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优化思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优化思路
分析
摘要:新时期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面临许多新问题,如何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并确保选拔任用过程的公平公正是许多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现状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新时期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新思路。
关键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公平公正
引言:领导干部选拔事关企业发展,新时期选拔任用干部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要突出政治标准,落实从严要求,建立健全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
既要认识到新时期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不足,也要结合当下,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质素专业化干部队伍。
1.新时期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存在不足
当前,企业干部选拔人员工作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强,成效显著。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在选人用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无能者上位,真正有能力的人员无法发挥作用,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
1.1领导干部选拔过程中缺乏民主意识
企业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方式主要有委任制、选拔制、聘任制、考任制等,但实际选拔过程中,经常出现形式主义。
干部选拔成了走过场,不经民主评议或集体研究就下决定。
基层员工对领导干部选拔的人选、时间、过程、结果毫不知情,仅有少数人知情。
基层员工对新任命的领导干部无从了解考察,即使有不满之处也无处表述。
基层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有名无实,在领导干部选拔一事上缺乏运用这些权利的机会。
1.2领导干部选拔机制不够健全
领导干部选拔机制还有待完善。
一、许多企业领导干部选拔考核评价体系仅
局限于定性指标上,选拔机制缺乏弹性,导致选拔结果存在失真、失实现象,被
选拔的领导干部不具备该职位应有的能力,无法胜任工作;二、不同层次,不同
类型岗位选拔机制千篇一律,考察点没有区别,缺乏差异性,缺少科学分解和界定,具备不同能力和特长的人才不能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导致人员岗位不适,不
能各司其职;三、缺少淘汰机制,被选拔任用的领导干部在工作岗位表现不佳,
处于某种原因,仍被留用在该岗位,而不是重新选拔其它更有能力者替代,不能
人尽其用;四,选拔标准过于苛刻,比如企业对选拔人选的职称、年龄、性别、
学历等进行限制,导致优秀人才被压抑埋没,比如许多企业选拔干部条件要求35
周岁以下,或某些岗位要求硕士甚至博干学位,许多不符合此类条件的有能之士
被排除在外,导致能力比被选拔人员更适合该职务的人才流失。
1.3领导干部选拔过程缺乏监督
某些企业领导干部选拔过程缺乏监督,许多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监督往
往流于形式,实际选拔贯彻落实情况与预想有很大差距。
为确保自己推荐的人得
到某职位,被监督者不愿接受监督,设法避开监督,监督者因权力限制监督不到
或不敢监督,营造一种空有监督部门和监督过程,并未实施监督或监督根本不到
位的虚假现象。
2新时代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新思路
2.1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选拔机制
立足当下经济形式,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选拔机制,促进干部
队伍发展状大。
完善的领导干部选拔机制不仅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还要与依法治国的要求相适应,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要必须法律法规允许范围
内进行,还要细分细化,适用于不同职务等级的干部选拔任用。
2.1.1建立公平民主的选拔机制
所谓公平民主的选拔机制,就是指选拔任用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方法、程序等都必须符合民主的要求,所有有资格参与竞选该领导干部职位的员工
均有公平公正的机会参与到竞选当中,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完成领导干部的选
拔任用工作,保证基层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由于信息不对称,基层员工参与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务的全过程并不意味着
一定能选拔到德才兼备的人才。
企业应采用多渠道将企业选拔信息扩散到每一位
员工,保证每位员工的知情权,每位员工均有获得选拔标准和流程、参与渠道、
评价结果这些信息的媒介;选拔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及时解决,基层员工的意
见及时得到审议和共识,最大限度地保证基层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被提拔或推荐
的候选人应事先进行公示,使基层员工知道选拔事项,对被选拔候选人履历和工
作能力有所了解,以便基层员工进行选择;构建与员工交流平台,及时接受员工
反馈的信息,对员工反应的选拔过程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及时了解、解决,并以公
示方式广而告之,确保员工的监督权,提高员工监督力度。
2.1.2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有常规选拔和竞争性选拔两种方式,常规性选拔
方式有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讨论决定等形式,竞争性选拔则强化笔试面试、民主测评或民主推荐为核心程序。
两种选拔方式各有千秋,实际工作中,可以将
两种选拔方式结合使用。
杜绝论资排辈,做到唯才是用,唯才是举,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上升途径。
放宽身份限制,打破对人才的客观限制,对有特殊才能的领导干部应放宽条件,
不能将职称、学历、身份等片面标准当做领导干部选拔的绝对标准,破除低学历
不如高学历有能力、资历浅不如资历老的人有高能力的观念,坚定“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标准,强化政治要求,注重对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全方
位考察,考察过程中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
负责考察
人员要对考察结论签字背书。
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进行科学设计,将过去单一平面式标准转变为立
体化和系统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形式,改变过去仅依靠定性指标选
拔的情形,突出考核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差异性。
考核目标不能局限于现有工作
表现、外部因素,还应着眼于考核对象的主观努力,采取集中考核与经常考核相
结合方式,通过实地考察、专项调查、巡视巡查等方式,立体式对其进行考察,及时掌握被考核者日常工作情况和工作绩效。
2.1.3完善选拔监督机制
加强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监督,完善对领导干部的约束管理机制,制
定监督管理的实施细则,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责任主体、关键环节、潜在
风险等都处于严格监督之下,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追究责任制。
对拟选拔干部的政治面貌、业务能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
审查
其是否坚持党的领导,是否有政治错误,是否有违法行为,对于存在以上错误人
员施行一票否决,绝不聘用;对工作能力明显不符合要求人员及时反馈至上级部门,及时查证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者撤销选拔资格,增强选拔过程的公正性和权
威性。
强化基层员工对领导选拔过程的监督,对于基层员工反馈的选拔任用过程中
的不公事项进行严格调查,杜绝选拔过程中的送礼、拉票、许诺好处等现象,一
经发现立即上报,撤销其选拔资格。
增强干部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加强监督
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
2.1.4建立淘汰退出机制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均应秉持公平、平等竞争原则,优胜
劣态、择优用之,有能者上,不适合该职务的人员应及时退出该职务。
构建能上
也能下的领导干部职务任免制度。
每个职务应规定恰当的任期,根据任职者年龄、精力、能力做定其退出领导岗位的年纪,不能一刀切,对于能力突出者,可由组
织考察决定其否退出该职务,是否返聘等。
结语:新时代企业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上应有新的思路,建立健全更完善的
配套制度,从严把关,强化纪律监督,同时拓宽企业选人用人视野,创新人力资
源管理机制,精准科学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激发领导干部工作活力,才是企业走
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困局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新时代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优化的若干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9(12),148-149
[2].杨如雪.新时代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理论模型构建[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9(04),72-76
[3].王乐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探索及创新[J].中国井冈
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05),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