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作者简介:张若男,皖南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赵幸福。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最终表明了个体生活质量的基线。

它包括两个基本成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2]。

认知成分主要是针对个体的生活满意感而言的,包括整体生活
满意感和具体领域的生活满意感;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情感体验,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3]。

不少研究[4-5]表明,幸福、发展、快乐、满意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对幸福的主观感受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个体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愈强。

学生是特殊的青少年群体,对学生而言,学习是极其重要的生活事件国外研究(Huebner,2000)[6]表明,各生活领域青少年对学校满意度水平最低,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意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负性后果(如学业成绩不良、退学、违纪等)。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偏低,中学阶段是人心理生理急剧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
学习是初中生活的主要内容,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阶段学生在心理上逐步走向成熟,因此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对
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

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何特点,学业成绩的好坏是否会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
调查研究,以期为以后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在河南省某市两所初中采用随机方式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38份,
有效被试分别由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构
成,其中男生69人(占50%),女生69人(占50%);初一年级50人(占36.2%),初二年级48人(占34.7%),初三年级40人
(占29.1%)。

1.2研究工具①采用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包括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
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
意度量表共37个题目,报告在过去几周以
来对自己生活状况的看法,记分在7点量
表上进行,以“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有
点不符合、说不定、有点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计1-7分。

快乐感量表由正性
情感和负性情感两个量表组成,共14个题目,分别包括6个和8个项
目,报告在过去一周时间内所体验到的情绪,记分在7分量表上进行。

以“根本没有、16时间、13时间、12时间、23时间、56时间、所有时间”分别计1-7分。

生活满意度量表与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5,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与大五人格中抑郁和焦虑量表(幸福感的负项指标)的负相关分别为-0.45和-0.39,表明该量表具有一定的辨别效度。

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介于0.87-0.93之间。

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间隔一月的稳定性信度介于0.80-0.85之间。

正性情感的同质性信度为0.76,负性情感的同质性信度为0.82,同时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内容效度和聚合效度。

张兴贵报告的样本的同质性信度介于0.71-0.91之间。

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稳定性信度介于0.54-0.85之间。

②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用最近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作为指标。

先求科目总分,再将学业成绩前27%的学生分为高分组,后27%的学生分为低分组
,中间46%的学生分为中分组。

1.3统计方法调查人员为心理学专业人员,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严格按照心理
学测验的程序进行,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统一的答卷纸,同时发放,统一收回。

数据处理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的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进行3(年级)×2(性别)的方差分析(见表1)。

由分析结果可以观察到,初中生总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依次降低,其中,在p <0.05水平下,不同年级的初中生的学业满意度(F =4.084*,p =0.019)、整体满意度(F =3.977*,p =0.021)、环境满
意度(F =6.857**,p =0.001)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初中男女生各个方面
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并不显著。

2.2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
,在p <0.05水平下,不同学业成绩的初中生的友
谊满意感(F =4.741*,p =0.011)、环境满意感(F =3.117*,p =0.049)、家庭满
意感(F =5.508**,p =0.006)、自由满意感(F =7.001**,p =0.001)、学校满意感(F =7.850***,p <0.001)、学业满意感(F =10.028***,p <0.001)、整体满意感(F =11.559***,p <0.001)差异显著。

事后比较发现:高分组的学校
满意度显著高于中分组(p =0.001)和低分组(p =0.001);高分组的学业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张若男1赵幸福2
(1.皖南医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无锡214151)
【摘要】目的:探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方法:采用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包括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对河南省某市两所初中13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在p <0.05水平下,不同年级的初中生的学业满意度(F =4.084*,p =0.019)、整体满意度(F =3.977*,p =0.021)、环境满意度(F =6.857**,p =0.001)差异显著,初中男女生各个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并不显著。

在p <0.05水平下,不同学业成绩的初中生的友谊满意感(F =4.741*,p =0.011)、环境满意感(F =3.117*,p =0.049)、家庭满意感(F =5.508**,p =0.006)、自由满意感(F =7.001**,p =0.001)、学校满意感(F =7.850***,p <0.001)、学业满意感(F =10.028***,p <0.001)
、整体满意感(F =11.559***,p <0.001)差异显著。

结论:初中生总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初中男女生各个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并不显著。

不同学业成绩的初中生在友谊满意感、环境满意感、家庭满意感、自由满意感、学校满意感、学业满意感六个维度以及整体满意感差异极其显著。

【关键词】初中生;主观幸福感;
学业成绩
表1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及性别差异的MANOVA(x ±s )
注:*p <0.05,**p <0.01,***p <0.001,以下同.
. All Rights Reserved.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上接第295页)表达能力之外具备广搏的知识面和文化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尽力避免因文化差异不同造成的误会。

