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清远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四)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9七上·柳州期末) 下列文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冬天,雨化了妆,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它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

人们受够了冷liè()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温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

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A . 立冽duōqí
B . 莅冽duōqí
C . 莅洌duōwā
D . 立洌duōwā
2.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 闭暮碗盏气氛一马当先
B . 拘束稀罕橄榄顾明思义
C . 枸杞惹仁过瘾兴高彩烈
D . 手帕家醅提醒左邻右舍
3. (2分) (2017八下·北京期中)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沙漠里有很多奇怪的现象,在古代人眼里会认为是魔鬼在作怪。

可是当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就可以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 . 他的演讲旁征博引,夸夸其谈,气势恢宏,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C . 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 . 宋老师几十年来,始终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对工作精益求精,因而受到了学校的多次表彰奖励。

4. (2分) (2019七下·滨海期末)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不玩手机。

B .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 为了创建文明城区,建设宜居滨海,各社区召开了多次“万人环境大清整”活动。

D .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诸多问题。

5. (2分) (2019八下·雅安期末)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B .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

”他于是来回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要大得多呢。


C . 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D . 大屏幕上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6. (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
A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

B .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 《丑小鸭》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

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D . 普希金,法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7. (1分) (2016八下·江阴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林冲叫扶上车子,便差三阮,杜迁、宋万先回山寨。

其余十五个头领,在寨中商议:“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来,不想遭这一场,正应了风折认旗之兆。

我等只可收兵回去,这曾头市急切不能取得。


(1)
晁天王此次下山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
文中说“遭这一场”指什么事情?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
8. (9分)(2016·黄冈) 补充句子
(1)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
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起吟咏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其中“________,________”,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的那段悲惨历史,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

(4)
古人在诗歌创作中常常流露出一腔愁绪。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抒发了愁之多,李清照《武陵春》中“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愁之重。

(5)
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
沉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6)
三年的初中生活结束了,有的同学满载而归,而有的却空空如也,这让我们明白了“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的道理。

(7)
人生需要学习,也需要雕琢。

这正如《礼记》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人不学,不知道。


(8)
孝敬、回报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今天不少独生子女对此理解不够深刻,他们应该牢记《增广贤文》中的名句“________,鸦有反哺之义”。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9. (5分)(2019·丽水模拟)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以上两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请分别分析阐述?
(2)试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前两联和《金陵酒肆留别》的最后两句。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 (2017八上·黄浦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资。

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

问之,亦假本①者。

翁诺之。

既至家,适见几②上有钱数十,少年因无事,即以手叠钱,高下堆垒自如,甚娴熟。

翁谢之,竟不与贷资。

或诘其故,翁曰:“此人必善博③ ,非端④人也。

所熟之技不觉形于手矣。

”访人果然。

【注】①本:(经商的)本钱。

②几:矮小的桌子。

③博:赌博。

④端:正直。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亦假本者________
②不觉形于手矣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 老翁向他道歉,最终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

有的人责问他为什么。

B . 老翁拒绝他,最终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

有的人询问其中的缘故。

C . 老翁拒绝他,竟然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

有的人询问其中的缘故。

D . 老翁向他道歉,竟然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

有的人责问他为什么。

(3)富翁断言“此人必善博,非端人也”的原因是________。

(用文中语句回答)
(4)关于本文的主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借钱一定要慎重,不能借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

B . 借钱给赌徒,不仅有借无还,而且等于纵容赌博。

C . 要善于从细节观察人,细节能看出人品。

D . 习惯成自然,要改掉既成的坏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
11. (15分)(2018·自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
蜜蜂属于传粉动物。

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

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

研究显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达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

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

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

此外,蜜蜂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王浆等蜂产品。

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

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

粗略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

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到达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

同时,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

有数据显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倍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

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

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

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

蜂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
地方。

同时,蜜蜂的传粉促成了作物的联姻和受孕。

这不仅可以我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

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
(摘编自刘国信《小蜜蜂影响大生态》)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传粉动物对于人类生存十分重要,它们生产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

B . 自然界植物的传粉方式分为两种:一是自然风传粉,一是昆虫传粉。

C . 实践证明,通过蜜蜂传粉,能够使农作物生产全部增产10%以上。

D . 蜜蜂数量能够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少的地方,生态环境一定不好。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思路,说明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

B . 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蜜蜂虽然微小,但它的贡献却很大。

C . 第④段中的“粗略统计”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表明接下来的数据分析不是准确计算。

D . 最后一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意在说明蜜蜂从地球上消失后,地球上的粮食只够人类生活4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的生态系统最为重要。

