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学生回答问题。
3. 教师总结:在公共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电影院、游乐场等地方,我们也需要排队。排队是一种文明行为,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五、学生的印象。)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 大家排好队》。我们知道了在公共场合需要排队,排队是一种文明行为,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公平和美好。我们还学习了排队的规则,如先来后到、保持距离、不要插队、听从指挥等。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板书设计
11 大家排好队
一、排队的重要性
二、排队的规则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故事导入、图片展示、讨论交流、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排队的重要性和规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在体验活动中,部分学生没有严格遵守排队规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秩序,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④ 听从指挥,遵守秩序。
三、体验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模拟排队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排队的过程,加深对排队规则的理解。)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排队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排队领奖品、排队借书等。
2. 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行为。
3. 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你们有什么感受?排队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2. 学习排队的规则
(1)教师展示一些不排队的图片,如插队、拥挤、推搡等。
(2)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行为对吗?为什么?
(3)学生回答问题。
(4)教师总结:不排队会导致混乱和拥挤,容易引发争吵和冲突。我们在排队的时候,要遵守以下规则:
① 先来后到,依次排队。
② 保持距离,不要拥挤。
③ 不要插队,不要推搡。
4. 学生回答问题。
5. 教师总结: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排队的重要性和规则。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四、拓展延伸(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将排队的意识和习惯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1. 教师提问:同学们,除了在学校、超市、银行等地方需要排队,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队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排队的话题。)
1. 教师讲述《小熊买冰淇淋》的故事:小熊非常喜欢吃冰淇淋,有一天,它来到了一家冰淇淋店。店里的人很多,大家都在排队买冰淇淋。可是小熊不想排队,它挤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其他的顾客都很生气,纷纷指责小熊。小熊觉得很委屈,它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要排队。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小熊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 学生回答问题。
4. 教师总结:在公共场合,我们需要排队。排队是一种文明行为,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 大家排好队》。
二、讲授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排队的重要性和规则。)
1. 认识排队的重要性
《11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教材分析
《11 大家排好队》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公共生活中排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排队的意识和习惯。教材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呈现了在不同场景下排队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排队不仅是一种文明行为,也是保障公共秩序和安全的必要方式。同时,教材也引导学生思考不排队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增强学生遵守秩序的自觉性。
(1)教师展示一些在公共场合排队的图片,如学校排队做操、超市排队结账、银行排队取钱等。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这些地方排过队吗?排队有什么好处呢?
(3)学生回答问题。
(4)教师总结:排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避免混乱和拥挤。排队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公平地享受公共资源,如购物、看病、上学等。同时,排队也是一种文明行为,它可以体现我们的素质和修养。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排队的场景,如在学校排队做操、打饭,在超市排队结账等。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忘记排队或者不愿意排队。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觉排队的习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合需要排队,了解排队的基本规则和方法。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觉排队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掌握排队的基本规则和方法。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排队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主动排队。
教学法
1. 讲授法:讲解排队的重要性和规则。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不排队的后果和排队的好处。3. 体验法:通过模拟排队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排队的过程。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排队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