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案例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障案例
车型:现代王朝
故障现象:仪表无背光照明。

该车曾因此故障在另一个修理厂维修过,但是问题未能解决。

此车的仪表从结构上看,同凌志3仪表类似,
也是采用冷阴极管作为背光源,在开启钥匙的状态下,背光电路将一直工作。

在提高仪表档次,使得仪表各参数清晰易读的同时,增加了仪表的复杂程度和维修检测工作的难度。

因为冷阴极管的驱动需要较高的驱动电压才可以实现,汽车上采用的电压是
无法直接驱动冷阴极管的,一般采用升压变压器的方法来提升电压,以此来驱动冷阴极管。

首先进行常规检查,因无该车型维修资料,故先从最基础的步骤做起,检查车上各保险丝的情况,在确认没有损坏的情况下,拆下此车仪表,表号为:788—1489。

0
对仪表线路板进行目测,未发现异常之处。

为了测量及检测便利,于是重点对仪表中背光驱动电路部分进行分析,按线路走向绘制升压部分的原理图。

对图中的元件作静态在板测试,即不通电的情况下对元件进行测试,对于变压器及电阻等可以采用电阻挡进行试,而对于二极管、三极管则可以采用二极管挡进行测试,实测数据显示相关元件基本正常。

对于此种仪表出现的彻底不工作的现象,一般多在升变压器的驱动电路或电源电路,而检测结果显示驱动部分没有异常,于是进行车上通电动态测试。

因找不到该仪表的外部连接资料,因此比较安全的方法是连到车上进行测试,如能找到相关资料.可以在车下用外接电源对仪表进行通电测试。

在对此种仪表进行测试时要小心,因一旦升压电路工作情况下,会输出高达几千甚至上万伏特的高压,为此需特别注意谨防电击。

连接好接插件以后测试,发现扼流线圈后无电压,即升压变压器无工作电源,对线圈前进行测试,同样无工作电压。

为进一步检测方便,再次拆下仪表,进行故障分析。

顺连线向前检查,因线路板上元件较多,并且有一功率元件的散热片挡住很大一块,无法看清下方的线路走向及元件的连接情况,于是将功率元件拆下,取下散热片。

沿线路走向对其进行分析,扼流线圈的一端直接连到散热片下的一个二极管上,二极管的另外一端连接在上,就是在上面图中的1因开始的时候无法看到此元件,也就无法测量了。

在测试中发现,从二极管下的铜箔处测试,无论表笔怎么颠倒,始终显示为8,而从二极管的两个引脚直接测试,则显示正常。

仔细检查发现,该贴片
二极管的焊接点有虚接现象,而且焊盘的周围有因过热而变色的痕迹,小心地将此二极管拆下,将焊盘清理干净,清除氧化区。

从废旧的印刷线路板上找到同等功率的二极管,按原线路走向焊到线路板上。

对于此类贴片元件在拆卸、焊接时应掌握控温、预热、轻触等技巧。

控温是指焊接温度应控制在〜℃左右;预热指将待焊接的元件先放在℃左右的环境里预热〜i防止元件突然受热膨胀损坏;轻触是指操作时烙铁头应先对印制板的焊点或导带加热,尽量不要碰到元件。

另外,还要控制每次焊接时间在左右,焊接完毕后让电路板在常温下自然冷却。

安装好功率元件及散热片,将仪表按技术要求组装完毕,注意各接插件要接触良好,连线不得被挤压,以免留有故障隐患。

对于此种车型及出现的此种故障,常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而对系统的深入了解及对基础电子电路融会贯通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

故障案例二
江淮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代表车型瑞风商务用车引用韩
国现代公司技术,该车入厂时灯亮,连接金奔腾“彩圣”解
码器进行故障诊断,显示:
一查阅最新手册
查阅相关资料,未找到说明信息,进一步询问驾驶员得知,该车曾因事故进行过维修,钣金、烤漆,并更换过主气囊(驾驶侧气囊,该车装备单气囊)当时更换完之后,灯就一直亮,因没有相关资料,一直未进行处理,现要求彻底维修。

根据驾驶员提供的信息,及汽车制造厂对系统维修的相关规定,决定更换电脑,对于大部分车型装备的系统,一旦系统动作后.电脑内部会产生碰撞记忆,为此,必须更换新件。

气囊电脑零件号码为:一3
因电脑需要订货,周期较长。

几天后,电脑到货,新电脑连接到车上,但是故障灯仍然常亮不熄,连接“彩圣”检测:
一查阅最新手册
一查阅最新手册
新电脑的故障码居然比旧的还多,难道是电脑有问题。

仔细地核对零件号,与原电脑号码完全一致,差别就在于故障码的内容有所区别。

为了进一步的证实故障范围,决定对系统的线路进行一
次整体检查。

对于此车,因配备单气囊,所以线路相对简单.而且该系统曾经动作过,于是先从驾驶员侧气囊人手.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连线.等待大约后.开始拆卸主气囊,松开气囊
的固定螺丝后,小心的拿下气囊.断开气囊的连接插头,对气囊进
行外观检查,未发现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气囊不允许用万用表类仪器进行直接或间接测量,以防止意外触发气囊引爆,同时拆下的气囊一定要将金属侧朝下、蒙皮朝上放置。

气囊的金属接点的上方有一弹性金属片,当连接插头插人时.弹性金属片被插头的凸起顶开.气囊同电脑正常连接,当插头拔出来以后,金属弹片将两金属接点短接,以防止误触发气囊。

在对气囊钟型游丝电缆进行检查时发现,其与气囊连接的插头有被改动过的痕迹,估计是上次更换气囊时改的.
改动过的插头形状发生了变化,虽可以同气囊进行连接,但是对于金属弹片却失去作用,无法将金属弹片顶开.也就是说,主气囊回路将一直停留在短路状态。

为了证实这种推论的正确性,用一个Q左右的电阻,连接于钟型电缆末端原气囊位置,用以模拟气囊。

连接好以后.确认电脑连接无误,接上蓄电池连线.打开点火开关至“”档,观察灯的状态。


在点亮、后熄灭.连接诊断电脑,再次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系统正常。

由此故障的原因可确定为连接插头的问题,更换钟型电缆总成.重新安装好气囊.故障排除。

对于此例故障来讲,因为维修资料的缺乏,诊断过程稍显困难,对于故障产生的原因来说,应该属于人为因素但因诊断故障码的不明确性.加上气囊系统的特殊性.容易对问题的分析产生误导。

而此时,对系统的深入理解及全面检查是必要的,而采用电阻代替气囊在很多时候对于维修系统来说更是一个简单
易行的方法,一是可以快速确定故障范围,再则可以防止由于在诊断过程中的操作不当造成气囊误触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