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新人教版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dedd0e10661ed9ac51f32c.png)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其文化内涵以及古今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1.搜集“和为贵”这方面的事例,探寻“和为贵”的真谛。
2.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理解“和”与“同”的区别,探究“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和”的理念和能力,提高“和”的意识和认识。
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国历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等蕴含哲理的成语。
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
“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二、活动指导1.利用工具书,借助网络,理解“和”的含义、、历史发展等。
2.搜集整理古代经典中对“和”的论述和叙述,据此理解“和”的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3.学习用“和”的思想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
4.有效组织班级讨论会,在学生之间建立起“和为贵”的关系网,并以此思想为基础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
三、活动示例关于“和”的小故事罗威饲犊汉代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理不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怎么样解决牛的饥饿问题。
罗威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
牛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大咽起,吃饱了,牛也就安稳地睡觉了,不再去吃罗威的庄稼。
邻居每天起,总会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感到很纳闷,后半夜起亲眼看到是罗威所为,愧疚万分,从此对自家的牛严加看管。
“罗威饲犊”的故事从此传为美谈。
杨翥卖驴杨翥居住在京城,喜欢骑驴代步。
他对驴子特别偏爱,常常不顾家人的劝阻,亲自为驴子擦洗梳理,给驴子喂上等的饲料。
关驴子的房子就在他的住房旁边,他半夜总要起床看一两次,生怕那宝贝驴子受什么委屈。
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cd84ad0066f5335a812192.png)
2课时(1课时重在写作指导,2时完成学生习作,集体评议。
)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有一位哲人说过:“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
”这么重要的仿写,我们该如何去写呢?先看一篇例文。
二、例文引路掌握要点流年匆匆,母爱相随天空依旧蔚蓝,远山依旧爽朗。
踏着羊肠小道,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母爱,又何只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的涓涓细流静静淌过,我发现,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
小时候,母亲是那温馨的小屋——我静静地坐在小屋内,小脑袋不时向窗外探望着。
每天的此时,妈妈总会那么神奇地出现。
脚步声!我惊喜地跑到门前。
“吱——”门被轻轻推开,门外是那熟悉的身影。
虽然夜色已深,我却感觉到那身影带着光亮,带着温暖。
“我回来喽——”妈妈快步向我走来,微笑着,轻轻蹲下,紧紧搂住我。
“肚子饿了没?”“冷不冷?”“一个人在家想妈妈吗?”妈妈的双眸中充满无尽的担忧与心疼。
温馨的小屋内,无尽的母爱在荡漾。
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我拒绝一切光亮,关掉所有的灯,独自忍受着考试失利的心痛……“啪”,灯照亮了眼前的试卷,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刺目的分数。
于是,我再也无法忍耐,放声大哭。
泪眼朦胧中,妈妈的身影悄然走近,伴我而坐。
抬头,妈妈的眼眸中分明满含着疼惜……“妈妈——”我更加心痛。
突然,一双印记着劳累的手慢慢伸向我,瞬间,我的脸好温暖。
妈妈的手指轻轻在我的眼角滑过,带走那已变凉的泪水,带来了那满是鼓励的话语:“从头再来,哭泣不属于你,要赢得微笑,妈妈相信你!”那双手,总在黯淡的日子里为我擦亮心情。
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吃完早餐,妈妈早已为我拿好了书包,在清晨的阳光中,笑着送我。
她阳光下的笑容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我被幸福地触动着。
“到转弯处要小心啊”“中午早点儿回来吃饭啊”……于是,我带着清晨阳光般的幸福,奔向学校……时光点滴逝去,母爱如泉涌来!思绪从记忆中回到现实,猛然发现,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一下子飞到家中,依偎着母亲,继续让那爱包围着我,永随着我……【点评:巧化名诗领片段,镜头分呈著华章。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1f2d1fee06eff9aff80704.png)
综合性学习【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2.每个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3.爱是至高无上的。
尊重母亲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
目标达成:培养搜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会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学习写人记叙性文章的写作。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各小组分别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2、每组选派一人讲述名人与母亲的故事【创境激趣】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
母爱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
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
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每次放学回家,你都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母亲听得津津有味,笑靥如花。
【自学导航】1、说说你与母亲之间的故事2、讲述名人与母亲的故事【合作探究】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是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
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一个宣传主题。
(字数不限)示例: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2、【强化训练】假如从下面的人中推举一人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冰心示例:我选孟母,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孟子成为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与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母教子成功的例子可以作为后人的典范。
因此我推举孟母作为母亲节的代言人。
示例:我选岳母,岳母刺字,教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热爱国家、报效祖国在当今时代仍需要发扬光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e3813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9.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社戏教学目的1.学习本篇叙事有详有略和生动描写农家少年形象,和抒情作用。
2.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描写的诗情画意及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4.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描写的诗情画意及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本篇叙事有详有略和生动描写农家少年形象,和抒情作用。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本篇的结构层次,“我”在平桥村的得到优待和一般乐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出叙事有详有略的《社戏》(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1、介绍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2、介绍写作背景: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一平桥村。
