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高校并轨制度的稳步发展,铁饭碗被打破,终身性的职业越来越少, 企事业单位开始根据自身的需要挑选毕业生。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结构和层次有了较大的改变,对此,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必须有相应的调整。

对于大学生来说,除掌握好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能力。

读书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一种有效方式,一种重要途径。

但是,学生的素质提高知识拓展,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大学生,要在大学阶段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必须有充分的课外阅读。

我们小组的这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基本情况,提出一些个人建议,探索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如何让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大学生能更好的获取知识和文化熏陶。

首先先给大家看一下我们的调查报告以及分析。

调查人群总人数150
大一14.7% 大二40.7% 大三34% 大四7.3% 研究生3.3%
男62% 女38%
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同学,其实80后和90后有很大的不同,80年代的大学生更关心政治, 关心国家大事, 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80年代末的大学生同样有着强烈的干事情的愿望, 也比较浪漫, 比较理想。

但就是直接从中学进入大学, 对国情了解肤浅, 比70年代末的大学生少了一份社会阅历。

90年代的学生仍然有责任感, 但权利意识比较强, 浪漫的色彩渐渐淡漠, 他们变得非常的实际, 更多关心的是自己, 自己未来的工作如何, 学习带有很大的目的性, 在校学的知识为自己未来谋一份好职业, 这就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

市场经济对90年代大学生的冲击, 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呈现多元化发展。

90年代末的大学生他们自己感到我们当中很多人其实是随波逐流, 不清楚进了大
学还要干些什么。

碰到考试, 都是临时突击, 反正分不在高, 及格就行, 更多的时间是在打工挣钱,或考托福、GRE英语和计算机等各种证书。

很多同学只关心球星、歌星和言情小说。

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
少于半小时32% 一小时37.3% 一到二小时23.3% 超过二小时7.3% 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平时功课繁忙,过级考证大小考
试接踵而来,加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很难挤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时间占整个课外时间的百分比是较少的,这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产生的压力有关,也与学校的学风、校风有关,这也说明了图书馆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吸引更多的读者。

每月阅读数量
0 本20% 1~2 本54.7% 3~4 本21.3% 5~6 本1.3% 6 本以上2.7% 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每个月阅读的数量都不大于2 本这与阅读时间缺乏和阅读的兴趣有关。

从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在时间上:37.3%的学生每天花1 小时左右的时间作课外阅读,23.3% 的学生花2 小时,只有7.3%的学生所花时间在2 小时以上。

说明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

因为大学
还是相别于高中的,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从时间上看,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还是
不够的。

在阅读量上:每月不搞课外阅读的占了20%,有54.7% 的人每月读1~2 本,21.3%的学生每月读3~4 本。

而每月读5 本的只占了4%。

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则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很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重状况,不管怎样也不算是合理。

所以虽然湖大的人文气氛有所改善,但总体上还是不够理想,与以文科为主导的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
很喜欢16% 喜欢52% 一般26% 不喜欢4.7% 无所谓1.3% 超过一半大学生喜欢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兴趣,是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兴趣之一,占总人数的68%,这也是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群体的主要特征。

调查发现,文学书籍(主要是小说)依然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

同时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文学类书籍以其思想性和批判性的风格,非常适合大学生的阅读心理(也适合更多的大众),因此成为了大学生首选的阅读刊物。

造成大学生低年级和高年级阅读兴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比较差,学术水准较低,专业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因而对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的课外读物难以产生兴趣,只能把阅读兴趣主要放在消遣、娱乐性的读物上。

课外阅读的类型
教学辅导类18.2% 专业类16.4% 文学名著32.7% 科普类3.6% 休闲娱乐25.5% 其他3.6% 三分之二的大学生的阅读类型不是与专业和学习有关,课外阅读是大学生打发空余时间和增长见识的一种方式
选择课外阅读的原因
兴趣爱好54.5% 所学专业7.3% 补充知识27.3% 书的知名度3.6% 其他7.3% 这更加体现了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80%以上的学生是因为兴趣爱好和补充知识,
专业阅读进行得很少。

