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柱回填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管柱回填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1工程概况
安装间及装卸场段钢管柱为外包钢板与内部混凝土联合受力结构,柱高19.6m,起重上柱(肩梁以上)高8.7m,截面尺寸1.1m×2.2m;下柱(肩梁以下)高10.9m,截面尺寸1.1m×1.2m。

外包钢板采用腹板厚16mm,翼缘板厚30mm的Q345B钢材焊接,柱内回填C40一级配混凝土。

根据设计技术要求,为保证混凝土与钢管柱内壁的结合,要求混凝土具有微膨胀性或无收缩性。

经计算,每根钢管柱混凝土回填工程量为38m3,16根钢管柱回填混凝土总工程量为608m3。

主机间段钢管柱仅柱高与安装间及装卸场段钢管柱不一致,目前主机间钢管柱结构图尚未收到,其钢管柱混凝土施工亦按本措施执行。

2施工条件及施工特点分析
2.1施工条件
1.钢管柱及柱间支撑已经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2.安装间外围平台高程为EL325.5
钢管柱回填混凝土施工前具体形象详见附件1
2.2施工特点分析
1.钢管柱柱顶距地面高度高达19.6m,周边脚手架搭设工作量大,并存在一定
的安全隐患。

2.根据技术要求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分层浇筑与振捣器振捣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施工过程中操作较复杂。

3.钢管柱内部肋板、隔板纵横,钢管的密闭性使混凝土中水分无法析出,加上
振捣棒在狭小管内振捣,粗骨料相对下沉,砂浆上浮,使混凝土中多余水分上浮至仓面,在仓面上形成砂浆层和泌水层。

4.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容易导致管壁与混凝土粘结不紧密,造成空鼓
现象。

3施工方案
3.1施工总程序
根据钢管柱及柱间支撑的安装和钢管柱基础施工情况,拟定总的施工程序如下:
首先吊装安装间及装卸场上游侧靠近左岸的4根钢管柱及柱间支撑→浇筑对应钢管柱回填混凝土→吊装安装间及装卸场下游侧靠近左岸的4根钢管柱及柱间支撑→浇筑对应钢管柱回填混凝土→吊装安装间集水井段的8根钢管柱及柱间支撑→浇筑对应钢管柱回填混凝土。

3.2砼分层分段
为了满足混凝土浇筑期间钢管柱钢板的强度要求和考虑到混凝土的浇灌质量,同时有效控制柱内混凝土温度,按设计要求对钢管柱内混凝土分为五段浇筑,即从下柱底至肩梁顶部至上柱顶,共分五段浇筑,第一段范围为下柱EL325.40m~EL328.00m,第二段范围为下柱EL328.00m~EL332.00m,第三段范围为下柱EL332.00m~EL336.30m,第四段范围为上柱EL336.30m~EL340.70m,第五段范围为上柱EL340.70m~EL345.00m。

每段混凝土内的浇筑连续进行,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浇筑完毕。

各段混凝土之间的浇筑应在相应的下段混凝土初凝后并进行凿毛处理后进行,且不超过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钢管柱回填混凝土分层分段具体详见附件2。

3.3施工布置
3.3.1施工用电布置
供电主要是供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振捣器、电焊机及照明等设备用电,采用从设置在安装间外围EL325.5平台上的供电柜中接引。

3.3.2施工道路布置
主要运输道路:1*3拌和楼→3#路→1#路→7#路→安装间外围EL325.5平台,
里程4.5Km。

混凝土的水平运输由9m3的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完成。

3.3.3混凝土垂直运输设备布置
钢管柱回填混凝土垂直运输主要采用25t汽车吊、1#门机、7门机(主机间上下游墙及集水井段吊车无法浇筑的钢管柱由1#门机及7#门机进行浇筑)。

3.4混凝土入仓
安装间及装卸场段钢管柱混凝土入仓主要采用25t汽车吊+漏斗入仓,吊车布置在安装间外围EL325.5平台,采用1m3卧罐,用9m3混凝土搅拌车运输。

分别在钢管柱肩梁混凝土入口和钢管柱柱顶混凝土入口处布置一个下料漏斗,漏斗下再用直径为φ250的软管顺着混凝土浇筑孔引至仓面,以便混凝土顺利入仓。

混凝土入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1 混凝土入仓平面示意图
图2 混凝土入仓立面示意图
4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
4.1施工工艺
钢管柱及柱间支撑安装验收合格→柱内检查清理→开仓验收→混凝土浇筑→收仓→补焊盖板封孔(肩梁上盖板和上柱封顶板预留浇筑孔)→保温。

