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地区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共2题;共10分)
1. (3分)(2011·枣庄)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抓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从半空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了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霹雳,振得那山岗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

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páo xiào着,性发起来,翻身只一扑,扑将来。

(1)
给材料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páo xiào
撺簌________
(2)
选文中,一些动词用得特别好,从下面所给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空缺处。

(劈、剪、软、扑、搭、狠)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
给这段材料加一个合适的小标题:________。

(4)
上面材料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________》,小说中塑造了108个英雄好汉形象,其中武松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是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

请再举出一个英雄人物的绰号和姓名:________。

2. (7分) (2017八下·南通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爱读书的夜晚。

远离了xuān xiāo的尘世,一窗明月,一册书卷,一杯热茶,静心品读,渐渐便觉茶香满口、书香四溢。

或于开心处开怀大笑,或于伤心处黯然chóu chàn g;或为历尽cāng sāng的人物唏嘘不已,或为A(如火如荼/炉火纯青)的技法拍案叫绝……每至此时,一种腋生双翼的感觉发自内心地油然而生。

(根据钱锺书《读书断想》选段改编)
(1)
根据拼音用正楷字写出相应的汉字。

xuān xiāo chóu chàng cāng sā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A处应选择的词语是:________。

(3)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 (2017九上·孝南月考) 诗文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2) 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

”与《出师表》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致。

(4)请写出古人写“酒”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
4. (17分)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1)【我阅读我朗诵】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
(2)【我阅读我分享】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

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我阅读我创作】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5. (1分) (2019八下·福田期末)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谁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文段二: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画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文段二选自哪本小说?小说主人公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经典名著往往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两个文段划线字都提到对待往事的态度,综合两个文段,谈谈你的收获。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6.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靠着警卫员的扶持,周副主席在担架上半坐起来。

他慢慢抚摸着杨光那湿漉漉的衣服,又摸摸杨光的额头,亲切地说道:“这么说,你们是吃了有毒的野菜?”
“是。

”杨光点了点头。

“那种野菜是什么样子呢?”
“这就是。

”杨光从怀里掏出一棵野菜。

为了便于医生救治,他临走时带上了它。

周副主席接过野菜,仔细端详着。

野菜有些蔫巴了,但样子还可以看得出来:有点像野蒜苗,一层暗红色的薄皮包着白色的根,上面挑着四片互生的叶子。

看着,不知是由于疲累还是怎的,他倚在警卫员的肩头,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

杨光担心地看着周副主席,他弄不明白:首长为什么对这棵野菜这么关心。

他刚想劝首长休息,周副主席又问了:“这野菜,多半是长在什么地方呢?”
杨光想了想:“在背阴靠水的地方。


“味道呢?还记得吗?”
杨光摇了摇头。

因为是煮熟了吃的,没有尝过。

周副主席又举起了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

医生惊呼着扑过来,野菜已经被咬下了一点。

周副主席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嚼了一阵,吐掉了残渣,把那棵野菜还给杨光,嘱咐道:“你记着,刚进嘴的时候,有点涩,越嚼越苦。


杨光又点了点头。

周副主席把声音提高了些,用命令的语气讲话了。

他们的命令是非常明确的:要医生马上按杨光指出的方向,去救治中了毒的战士们。

他又要担架抬上杨光,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总部去报告。

他的命令又是十分具体的:要求总部根据杨光他们的经验,马上给部队下发一个切勿食用有毒野菜的通报。

在通报上,要画上有毒野菜的图形,加上详细的说明,而且,最好是附上标本。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
文中“杨光担心地看着周副主席,他弄不明白:首长为什么对这棵野菜这么关心”,联系下文,你明白周副主席关心野菜的原因吗?写出你的看法。

(3)
周副主席在了解情况之后,做了哪些部署?
(4)
从选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周副主席有哪些优秀品质?
(5)
仔细体会下列描写方法的作用。

周副主席接过野菜,仔细端详着。

野菜有些蔫巴了,但样子还可以看得出来:有点像野蒜苗,一层暗红色的薄皮包着白色的根,上面挑着四片互生的叶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7. (15分)(2019·济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子曰:“骥①不称其力,称其德。

”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

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

修其在已,听其在人。

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奶,不惜也;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

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

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

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版)
【注】①骥:千里马。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以千里称也称:著称
B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喂养
C . 才美不外见见:看见
D . 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2)下列句子中划线“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 . 人不知而不愠
B . 康肃笑而遣之
C . 野芳发而幽香
D . 乃记之而去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说”是古代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看法的文体。

B . 甲文分析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 . 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D . 甲乙两文都将千里马比作人才,重点阐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洋溢着不平之气。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

七、作文 (共1题;共1分)
8. (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多年的漂泊生涯,使我成了一个独居的男人。

独居让我变得寂寞,也变得清醒,更变得脆弱。

有时候在城市蜗居的陋室里,内心的荒凉像冬日的寒冰。

窗外偶尔刮过的一阵风,都会使我的身子瑟瑟发抖。

人或许真的要远离故土,才能深刻理解故土的含义。

要求:(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2)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3)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 (共2题;共10分)
1-1、
1-2、
1-3、
1-4、
2-1、
2-2、
2-3、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1、
3-2、
3-3、
3-4、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
4、答案:略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5-1、
5-2、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6-1、
6-2、
6-3、
6-4、
6-5、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7-1、
7-2、
7-3、
7-4、
7-5、
七、作文 (共1题;共1分)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