 项 目的开 发还 停 留在登 山、 山地 穿 越、 滑雪等少 数几 个项 目, 体 育旅 游产 品缺乏 特 色。 各旅 游景 区在项 目产 品的 开发方 面 缺乏合理 性和 有 效 的布局 , 常是一哄而上地 开发某一 种产 品 , 大家相互模仿 , 同类项 通 造成 因而 目产 品可替代性 强 , 品缺乏 核心竞争 力 ; 目开 发在地 域和 空间上 缺乏合理 产 项 的布 局 , 约了项 目产 品的深度开 发; 部 门和旅 游部 门缺乏 有效 的联 合 , 制 体育 两 大 部 门都是各 自为战 , 体育部 门抱 怨缺少游 客光I 而 旅行社 手里握有 大量 的 临, 客源, 却在 体育旅游 营销的 组织链条 中找 不到 自己的位置 , 成秦岭北 麓体育 造 旅 游市 场上 的有效 供给 处于匮 乏状态 。 2 3体 育旅游 专业 人才匮 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