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人教版必修3)(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时代的影响 ①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②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 界形势 ③资产阶级最终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④生产和资本集中促成垄断组织形成 ⑤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化 ⑥世界联系更为紧密,促进经济全球化,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的异同:
1、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3、使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4、影响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环境问题。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合理地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可 持续发展。
1.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产生了 巨大影响,它包括
①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改变了社会结 构和世界形势③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④ 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 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 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
19世纪的欧洲
体积过于庞大,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归纳:3.蒸汽时代到来的影响
(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推动工业革命的深入发 展,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打破对自然条件依赖。 (2)人类进入机器时代,生产力发展;工场手工业作坊转 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形成了许多工业化城市和工业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 (4)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联系紧 密的整体。 (5)经济发展不平衡,西欧与北美支配了世界,东方从属 于西方;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材料一 19世纪末,像标准石油公司这样 掌握了全美90%的石油提炼,富可敌国的大企业 和大财团,在各个行业纷纷出现。人们把他们 叫做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电讯大 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当时,美国铁路总 利润的85%被7个垄断集团控制,钢铁产量的 65%由摩根钢铁公司掌握。国家财富的60%掌握
蒸汽机的改 良和使用
机器生产代 替手工生产
(1)首先发 生在英国, 然后扩展到 其他地方; (2)技术发 明主要来自 生产经验
电力的广 泛运用
电子计算机和 原子能等的发 明和使用
电力取代 蒸汽动力
自动化、信 息化取代电 气化
(发的(资12生))本在几科主几乎学个义同技先国时术进家;(产更学1力大和)的;技科推(术技动密2对)作切生科用配 与工业生产紧密 合,相互促进; 结合;(3)技 (3)科学技术 术发明与科学知 各领域相互渗透 识紧密结合;
蒸汽机
发电机
同 都是社会生产需要的直接结果
主要是在英国一国 在多国由多个科学 且由瓦特一人完成 家的共同努力完成
异 主要是在早期蒸 汽机的基础上改 良而成
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发 明而成 (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1.背景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基础) 美国出于 “冷战” 的需要。
名称 第一次工 第二次工 第三次科
业革命 业革命 技革命
蒸汽时代
影响
资本主义 制度最终 确立(自 由资本主 义)
电气时代 信息化时代
使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阶 段过渡到垄 断阶段(私 人垄断资本 主义)
垄断资本与 国家政权相 结合(国家 垄断资本主 义)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次科技的进步会对人类 社会带来哪些共同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 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
18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 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最显著的技术特征是 A.水力和风力的普及使用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创制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参考第一 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6.消极影响: ①造成了环境污染; 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矛盾加剧,阶级对 抗加剧; ③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扩大了资本主义
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差距。
美国皮特先生的早晨

1898年12月10日早晨,皮特先生被电话叫醒,加
拿大木材商已联合发表再次提高出口到美国木材的价格
的消息。电台播放的是美西战争中美国胜利的新闻报道。
美国同西班牙签订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巴黎和约》。
他考虑美孚石油公司是否会引起汽油涨价。天还没有大
亮,但窗外被路灯照得如同白昼。
思考
1、皮特先生在享受哪些新产品? 2、引起他生活变化的主要是哪一项发明?
二、电气时代(参照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1、条件 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
4.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A. 蒸汽机 B.蒸汽轮船
C. 汽车
D. 电子计算机
5.蒸汽机的改良和发电机的发明都是 A.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B.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结果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和应用
市场
圈地运动(国内)殖民贸易和 建立世界帝国掠夺(国外)
——必要性
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