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
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
《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
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
3、检查字音归省:xing行辈:han g b e i惮:d a n絮叨:x u d a o怠慢:da i擂掇:c u a n d u o凫水:f潺潺:chan歌吹:c h u I蕴藻:y u n z a o家眷:Juan皎洁:jiao漂渺:p i a o m i a o纠葛:J i u g e三、听录音,理清文章结构1、听录音,2、.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层次。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综合性学习 妇女解放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综合性学习 妇女解放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https://img.taocdn.com/s3/m/b2afc810551810a6f4248699.png)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妇女解放教学目标:关的老师或有学问的长辈请教。
3.阅读著名女诗人、女作家、女科学家的作品和文章。
4.搜集有关妇女解放的式料。
5.搜集表现女性形象的小说、戏剧、影视作品。
就教材或小说、戏剧、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展开讨论。
6.搜集、整理描写女性的有关词语。
7.在当地做社会调查,了解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或家庭生活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二、阅读材料第一部分,了解有关“妇女解放”思想的条目和鲁迅先生的《关于妇女解放》的文章。
第二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妇女解放”。
《秋瑾与妇女解放》、《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20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翻身记实》、《保障妇女的权益》。
第三部分,主要是看一看女作品的作品。
——男女权利完全平等的实现,仍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三)妇女解放斗争史及实例: 1.1789年10月,梅力葛女士为首的法国妇女进军凡尔赛,要求男女在政治上同权。
为近代妇女解放翻开了重要一页。
2.1872年,苏珊•安东尼带领40名妇女参加了当年美国总统选举投票而遭逮逋,但她在法庭上的大胆预言“法律会改变的”不久后经过斗争终成现实。
3.1894年,康有为及其弟子康广仁在某某创立“不缠足会”(四)中国是怎样保障妇女权利的 1.妇女解放用一定社会标准衡量:(1)政治上获参政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及管理国家的权利;法律上享有与男子完全平等的权利。
(2)经济上有充分就业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途径,对个人和家族生活资料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继承权。
(3)普遍享有义务教育的机会。
(4)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家庭内部夫妻平等,实现家务劳动现代化、社会化。
(5)意识形态中完全消除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建立尊重妇女的良好社会风尚。
2.确立男女平等的法律地位,积极完善保障妇女权利的法律体系。
1992年,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五)“巾帼”第一个吴贻芳:我国第一个大学女校长厂雪松:我国第一个女驻外大使向警予:我国第一个女中央委员缪伯英: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金雅妹:我国第一个女留学生武秀美:我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之一田桂英:我国第一个女火车司机梁军:我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X适兰:我国第一个女国际象棋特级大师X小英:我国第一个歌剧女指挥卢天桥:我国第一个邮票女设计家徐功巧:我国培养的第一个女博士濮舜卿:我国第一个农村电影编剧谢真:我国第一个女电影导演古拉热木:我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国际乒乓球女裁判(六)现实中存在的歧视妇妇的现象调查结果、措施:大力宣传妇女要有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085725cb5a8102d277a22f2c.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王润香[活动设想]《献给母亲的歌》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实践课.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人关于母爱文章的基础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活动感触亲情,进一步加深对母爱的认识和理解。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
[活动目标]:(1)能把自己所搜集的有关资料,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热爱并孝敬母亲的感情.(4)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向母亲表达感情,感悟“爱”的内涵.[教学重点]1.多侧面地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培养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教师准备:1。
教师搜集有关“母爱"的声像资料,制作课件。
2.根据实际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选出组长。
3.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以课间播放的歌曲阎维文的《母亲》导入.导语设计:师(大屏幕放歌曲《母亲》):请同学们欣赏歌曲。
生(认真欣赏歌曲)师:这首歌曲是歌颂谁的?生(全体):母亲。
师: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念家乡时,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
现在,让我们再次融入这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中,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个栏目的主持人一、诠释母爱高旭:大家好,我是第一小组组长,我组的活动主题是:诠释母爱.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下面请我们组同学为大家讲几个感人的故事。
故事一:《沙漠里的泪滴》(周博)高旭:动物中的母爱尚且如此,人类中的母爱呢?下面请听第二个故事——《记住,我爱你》故事二:《记住,我爱你》(边凯新)高旭:多么感人至深的故事呀,因为有爱,母亲忘了自己;因为有爱,母亲谱写着这世间伟大传奇;因为有爱,母亲们让母爱、让生命在瞬间定格成永恒.下面就请我们小组的同学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母爱的内涵:母亲的诠释(组内同学每人说一句)生一:M(many)您给了我很多很多生二:O(old )您为我操心,白发已爬上了您的头生三:T(tears)您为我流过不少泪生四:H(heart)您有一颗慈祥温暖的心生五:E(eyes)您注视我的目光总是充满着爱生六:R(right)您总是教导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系列《综合性学习(全套)》教学设计(精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系列《综合性学习(全套)》教学设计(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bdd0a4ac81c758f5f61f674e.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全套)》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1.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知道作为青少年学生怎样践行低碳生活。
2.激发树立低碳环保的意识,培养热爱与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品质,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
