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坊活动开展略谈ppt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要使教育教学工 作永远勃勃有生气,必须找到自身最强烈的刺激 。”那就是自我教育。对自己认识越清醒,自我 教育的动力就越大。
.
32
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要把学 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 种精神追求。要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
——习近平
.
33
学习的三种境界 (习近平)
收获七:4:40!
华南师大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院长王红主讲《教师工作坊研修 项目设计及实施》,重点介绍了国培计划发展历程,一气呵成, 如数家珍!教师培养四年可以完成,教师培训则事关教师生涯四 十年。把教师培训作为专业来发展,华南师大是最有发言权的! 今年6月份在华师接受培训时,王院长给我们讲的是“中美教育的 差异及策略”,让人耳目一新!
二、两类平台
线上网络 研修平台
互相 推动
相得 益彰
线下集中 研修平台
.
29
三、四大定律
学习定律 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学生; 实践定律 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研究定律 带领更多教师走上一条成长捷径; 写作定律 在反思中成长
.
30
(一)学习定律:成为更好的自己
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 有人问我:“做了一辈子
.
8
名师成长的启示
名师,都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 名师,都有闪光的个性; 名师,都涌动着成长的激情; 名师,都是勤奋学习的典范; 名师,都非常注重反思实践; 名师,在帮助别人提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名师,精于教学的能手,善于写作的好手,长于 研究的高手。
.
9
名师成长的类型
综合型。即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管理水平、思 想修养等综合素质度比较好;
──朱永新 阅读,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长相”; 阅读的“饥渴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专业成长
的“饥渴感”。
.
36
美国教育家帕尔默认为:优秀的教学 源自教师的心灵,教育的最高理念是从人 的心灵深处引出智慧的内核,教师应该以 心灵导师的身份来启迪生命,以心灵的教 育为事业的最高追求,力争让平凡的教育 流光溢彩,美妙动人。
的教师你最深的体会是什 么?” 我说:“与其说我一辈子 做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 学做教师。教师的内涵太 丰富了,教师的意义和价 值绝非我二十几岁时的想 法。”
.
31
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
当老师太不容易。学历水平不等于岗位水平,学 历水平是接受教育的程度。而能不能成为一名合 格的优秀教师则是在岗位上修炼的结果。因此, 做一个老师要谦虚谨慎,如果自己知足意满,就 等于一杯水已经满了没办法再倒了;如果你虚怀 若谷,那么就会耳聪目明,什么都能听进去。
所以读一些看上去没用的书,做一些看上去没 用的事,花一些看上去没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 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 些很了不起的变化,都是来自于这种时刻。
.
1
教师工作坊研修略谈
——常德外国语学校 李卫东
.
2
为何开展研修
n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发展的条件: 1.为公众服务 2.要终生学习 3.可终身从事 4.要从事研究 5.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
34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优秀的学习者
优秀的学习者未必是优秀的教师;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优秀的学习者!
“了解自己”,是学习的起点; “认识自我”,是学习的深入; “超越自我”,是学习的目标。
.
35
专业阅读是教师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该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
3
为何参加工作坊研修 n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n做一名好老师的需要
.
4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习近平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 师
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 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 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 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收获二:名师如何练就? 省教科院教育史志研究所所长刘建琼教授主讲《名师 的持续发展》,刘所长从经验型教师与学者型教师、 特级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本质区别入手,提炼了名师 的内涵——个性与特色,指出“阅读!阅读!再阅 读!”、“写作!写作!再写作!”是名师成长的主 要路径!作为永州人,我们为老乡感到自豪!
梁文道《悦己》
我们总希望做的每件事、度过的每一刻都要有 用,于是不再留时间散步了,不愿意坐在窗下发呆 了,换句话说我们不闲了,这样其实少了很多孕育 灵感的机会。但我们失去这些机会,人就不太会有 大的变化,很难跳出原有的格局。现在这个目标范围外,更广阔的 可能性是什么。
研训地点: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参训人员:
全省各地州市204名高中教师
.
17
省中心印象
正如中心副主任冯传书同志在开班仪式介绍的那样:这 里是老师们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学教研的驿站、逸致休 闲的基地!是全省中小学教师之家。作为湖南省首批高 中教师高端研修人员、优质空间首席教师,这是本人一 年内第三次造访,真的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收获四:顶天又立地!