为什么阅读
感兴趣53.8% 对学习有帮助9.7% 提高素质35.5% 老师或者家长的要求1.1% 超过85%的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一种自主的行为,并不是因为对于学习有帮助才进行
阅读,而是一种兴趣使然。

阅读渠道
自己挑选购买21.5% 图书馆33.3% 网上浏览41.9% 同学间借阅3.2%
读书方式
纸质阅读52.7% 网上阅读22.6% 手机阅读19.4% 电子阅读工具5.4%
课余时间爱好
课外阅读14% 上网58.1% 体育活动16.1% 娱乐活动7.5% 其他4.3%
以上调查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爱好是上网,网上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一种主流行为,同时花费在图书馆的时间也比较多。

课外阅读进行得差强人意,毕竟在制度化的高中教育解脱出来的大学生,难以拥有很好的自制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动力。

影响阅读量的原因
没时间46.2% 没兴趣17.2% 不善于阅读22.6% 其他14% 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很高的,但是由于时间缺乏的原因,课外阅读并没有在大学生中形成一种风气。

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感兴趣的读,不感兴趣的不读63.4% 有时间读,没时间不读31.2% 有一定的阅读计划5.4% 课外阅读是体现大学生兴趣的一种形式,可以从中看出学生的爱好,但是拥有阅读计划的同学太少,课外阅读的效率不高。

对课外阅读的看法
应该多读82.8% 读了没用14% 浪费时间2.2% 读不读都一样1.1% 大学生从主观上很推崇课外阅读,但是由于时间限制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处于只说不做的阶段。

应该读什么
文学类31.2% 娱乐消遣类3.2% 应用技术类20.4% 专业书籍24.7% 科普类9.7% 其他10.8% 同样说明了大学生处于只说不做的阶段,超过44%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应该阅读与学习
紧密相关的书籍,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做到了,对他们来说,课外阅读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而不是学习专业知识的渠道。

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让人感觉不甚理想,原因有很多。

但是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代大学生从高考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之后,从高中的压迫式学习转变为大学的自主式学习的时候有点不太适应。

很多大学生都把大学当做是谈恋爱,上网,娱乐,交友等的美好时光,很少有同学能自主的吸取知识。

许多大学生刚进校园的时候,都遇到了这样的烦恼: 生活难以自理, 东西丢了好几件, 每个月的生活费不知该怎样分配。

原来生活由父母安排, 学习由老师规划, 自己只要按他们的安排行动就行了。

另外,由于就业条件的转变,之前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期的大学生都享受过天之骄子般的荣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 国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大学生的上述优势都没有了。

就业的压力迫使当今的大学生要么为继续升造而苦读,要么为多拿一些证书以便就业学习, 也就是说, 当今大学生的主要精力投向了考研或就业上, 课外阅读大家都打不起兴趣挤不出时间。

再者,由于大学扩招的影响,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满足不了日益增多的学生的要求,图书馆阅览室常常人满为患,比起一大早去占座位读书,也许更多学生愿意选择睡个舒服的觉,然后在寝室上上网,出去打打球。

一些对策和建议:
大学生自己本身要有忧患意识,要意识到人口,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等因素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压力。

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好大学学习的目的和好处,必须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主动地为课外阅读以及其他学习行为挤出时间。

学校可以适当的组织一下专题活动,发动学生一起读好书。

因为很多同学的课外阅读都花费在武侠,动漫,言情等书籍上面。

文学著作,专业书籍阅读较少。

快餐类读物的文化含量不高。

花了时间
没有收获,这很不划算。

学校的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选择文化含量更高的书籍,这无疑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好方法。

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应该改进。

首先大学生购买力不强大,阅读来源很大一部分是学校图书馆的书籍。

图书馆要提高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仍有许多事情要做。

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读者真实想法及读者寻求什么样的服务, 然后根据读者实际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为吸引更多读者来图书馆, 我们应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

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图书借阅引导,而不是坐在电脑前,茶几旁磕着瓜子聊着天的大妈阿姨。

参考文献:
[ 1] 何大汉. 大学生阅读热点浅析[ J]. 图书馆论坛,1994( 3).
[ 2] 高丽芳. 大生的课外阅读倾向与教育对策[ J]. 泉州师范学院( 自科版), 200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