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夸张-古代诗歌阅读常考修辞手法通关+Word版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咏物诗题为“越中览古”,但览到的只有“鹧鸪飞”,其他的场景全是基于历史的想象。

B.首句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的史实起笔,一“破”一“归”,尽显勾践大败夫差的八面威风。

C.接下来的两句从战士和宫女入手,衣锦荣归,美艳如花,极言勾践破吴后的繁盛景象。

D.末句用“至今”表现时间之长,用“惟有”表现落差之大,看似轻轻一点却使人顿感无限悲凉。

E.全诗综合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及对比的表现手法,婉转深挚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伤情怀。

典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沙①
陆龟蒙
渤澥②声中涨小堤,官家③知后海鸥知。

蓬莱④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⑤。

【注】①新沙:指海边新涨成的沙洲。

②渤澥(xiè):渤海的别称,一本直作“渤海”。

另说渤澥为象声词,海潮声。

③官家:旧指官府,朝廷。

④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

⑤紫芝:灵芝的一种,传说中仙人种紫芝为食。

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
夸张。

开头两句“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这是极度夸张的笔墨,这夸张既匪夷所思,却又合乎情理。

诗的三、四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则把夸张与想象糅为一体,用传说进一步镂刻官府“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贪婪本性。

【试题分析】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夸张。

在诗歌中使用夸张手法能够起到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的作用。

如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词句以夸张的手法,一气呵成,写出了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又如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诗篇开头的运用两组夸张的长句,有山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再如柳永《望海潮》: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艳慕之情。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花底
杜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四十八岁。

②潘安:西晋潘岳,他为河阳县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

③卫玠:西晋人,他“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

1.对这首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运用互文与夸张的修辞手法。

“万花”“千蕊”为夸张笔法,写出花的繁盛与壮观。

B.颔联写诗人赏花时的天气情况。

面对着可爱的花,忽然天上下起雨来,云雨散去,天上出现了绚丽朝霞。

C.颈联运用典故,正面写花。

用潘岳为河阳县县令时全县种桃花的典故,写花的繁多。

D.尾联是对全诗的总结。

“好颜色”是点睛之笔,概括花朵的特点------美丽。

E.作者追求辞藻,写得富丽精工,刻画不吝笔墨,想象奇特丰富,意境浓艳华美。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注]孙登是晋朝隐士,阮籍慕名入山访问,孙登不发一语,阮籍不悦,长啸一声悻悻而去,走到半山,听见孙登在山上作啸,声如龙吟,乃大钦服。

3.下列对这首诗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起笔以叙事来抒情,说自己这几年游遍江南,最是喜欢惠山;诗人以众山普通、平凡,来凸显“江南第一山”惠山的奇绝。

B.诗中用“小团月”来比喻“小龙团茶”,传神地写出名泉泡茶的清澈宁静的的韵味,“独”字突出
苏子对钱道人和惠山情有独钟。

C.颈联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把山路比喻为九龙脊背,表现了山路的;折将月下水面波动的太湖夸张为五湖,突出了太湖的浩淼。

D.孙登与阮籍,以啸相呼相谈,尽得风流;看似隐士无语,而访者空手而归,但双方心灵确实充实着、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E.尾联收合全篇,诗人既化用典故,又以景结情,此联呼应诗题“惠山谒钱进人”,苏子之于钱道人,犹如孙登之于阮籍。

4.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次韵唐公①三首其三•旅思
王安石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②。

注: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祐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

②《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因见秋风,于是想起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当日辞官归乡。

5.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此诗题为《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与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泊船瓜洲》一样,都表现了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B.首联直抒胸臆,诗人奔波南北,韶华老去,身心俱疲,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一个“愁”字突出了诗人的迷茫。