一、导入新课播放《呼唤》(公益环保歌曲),在PPT上显示其歌词:大海是蓝色的吗?(女)妈妈,为什么听不到小鸟在唱歌呢?什么时候能听到叮咚泉水的声音呢?(爸)是呀,大地上有清清的河水在流淌蔚蓝的大海也是碧波荡漾可是,要懂得珍惜它们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永远哦(妈)是呀,那个时候山间的泉水叮咚作响林间的小鸟也随心歌唱但是我们要懂得保护他们我们的家园才会和谐自然还记得,树的翠绿向山间伸展我知道,我们的家园和谐自然还记得,美丽的天空蔚蓝一片我感叹,我们的幸福将会永远还记得,山泉叮咚百灵鸟歌唱我骄傲,我们生活在人间天堂还记得,宽阔的海洋碧波荡漾我自豪,我们的地球风华正旺听,大地呼唤的声音何时才能够散发青春每天都是轻松的心情问,正在沉睡的人们可想过失去生态平衡就会失去后代的生存听,大地哭泣的声音是在诉说受伤的爱情渴望久违的纯洁心灵看,整天忙碌的人们游走在尘世的眼神竟然忽略了母亲的愁容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呢?【教学提示】PPT展示环境变化的原因图示。
【教学提示】分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存,而不是征服。
地震、泥石流、洪水频频发生。
因此,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当务之急。
提高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和谐家园,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防止地球继续变暖、环境继续恶化,提出要“低碳生活”。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低碳生活,了解低碳生活,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低碳和低碳生活1.什么是低碳?低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明确:①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42d9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9.png)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新闻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新闻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新闻报道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新闻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新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新闻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新闻写作指导:提供新闻写作的指导书籍和文章,帮助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新闻采访技巧:提供关于新闻采访的技巧和策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新闻采访。
-新闻报道实践:提供一些实际的新闻报道案例,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阅读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了解新闻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在讲解新闻基本知识时,更加注重新闻定义和重要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的概念和价值。
2.在新闻案例分析环节,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对新闻特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在新闻写作实践环节,提前提供更多的写作指导和模板,帮助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闻的重要性和意义。
6.教师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新闻写作练习和采访实践进行点评和反馈,强调新闻写作的技巧和采访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综合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综合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688adbc8d376eeaeaa3186.png)
成语列表做张做势:装模作样,故意做出一种姿态。
做贼心虚:虚:怕。
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俗语。
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做小伏低: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作作有芒:作作:光芒四射的样子。
形容光芒四射。
也比喻声势显赫。
作贼心虚:虚:怕。
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作育人材:培育人才。
作威作福: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
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作舍道边: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
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作善降祥:旧指平日行善,可获吉祥。
作如是观:如是:如此,这样;观:看,看法。
抱这样的看法。
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作金石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
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作茧自缚: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
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
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作奸犯科:奸:坏事;科:法律条文。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作嫁衣裳: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作好作歹:比喻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劝说。
作法自毙: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
泛指自做自受。
作恶多端:做了许多坏事。
指罪恶累累。
作壁上观:壁:壁垒。
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座无虚席:虚:空。
座位没有空着的。
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坐于涂炭: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
坐在泥涂、炭灰上。
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坐拥百城: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
比喻藏书极丰富。
坐以待旦:天亮。
坐着等天亮。
比喻办事勤劳。
坐以待毙:坐着等死。
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坐言起行:坐能言,起能行。
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
坐薪悬胆: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
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坐享其成:享:享受;成:成果。
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坐卧不安:坐着躺着都不安宁。
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设计(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设计(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2ae363431126edb6f1a10a9.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设计(全册)1、献给母亲的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①我把赞歌唱母亲:搜集三首歌唱母亲或者母爱的歌曲(有词谱);②说不尽的母爱:搜集描写母爱、赞美母亲的古今中外诗歌10首以上;写母亲或母爱的小说、散文各2-3篇;搜集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2篇。
③我为母亲画像:搜集母亲的绘画、摄影作品、电影广告图片,或为自己的母亲画像、拍照,并配上有关赞美母亲的格言、俗语,不得少于6幅。
④母爱无处不在:搜集反映各种动物中体现的母爱故事,整理成3-5篇短文。
⑤写不完的母爱:完成一组系列作文,文题如下:A、以“我的母亲”为题为自己的母亲写一篇小传,力求能够全面反映母亲的个性和人格特点,600字以上;B、以“母亲,请听我说”为题作文,600字以上;C、以“母爱伴我成长”为题作文,600字以上;D、以“伟大的母爱,光辉的人生”为题写一篇关于母爱的小论文,1200字以上。
小组内传阅并共同修改,写出修改意见。
2、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①春天赞歌:搜集三首歌以上唱春天的歌曲(有词谱)。
写出解说词。
②漫步春天:搜集3-5篇赞美春天或描绘春天的散文。
写出读后感。
③春在诗中:搜集歌颂和描绘春天的诗词曲。
