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结核病疫情现状及防治可行性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地区结核病疫情现状及防治可行性探讨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旧社会曾有“十痨九死”之说,与目前的癌症一样,为不治之症。
后来有了治疗手段,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几年来,结核
病疫情又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农村地区患病率更高,是城市的2~3倍,据我县2008年5月
份全国结核病流调结果测算:
我县60万农村人口中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000多人,其中具有传染性的结核病人约有900人,结核病已成为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的主要传染病。
1 造成结核病疫情居高不下的原因
1.1 认识不足
1.1.1 对结核病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
一部分群众认为结核病目前不再是不治之症,患了结核病也不会对本人,对社会产生多大危害。
1.1.2 对结核病症状缺乏了解
部分群众当有低热、咳嗽、咳痰、盗汗、乏力、消瘦等疑似结核病症状时忽视了结核病。
1.1.3 卫生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
农村群众对传染病缺乏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当接触到传染性结核病人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吸入病人咳嗽、打喷嚏喷出的带菌飞沫,而引起肺部结核菌感染。
1.1.4 相当一部分群众片面认为防疫机构只防不治、不清楚防疫机构是对结核病进行治疗和管理的专设机构,患了结核病不知道去防疫机结构接受正规治疗和管理。
1.2 治疗不合理
1.2.1始治方案不合理
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及县级综合医院的部分医务人员缺乏结核病防治新知识,对发现和查
对的结核病人仍按五十年代的方法治疗,根本不可能实现对结核病人的高治愈率。
1.2.2用药不规律
这类病人多以自服药为主,常因多种原因(如经济困难、药物反应症状好转、工作学习忙、
忘记服药、依从性差等)不规则治疗或中断治疗。
1.2.3 自行购买抗结核药品治疗
这类病人因缺乏必要的监督、监测和管理,治疗过程中,一旦自觉症状减轻即停药。
1.2.4 有些综合医院仅从单位的局部经济利益出发,以种种借口截留结核病人,乱用抗结核药,使结核病人得不到正规治疗。
1.2.5 对结核病人只治不管,治愈率仅为50%,既治又管治愈率可达90%以上。
综合医院收
治的结核病人,因其本身的特点,很难形成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固定联系,不可能实现对结核
病人治疗的全过程进行督导、管理,很多病人难以得到科学规范化的治疗。
1.3 经济困难
经济困难是导致农村结核病人治疗不彻底的重要因素。
目前,农村群众经济还不太富裕,绝
大多数群众还处于温饱阶段,一旦患了结核病,将会给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带来更加沉重的
经济负担,甚至出现全家患病而导致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
因此相当一部分病人受家庭经济
条件的限制治疗不彻底而停药,造成大量传染源在社会上扩散,这些不能完成正规疗程的结
核病人,大多数转为慢性传染源和多种耐药病例。
2 防治可行性对策
2.1 在农村大力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素质。
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充分利用宣传媒介,采取多种灵活的宣传方式,向社会公众以结核病人宣
传结核病防治知识,进行科普知识扶贫,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
护意识,并号召大家人人都要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要直接面对他人咳嗽、
打喷嚏等,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核病菌的传播。
2.2 加大结核病防治工作宣传力度,提高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及相关结核病防治法规,动员全社会参与、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结核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让结核病患者自觉首诊
于结防机构,并服从正规治疗和管理。
2.3 狠抓结核病归口管理,依法控制结核病
结核病归口管理是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重要基础。
控制和降低结核病疫情,实施结核
病控制规划目标,就必须狠抓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各级医疗机构都必须将肺结核可疑者和
非住院的肺结核病人转至结防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督导、化疗与管理,对未愈出院的病人,要及时转至结防机构继续实施督导化疗,完成规定的疗程。
依法控制结核病是控制结核疫情的重要途径。
结核病控制工作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加大监督
执法力度,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卫生主管部门应经常对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结核病
转诊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2.4 积极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理顺结核病转诊渠道。
目前我市推物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对村级实行一村一所制,将村卫生所纳入乡镇卫生院
统一管理的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有效遏制乱办医、办医乱的混乱局面的同时,理顺结核
病的转诊渠道,对促进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农村结核病防治工作,必将起到
积极地推动作用。
2.5 实施结控项目,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投入是结核病控制的主渠道。
各级政府重视、支持结防工作,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当
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在防治经费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切实解
决结防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使结防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各级政府分层投入资金,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减免费正规治疗和管理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对结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是尽快降低结核病疫情的有效途径,是结核病防治工
作中的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的新路子,通过对传染性结核病人的减免费治疗,不但可以促进病
人本身的康复,减少伤残、死亡、而且还可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避免正常人群感染发病,
从而恢复和保护劳动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一个直接服务
于人民、造福子孙万代的人力资源开发项目。
2.6 抗结核药品实行统一管理,切断乱治肺结核病的根源。
目前,我国的医药管理体制还不太健全,尽快理顺抗结核药品流通体制,对抗结核病药品实
行统管成为各级政府刻不容缓的职责。
从根本上杜绝抗痨药品的市场上的不合理流通,切断
乱治结核病人现象的发生。
2.7 加强结防机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结防专业人员素质,提高结防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结防机构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添必要的检查设备,结防专业人员要更新知识,掌握现代
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法,努力提高业务,在归口管理工作中,成为名符其实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
不断提高防痨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除坚持自学外,还要加大智力投资,有计划地选送防痨
人员到上级专科医院进修和参加短训班学习,使其知识不断更新、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防痨
新知识、新技术和发展动态。
实行倾斜政策,使防痨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使
结防机构真正起到预防、治疗、管理、监测、监督和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
2.8 探索结核病控制与合作医疗相结合,多方筹措资金,扩大减免范围,使贫困病人坚持完
成规定的疗程。
积极探索结核病控制与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的新路子,使更多的结核病人得到减免费治疗,
是新时期搞好农村结防工作的有益偿试。
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较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结防工作单纯地依靠政府的投入,不能完全解决当前的资金困难,要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
结防工作,通过建立基金等多种形式广泛筹集资金,为结防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新野县结核与合作医疗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弥补了结核病防治经费的不足,充实了合作医疗
的内容理顺了结核病人归口管理的转诊渠道,扩大了结核病人的减免费治疗范围,并充分利
用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加强对病人的全程督导管理,经过更进一步充实完善,并加
以推广,必将促进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开展,使更多的贫困病人得到正规治疗。
总之,结核病防治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控制结核病疫情,功在当今,泽被后代。
积极
探索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新路子,提高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搬掉农村脱贫致富的绊脚石,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新时期结防人员刻不容缓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指导组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00年全国流行病
结核病抽样调查[J].中国抗痨杂志,2002,2(24):6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