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教学的相关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教学的相关认

摘要:伴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三大球”也逐步走进校园,学生越来越喜欢球类项目。

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很多学生更偏爱篮球。

篮球既属于具备较强综合性的体育项目,又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鉴于此,教师应该不断的提升小学篮球的教育手段,从多个角度创建全新的、系统的教育方式。

“三步上篮”作为篮球教学中重要考核内容与核心动作,更应该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提升相应技能。

关键词:小学生;三步上篮;运球练习;动作示范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进步,篮球不再是课堂教育中的理论知识,而能够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做。

将比赛项目、休闲活动集于一体。

目前,喜欢篮球项目的小学生很多,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育工作做的需求,优化学生传球、接球、运球以及上篮等方面的教学手段。

本文的研究对小学教育中“三步上篮”的教学方式与技巧进行了分析,对于小学生篮球项目运动能力具备一定的推进性意义。

一、三步上篮的原则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了解到,在进行篮球的“三步上篮”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重点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在教育中应该循序渐进。

先为小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后在实践训练中示范演示;其次,由简至难,由慢至快。

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更轻松的接受并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从简单的部分入手,在学生有所掌握之后,在提升训练难度;最后,从动作分解到完整训练。

分解动作更易于学生接受,学生在快速掌握基本动作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优化动作的质量与标准型[1]。

换言之,在小学阶段学习篮球应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让学生从
了解到掌握再到领悟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在提升篮球技能、强化篮球兴趣的基础上,收获学习的成就高,从而加深对体育项目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教师应该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体育教师在教授篮球运动项目的技能之前,应该系统的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与学习材料的特征。

在学习“三步上篮”技能之前,教师应该明确,该项技能的
难点在于跨步接球的时机以及掌球、运球、控球的节奏,需要全面的学习落地、
步点以及起跳等技能。

教师在为学生传授这一技能时,应重点关注起步动作,如
果学生能够掌握此类技能,在后续的实践中便不会出现带球走路等问题,也就能
够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2]。

在“三步上篮”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也有部分学生会
出现难以协调手脚、投篮不准等问题,但此类问题都能够随着增加练习的次数而
逐步消除。

故而,教师可以将重点落在手脚合作,该项教学完成后,后续的起跳、投篮等技能便能很好的教学,能够促使学生达成完成的技术动作。

(二)三步上篮的基础是学生可以熟练的完成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
要求学生能够达成抬头运球、不看球也能运球。

如果学生不能熟练的运球,
便容易出现“丢球”、球砸到自己脚等问题,需要兼顾眼、手、脚,则难以流畅
的完成三步上篮。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第一,练习原地运球。

要求学生前后分开两脚,且腿部呈自然弯曲状态,五
指放松呈现半球形状态,连续不间断的按压篮球正上方,在向下拍球的过程中,
要同时使用手腕、手臂发力,力量不需太大也不能太小,手部可以随着球的运
动而自然的上下摆动[3]。

直到能够眼睛不看球也能够熟练运球,能够自由的控制
篮球,且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变换篮球运动的节奏与高度,且这一过程中,球不
会滚落也不会砸到自己的脚;
第二,练习行进过程中运球。

例如,在练习右手运球的过程中,起初可以先
练习原地战立。

要求小学生使用右手进行运球,篮球与手的接触部分一直保持在
球的后上方,球与身体的具体约为四十公分,距离过近右手不好发力,距离太远
容易丢球。

在运球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让身体与球保持相同的速度。

最为重要的
是能够感受到右手对于球的力度、方向等方面的控制[4]。

运球力量也需要适中行,太大或太小都有影响,应该以篮球能够反弹至自己腰间位置为标准,不仅如此,
要教授学生运球的过程中,需要要求学生能够目视前方,全程不可以盯着球,争
取达到人球合一的训练效果。

随着熟练度逐步提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高行
进运球的速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熟练度。

(三)行进间运球,持球跑动跨步数123
在三步上篮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该环节是最为关键的技术内容。

学生在熟练
掌握运球以及持球跑步之后,需要指导学生持球跨步数量为三步。

依然将右手视
为讲解示例,在右脚跨步时为“1”,而后跨下左脚为“2”,在最后一步依然是
右脚“3”,同时起跳。

体育教师在进行该步骤的讲解过程中,应该对各个学生
进行细致检查,重点检查第一步,一般来说,第一步正确后续便不会出现问题。

在该动作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右手持球,第一步跨左脚的问题,则务必
及时指出并纠正,让学生重复练习标准动作数次,直至可以不出错误位置[5]。


次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该技术要领,否则则不可以让学生练习三步上篮的
完成动作,这是因为被想着投篮的想法干扰。

(四)教师应该为学生正确示范三步上篮的动作
在篮球项目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三步上篮动作示范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带
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与感受。

教师在示范的过程时,也不可以简单的做动作,
而应该伴随着“一、二、三”的口号,让学生能够加深印象,并切实感受到人球
合一的流畅动作给人的动作美感[6]。

另外,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的过程中,速度
也需要从缓慢到正常速度,并重复的多做几次,示范与讲解同步。

而后,再引导
学生实践练习,在运球的过程中练习跨步收球而后投篮。

在该过程中,学生会出
现多种不同的问题,如接球后出现动作停顿、运球跨步时无法抓住球等。

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重新拆分动作,优先示范运球,而后跨步接球,并
重复几次进行巩固性练习,直至学生能够熟练进行该动作,而后完整的进行后续
步骤的相关操作,并在循序渐进最终提升运球的距离,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步掌握
三步上篮的要领。

小学生在经历观察、模仿、练习以及反思等行为后,既能够明确自身动作的标准与否,又能够发掘其他同学出现的错误以及表现出的优势,通过一堂课的讲解与练习,将会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可以独立的完成该套动作,而且能能够达成一定的进球命中率。

结论:综上,教师在为小学进行篮球项目中的三步上篮技能教学时,应该综合性考量并选择教育方式,并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与状态进行动作的讲解与知识的传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细致且耐心,引导学生打下扎实的动作基础,并在此技术上完成难度动作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郭鹏, 贾遇珍. 微课在中学体育高考篮球技术中的可行性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为例[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13):2.
[2] 黄宁波, 罗燕仙, 易干军. 符号学视域下初中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三步上篮,两人短传快攻为例[J]. 青少年体育, 2021(3):2.
[3] 林昌硕. 小篮球大作用——浅谈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 真情, 2021(9):1.
[4] 董必荣. 论课程思政的认识误区与建设困境——以"会计学"专业及其相关课程为例[J]. 财会通讯, 2022(16):6.
[5] 马振萍, 许晓东. 从知识解析的教学走向促进学生认识发展为本的教学——以"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为例[J]. 化学教与学:下半月, 2022.
[6] 李盛财. 多元化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篮球运球能力探究[J]. 当代体育, 2021(26):1.
作者简介:
曾志彪,1987.10.03,男,汉,湖南涟源,本科学历,中二,体育教育,
娄底市星星实验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