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主火炮背景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世主火炮背景故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作为陆地战争武器被广泛应用。

这些笨重而简陋的装甲怪物几乎就是士兵们心目中的救世主,它们所到之处无不留下满目疮痍,而且这样还无法阻挡住敌人前进的脚步。

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坦克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新兴自行火炮以后,那么又何来“救世主”呢?
火炮是利用爆炸产生的气体压力对弹丸进行加速运动,其射击精度、杀伤威力都要高于冷兵器时代的火枪或原始的弓箭;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缺点:首先是反应迟钝,机械部件故障率较高。

而且其发射的炮弹数量少,且只能单发,甚至连装填和抛壳都很困难,更谈不上精确瞄准和连续发射,因此从性价比看已经远远低于早期火枪。

然而这些缺陷并没有使当时的作战指挥官对火炮望而却步,相反却使他们从一开始便将其视为最具有震撼力的杀伤武器。

然而不久之后,陆战领域的救世主再次出现了转变。

1915年10月2日英军在索姆河会战中使用了德国制造的铁拳式火炮。

在该炮的第一个试验射击中,每门炮竟打出了100余发炮弹!紧接着,在1916年6月的日德兰海战中,这种大口径炮以每分钟60-90发的惊人射速向德军阵地倾泻了7.5万吨炮弹!参战的36艘舰艇共发射3.9万枚炮弹,合计超过130万发,德国海军伤亡官兵70000人左右。

德国的科隆、基尔港及整个丹麦,英国的朴次茅斯、斯卡帕湾等地区遭受严重破坏,死伤军民达10万余人。

而美国纽约的世贸双子塔和苏格兰爱丁堡的政府办公楼在内的40座建筑物全部倒塌……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我方在这场海战中仅损失5门山炮。

这场仗之所以打得如此惨烈,关键就是日德兰海战用火炮取代了往昔的投石车、弩炮等冷兵器。

虽说两者仍存在巨大差异,但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

尽管直到今天,火炮依旧没有完全取代投石车,但其战略意义则已经显而易见了。

于是,早在20世纪初,“世界火炮的未来即取决于海军”便成为海军指挥员的信条臬,如此说来岂非咄咄怪事?随后由海军总司令戈尔芬堡签署的《海军协定》规定:“任何国家均不得再使用弓弩和标枪,不得再使用带轮子的武器以及一切需要射击装置才能开火的武器,违反规定者将承担国际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