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历史教师如何转变角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肯 定, 注意保 护学 生积极 思维 的 品质 。 样, 这 良好 的师生 关系 就会渐 立渐 固, 学
生也敢于 发 问, 于主动 与老 师质 疑 。 敢
第二 、要转 变教 学观 新课标要 求建立和 形成 能够 充分 发挥学生 主体性 的多样化 的教 学方式, 以 促进 学生 的创造 性和 个性 的完 善发展 。 新课程 改革 , 求历 史教师 的教 学也 应 要 发 生以下 的转变 :
教 学过程 中, 学 习上 、思 想上 加 强对学 生 的引导 , 在 使其 树 立正 确思想 , 养成 良好 的习惯, 使其 掌握 资源 获取 的方法, 这样更 有利于 调动 学生的参 与性,
新课标才 可能 不流于形 式, 一纸 空文 : , 反之 所谓 的新 课程 改革 也会成 为简 单的
在 新的要 求之 下, 我们历 史教 学面 临着 一个新 的转 变, 究竟 怎样在 新课 标下 开 展课 堂教学 呢?在转变 中我们 应该 如何应 对昵 ?笔者认 为在诸 多转变 中, 教师
角色 的转 变是 关键, 因为 教师是课 标的 贯彻者和 执行者 , 有教师 角色转变 了, 只
பைடு நூலகம்
4 必 须从 单 一的 “ . 填鸭 式 ”教学模 式转 变 为灵活 多样的 教 学模式 , 学 使 生的个 性 特 长得 到 发展 , 重视 学 生差 异 性 发展 。
在新 的课 程改 革下, 师的角 色发 生 了巨大 的变化 , 师不再 是传 统下 的 教 教 知 识传 授者 的形 象, 是 “ 而 一身 兼 多任 学生 成长 中的 知心人 , 学生 发展 的引 路人, 生潜 能的 开发人 , 程改 革的研 究人 等等 , 为历 史教师 , 有在 教学 学 课 作 惟 过 程 中, 不断 自我学 习, 抓住 学生 , 能够 担 当起时代 发 展所赋 予 的重任, 才 成为
意义 的宏 观理 论 问题 , 如对 历史 教学 中的具 体性 、 境性 和个 别性 问题 展开研 情 究, 重 教学案 例 分析 、教学 技 艺的提 炼 和总 结等 。 注
新课 改的新理念 对 教师提 出了新的要 求, 的历史课程 以学 生的发展 为核 新 心, 学 目标 由关 注知识 的掌 握程度 变 为关注 知识 与能 力 、 教 过程 与方法 、 感 情 态度 与价值 观 的养 成, 目的是促 进学 生素质 的全 面发 展 。 教师 需逐渐 转 变 自己 在教 学活动 中 的角 色, 建立 新 的师生 关系, 强调 学生 在教 学活动 中所 处 的主导 地位, 在教学 中历 史教师 角 色转 变应 有如 下变 化 :
人 、技 校 2 5 , 中阶 段毛 入学 率 5 %, 1人 高 6 大约 有 6 4 名 初 中毕业 生无 书可 00 教 育得 到 社 会 的认 可 和更 多 人 的选 择 。
读, 加之 以往届 的初 中毕业 生和 前面 所说 的一些 急需 培养 的零散 人 员, 我们 的 职业 教育应 该 说生 源是 丰富 的, 扩大 办学 是有 潜力 的 。这就 要求 我们 要 千方 百计扩大 办学规 模, 大宣传 动员力度 , 增 加大 职业 教育投入 和改 革力度, 全面 提 升教 育水 平 和 能力 。从这 个 意 义 上讲 , 们还 有 许 多 工作 可 做 。 我 3 2 加 强领导 . . 完善 体制 政府和 教育 主管 部 门要抓紧 做好丽 江市 中等 职业 教育事 业发 展的 长远 规 划, 同时调 整高 中阶 段教 育发 展规 划 。