实践操作中,可设计某一旅游陪同的翻译情境,让学生陪同外宾在沈阳旅游观光,把学生分成小组并进行角色扮演,用多媒体幻灯片放映旅游短片或者图片,模拟现场导游场景进行翻译对话的演练。

事先要求学生准备,将中英文导游词烂熟于心,并随时准备翻译导游词以外的内容,教师将中间错误的地方加以记录,课后和学生进行讨论修改,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为了明确起见,还可以录像回放的方式加以针对性的总结。

经过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现场导游翻译的能力,增强了趣味性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3创设商务谈判场景商务会议口译本身的难度较大,专业性强,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商务知识和相关技能,在创设如商务谈判会、推介会、博览会等商务情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研究商务谈判资料,前期要做好准备工作,而在实践中要求把握讨价还价过程,掌握价格谈判策略;把握价格的积极与消极、实际与相对、昂贵与便宜的确切含义,并能依其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报价与还价的内容、规律,能灵活运用相应的方法与技巧。

4结语在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建立符合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的语言情境,教师根据学生语言基础、口语水平和翻译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通过展示图片、实物、PPT 幻灯片、教学视频等方式,尽可能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学习内容,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学习目标。

要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空间,要学生成为主体,开拓思维,创造性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模型评估与
交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提出相应的教学评价建议,有一套合理的考核办法,避免虎头蛇尾的情况出现。

[责任编辑:曹明明
]满意度显著高于中分组(p <0.001)和低分组(p <0.001);高分组的整体满意度显著高于中分组(p <0.001)和低分组(p =0.001)。

3讨论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在初中阶段,影响学生的重大事件是中考,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学习的压力逐渐增大,由此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也降低了学生整体的生活愉悦度和幸福感;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逐渐进入青春期,初中学生对待主观幸福感的标准有所改变,对于幸福的定义标准要求更为严格,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趋于增加,而对于学业成绩的满意度也逐渐下降,因而主观幸福感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有降低的趋势。

对此,可以针对性的给予初中生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学习压力,给予正确引导,使他们更好的渡过青春期,积极的应对身心发展的各种变化。

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处于初中阶段的男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整体以及各个维度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男女之间的地位越来越趋向于平等;初中生尚未进入社会,对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男女不平等现象还没有体验和经历,对社会上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引起的主观幸福感受的不同尚不敏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我国初中生对于性别与幸福感的关系有了新的看法,因此,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以至于没有明显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高分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中分组和低分组的学生,不同成绩的初中生在友谊满意、家庭满意、学校满意、环境满意、自由满意、学业满意几个维度以及整体满意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我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是绝大多数初中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学习成绩的好坏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是好学生,是否有前途的重要依据,学业成绩好的学生不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成功的积极体验,而且能够得到来自老师、家长以及周围环境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根据Cantor 和Sanderson 的理论:当个人实现被其文化或亚文化高度评价的目标时其主观幸福感会增加。

所以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能够体验到更高的幸福感,成绩好的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更高的满意感,对学校有积极的情感,且这种积极情感体验会扩展到其对自身、对社会都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样学生就会体验到很高的幸福感,且在学习过程中更有自信,从而更幸福,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体验不到积极
情感,长久下去必然产生厌学情绪,从而
降低其幸福感。

综上,应当给予初中学生
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对学习成绩和生活满
意度有更为客观正确的认识:学习是初中
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生活中唯一
重要的组成部分,友谊、家庭、环境、自由
等对于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培
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
也可以增加生活满意度、快乐感和幸福
感,而且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的投入到学
习生活中,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使自己
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4结论
初中生总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初中
男女生主观幸福感各方面差异并不显著。

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的友谊满意感、环境满意感两、家庭满意感、自由满意感、学校满意感、学业满意感几个维度及整体满意度差异显著,成绩好的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更高的满意感,对学校有积极的情感,且这种积极情感体验会扩展到其对自身、对社会都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体验到很高的幸福感,且在学习过程中更有自信,从而更幸福。

5不足一方面,由于对主观幸福感在初中学习教学实践中的灵活应用尚在研究探索之中,对其认识也不够深入全面,因此对于一些问题的探讨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

另一方面,由于时间、能力有限,对于课题的理解掌握难免存在偏颇与不足;而且未能更多的收集国外有关中学
生主观幸福感方面的文献加以论证,未来的研究学习中应继续关注、学习、研究这一课题。

[1]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23-28.[2]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 [J].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575.[3]周天梅.汉羌彝中学生负面身体自我和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5(6):83-87.[4]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4:73-81.[5]李儒林,张进辅,梁新刚.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83-785.[6]Huebner,E S,Drane,W,&Valois R F.Levels and 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 [J].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0,21(3):281-292.[责任编辑:杨玉洁]表2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