省中心信息技术科杨予平科长主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从国家层面解读相关文 件,到课程开设、测评发证,关系到每位教师的切身利 益、体验!
收获五:让子弹飞!
省中心培训管理科黄佑生科长主讲《做有点专业味的培 训者》,抛出重磅问题“当前教师网络研修存在的主要 问题、原因、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员发言很精 彩。黄科长也没闲着,认真倾听,一一记录,真正做到 了“教学相长”!
1.工作坊 工作坊最早源于德国以培养工程设计师和建筑设
计师为宗旨的包豪斯学院。在包豪斯学院,学生 的身份是“学徒工”,“形式导师”教授理论性 知识,“工作室师傅”教授技术类知识,由于实 践环节需要在特定的场地进行,因此学生的日常
实践操作空间——工作坊(“workshop ”) ,
逐渐成为实践环节的核心,以此形成的实践模式 被称为“工作坊教学”。
收获八:团队建设的楷模!
本次培训的主办方省中心师德师风建设与名师工作科,真是不简 单!睿智的龚明斌先生,果敢的郑卫女士,美丽的小熊老师,活 泼的张文彬老师......还有很多默默奉献的老师。团队不养闲人,团 伙尽是闲人,对不?
收获九:让矛盾成为动力!
在培训过程中,很多学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高中一线 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如何激发内在动力?
.
10
教师工作坊的整体架构
教师工作坊
一个团队 两类平台 四大定律 五种行动 七项研究
坊主坊员
网络在线 研修平台 线下集中 研修平台
学习定律 实践定律 研究定律 写作定律
.
需求调研 方案设计 团队构建 研训实施 绩效评估
课程标准 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 课堂评价 研究学生 课例研究 专业发展
11
一、一个团队
第1计、挤海绵! 第2计、让优秀成为自己的习惯!
第3计、有所取舍,突出重点! 第4计、把握规律,顺其自然!
第5计、减少不必要的应酬! 第6计、加强学习,提升能力!
...... ......
你一定有更好的方法!不妨说来听听!
收获十:线下研修的范本!
本次集中培训,形式多样,为今后开展线下研修提供了很好的借 鉴。专家讲座、同伴示范、世界咖啡、同课异构、集体磨课、教 育观摩......一花独放不是春,思路决定出路!
.
5
做“四有”教师
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 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 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 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
.
6
优秀的教师从何而来?
学校既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 基地;
对于教师而言,专业认知和专业学习的最适切的 情境是学校,因而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基于学校本 位;
.
14
3.名师工作坊
突出名师的引领作用; 采用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名师引领与专家指导相
结合的方式; 依托实体学习平台以及网络研讨等虚拟平台; 集中开展专项课题研究; 开发和整合教育教学优秀资源; 提升工作坊成员的专业发展; 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重中之重:让教师在工作坊研修中真有收获,真做
这要求教师超越“知识之师”的层次, 跃迁到“文化之师”、 “精神之师”、 “人格之师”乃至 “心灵之师”的高度。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
37
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最可怕的不 是知识的欠缺,而是精神的贫瘠,心灵的 乏氧。为此,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不 时提醒自己跳出教材的牢笼、教辅的蜗角 以及学科内容的窠臼,而把自己的眼界向 更广阔的天地拓展,向哲学、史学、社会 学、经济学、心理学乃灵修领域延伸。
中学教师各种能力主要在职后形成,因此教师专 业发展应该基于学校本位。
寻求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
.
7
优秀教师的成长的内涵与方式
横向:顺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结构(专业理念 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纵向:适切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初职教师 、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
成长方式 自我反思: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成长; 同伴互助:站在团队的肩膀上成长; 专家引领: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成长。 教师工作坊集三种方式于一身。
1.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 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 “独上高楼”的寂寞,静得下心来通读苦读;
2.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即使是“衣带 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 愿;
3.要学用结合,学有所悟领悟真谛。
“T”字型。在具备一般教师应有的基础姿势和能 力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有专长。
教研结合型。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教学与研究 成果丰硕。
“三栖”型。教学、写作、科研三方面都达到相 当高的水平,而且相辅相成,成为教师中的佼佼 者。
教是研的前提和基础,研是教的总结和提高,写 则是教和研的概括和升华。
收获三:做充满激情的教育者!
