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技巧、手段和手法。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本篇文章将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第四单元教案,以及对应的教学策略。
一、教案概述
本次教案的主题为“加法和减法的应用”,主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1.掌握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应用。
2.会应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3.学生通过数学游戏提高加减法计算水平。
4.呈现加减法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课时安排及教学策略
本教案分为5个课时,每个课时的长度为40分钟。
教学策略主要利用以下几种方法:
1.游戏教学方法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选择适合年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学习加减法计算,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点数比大小”,“闯关数学运算”等游戏。
2.操作教学方法
小学生注重实际操作,通过一些实物模拟,操作让学生成为本课的主人,发掘潜能、发挥创意,主动参与其中,达到知识的构建。
3.情境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是将具体的生活情境移植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合,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达到以生活、引导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2.学生掌握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水平。
3.通过实物模拟情景、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加减法计算的认识和理解。
四、五节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实施
第一节课
教学内容:学生了解加法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学会比较大小,理解加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策略】
1.引出课题,学生认真聆听。
2.利用四辆车的比较,带领学生找规律,理解加法的意义。
3.引导学生操纵实物玩具,体验加法运算。
4.通过游戏“点数比大小”,让孩子们感受比较大小的乐趣。
第二节课
教学内容:学生掌握减法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学会简单的减法运算。
【教学策略】
1.呈现“龟兔赛跑”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减法的应用。
2.引导孩子们观察老师操纵实物的方式,理解减法的意义。
3.通过实物模拟情境,让学生体验减法运算。
4.通过游戏“闯关数学运算”,让孩子们掌握简单的减法运算。
第三节课
教学内容:学生了解加减法的组合运算。
【教学策略】
1.通过实物模拟道路标线,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组合运算。
2.在生活中找到加减法运算的应用,让学生对加减法组合运算的意义有更好的认识和理
解。
3.通过游戏“加减法动画”,让孩子们加深对加减法组合运算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节课
教学内容: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会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策略】
1.学生通过游戏“扫描二维码”,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认识和应用。
2.通过游戏“益智消消乐”,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游戏“宝宝数学”,让学生实际运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第五节课
教学内容:学生在情境中发挥创意,应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
1.在模拟情境中,呈现几组物品,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通过游戏“数学做饭”,让学生在做饭游戏中应用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总结
本次教学通过游戏、操作、情境等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加减法运算,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意义和应用。
同时,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这些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能够使学生学好数学,更好地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