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篮球运动员速度与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9卷)第15期
运动训练学①作者简介:王诗琨(1993,3—),男,陕西咸阳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

DOI:10.16655/ki.2095-2813.2019.15.055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速度与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

王诗琨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陕西西安 710068)
摘 要: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篮球技、战术的重要基础。

人体的各个关节需要一定顺序的组合运动,肌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才能完成一套篮球技术动作。

为了防止运动员在运动中对身体造成损伤,就应该在平时训练中加大训练负荷,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各个器官肌体的协调水平,同时增加自身对大负荷运动的能力。

由于运动员天赋不同,这就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对不同位置的运动员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 篮球运动员 身体素质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c)-0055-02
身体素质的增强可减少运动损伤。

想要在球场上讲所学的技战术发挥到最好效果,就应当在中学生运动员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技术水平时,先发展身体素质,再向专项技术进击。

增大肌肉力量,加强肌肉弹性,使肌肉工作能力及耐力较之前相应有所提高,并且带动、提高关节的灵活与稳定,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巨星体育俱乐部篮球运动员1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法
通过观察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训练从而总结出训练方法。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习和查阅篮球运动训练方面的书籍、报刊、文献等,了解一些关于身体素质对篮球训练影响的研究结果,收集国内中学生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面的数据资料。

1.2.3 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法、综合法、类比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所查阅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理论。

1.2.4 专家访谈法
根据该文课题设计出专家问卷,向体育院校老师,负责学生裁判工作的老师,及研究生导师进行访问,并提出他们的见解及建议。

1.2.5 测试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再分为两组,在相同的环境下一组进行传统训练方法,一组不进行训练,实验组进行该文所研究的训练方法。

传统式训练和所研究训练分别经过相同时间的训练,最终对比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速度素质及训练方法
速度素质是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的人
体快速运动能力。

只有在速度素质良好的前提下,才能充
分地领会在球场上、在比赛中速度素质的重要性,更能在训练中明确教练员的指导意图。

在比赛中无论是攻防转换间,还是前后场运动员的配合,又或者是进攻与防守都要求连贯、紧凑,不能脱节松散,这就要求运动员快速做出反应,快速移动,争夺主动权(见表1)。

2.1.1 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听口令、看信号做各种动作,如站立、下蹲、背向跳起落下后等马上起动;听哨音变速跑;听口令变向跑;听口令快速转身跑,反复几次;听、看信号后突然做出相应的动作。

2.1.2 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按慢—快—最快—快—慢的速度节奏进行原地小步跑、高抬腿跑、变向的滑步练习等,高频率跑楼梯台阶,快速俯卧撑,高频率跨越障碍物。

2.1.3 移动速度的训练方法特点:与传统训练方法比较,进行此训练法主要是练习心肺能力,因为跟长跑的区别在于有减速和启动加速的过程,也可以增强爆发力、灵活度。

并且进行此训练法提高了训练强度,将每组休息时间缩短(见表2、表3)。

2.2 耐力素质及训练方法
耐力素质又称“耐久力”或“支持力”。

耐力是指人体肌肉的抗疲劳、肌肉连续工作时长、经受极限负荷的能力,是肌肉及心肺能力的综合体现。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如果篮球运动员具有优良的专项耐力能力,那么在比赛中就能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即使在疲劳状态、赛场环境不完善等情况中也能表现出较强的对抗能力。

特点:篮球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能运动,不单纯是靠耐力,还要配合全身的肌体器官。

耐力并不是主导因素,爆发
2019年(第9卷)第15期运动训练学
力才是根本的所在,而爆发力的强弱就由身体素质决定。

上述训练方法与传统的训练方法相比,在每个项目休息时间上大幅缩短,从而极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身体潜能,每个项目训练时各进行一组,做到科学训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训练结果发现,该文所研究的训练方法将每个项目组之间间隙缩短,不断增加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方法多样,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强度大,发掘运动员最大的身体潜能;科学训练,保障运动员身体不受到伤害。

比传统训练法在每个项目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 )此训练法在进行速度素质训练时,主要是练习心肺能力,因为跟长跑的区别在于有减速和启动加速的过程,也可以增强爆发力、灵活度。

(3 )此训练法在进行耐力素质训练时,主要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不仅仅是以耐力素质为目标,更是要在耐力素质得到提高的基础上,激发运动员的爆发力。

3.2 建议
(1)首先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长发育阶段,这就意味着中学生在提高速度训练时要遵循青少年身心的生长规律,结合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征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素质,是发展篮球专项特征的前提。

(2)其次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存在着个体差异,必这就要求在训练方法上求同存异,以期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

(3)最后各年龄段中学生的速身体素质要求标准不同,因此身体素质训练方法需结合身心发展的显著特点进行实施,这样才可以做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方欣.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初探[J].湖北体
育科技,2011,7(28):2-5.
[2] 邵斌.中学生篮球运动中身体素质训练浅析[J].成才之
路,2010(11):69-70.
[3] 孙鹏飞.试论身体素质对篮球运动的影响[J].科技信息,
2009,3(14):12-5.
[4] 何信夫.论篮球运动中身体素质的作用[J].广州体育学
院学报,2002,4(30):22.
[5] 黄宗伟.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选材的探讨[J].体育科
技,2009.11(5):25-11.
表4 800m跑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测试前数据
表2 移动速度的训练方法训练项目组数要求
各种距离
(30m、50m、60m等)的快速跑5
组与组之间休息时间减少
“四线”往返折回跑2要求快速转身
越过障碍的速度练习,以最快速度迂回20m中若干个障碍物4
频率加快
边长约6m,要求在拐角处变换方向2
保持重心,防止受伤
组别训练方法结果(平均值)
1不进行训练3分30秒
2传统训练法3分25秒
3所研究训练法3分15秒
表5 耐力素质训练方法
训练项目组数要求
中距离跑600m1保持呼吸频率
中长距离跑:1500m1注意节奏
定时跑:6min跑1保握时间
越野跑5km1调整节奏, 防止受伤
组别训练方法结果(平均值)(s) 1不进行训练8.5
2传统训练法8.0
3所研究训练法8.0
表1 50m跑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测试前数据
注:实验组为组3,对照组为1、2。

表3 50m跑对照组与实验组训练15d测试后数据
组别训练方法结果(平均值)(s)提高数(s) 1不进行训练8.50
2传统训练法7.70.3
3所研究训练法7.20.8
注:实验组为组3,对照组为1、2。

注:实验组为组2,对照组为1、3。

表6 800m跑对照组与实验组训练15d测试后数据组别训练方法结果(平均值)提高数
1不进行训练3分30秒0分0秒
2传统训练法2分50秒1分35秒3所研究训练法2分30秒1分25秒注:实验组为组2,对照组为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