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涡阳二中2010届高二年级期末政治试题(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涡阳二中2010届高二年级期末政治试题(四)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ﻩ()
ﻩ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ﻩ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ﻩ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ﻩ( )
①2008年6月1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
坤在北京钓鱼台5号楼紧紧握手,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中断九年多的商谈。
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
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
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
⑥2008年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ﻩA.①②③B.④⑤⑥ﻩC.③④⑤ﻩD.②③⑥
3、从2008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
国家重视民族节日,主要是因为( )
①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②可以进一步推动“黄金周”旅游业的发展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4、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 )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理解其他民族文化
②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必须努力寻求各国文化的和平相处
④必须首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 )
A商品贸易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
B商品贸易与文化传播没关系
C商品贸易必然会导致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和吞并
D商品贸易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
6、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
A文化传播B文化融合 C文化继承D文化创新
7、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
对此,下列说法最贴切的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D采风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8、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这说明( )
①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失④文化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9.“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 B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C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D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
10.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这是因为优秀文化ﻩ( )
①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文化产业是2l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
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GDP的约l/5。
这说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ﻩA.①②ﻩB.①③ﻩC.②④ﻩD.②③
12.我国古代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思想,今天我国提出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这说明ﻩ( )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思想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火炬
③传统思想对今天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④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一定起积极作用
A.①②ﻩB.③④C.①③ D.②④
13.2008年10月27日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
”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④是形而上学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4.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
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李载仁大怒,叫人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
从哲学角度看李载仁的行为()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C.说明意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
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15.日本科学家发现,在零下273摄氏度的极低温和18特斯拉的强磁场下,复合晶体电阻为零,呈超导状态,这就是“磁场感应超导现象”,这一发现打破了迄今为止认为强磁场会使超导物质的超导性消失的认识。
这说明 ( )
A.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先错误后正确
C.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6.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就是几个消费意向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消费。
“拼车”的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的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
“拼族”这一消费行为说明了(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B.量变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改变
C.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D.事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17.“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的名句。
这一名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
D.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ﻩﻩ
D.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19.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说明 (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荣辱的错误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0.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在他住处周围有很多竹子。
他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有透彻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受到大家赞扬。
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的成语流传至今。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性
21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神七问天”反映了( )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C.联系是可以创造和改变的 D.只要主观努力,任何规律是可以掌握的22. 下列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 心外无物和上帝创世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C.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2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 ) A.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4.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两人的观点都正确,因为他们都正确地说出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 两人的观点都错误,因为他们都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C. 前者正确,它说明了物质是运动的;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 前者错误,它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正确,它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5.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它是有用的,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
A.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B.真理都是具体的
C.真理的客观性D.真理的能动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
26.《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12分)
27.北京奥运让世界感受中国,北京奥运让中国感受世界。
2008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文化部、北京奥组委精心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文化活动”,积极推动演艺业与旅游业结合,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展开文化交流,提升文化交流层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12分)
28.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方案终于在各种猜测中撩开了神秘面纱。
会议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投资将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十个方面,投资方向重点集中在民生领域(医疗、教育、文化等),占总资金比重60%”。
投资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基本观点?(12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
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战略。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为此,十七大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9分)
(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5分)
涡阳二中2008-2009年度高二第一学期
政治期末考试答题卷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27
28
29
政治答案
1-5CCCAA 6-10DACCB 11-15CCAAA 16-20CDDBC 21-25ACBCC
26、答: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
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
(4分)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体现了认识的反作用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体现了认识是无限发展着的。
(4分)
27.答:⑴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008年北京奥运文化活动积极推动演艺业与旅游业结合,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⑵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北京奥运让世界感受中国,北京奥运让中国感受世界。
2008年北京奥运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互相尊重,对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⑶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北京奥运让世界感受中国,北京奥运让中国感受世界。
2008年北京奥运文化活动,有利于其他民族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⑷面向世界、博取众长是实现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北京奥组委精心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文化活动”, 提升文化交流层次,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的不断。
(答出其中一点给4分,三点即可,共1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
28.(1)物质决定意识。
国务院从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的实际出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方案。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投资将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十个方面,投资方向重点集中在民生领域(医疗、教育、文化等),占总资金比重60%”,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联系的普遍性。
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拉动消费,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
(4)对立统一。
投资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答出其中一点给4分,三点即可,共1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
29. 答:(1) ①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
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
武器。
(每个要点3分)(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