作为本次培训的“操盘手”——省中心师德师风建设与 名师工作科科长龚明斌同志无论是主持,还是主讲,都 展示了活力与风采!回想今年4月份参加“全省优质空间 建设培训”,龚科长就是激情满满,活力四射。这次还 领略了龚科非同一般的音乐才艺,真是大饱耳福!作为 新时代的教师,有趣、有料、有味、多面手、有东东, 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研究,真解决问题。
.
15
教师工作坊的研修方式
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 1 2 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主题研修与自主选学相结合 3 4 专家引领与团队协作相结合
问题解决与案例研讨相结合 5 6 行动研究与成果评价相结合
.
16
研训主题: “省培计划”(2015)高中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培
训
研训日程: 2015年8月19日—8月23日
教师工作坊的特征
行为主体性——每一个成员都是参与活动的主体;
系统开放性——所有的研修主题都是由教学实践而 来;
成员组织性——成员们在坊主的指导下和辅导教师 的辅导下有序地开展活动,具有高效的组织性;
目标整体性——主要宗旨是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理 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活动整合一致性——所有成员都有共同的活动目标 ,都明确分工,并且积极讨论,形成更多的再生资 源,丰富坊内的共有资源。
收获一:清晰地了解到教育的时代使命!
结业典礼仪式上,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处处长张大伟同志 作了重要讲话,指出当代中国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正在 发生深刻的变化,应试教育注定是一个死局,教育现代 化的前提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师必须真正理解学生, 真正把握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按教育规律办事的 信念、意志和勇气!
收获六:全景式展示!
省中心远程培训与资源建设科陶佑钦科长主讲《网络研 修与校本研修的组织与实施》,全面介绍工作坊建设的 基本方式、环节、流程、要求、原则!这是第三次听陶 科的课(第一次是华南师大高端研修第一期结业典礼上, 第二次是组织相关标准的研讨),平易近人的陶科长总 能给人带来踏实、稳重的感觉,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大哥。
.
12
一、一个团队
2.教师工作坊 教师工作坊是一个整体,是由具有相同目标,希
望提升自身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 能力的教师们组成。 教师工作坊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共同体。 教师工作坊既是实践共同体,又是学习共同体。
任何一项改革,没有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绝对 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
13
.
32
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要把学 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 种精神追求。要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
——习近平
.
33
学习的三种境界 (习近平)
收获七:4:40!
华南师大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院长王红主讲《教师工作坊研修 项目设计及实施》,重点介绍了国培计划发展历程,一气呵成, 如数家珍!教师培养四年可以完成,教师培训则事关教师生涯四 十年。把教师培训作为专业来发展,华南师大是最有发言权的! 今年6月份在华师接受培训时,王院长给我们讲的是“中美教育的 差异及策略”,让人耳目一新!
二、两类平台
线上网络 研修平台
互相 推动
相得 益彰
线下集中 研修平台
.
29
三、四大定律
学习定律 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学生; 实践定律 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研究定律 带领更多教师走上一条成长捷径; 写作定律 在反思中成长
.
30
(一)学习定律:成为更好的自己
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 有人问我:“做了一辈子
.
8
名师成长的启示
名师,都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 名师,都有闪光的个性; 名师,都涌动着成长的激情; 名师,都是勤奋学习的典范; 名师,都非常注重反思实践; 名师,在帮助别人提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名师,精于教学的能手,善于写作的好手,长于 研究的高手。
.
9
名师成长的类型
综合型。即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管理水平、思 想修养等综合素质度比较好;
──朱永新 阅读,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长相”; 阅读的“饥渴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专业成长
的“饥渴感”。
.
36
美国教育家帕尔默认为:优秀的教学 源自教师的心灵,教育的最高理念是从人 的心灵深处引出智慧的内核,教师应该以 心灵导师的身份来启迪生命,以心灵的教 育为事业的最高追求,力争让平凡的教育 流光溢彩,美妙动人。
的教师你最深的体会是什 么?” 我说:“与其说我一辈子 做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 学做教师。教师的内涵太 丰富了,教师的意义和价 值绝非我二十几岁时的想 法。”
.