写出赏析词。
④春景寄语:搜集5幅以上关于春天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诗文名句;⑤春有千千结:完成一组系列作文,文题如下:A、联系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题写一篇介绍春天的知识短文,力求准确明白,600字以上;B、以“春在人间”为题写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600字以上;C、以“春天”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可以是诗歌,不少于16行;可以是写景抒情散文,不少于600字;可以是小说,不少于600字。
小组内传阅并互相评改,写出批改意见。
3、科海泛舟(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①社会与科技:搜集并介绍与人类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科技发展史知识;②我与科学家:搜集自己所熟悉的科学家的史实轶事,写成介绍短文,展示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科学成就;③科学与思考: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与科学知识的联系,驰骋想象,写三篇科学知识介绍文章或科幻想象文章;④小小科学家:把自己的小发明与小制作以文字的形式展示给读者(同学),或根据身边同学的科技小发明写成新闻通讯稿;⑤科技面面观: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写作指导-综合性学习》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写作指导-综合性学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94eea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7.png)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写作指导-综合性学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写作指导-综合性学习》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教材从生活中的素材选取、构思立意、写作技巧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
同时,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写作的内涵,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写作技巧和构思立意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素材选取不够新颖,立意不够深刻,写作手法单一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写作的重要性,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写作的内涵,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实践活动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优秀作文,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素材选取、构思立意、写作手法等。
3.实践: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写作心得,教师进行总结。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基本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写作的重要性2.写作的基本技巧3.写作实践4.写作心得交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写作作品的质量:素材选取、构思立意、写作手法等方面。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 教案新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 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5d73165fbfc77da369b180.png)
1 社戏知识与技能体会江南水乡的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重点1.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2.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难点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课文录音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
童年是自由的天堂,人们成年后回忆起往事,总是对它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怀念童年时代的小说——《社戏》,体会一下这位伟大的斗士对童年时代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本文是鲁迅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
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鲁迅母亲的娘家在绍兴附近的平桥村,童年的鲁迅因此有机会与农民的孩子交朋友,并了解农民的生活。
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同情农民、歌颂农民的篇章,《社戏》就是这类作品中的名篇。
1.听课文朗读音频,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本文一共写了八件事,分别是: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③看社戏前的波折;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⑤去赵庄看社戏;⑥看社戏后归航;⑦偷豆;⑧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的是:③④⑤⑥⑦;略写的是:①②⑧。
4.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演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内容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5.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文中围绕中心事件又写了哪些事情?请写出每件事的主题词。
赵庄看戏。
又写了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综合性学习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综合性学习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新人教版) .doc](https://img.taocdn.com/s3/m/1f31d42455270722192ef76d.png)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妈妈你在哪儿,哪 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 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3.每组出一份关于母亲 节的手抄报。
三、与母亲聊天
1、母亲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2、母亲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
3、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甜酸苦辣;
1、 培养学生爱母亲爱亲人的思想感情。
2、培养团体合作、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母亲给予的,在母亲来临之际,让我们用不同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二、搜集关于母亲节的资料(小组进行,每小组一 个专题)
1、关于母亲 节。
母亲节是由一个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在美国以解放黑奴为目的的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述美国国殇纪念日 的课程。贾维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讲述着战争中那一个个为正义捐躯的英雄的故事,望着台下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孩子们的脸,一个想法猛然涌上心头;为祖国贡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不就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吗?她们的儿子血染疆场,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牺牲的,不也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吗?因此,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可惜的是,这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适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领导创立母亲节。在她的一再呼吁下,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呼应和支持。1914处,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 ,定为母亲节。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世的象征。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包下来,儿女们每 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安娜.贾维斯在世时,设立母 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