要实 现 高中阶 段 的普 高和 职高 在校 学 生人数 大体 相 当的 目标, 就必 须调 整现 有 的高 中规模 。调整普 通 高中 规模 可 通 过采 取 加大 中职 学 校 基础 设 施建 设 、适 当提 高 高 中录 取分 数 线 、广 泛动 员 初 中毕业生 和 高三 学 生分流 到 中等职业 学校 学 习等形 式来 加 以实现 。同 时 要强 化职业 教育 的责 任, 依法加 大投 入, 调整 学校布 局, 优化 教育 结构, 使之 健 康 协调发 展 。建立健 全 和完 善政 府领 导下 的分 级管 理, 方 为主 , 地 政府 统筹 , 社会 参 与, 依法 行 政 的职 业 教育 管 理体 制 。
换教 材而 已 。
培 养 学 生 的实 践 能力 和 创 新 能 力 。 第三 、要 由传 统 的教 书 匠转 换 为 教学 活 动 的研 究者 和其他 学科 一样 , 史教学 的许 多领域 都 有待 于教师进 一步 探索 , 历 需要 教 师 成为研 究 者中学 历 史教师 的研 究应 主要探 究和 解决 教学 中 的实际 问题 。历 史教 学研 究的对象 既可 以是教 学中 的各 种具 体问题 , 也可 以是教学 中带有普 遍
教育时空
—■l
浅 谈新课标 下历史 教 师如 何转 变角色
田玉 芳
( 贵州 省贵 阳市修 文县 修文 中学
中图 分类号 :6 2 G 3 文献标 识码 : A
5 0 0 52)
文章编 号 :0 9 9 4 (0 0 1 — 2 9 O 10 1X2 1)8 0 1一 1
当今新课 程 改革 工作 已经 在全 国开 展起来 , 贵州 也即 将进行 新课 程改 革,
其次 , 尊重 学生 的个 性。 中学生 有着 自己的个性 、情感 、兴趣 、爱好 、 要 需要、 动机 。 因此 , 在历 史教 学中对 他们 合理 的、正确 的想 法做 法给 予热 情的
习资源 , 指导 学生 设计恰 当 的学 习活动 等, 由命令 主 导型教 师 向指导 帮助型 教 师转变 , 从而 达 到全面 提 高学 生素质 , 幅度提 高 教育教 学质 量 的 目的。 大
首先 , 转变 学生 观, 要 正确 认识 “ 学生 是发 展的人 ” 学生 具有发 展 的潜在 。
可能 , 要相 信每 个学 生都是 可 以健 康 成长 的具有 创造 力的 。 历史教 学 中要面 在 对 全体 学生 , 每一个 学 生充满 信 心和 爱心 , 对 充分 利用 新 教材 中的 “ 动脑 筋 ” 和 “ 活动 与研 究 ”锻炼 学生 的动 脑 、动 口和动 手能 力
名新 课标 下合 格 的历 史教 师
1必须 从偏 面 的知识传 播转 变为 更关注 三维 ( . 知识 与能力 、过 程与方 法 、
情感 与价值 观) 的发 展 。
2 必须从 偏重 教师 的 “ ”转变 为重学 生 的 “ . 教 学”为 主 。 3 必须 从教师 的讲 为主转 变 为师生 多 向互 动, . 让学生 参与社 会 实践, 自主 探究 , 合作 学习 和阅读 自学, 给学 生独 立思考 的时间与 空 间。 多
第一 、要 更新 教育 理念
为了适 应新课 程 改革, 历史 教师应 设法 激 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发学生 积 启
极思考 , 导学生 求异 创新 , 力 由传统 的 “ 引 努 以教 师的 讲为主 ”向 “ 以学 生的 学为 主 ”转 变 。新 课程 强调 突 出学生 的主 导作用 , 随着 学生 学 习方式 的改变 , 教师 要加 强对学 生 的指 导, 指导学 生学 会反 思 自我, 指导学 生寻 找收 集利用 学