B . 在蜜蜂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之中,传粉远远比酿蜜对人类要重要得多。

C . 与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相比,其直接产值对人类而言已经毫不重要。

D . 没有蜜蜂的传粉,自然界的生物链将会中断,这对生态系统将是一场灾难。

12.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
①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

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

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

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

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

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

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②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

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

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

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
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③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

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

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

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

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

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

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

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

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④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

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选自《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1)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含义是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在社会纷争和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

B . 上文①②两段作者的观点是:年轻人要敢于闯荡,但与此同时万不可迷失自我,在行走的路上要坚守自己的追求,对自己满怀信心。

C . “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

”句中的“内心生活”是指闯荡世界的人生阅历;“外部生活”是指坚实自我的心灵追求。

D . “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就会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迷失自我。

(2)
请分析上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
作者说:“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13. (15分) (2017七下·如皋期中)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江声浩荡
①“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②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话时,我极为震撼。

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还在笼罩,还在奔涌,如血液,从脚趾直达头顶……
③对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虽然离黄河才30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亲临,何况大江的涛声。

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

④那是30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事。

1980年的春天,我正读初中二年级。

一天,我在镇上供销社的玻璃柜台看到一套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⑤我怯怯地让女售货员拿出来,翻开书页,第一眼,“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

对一个乡间的孩子,一个在快板书和民间故事中成长的人来说,我知道外面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组合习惯的文字,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生活的别样的人生。

⑥那时农村僻陋偏远,是没有多少闲书可言的,父亲不识字,母亲不识字,哥哥有一本绣像本的《三国演义》,快要被我吃下了,那种精神的饥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加让人窒息。

⑦那天在课堂里老师讲些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晚上在家也只是草草吃点东西。

细心的母亲看出我的不对劲,我的倦怠,问我:冻着了?凉着汗了?接着母亲又问:和人怄气了?被谁欺负了?
⑧我摇摇头,就早早躺下睡了。

当时家境贫寒,我和父母还在一个床上睡觉。

床的下面,拴着的是一群羊,而屋子的梁上则是宿窝的鸡。

⑨我想到“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但只是想象那大江的模样,那震撼的声音。

⑩我知道父母的不易,父亲靠半夜起来在集市上扫街,半劳作半乞讨地和来赶集的人一次要上两分钱补贴家用,有时还要遭到斥骂和白眼。

五天一个集,每次下集,我就看见父亲在家里一分一分地点钱,然后交给母亲。

那时哥哥刚结婚,姐姐也要出嫁,家里有时就断盐。

⑪一次母亲上集,被小偷偷去了五块钱。

当时我中午正放学,同学说:你娘哭了,在街上走呢。

⑫我悄悄地跟着母亲,看她从集市上哭着走过,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

我也哭了,我们母子哭着从集市到供销社,到水煎包铺,到鸡蛋市场。

人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哭,很多人窃窃私语“这娘俩,哭得像泪人似的”。

⑬后来,我想,“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形容我们贫寒的母子——“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⑭黎明,屋梁上的鸡开始鸣叫。

母亲早早唤我上学,问我身体好点没有,我没言语。

⑮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⑯放学吃晚饭,在端碗的空隙,我对母亲说:老师要我交学费,两块钱!
⑰母亲没问,从衣裳的口袋里,在手巾包裹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中间,找出一块五,然后又去邻居家借了五毛。

⑱我到供销社的玻璃柜台前,买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是我骗母亲的唯一的一次,30年来,我一直压在心底。

母亲去世多年了,我还常常想起我们娘俩哭泣走过的路: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1)
第⑤段中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

”请仔细阅读全文,概述“我”被“击穿”后的种种表现。

(2)
结合语境,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味下列语句。

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

(3)
第⑩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
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7八上·涿州期末) 小明的爷爷快过80岁生日了,他准备送一件瓷器作为贺礼。

你帮小明从下面瓷盘中挑选一个,并说明理由。

主体为松树、仙鹤主体为喜鹊、梅花主体为松、梅、竹主体为锦鲤、牡丹
第一件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
八、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5. (5分)(2016·河北) 下面的两枚猴票图样,你喜欢哪一枚?请结合票面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1980年,黄永玉设计了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

时隔36年,黄永玉再次执笔,为丙申猴年设计了两枚猴票:左边这枚寓意为“捧桃献瑞”,右边这枚寓意为“合家欢乐”。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6. (5分) (2017九上·宁波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在忙碌的学习中,在两点一线枯燥的生活中,你肯定有你心中向往的好地方。

请以“我想去的一个地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要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7-1、
7-2、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9-1、
9-2、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1、
10-2、
10-3、
10-4、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3-1、
13-2、
13-3、
13-4、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14-1、
八、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5-1、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