C.颔联写景,以夸张之手法写天地的阔大深沉,并为进一步抒怀做了铺垫:“蟠”“入”二字化静为动,颇见功底。

D.颈联情景合一,“心共远”表明自己心志高远,“影同孤”表明形单影只,诗人虽志向远大却不免有孤寂之感。

E.王安石的诗歌,用字工稳,好发议论,多用典故,擅长说理与修辞,风格遒劲;本诗集中体现了这
些特点。

6.诗的尾联是怎样表现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双调水仙子·次韵
张可久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①万钱。

白云两袖吟魂健②,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

名不上琼林殿②,梦不到金谷园④,海上神仙。

注:①鹤背扬州:《商芸小说》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话。

②吟魂健:指作诗的灵感勃兴,诗兴浓。

③琼林殿:古代欢宴新及第进士的场所。

④金谷园:西晋大官僚地主石崇的别墅,规模宏大,极为奢华。

7.下列对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又称词余,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元包括杂剧,散曲和小令,本作就是一首小令。

B.元曲是一种讲究格律的古代诗歌,可用于演唱,本曲的宫调是“双调”,曲牌是“水仙子”。

C.“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指作者用小字抄录道家学说换取十万钱,体现出作者生活极其潇洒惬意的感受。

D.“白云两袖”是夸张的手法,写出作者想象肆意翱翔高处,与白云为侣,极度快意,显示了作者的豪迈情兴。

E.全曲用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虽有夸张却不夸诞,给人以豪放的印象,读上去使人畅快不已、心生向往。

8.本诗抒情方式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1.BC
【解析】B项,颔联运用想象和比喻的手法写花。

面对着温润可爱的花,诗人忽然怀疑是暮色朦胧的雨
雾沁入花朵,不知为何有觉得像是那绚丽朝霞飞入其中。

C项,“正面写花”错,应为侧面衬托。

2.(1)赞美花的美丽。

“紫萼”“黄须”二句,写花丽;“行暮雨”写花润;“入朝霞”写花鲜;“潘安县”写花多;“卫玠车”写花美。

诗人浓墨重彩地写见花时的惊喜以及对花的赞叹。

(2)惋惜花的易谢。

“莫作委泥沙”,是不忍见花的零落,表现诗人的惜花之情。

(3)感叹韶华易逝,生命易老。

诗人时年四十八,见花自叹,感伤人生迟暮。


3.AE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A 项,“以众山普通、平凡”有误,应是众山也同样“有风景”,作者才“路遍江南南岸山”。

E项,“苏子之于钱道人”有误,应是“钱道人之于苏子”。

故选AE。

4.对神奇的惠山、松涛的喜爱、留恋;对高洁的钱道人(孙登一样的世外高人)的敬仰、赞叹;对栖居惠山、煎水烹茶、听涛观湖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寄情自然山水的个性和洒脱飘逸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能力。

赏析诗歌情感,可以根据对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得出。

首联“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以衬托的手法写惠山的景色之美,让作者更是流连忘返,表达了诗人对惠山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颔联“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一联写得既细腻又洒脱,既脍炙人口又联想独特。

诗人似乎羽化成仙,身携皓月,从天外飞来,用极不容易到手的“小团”茶与惠山钱道人共试这“人间第二泉”,足见他们对惠山,及惠山泉水的青睐程度。

由“小龙团”茶(是当时的御用贡茶)联想到“天子(皇帝)”,所以喻它来自“天上”又由此触发联想到天上的“小团月”,奇特的想象能使读者跟随诗人去品味小龙团茶泡惠山泉水的感觉——天上的明月照着清澈的第二泉,与喝惠山泉水泡的小龙团茶具有同样的沁人肺腑。