肯 定, 注意保 护学 生积极 思维 的 品质 。 样, 这 良好 的师生 关系 就会渐 立渐 固, 学
生也敢于 发 问, 于主动 与老 师质 疑 。 敢
第二 、要转 变教 学观 新课标要 求建立和 形成 能够 充分 发挥学生 主体性 的多样化 的教 学方式, 以 促进 学生 的创造 性和 个性 的完 善发展 。 新课程 改革 , 求历 史教师 的教 学也 应 要 发 生以下 的转变 :
教 学过程 中, 学 习上 、思 想上 加 强对学 生 的引导 , 在 使其 树 立正 确思想 , 养成 良好 的习惯, 使其 掌握 资源 获取 的方法, 这样更 有利于 调动 学生的参 与性,
新课标才 可能 不流于形 式, 一纸 空文 : , 反之 所谓 的新 课程 改革 也会成 为简 单的
在 新的要 求之 下, 我们历 史教 学面 临着 一个新 的转 变, 究竟 怎样在 新课 标下 开 展课 堂教学 呢?在转变 中我们 应该 如何应 对昵 ?笔者认 为在诸 多转变 中, 教师
角色 的转 变是 关键, 因为 教师是课 标的 贯彻者和 执行者 , 有教师 角色转变 了, 只
பைடு நூலகம்
4 必 须从 单 一的 “ . 填鸭 式 ”教学模 式转 变 为灵活 多样的 教 学模式 , 学 使 生的个 性 特 长得 到 发展 , 重视 学 生差 异 性 发展 。
在新 的课 程改 革下, 师的角 色发 生 了巨大 的变化 , 师不再 是传 统下 的 教 教 知 识传 授者 的形 象, 是 “ 而 一身 兼 多任 学生 成长 中的 知心人 , 学生 发展 的引 路人, 生潜 能的 开发人 , 程改 革的研 究人 等等 , 为历 史教师 , 有在 教学 学 课 作 惟 过 程 中, 不断 自我学 习, 抓住 学生 , 能够 担 当起时代 发 展所赋 予 的重任, 才 成为
意义 的宏 观理 论 问题 , 如对 历史 教学 中的具 体性 、 境性 和个 别性 问题 展开研 情 究, 重 教学案 例 分析 、教学 技 艺的提 炼 和总 结等 。 注
新课 改的新理念 对 教师提 出了新的要 求, 的历史课程 以学 生的发展 为核 新 心, 学 目标 由关 注知识 的掌 握程度 变 为关注 知识 与能 力 、 教 过程 与方法 、 感 情 态度 与价值 观 的养 成, 目的是促 进学 生素质 的全 面发 展 。 教师 需逐渐 转 变 自己 在教 学活动 中 的角 色, 建立 新 的师生 关系, 强调 学生 在教 学活动 中所 处 的主导 地位, 在教学 中历 史教师 角 色转 变应 有如 下变 化 :
人 、技 校 2 5 , 中阶 段毛 入学 率 5 %, 1人 高 6 大约 有 6 4 名 初 中毕业 生无 书可 00 教 育得 到 社 会 的认 可 和更 多 人 的选 择 。
读, 加之 以往届 的初 中毕业 生和 前面 所说 的一些 急需 培养 的零散 人 员, 我们 的 职业 教育应 该 说生 源是 丰富 的, 扩大 办学 是有 潜力 的 。这就 要求 我们 要 千方 百计扩大 办学规 模, 大宣传 动员力度 , 增 加大 职业 教育投入 和改 革力度, 全面 提 升教 育水 平 和 能力 。从这 个 意 义 上讲 , 们还 有 许 多 工作 可 做 。 我 3 2 加 强领导 . . 完善 体制 政府和 教育 主管 部 门要抓紧 做好丽 江市 中等 职业 教育事 业发 展的 长远 规 划, 同时调 整高 中阶 段教 育发 展规 划 。要实 现 高中阶 段 的普 高和 职高 在校 学 生人数 大体 相 当的 目标, 就必 须调 整现 有 的高 中规模 。