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欧姆定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欧姆定律
1.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B .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
C .比较几只电阻的I ­U 图像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像是属于阻
值较大的那个电阻的
D .由I =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U R 解析:选D R =只是电阻计算的定义式,U =0,I =0时 R 仍存在,即R 与U 和I U I 不存在正、反比关系。

对一段确定的导体而言,R 一定,故I 与U 成正比,D 对。

2.鸟儿落在110 kV 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导线,但鸟儿仍然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A .鸟有耐高压的本领
B .鸟脚是干燥的,所以鸟的身体不导电
C .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
D .鸟身体的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
解析:选C 鸟两脚间导线的电阻非常小,故两脚间电压几乎为
零。

3.[多选]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 )
A .导体的电阻是25 Ω
B .导体的电阻是0.04 Ω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0.04 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 A
D .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 A 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 V
解析:选AD I U 图像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导体的电阻R = Ω=25 Ω,故50.2A 正确,B 错误;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04 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I = A =0.001 6 A ,故C 错误;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当电流为0.1 A 时,导体两端的0.0425
电压U =IR =0.1×25 V =2.5 V ,故D 正确。

4.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 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此图像的斜率可表示为( )
A .U
B .R
C. D.U R 1R
解析:选C q ­t 图像的斜率表示流过电阻R 的电流,由此可知,通过电阻R 的电流
不变,由欧姆定律知,I =,故C 正确。

U R 5.某同学对四个电阻各进行了一次测量,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
通过它的电流在U ­I 坐标系中描点如图所示,分别用R a 、R b 、R c 、R d 代表电阻的阻值,则( )
A .R a >R d
B .R d >R a
C .R c >R b
D .R b >R c
解析:选A 连接aO 、bO 、cO 、dO ,U ­I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大小,故R a >R d ,A
正确,B 错误,又因为O 、b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故R b =R c ,故C 、D 错误。

6.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小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小,灯丝的温度较低。

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大,灯丝的温度较高,已知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 V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 A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 V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1 A ,则灯泡两端电压为2 V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可能是(
)
A .0.5 A
B .0.6 A
C .0.8 A
D .1 A
解析:选C 灯泡电压为1 V 时,灯泡的电阻为2 Ω,当灯泡的电压为3 V 时,灯泡
的电阻为3 Ω,所以电压为2 V 时,电阻2 Ω<R <3 Ω,由I =得此时的电流 A <I <1 U R 23A ,故C 正确。

7.如图所示,为A 、B 两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两电阻的描
述正确的是( )
A .在两图线交点处,A 的阻值等于
B 的阻值
B.在两图线交点处,A的阻值小于B的阻值
C.在两图线交点处,A的阻值大于B的阻值
D.A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B的阻值不变
解析:选A 两图线的交点处,电流和电压均相同,则由欧姆定律可知,两电阻的阻
值大小相等,故A正确,B、C错误;由题图可知,电阻A的图像的斜率越来越大,故A 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电阻B阻值不变,故D错误。

8.[多选]两个电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R1为线性元件,R2为非线性元件
B.R1的电阻R1=tan 45°=1 Ω
C.R2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D.当U=1 V时,R2的电阻等于R1的电阻
解析:选AD 由图可知R1的伏安特性曲线为过原点的直线,故R1为线性元件,R2的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故R2是非线性元件,故A正确;R1的电阻不等于tan 45°,应为
U与I的比值,大小为2 Ω,故B错;R2为非线性元件,其中电阻大小仍等于某一时刻U 与I的比值,D正确;由图可知R2随电压增大而增大,故C错。

9.以下给出了几种电学元件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四个图像都是伏安特性曲线
B.这四种电学元件都是线性元件
C.①②是线性元件,③④是非线性元件
D.这四个图像中,直线的斜率都表示元件的电阻
解析:选C 伏安特性曲线是以I为纵轴,U为横轴的,A项错;线性元件的I­U图
像不仅是直线,而且是过原点的直线,所以①②是线性元件,③④是非线性元件,B项错,
C项正确;在U­I图像中,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是导体的电阻,图④中导体的电阻并非定值,在导体两端电压未达到临界电压前,导体中电流为零,电阻值相当于无穷大,当导体
两端电压超过临界值时,其直线的斜率k =≠,因而k 不表示电阻值,D 项错。

ΔU ΔI U I 10.[多选]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I =可知电流与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成正比,与所用时间成反比
q t B .由I =可知在任何电路中电流皆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U R C .由I =neS v 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金属导体,其电流与导体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成正比
D .由I =可得q =It ,可知当t 一定时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电流I 成正比
q t 解析:选CD I =是电流的定义式,I 与q 和t 无关,故A 错;欧姆定律I =只适q t U R 用于纯电阻电路,故B 错;电流在微观上与n 、e 、S 、v 有关,I =neS v ,故C 正确;电路中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 由I 和t 决定,故D 正确。

11.某导体的电阻为10 Ω,15 s 内通过该导体的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18 C ,求:
(1)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2)5 s 内通过这个截面的电子有多少个?(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 C)
解析:(1)由电流的定义可得:导体中的电流I =,
Q
t 1由欧姆定律可得:U =IR =R =×10 V =12 V 。

Q t 11815(2)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 ,
则电子个数:n ====3.75×1019个。

It 2e Qt 2t 1e 18×5
15×1.6×10-19答案:(1)12 V (2)3.75×1019个
1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金属电阻的U ­I 图线,某同学是这样计算它们的阻值的:R 甲=R 乙=tan 60°= Ω,你认为他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它们的阻值应为多少?
3
解析:该同学的解法是错误的。

事实上在不同的坐标系中,由于所选取的标度不同,
在相同的电压和电流值下图线的倾角是不同的,所以不可以用倾角的正切值表示电阻。

正确的解法为:R 甲== Ω=3 Ω,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乙的电阻为6 U 2-U 1I 2-I 112-0
4-0Ω。

答案:不对 3 Ω 6 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