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知识
劳动力 圈地运动获得大量雇佣劳
动力

资金 圈地运动、奴隶贸易和殖民掠

可能性
原料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供了 丰富的廉价原料
1705年,纽可门制 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 汽机。 纽可门机的缺陷:热量 耗费太大,效率不高;只 有简单的往复式线性运动。
(3)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 尚未真正结合.
(4) 工业革命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5) 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 世纪中期只有英、法、美三 国完成。 (6) 工业革命各部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7) 各国工业革命受本国条件影响,发展不平衡.
英国工业开 始后,曾经的宁 静小村庄成为机 器轰鸣的新兴工 业城市。
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瓦特改良蒸汽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过程:
18世纪60年代——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 18世纪80年代——联动式蒸汽机
——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2.蒸汽机的特点及影响: ⑴属于机械力,效率更高,解决动力问题。 用作提水、带动车床和织布机;
⑵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改变对水力依赖, 布局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区;
(1) 现代工业生产动力及能源的需要
(2)科学新发现的推动,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 应现象,为电的使用奠定理论基础
2、成就
(1)发电机和发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 为一种新能源
(2)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也日趋成熟,工业 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3.电力的广泛运用:
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了电池;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依据电磁学理 论,设计出环状电枢自激式电动机; 电力的广泛应用与发明大王爱迪生分不 开,他发明成就达千余项,特别是电灯电话 电联网面临的问题(局限性): ⑴国家经济安全;
⑵外来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冲击;
⑶青少年对虚拟世界的沉迷。
对青少年会产生不良影响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经济形态
基本要素
农业经济
土地、劳动力
工业经济
资本、劳动力、市场
知识经济
知识、人才
蒸汽机和电气技术引起的政治影响 和世界形势的变化是什么?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 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 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1851年, 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 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 达到50.2%。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 达到77%。
1807年,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船“克莱蒙 特”号试航成功,揭开了水上交通运输工具 的新篇章。航行时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 所以这种船就被称为轮船。
垄断在组占织美出国现人,口社2%的会富贫人富手差中距。扩大,矛盾加剧
材料二 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
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
更加先进。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
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瓦特改良蒸汽机:
原因:
①经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市场扩大,使 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②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政治 保障,扫清障碍; ③科技:工场手工业技术积累,科技发展 的推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条件:
政权保障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政 前提 (环境) 局稳定
1、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壮大了 资产阶级的力量。一方面在世界范围 内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最 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另一方面,资本 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 家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 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蒸汽机和电气技术引起的政治影响 和世界形势的变化是什么?
2、以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特点的第 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垄 断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继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同时,加紧了以资本输 出和瓜分世界为目的的殖民扩张,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946年2月14日问世的“ENIAC”(埃历阿克), 运算速度每秒5000次加法,一条炮弹的轨迹只需 20秒钟就能被它算完,比炮弹本身的飞行速度还快。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5.互联网的积极影响:
⑴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⑵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⑶为传统产业提供新的市场和支持; ⑷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用磁力产生电流现 象,实现电磁学的重大突破,为研制发电机 奠定了理论基础。
△1866年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1897年,意大利人马可尼改进了无线电传 送和接收设备,在布里斯托尔海峡进行无线电 通信取得成功。
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发明者有何不同?
发明主要依据经 验技术改良
发明主要以科学为理论 基础, 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
⑶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美广泛采 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最重要的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利用热来做功,使人 类利用能源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2) 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主 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 缓慢,英国成为世界发展的核心.
名称
时间
政治 前提 理论 基础
第一次工 第二次工 第三次科
业革命 业革命 技革命
18c60s— 19c中期
资本主义 制度初步 确立
牛顿力学
19c中后 20c40、 期—20c初 50s—至今
资本主义制度 国家垄断资本 在世界范围内 主义的发展 普遍确立
电磁学
相对论、量 子力学等
名称
标志
实质
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三 工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
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
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
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材料四
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增加了社会财富,丰富了人们生活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话
19世纪巴黎路灯
20世纪初的纽约街头
2.诞生与发展
(1)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 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
(2)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万维网。
3.功能: 文件传输
资料检索
电子邮箱 休闲游戏
聊天 网上购物
网上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等
4.特点:界面直观、音像兼备、 链接灵活、高速传
输 、双向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