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
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容忽视的环节,是影响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重要视觉元素。
城市环境色彩设计作为一种城市美化的手段,不仅可以最快的修饰城市美中不足的地方,而且好的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运用促进该城市经济上的腾飞和增加居民的城市认可度和归属感。
基于此,本文对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
标签: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
现代社会对城市环境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人们进行多种活动的空间载体城市环境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色彩作为城市环境中的重要视觉景观元素,承载着城市的传统、历史和文化,其在满足公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今天各个国家的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中,城市的环境色彩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及规划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与普遍关心。
一、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概念
城市环境色彩从广义上说它涵盖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城市外部空间的各种可视色彩,是指在城市外部环境中所有被感知的色彩总和。
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是针对城市环境中对人的视觉感知产生影响的色彩元素而进行的,其概念是相对全面而整体的,其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环境中的可视物质元素。
从这个角度看,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是把自然色彩、人工化的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完美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综合性设计。
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色彩来体现地域特色、反映城市文化的同时,创造统一和谐的色彩美。
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是以新的理论与实践方法补充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设计等各专业间的空白和推动多领域的协作。
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观念的进步以及人类对城市环境色彩认识的不断深入,使现代城市环境建设要求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广泛的协作,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城市环境中各类色彩的综合控制和导向来梳理高速发展给现代城市视觉环境的带来的混乱,使人、自然、社会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和谐。
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强调科学地、最大限度、最为合理地利用土地、人文和地方景观资源,并依据自然、生态、社会与行为等科学的原则从事计划和设计。
使人与城市环境彼此建立一种和谐有序的整体关系。
其次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以系统的方法获取最高品位的城市环境色彩,并使城市环境中可视物的色彩都有适当的考虑,让他们都能满足城市总体环境色彩的要求。
二、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
1、制定设计方案。
做好城市的调查、分析、提案工作后,才能在一定程度
上制定好城市环境色彩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当代色彩设计的一般原则,并结合城市景观个性设计的元素,采用新的思维方法进行设计与实施。
同时,不能忽略环境色彩的设计方法、配置手法、现场调试等因素。
只有做好以上这些工作,才能说明环境色彩设计计划得到了合理、完整的制定。
2、展开基地调查。
对需要进行环境色彩设计的建设基地展开调查,内容包括基地内已有的建筑、植物、地面、其它人为设施,以及基地邻近环境中对环境色彩有影响的物体色彩现状,拍摄出彩色照片并在基地环境的平、立面图上用色卡详细记录下来。
3、模拟分析比较。
做好基地调查工作后,需要根据建设基地环境色彩的资料,进行环境与色彩构成内容的合理分析,能够保证未来新建筑色彩的合理设计。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合理归纳基地现存的各种物体、设施的色彩种类,能够做好色彩的分类工作。
并在最大程度上找出基地现状色彩的配置比例,从而保證外部环境进行色彩设计时有一定的组配依据。
4、进行色彩设计。
依据建设基地现状分析的结果展开建筑外观的色彩设计工作,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如下几个问题,即:色彩设计中将使用多少种颜色,多大的面积才开始有色彩变化,同一色相的颜色将重复使用多少次。
建筑外观的色彩配色应以色彩配置的协调为准则,做到如下几点:设计中同一色彩或色调可以形成一致,同一色系且相近的色调可以形成相关,不同色系但互补的色彩可以形成和谐的对比效果。
根据对这些问题的考虑提出几套色彩配色方案,以供现场测试旱。
5、现场测试检验。
制定好色彩搭配方案后,需要在基地现场进行实施。
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色彩色标的设置工作,能够在现场光线的背景下,采用照相机拍摄的方式,当然选择了最佳方案,也不能保证城市景观得到最好的设计,需要对材料和色彩进行良好的选择,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只有应用多样化的材质色彩,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城市景观的个性设计。
6、申报审批实施。
完成色彩配色方案后,应立即将方案和说明报告呈报有关设计、管理部门进行论证,待批准后交施工单位予以实施。
进行城市环境色彩设计还必须遵循“整体——部分——细部——整体”的设计原则,具体而言就是从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整体出发,逐步深入到其部分乃至细部,再从细部又回到整体的辩证的设计过程。
此外,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及装饰的效果出发进行考虑,也就是要顾及到大众的审美情趣。
三、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发展思考
1、重视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专业色彩设计人才的培养。
城市规划质量如何,也是规划者自身专业素养水平的反映。
因此要想实现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色彩建设目标,今后国内应该培养出更多的城市环境色彩规划的专业人士,以及涌现出更多有实力的色彩环境城市规划的专业机构,以此作为做该领域
活动的强大技术支撑力量。
2、确立城市色彩标准。
世界上的色彩丰富多彩,要使每一种色彩都有精确度量就需要借助色彩标准这一表达色彩的手段。
然而,世界上在色彩交流方面还存在着重重障碍。
一些发达国家虽然制定了色彩度量的国家标准,但是由于各自标准不一,还存在色彩语言上的“国界”我国和世界上的多数国家一样,还没有适于城市环境建设色彩度量的国家标准,使规划设计中对色彩的描述呈现模糊性,如北京所确定的“灰”的界定就不清楚。
因此,通过系统科学的工作建立完善的城市色彩标准,是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基础。
3、注重调研,必须建立城市环境色彩数据库。
城市环境色彩规划设计属于软性的城市规划建设,因此要搞好城市环境色彩规划设计工作,就必须要做好深入细致,乃至长期的色彩调查工作,最好是建立城市色彩数据库,只有如此才能够对整体城市色彩有更好的把握,从而为城市环境色彩规划设计创造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在人力、技术和资金方面也需要有所充分保障。
4、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应该注重整体化。
城市环境的色彩规划设计分析的问题比较繁多,需要把握大局的眼光来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规划与设计。
在城市环境色彩规划设计里面,要延续自然的规划的格局、考虑区分功能用地、注意新老城色彩规划分区建设,比较建筑色彩种类彼此之间具有和谐的关系,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协调性等等,甚至做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内容包括城市的细节,要注意协调城市某一旅游品、某广告牌、某城市小品的色彩关系等等,使整体的色彩更加有序,更加和谐。
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因此,在开展城市环境的色彩设计时,要不断延伸和扩展环境色彩方面的理论和应用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城市色彩应用系统的内容体系,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多角度、多学科交互发展的色彩设计与实施系统,保证与实现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体系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唯。
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焦燕。
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