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张良朋执教杨克秀评析
一、复习旧知,巧妙引入
1、出示复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中的计算。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表,你都有哪些发现?
生:第二组中的被除数和除数与第一组相比都扩大了10倍。

生:第三组中的被除数和除数与第一组相比都扩大了100倍。

生:第三组中的被除数和除数与第二组相比同时扩大了10倍。

生:这三组题目的商没有变化。

师:综合考虑,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这符合我们学过的——(生答)商不变的性质。

2、再看老师出一道题:
32
432
.6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做这道题。

师:谁来说一下你是怎样做的,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关键是什么?
生: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教师把上题作如下改动,变成尝试题:
32
.0
.6
432
师:这道题与原题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教师由此导入课题。

(板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评析:教师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巧作变化,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了课题,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为整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自学课本,探索新知
1、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咱们还没学,大家会做吗?
(有学生举手)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做?
生:把作除数的小数变成整数再算。

师:说得好!化新知为旧知,你很会动脑筋!怎样做这类题目呢?咱们来请教一下不说话的老师——数学书吧。

请翻开课本,自学书上111页的例4,看书的过程思考以下两个问题(投影展示):
①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②除数发生变化了,要保证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变化?
学生自学课本,自学过程中可以相互商量。

【评析: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思考,这是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悟学习方法的体现。

自学过程中的生生交流,容易引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激励探究精神,培养合作意识,从而形成集体智慧。


2、学生自学课本后,尝试做题。

教师巡视,选择三种不同的做法让学生板书出来。

三、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三种解法展开讨论:哪种方法对?哪种方法错?错在哪里?哪种方法好?为什么好?
学生踊跃发言,畅谈个人看法,相互交流,在热烈的讨论中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

【评析:让学生尝试解题,探索空间较充分,学生的解法必然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为新知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思维素材。

教师紧扣学习重点、难点设置疑问,引发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对的,也就掌握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错的,
也就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评论性思维能力有所发挥、受到锻炼,学习自主、有效。


2、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填空:
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②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
③然后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学生口答,大家共同总结法则。

【评析:利用填空帮助归纳法则,突出重点,节省时间,还能训练思维,可谓一举多得。


3、学生练习课本112页“做一做”中的第一组题目,订正时,学生互查为主,教师检查为辅。

四、二次尝试,再次练习
1、教师出示例5:10.44 0.725
2、让学生直接尝试解答,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做。

3、师:请板演的同学讲一讲,你是怎样做的?
生:我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使它变成整数,然后把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三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商不变。

因为被除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所以用“0”补足位数。

然后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认真计算就可以了。

师:这位同学讲得非常明白!大家觉得,计算时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什么吗?
生:认真观察,别抄错了题目。

生:注意小数点的位置不要移错了。

生:商的小数点要和移动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生: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足时,注意别忘了用“0”补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补充完整。

【评析:教师再次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既是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又是发现问题深化认知的前提。


生发表个人解题经验,给别人以启示,利于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乐学氛围,也培养了学生有根有据的思维习惯和及时总结个人学习经验的习惯。

把“讲”的机会给学生,学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生清晰的讲解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4、学生做练习题的第1、2、3题,谁板演谁讲解,其他同学进行质疑。

五、共同小结,完善认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略)。

【总评:本节课采用的是邱学华先生创立的“尝试教学法”。

教师抓住“商不变的性质”这个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大胆尝试,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机会和讨论时间,使学生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使学生步入了“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能动解决问题”的学习轨道,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

整节课自始至终气氛活跃,充满生机,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有利地提
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注:本文发表于《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2年第1、2期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