4.2施工方法
4.2.1浇筑准备
1.脚手架搭设:脚手架一次性搭设到钢管柱柱顶,并铺设操作平台。

2.照明设备:仓面内必须设置照明设备,采用矿灯或引线接入照明灯。

3.仓内清理:将管内异物、积水、油渍等污物清除干净。

4.开仓检查:开仓前确保施工人员已经到位,浇筑和振捣设备正常。

5.开仓前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相关准备工作,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仓。

4.2.2混凝土浇筑
根据《钢管柱结构设计及施工规程》CECS28:90的规定,并结合本钢管柱的结构特点,选择高位入仓,再通过软管引至仓面的方法进行浇筑,浇筑时再附以振捣器振捣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在每根钢管柱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在其底部浇灌一层10~20cm厚的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浆,以免初灌混凝土落下时粗骨料产生弹跳现象。

混凝土由吊车吊至漏斗,再通过软管进入仓面。

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再利用振捣器进行辅助振捣。

振捣时,振捣工从肩梁盖板上另一混凝土浇筑孔或封顶板上的混凝土浇注孔进入钢管柱内部,然后站在隔板上用手持振捣器进行振捣,与此同时由专职检验人员用小锤敲击管壁,听声音鉴定混凝土的密实(为确保肩梁及柱脚等重要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密实,按设计要求采用超声波法进行检测)。

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该钢管柱混凝土的灌注。

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对混凝土入仓工程量进行计算,保证一次浇灌高度为:沿柱长2~3m,从而避免出现振捣盲区。

下柱混凝土从肩梁上盖板的混凝土浇筑孔向下浇筑,上柱混凝土自封顶板向下灌入。

为了缩短施工时间,再根据《安装间及装卸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柱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采用每4根钢管柱为一组,每组钢管柱之间进行轮回浇筑的方法施工。

4.2.3混凝土收仓
钢管柱下柱混凝土浇筑至肩梁顶部即EL336.30时,使混凝土稍微溢出,然后将封口板紧压在肩梁顶部,随即进行点焊,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50%以后,再按设计要求对肩梁上盖板进行补焊封顶。

同样,待混凝土浇筑至EL345.00的上柱封顶板位置后,使混凝土稍微溢出封顶板,然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将封顶板上的浇筑封顶孔压紧点焊,待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再进行封焊。

4.2.4段面处理
钢管柱内的混凝土分段进行浇筑,各段混凝土之间的浇筑在相应的下段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施工人员从肩梁混凝土浇筑口顺着钢管柱进入仓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用绳子拴住皮筒溜至仓面,把凿毛产生的混凝土渣及时清理并装入皮筒,然后提至钢管柱外面进行集中处理。

4.2.5混凝土保温
钢管柱回填混凝土施工正处在低温季节,为了保证钢管柱内外温差不过大,利用保温被严密包裹钢管柱外表面,并紧贴钢管柱外壁,从而降低热量损失。

5质量保证措施
1.为保证钢管内混凝土与钢管内壁紧密粘结,混凝土浇筑前将管内异物、积水、
油渍等污物清除干净。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指派专门人员指挥,严格按施工工艺执行。

3.在进行肩梁以下砼浇筑时,每次浇筑混凝土控制在
4.5m3~7m3范围内;在
进行肩梁以上砼浇筑时,每次浇筑混凝土控制在3m3~5m3范围内。

从而控制振捣高度以杜绝混凝土出现漏振现象。

4.在振捣混凝土时,保持振捣器仅在直立位置操作,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
5cm~10cm左右,以加强上下层之间的结合。

5.为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在肩梁及柱脚等重要部位采用超声波法进行检测;
其余部位用锤击法进行初步检测,如有异常,则再用超声波法检测。

6.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严禁让水进入仓面。

7.在混凝土硬结之前,不能受水流的冲刷。

8.监理工程师批准开仓后,方可进行开仓。

6安全保证措施
由于钢管柱高度高达19.6m,属高空作业,施工时加强现场巡视、监督、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具体措施如下:
1.配备专职安检人员,完善安全检查工作制度,认真召开班前安全会。

2.按照《水电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施工,开工前对施工环境条件及安全施
工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3.加强专职管理,保证工作面有充足的照明。

4.上下层作业相互配合,防止坠物伤人。

5.脚手架工作平台满铺脚手板,周边用拉杆防护,防止骨料溢出伤人;确保脚
手架及工作平台搭设牢固。

6.进入施工工作面的人员,必须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7.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确保施工安全。

8.加强文明施工,供电线的布置要整齐有序。

7附件
1.钢管柱安装形象图
2.钢管柱回填砼分层分块及入仓布置图
3.钢管柱内部形象图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