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七)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金榜】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七) 自然地理第二单元第
三讲新人教版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2011·广东文综)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
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
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
(2013·临沂模拟)我国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
下表是他们获得的两组气象资料,据此完成2、3题。
第一组资料:某月4~7日气象资料
日期4日5日6日7日最高气温(°C) 21 14 13 11 天气状况晴多云阴雨晴
第二组资料:当地各月平均海陆风天数统计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份
天
2.3 2.6 2.1 5 7 12.6 10.7 1
3.7 9.7 9.3 3.7 2.3 数
2.据第一组资料分析,影响某月4~7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3.据第二组资料分析,该地冬季海陆风天数最少,其原因主要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B.受暖流影响
C.地形阻挡
D.冬季风势力强劲
4.(2011·浙江文综)读下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2013·如东模拟)下图是天津市2012年8月某时期的天气状况,据图回答5、6题。
5.造成天津市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
6.此次天气系统过境后,昼夜温差增大,这主要由于当地( )
A.受暖气团控制
B.局部气候的调节作用
C.大气保温作用弱
D.受冷气团控制
(2012·四川文综)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
读表回答7、8题。
经纬度位置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多年平均暴雨日
数(天) 33°N,98°E -12.8 8.7 561.4 <0.2
7.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8.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雪灾
B.台风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
(2013·淄博模拟)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
读图回答9~11题。
9.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10.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图中以下地点中纬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能力挑战题)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图示地区位于(南、北)半球,锋面b按性质划分属于锋。
(2)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3)甲处未来一两天内天气如何变化?
13.图a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压线(单位:hPa)图,图b为该区域西岸部分地区7月份的等温线(单位:℃)图,图c分别为A、B、C三地区的气候要素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8分)
(1)图a中甲地区气压可能是百帕,并画出乙地此时的风向。
(2)说明图b中24℃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根据图c归纳图b所示区域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
并分析A、B两地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14.(能力挑战题)中央气象台2012年10月26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2012年第23号强热带风暴“山神”的中心26日08时位于海南省三沙市东南方大约440千米的南海中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8百帕。
此后,“山神”以每小时25千米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向海南省三沙市附近海面靠近,强度继续加强。
结合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强热带风暴“山神”对应的天气系统与图中的是同一类型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10月26日,海南省三沙市附近的风向应主要是(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东风
D.西风
(3)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①、②、③、④、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此时图中②地吹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原因是。
(4)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试简述其原因。
(5)简述图中⑤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
(6)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所形成的锋,暖气团位于锋后,冷气团位于锋前,其过境时多在锋前形成强度不大但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
2、3.【解析】2选A,3选D。
第2题,阴雨天气之后,气温下降,天气转晴,说明是冷锋过境。
第3题,冬季风势力强劲,风多由陆地吹向海洋,使得昼夜变化风向的海陆风不明显,天数减少。
4.【解析】选C。
由图中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符号可以判断:①为江淮准静止锋,时间为每年的6月中旬左右,此时出现梅雨天气;②为西太平洋副高,时间为7、8月份,出现伏旱天气;③为冷锋天气,出现在冬半年;
④为台风天气,秋季最为盛行。
故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为①②④③。
5、6.【解析】5选B,6选C。
第5题,根据图中天津市经历的降水过程,且气温回升可判断出此为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
第6题,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云量减少,大气逆辐射减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
7、8.【解析】7选C,8选A。
第7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出该地为青藏高原地区,该地纬度为33°N,处于中温带,但夏季气温较低,是由青藏高原地势高所致。
第8题,青藏高原地区位于内陆,不会出现台风和暴雨洪涝灾害;表中暴雨天数小于0.2天,暴雨少,不易出现泥石流;气温低,年降水量为561.4 mm,年降水量较大,所以易出现雪灾。
9~11.【解析】9选B,10选B,11选A。
从图中可知,①和②是受信风或副热带高压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③和④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⑤为西风常年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三种气候均分布于大陆中西部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副热带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于30°~40°,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40°~60°。
12.【解析】第(1)题,图中山脉处由于地势高而气温低,等温线应该向低纬度弯曲;结合图中山脉处等温线弯曲方向,可判断图中北侧为低纬度,则该地属于南半球;b锋面向偏北方移动,说明来自高纬度的冷气团力量较强,则该锋面是冷锋。
第(2)题,甲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而乙处于雨区,所以甲处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处。
第(3)题,甲现在处在冷锋锋前,未来几天冷锋北移会影响该地。
答案:(1)南冷
(2)甲;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无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3)先出现较大的风或阴雨天气,随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13.【解析】第(1)题,甲地区的闭合等值线数值位于1 000和1 002之间,因此
1 000和1 002这两个数值均有可能出现。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再向右偏即可。
第(2)题,对等温线分布特点必须进行分段描述。
第(3)题,降水均集中在冬季。
分析原因需要从受西风带控制的时间长短上思考。
答案:(1)1 000或1 002 画图略(偏北风)
(2)北段沿东西方向延伸(或沿纬线延伸),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南段沿南北方向延伸(或沿经线延伸),受地形影响,等温线与山脉走向一致。
(3)降水集中于冬半年(或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A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B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
【知识拓展】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山脉分布、山脉走向和迎风坡、背风坡等的不同,都会对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产生影响,甚至会破坏气候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此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
(1)山地由于海拔高低的影响,造成气温沿等高线分布变化,在等温线图中形成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等温线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心低、四周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高低的影响,引起水分和热量的垂直分布,从而造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而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导致海岸气候呈南北狭长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特点。
(4)非洲赤道地区东侧的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地势高造成的。
(5)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都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而是由于都处于信风的迎风坡,加上暖流流经沿岸所造成的。
14.【解析】热带风暴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的,也叫台风,在气压分布图中对应的是低气压中心。
读图可知,丁地为高压中心,丙地为低压中心。
26日台风中心位于三沙市东南方,三沙市主要吹西北风。
①点为高压中心,③点为低压中心;②地比④地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②地风力较大。
④地在冷气团和高压脊控制下,低温晴朗。
⑤地将受冷锋过境影响形成大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
①地周围不会形成锋面,这是因为该反气旋(高压)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
答案:(1)C (2)A
(3)①③西北(偏北) ②②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4)低温晴朗冷锋过境后,④地受高压脊控制。
(5)受冷锋活动影响,将经历一次大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
(6)不会。
因为①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
【素材链接】台风的分布及移动
台风的形成具有一定条件,是热带洋面上的“特产”。
它经常发生在南、北纬5~25度左右的热带洋面上。
北半球台风主要发生在7月至10月。
其他季节明显减少。
台风形成以后,具有一定的移动路径。
以西北太平洋台风为例:在冬春季节,台风主要在东经130度以东的海面上转向北上,在北纬16度以南往西进入南海中南部或登陆越南南部,还有少数在东经120度~125度的近海转向北上,少数台风也可能在5月和11月登陆广东;在7~9月的盛夏季节,台风路径更往北、往西偏移,中国从广西到辽宁的沿海省份在此季节都有可能遭受台风侵袭;在6月和10月的过渡季节,台风主要在东经125度以东海面上转向北上,西行路径较偏北,在北纬15度~20度之间,少数可登陆广东和台湾、福建、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