奇特的想象含蓄蕴藉,足以勾起无数读者的遐想。

颈联“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写登惠山途中与登顶后的所见。

“石路萦回九龙脊”说的是石路在苍翠的“偃卧”九龙山脊间盘旋萦绕;“水光翻动五湖天”写登绝顶望太湖俯瞰太湖的波涛翻动水天的景象。

把惠山的九条“苍龙”,淹没于太湖的水
光接天之中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

表达对惠山景色的喜爱之情。

尾联“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用典,含义深远。

从诗题看此联当是拜谒钱道人、品茶品泉、登绝顶赏景之后,由归途的景象所产生的联想。

苏轼惠山一行归途中,松涛铃铃作响,使他想到孙登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的钱道人(孙登一样的世外高人)的敬仰、赞叹以及对听涛观湖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寄情自然山水的个性和洒脱飘逸的情怀。


5.BE
【解析】B项,“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突出了诗人的迷茫”错,“愁见问征途”应是思家之愁和国事之忧。

E项,“本诗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不当,本诗并未集中体现“擅长说理”这一特点。

6.①尾联即景抒情,诗人借张翰的鲈鱼脍的典故委婉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②面对秋风,诗人虽然伤悲,但依然慷慨歌大志;③虽然思念家乡,但为国事不计个人得失,顾大家而舍小家。


7.A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元曲的理解和分析。

A项,“元曲包括杂剧、散曲和小令”错误,应为“散曲”
分为“小令”和“套数”。

C项,“‘蝇头老子五千言’指作者用小字抄录道家学说换取十万钱”错误,此句和后句意为作者崇尚道家学说,似乎能感受到成仙得道、拥有财富、骑鹤遨游所拥有的极度快意。

8.借典故抒情。

借“鹤背扬州”“庄子《秋水》”“琼林殿”“金谷园”等典故,表达对道家学说的喜欢,和对富贵权势的鄙视。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

阑珊灯火,映照旧阁。

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

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

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

流年为祭。

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

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

寂寞琉璃,荒城繁心。

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

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

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

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
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

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

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

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

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

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10、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

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面下恹恹欲睡。

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

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

又轻柔的一缕缕编织着麻花辫。

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

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

麻花辫。

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

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不时把母亲逗出会心的微笑,甜美的亲情融化了冬的寒冷,使萧索的冬景旋转出春天的美丽。

11、太阳终于伸出纤纤玉指,将青山的柔纱轻轻褪去。

青山那坚实的肌胸,挺拔的脊梁坦露在人们的面前,沉静而坚毅。

不时有云雾从它的怀中涌起,散开,成为最美丽的语言。

那阳光下显得凝重的松柏,那苍茫中显现出的点点殷红,那散落在群山峰顶神秘的吻痕,却又增添了青山另外的神秘。

12、原野里那郁郁葱葱的植物,叫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勃勃生机与活力仍在田间高山涌动。

谷子的叶是墨绿的,长而大的谷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昨日挺拔的脊梁;高粱仍旧那么苗条,满头漂亮的红缨挥洒出秋的风韵;那纵横原野的林带,编织着深绿浅黄的锦绣,抒写出比之春夏更加丰富的生命色彩。

13、终于,心痛,心碎,心成灰。

终于选择,在月光下,被遗忘。

百转千回,早已物是人非;欲说还休,终于咫尺天涯;此去经年,你我终成陌路。

爱你,终是一朵花开至荼糜的悲伤,一只娥飞奔扑火的悲哀。

14、世界这么大,能遇见,不容易。

心若向阳,何惧忧伤。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

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

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

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15、孤独与喧嚣无关,摩肩接踵的人群,演绎着身外的花开花谢,没谁陪你挥别走远的流年。

孤独与忙碌迥异,滚滚红尘湮没了心境,可少了终点的奔波,人生终究一样的苍白。

当一个人成长以后,在他已经了解了世界不是由鲜花和掌声构成之后,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多么可贵。

16、生活除却一份过往和爱情外,还是需要几多的遐思。

人生并不是单单的由过往和爱情符号所组成的,过往是人生对所有走过岁月的见证;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轻若飞花,轻似落霞,轻如雨丝;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静若夜空,静似幽谷,静如小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