31
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
当老师太不容易。学历水平不等于岗位水平,学 历水平是接受教育的程度。而能不能成为一名合 格的优秀教师则是在岗位上修炼的结果。因此, 做一个老师要谦虚谨慎,如果自己知足意满,就 等于一杯水已经满了没办法再倒了;如果你虚怀 若谷,那么就会耳聪目明,什么都能听进去。
所以读一些看上去没用的书,做一些看上去没 用的事,花一些看上去没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 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 些很了不起的变化,都是来自于这种时刻。
.
1
教师工作坊研修略谈
——常德外国语学校 李卫东
.
2
为何开展研修
n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发展的条件: 1.为公众服务 2.要终生学习 3.可终身从事 4.要从事研究 5.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
34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优秀的学习者
优秀的学习者未必是优秀的教师;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优秀的学习者!
“了解自己”,是学习的起点; “认识自我”,是学习的深入; “超越自我”,是学习的目标。
.
35
专业阅读是教师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该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
3
为何参加工作坊研修 n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n做一名好老师的需要
.
4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习近平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 师
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 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 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 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收获二:名师如何练就? 省教科院教育史志研究所所长刘建琼教授主讲《名师 的持续发展》,刘所长从经验型教师与学者型教师、 特级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本质区别入手,提炼了名师 的内涵——个性与特色,指出“阅读!阅读!再阅 读!”、“写作!写作!再写作!”是名师成长的主 要路径!作为永州人,我们为老乡感到自豪!
梁文道《悦己》
我们总希望做的每件事、度过的每一刻都要有 用,于是不再留时间散步了,不愿意坐在窗下发呆 了,换句话说我们不闲了,这样其实少了很多孕育 灵感的机会。但我们失去这些机会,人就不太会有 大的变化,很难跳出原有的格局。现在这个目标范围外,更广阔的 可能性是什么。
研训地点: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参训人员:
全省各地州市204名高中教师
.
17
省中心印象
正如中心副主任冯传书同志在开班仪式介绍的那样:这 里是老师们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学教研的驿站、逸致休 闲的基地!是全省中小学教师之家。作为湖南省首批高 中教师高端研修人员、优质空间首席教师,这是本人一 年内第三次造访,真的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收获四:顶天又立地!
省中心信息技术科杨予平科长主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从国家层面解读相关文 件,到课程开设、测评发证,关系到每位教师的切身利 益、体验!
收获五:让子弹飞!
省中心培训管理科黄佑生科长主讲《做有点专业味的培 训者》,抛出重磅问题“当前教师网络研修存在的主要 问题、原因、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员发言很精 彩。黄科长也没闲着,认真倾听,一一记录,真正做到 了“教学相长”!
1.工作坊 工作坊最早源于德国以培养工程设计师和建筑设
计师为宗旨的包豪斯学院。在包豪斯学院,学生 的身份是“学徒工”,“形式导师”教授理论性 知识,“工作室师傅”教授技术类知识,由于实 践环节需要在特定的场地进行,因此学生的日常
实践操作空间——工作坊(“workshop ”) ,
逐渐成为实践环节的核心,以此形成的实践模式 被称为“工作坊教学”。
收获八:团队建设的楷模!
本次培训的主办方省中心师德师风建设与名师工作科,真是不简 单!睿智的龚明斌先生,果敢的郑卫女士,美丽的小熊老师,活 泼的张文彬老师......还有很多默默奉献的老师。团队不养闲人,团 伙尽是闲人,对不?
收获九:让矛盾成为动力!
在培训过程中,很多学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高中一线 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如何激发内在动力?
.
10
教师工作坊的整体架构
教师工作坊
一个团队 两类平台 四大定律 五种行动 七项研究
坊主坊员
网络在线 研修平台 线下集中 研修平台
学习定律 实践定律 研究定律 写作定律
.
需求调研 方案设计 团队构建 研训实施 绩效评估
课程标准 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 课堂评价 研究学生 课例研究 专业发展
11
一、一个团队
第1计、挤海绵! 第2计、让优秀成为自己的习惯!
第3计、有所取舍,突出重点! 第4计、把握规律,顺其自然!
第5计、减少不必要的应酬! 第6计、加强学习,提升能力!
...... ......
你一定有更好的方法!不妨说来听听!
收获十:线下研修的范本!
本次集中培训,形式多样,为今后开展线下研修提供了很好的借 鉴。专家讲座、同伴示范、世界咖啡、同课异构、集体磨课、教 育观摩......一花独放不是春,思路决定出路!