调整普 通 高中 规模 可 通 过采 取 加大 中职 学 校 基础 设 施建 设 、适 当提 高 高 中录 取分 数 线 、广 泛动 员 初 中毕业生 和 高三 学 生分流 到 中等职业 学校 学 习等形 式来 加 以实现 。同 时 要强 化职业 教育 的责 任, 依法加 大投 入, 调整 学校布 局, 优化 教育 结构, 使之 健 康 协调发 展 。建立健 全 和完 善政 府领 导下 的分 级管 理, 方 为主 , 地 政府 统筹 , 社会 参 与, 依法 行 政 的职 业 教育 管 理体 制 。
换教 材而 已 。
培 养 学 生 的实 践 能力 和 创 新 能 力 。 第三 、要 由传 统 的教 书 匠转 换 为 教学 活 动 的研 究者 和其他 学科 一样 , 史教学 的许 多领域 都 有待 于教师进 一步 探索 , 历 需要 教 师 成为研 究 者中学 历 史教师 的研 究应 主要探 究和 解决 教学 中 的实际 问题 。历 史教 学研 究的对象 既可 以是教 学中 的各 种具 体问题 , 也可 以是教学 中带有普 遍
教育时空
—■l
浅 谈新课标 下历史 教 师如 何转 变角色
田玉 芳
( 贵州 省贵 阳市修 文县 修文 中学
中图 分类号 :6 2 G 3 文献标 识码 : A
5 0 0 52)
文章编 号 :0 9 9 4 (0 0 1 — 2 9 O 10 1X2 1)8 0 1一 1
当今新课 程 改革 工作 已经 在全 国开 展起来 , 贵州 也即 将进行 新课 程改 革,
其次 , 尊重 学生 的个 性。 中学生 有着 自己的个性 、情感 、兴趣 、爱好 、 要 需要、 动机 。 因此 , 在历 史教 学中对 他们 合理 的、正确 的想 法做 法给 予热 情的
习资源 , 指导 学生 设计恰 当 的学 习活动 等, 由命令 主 导型教 师 向指导 帮助型 教 师转变 , 从而 达 到全面 提 高学 生素质 , 幅度提 高 教育教 学质 量 的 目的。 大
首先 , 转变 学生 观, 要 正确 认识 “ 学生 是发 展的人 ” 学生 具有发 展 的潜在 。
可能 , 要相 信每 个学 生都是 可 以健 康 成长 的具有 创造 力的 。 历史教 学 中要面 在 对 全体 学生 , 每一个 学 生充满 信 心和 爱心 , 对 充分 利用 新 教材 中的 “ 动脑 筋 ” 和 “ 活动 与研 究 ”锻炼 学生 的动 脑 、动 口和动 手能 力
名新 课标 下合 格 的历 史教 师
1必须 从偏 面 的知识传 播转 变为 更关注 三维 ( . 知识 与能力 、过 程与方 法 、
情感 与价值 观) 的发 展 。
2 必须从 偏重 教师 的 “ ”转变 为重学 生 的 “ . 教 学”为 主 。 3 必须 从教师 的讲 为主转 变 为师生 多 向互 动, . 让学生 参与社 会 实践, 自主 探究 , 合作 学习 和阅读 自学, 给学 生独 立思考 的时间与 空 间。 多
第一 、要 更新 教育 理念
为了适 应新课 程 改革, 历史 教师应 设法 激 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发学生 积 启
极思考 , 导学生 求异 创新 , 力 由传统 的 “ 引 努 以教 师的 讲为主 ”向 “ 以学 生的 学为 主 ”转 变 。新 课程 强调 突 出学生 的主 导作用 , 随着 学生 学 习方式 的改变 , 教师 要加 强对学 生 的指 导, 指导学 生学 会反 思 自我, 指导学 生寻 找收 集利用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