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教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xx中学学校课改
工作总结
学校自2011年4月被参加全县教学改革会议以来以来,我们边学习、边行动、边探索,在反思中加深理解,在摸索中前进,大胆新、扎实工作,课改实验工作进展顺利,并收到了初步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课改启动工作的指导
为了确保新课改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我校本学期期初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将课改工作从实处抓起。

在启动过程中,我们认真抓好了这么几项工作。

①开展读书活动,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本学期初,学校订购了新课改指导书籍,要求课改小组及教研组长以上的骨干教师先行一步全员读书。

②新课改启动后,倡导教师将新课改理论用于实际,切实开展有实效性的研究和试行活动,要求所有公开课一律采用新模式上课,新方式评课。

③注意各种教学资料的积累: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广泛而多角度的收集各方新课改的资料,并进行教研组组内及组与组之间的信息交流;
④学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征求学生与家长对新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某些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并拿出可行性方案;
二、加强培训,注重校本培训与研究
师资培训问题,是搞好课改的关键,为适应课改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开展了多元化的校本培训与研究。

1、举办专题讲座,每个的周日下午或晚上,学校组织新课改的
大型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活动。

学校领导都做了课改专题讲座。

并邀请大洋中学校委会全体成员作经验报告。

2、教研活动是新课改成功的有力保证,通过教研,教师之间才能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集思广益,全面提高。

因此,要加强对教研组学习与研究的领导,从新学期开始我们把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安排特意出现在每周学校总的工作安排表上,并采取领导包组、检查活动内容等措施,纠正了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

教师们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和参与,教学观念得到根本的转变和更新,他们摒弃了陈腐的观念,形成了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科观。

3、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教学反思。

有研究显示,无论是在学习风气浓厚还是较差的学校,教师新的教学观念的来源占第一位的都是从其他教师那里学来的。

我们认为校本培训不能空对空,应将理论学习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让培训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

在进入课改实验后,我们发现,新的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个人教学观念,要贯彻在课堂上的每个环节,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要缩短这个过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具体的教学课例分析。

我们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选取了新课程理念体现较好的教师出示一节课,以这节课为载体,组织全体教师共同来评议。

哪些课堂设计,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哪些地方还是老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课改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成为我们全校工作的重点、焦点。

要求不仅仅是初一教师,初二、
初三教师也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三、以课堂为载体大力推广新课堂改革
1、课堂教学活动异彩纷呈。

上学期举行的一系列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有:骨干教师学期初的“示范课”;参加课改实验的每位教师出示了“课改公开课”。

从今年3月份开始,又开始了较高层次的“课改公开课”,现在这一活动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

对出课的教师有三个要求:必须上交精品教案;必须试讲,要求各教研组参与指导;必须主动邀请指导小组听课。

这些课改公开课成了大家共同商讨新课堂、新理念、研究新教法的一个载体,不仅出课的老师课堂教学行为得到一次洗礼性的改进,在设计课、听课、评课过程中,全组的老师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我校课改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深入到课堂中,跟踪研究。

全校领导班子工作很忙,但校内的课改公开课,他们总是要抽时间听课、评课。

2、在课堂上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多组织探究、合作、体验式的学习活动,老师们在课改中有很多体会、感悟:
坚持五个“要让”
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
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
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推导出结论,教师绝不能
包办代替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做到五个“进”字,微笑进课堂,温暖进课堂,趣味进课堂,民主进课堂,激励机制进课堂,
课改课堂“七忌”:忌教师滔滔不绝;忌教师包办;忌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忌让学生仿做;忌教师说上句,让学生接下句;忌课堂讨论不合时宜,不到位,流于形式;忌师生互动远离教学目的。

做法?这样的课例分析深受教师们欢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触动最大
六、进一步明确教研组、年级组的职能地位
以前,教研组的教学教研作用相对弱化,教研组没有起到“内行”管业务的作用。

学校正在建立“校委会——教导处——教研组——学科教师”研究评价课堂教学的管理体制,加强教研组考核评价本组教师的职能,对教研组举行的公开课,教研组将听课意见及时公开、并公示,供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公示内容包括优点、不足、意见和建议,考核评价与分配奖励挂钩。

在教研组内成立课改小组,指导并督促教研组成员施行新课改。

为使学校的管理系统化、完整化、科学化,学校完善了“校长室——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的管理体制,加强了年级组考核本组教师和班主任的职能。

考核评价与分配奖励挂钩。

在年级组内成立班级管理研究课题小组,使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

七、当前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师生的落后差距拉大。

课改中,由于个别师生思想或能
力等方面的原因不能跟随课改的步伐,课改其实也好比逆水行舟,如不能主动寻思进取的话,必将越落越远。

2、出现了重形忘实的改革危机。

这是个关系新课改成败的关键性问题,部分老师由于无力抵制学校大趋势,但又不想真实付出,而有意做形式或者就是还没能深入领会课改内涵的教师改成了有形无实的现象。

3、学生参与度问题。

课改的目的之一,在于调动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学习。

参与度也就是每节课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掌控学生的参与度是提升学生素质的根本保证。

课改,我们才刚刚起步,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们希望通过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实现川里中学的崛起,通过课改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改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围绕课改改革学校的各项管理,最终实现高质量高品位美丽和谐校园的目标。

我们决心把课改实验深入进行下去,让理想课程的蓝图在川里中学变为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