.
5
做“四有”教师
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 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 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 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
.
6
优秀的教师从何而来?
学校既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 基地;
对于教师而言,专业认知和专业学习的最适切的 情境是学校,因而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基于学校本 位;
.
14
3.名师工作坊
突出名师的引领作用; 采用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名师引领与专家指导相
结合的方式; 依托实体学习平台以及网络研讨等虚拟平台; 集中开展专项课题研究; 开发和整合教育教学优秀资源; 提升工作坊成员的专业发展; 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重中之重:让教师在工作坊研修中真有收获,真做
这要求教师超越“知识之师”的层次, 跃迁到“文化之师”、 “精神之师”、 “人格之师”乃至 “心灵之师”的高度。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
37
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最可怕的不 是知识的欠缺,而是精神的贫瘠,心灵的 乏氧。为此,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不 时提醒自己跳出教材的牢笼、教辅的蜗角 以及学科内容的窠臼,而把自己的眼界向 更广阔的天地拓展,向哲学、史学、社会 学、经济学、心理学乃灵修领域延伸。
中学教师各种能力主要在职后形成,因此教师专 业发展应该基于学校本位。
寻求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
.
7
优秀教师的成长的内涵与方式
横向:顺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结构(专业理念 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纵向:适切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初职教师 、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
成长方式 自我反思: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成长; 同伴互助:站在团队的肩膀上成长; 专家引领: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成长。 教师工作坊集三种方式于一身。
1.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 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 “独上高楼”的寂寞,静得下心来通读苦读;
2.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即使是“衣带 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 愿;
3.要学用结合,学有所悟领悟真谛。
“T”字型。在具备一般教师应有的基础姿势和能 力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有专长。
教研结合型。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教学与研究 成果丰硕。
“三栖”型。教学、写作、科研三方面都达到相 当高的水平,而且相辅相成,成为教师中的佼佼 者。
教是研的前提和基础,研是教的总结和提高,写 则是教和研的概括和升华。
收获三:做充满激情的教育者!
作为本次培训的“操盘手”——省中心师德师风建设与 名师工作科科长龚明斌同志无论是主持,还是主讲,都 展示了活力与风采!回想今年4月份参加“全省优质空间 建设培训”,龚科长就是激情满满,活力四射。这次还 领略了龚科非同一般的音乐才艺,真是大饱耳福!作为 新时代的教师,有趣、有料、有味、多面手、有东东, 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研究,真解决问题。
.
15
教师工作坊的研修方式
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 1 2 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主题研修与自主选学相结合 3 4 专家引领与团队协作相结合
问题解决与案例研讨相结合 5 6 行动研究与成果评价相结合
.
16
研训主题: “省培计划”(2015)高中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培
训
研训日程: 2015年8月19日—8月23日
教师工作坊的特征
行为主体性——每一个成员都是参与活动的主体;
系统开放性——所有的研修主题都是由教学实践而 来;
成员组织性——成员们在坊主的指导下和辅导教师 的辅导下有序地开展活动,具有高效的组织性;
目标整体性——主要宗旨是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理 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活动整合一致性——所有成员都有共同的活动目标 ,都明确分工,并且积极讨论,形成更多的再生资 源,丰富坊内的共有资源。
收获一:清晰地了解到教育的时代使命!
结业典礼仪式上,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处处长张大伟同志 作了重要讲话,指出当代中国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正在 发生深刻的变化,应试教育注定是一个死局,教育现代 化的前提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师必须真正理解学生, 真正把握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按教育规律办事的 信念、意志和勇气!
收获六:全景式展示!
省中心远程培训与资源建设科陶佑钦科长主讲《网络研 修与校本研修的组织与实施》,全面介绍工作坊建设的 基本方式、环节、流程、要求、原则!这是第三次听陶 科的课(第一次是华南师大高端研修第一期结业典礼上, 第二次是组织相关标准的研讨),平易近人的陶科长总 能给人带来踏实、稳重的感觉,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大哥。
.
12
一、一个团队
2.教师工作坊 教师工作坊是一个整体,是由具有相同目标,希
望提升自身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 能力的教师们组成。 教师工作坊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共同体。 教师工作坊既是实践共同体,又是学习共同体。
任何一项改革,没有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绝对 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