原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原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17b511172ded630a1cb6cf.png)
1 藤野先生知识与技能学会按要求筛选文本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过程与方法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明确文章双线索写法的作用,学习融情于叙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以及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
重点1.明确文章的双线索,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多元化探究。
2.归纳文章的语言风格,从语言中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感情。
难点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联系教材,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快速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归纳法。
藤野先生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2课时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
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关爱和真诚鼓励。
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
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某某某某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某某大学。
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关的藤野先生。
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对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f74a05cf84b9d529ea7a3b.png)
综合性学习章节(课题)名称综合性学习学时2-1总课时12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2.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过程方法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学生特征分析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搜集有关母亲的格言、诗歌等。
教学难点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说说怎样报答母亲。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导入:母亲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母亲的品格被无数人赞美过,或用文字,或用画笔,或用音乐,或用镜头……虽然这些作品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但那份真挚的感情是一致的。
二、新授1.“道不尽的母爱”。
“母爱”的主题,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表现。
引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一主题把目光投注到各类文学艺术的题材和体裁中去,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母爱”情感的浸润,同时培养诸如编辑、概括、交际等语文能力。
2.“剪不断的‘脐带’”。
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属于自己的那份“母爱”,通过与母亲聊天,向母亲采访,进一步了解母爱,体会母爱。
3.“多角度看母爱”。
(1)从生活中举出几件倾注着母亲无尽关怀的寻常小事,再说说你的感受。
要说出对母爱的回忆和追叙,也有对母爱的再体验和反思。
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
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那寻常的小事却富含着深爱。
因此,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会反思,从而培养美好的人格情操。
(2)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
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你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样的?(提示:母爱,是伟大的,忘我的,但有时是认真倾听,感受母爱。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活动教案附分析反思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活动教案附分析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305ae908a1284ac9504310.png)
初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一、案例内容(一)活动背景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安排在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开展本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一主题把目光投注到各类文学艺术的题材和体裁中去,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母爱”情感的浸润,同时培养概括、交际、表达等语文能力。
我们学生现在升学竞争压力大,学习任务繁重,虽然大部分学生与父母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很少有机会与母亲倾心交流,又正值青春叛逆期,母子(女)之间难免产生隔阂。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增加母子(女)感情的最好契机。
本次活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策划,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母爱,体会母爱,进一步对母爱作理性的思考。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2、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三)活动构想活动班子全班成立4个组,即“感受母爱”组、“亲近母亲”组、“感恩行动”组。
小组分工1、感受母爱组:由语文科代表负责,小组成员自主分工搜寻有关母爱的格言诗文、故事及图片。
2、亲近母亲组:由学习委员负责,小组成员回家搜集能体现昔日温馨的老照片,并回味生活,动笔叙写讴歌温暖时刻。
3、感恩行动组:同学各自做一件感恩母亲的事情,并准备交流感想,或准备对母亲说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
材料准备1、利用图书馆、网络、报刊杂志、相册、画册等资源,搜集资料。
①、歌颂母爱的歌曲②、描写母爱的诗歌、格言及散文等文学作品③、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④、展现母爱的绘画、摄影、电影、广告、图片等2、学生做一件孝敬母亲的事,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准备交流。
3、叙写展现母爱的温暖片段活动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活动时间:5月活动人员:初二(3)班全体学生及部分任课老师(四)、活动流程环节一感受母爱(活动开始放《妈妈的吻》作为背景音乐,创造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课题)名称
综合性学习
学时
2-1
总课时
12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1.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过程
方法
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个
性
化
教
学
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
板书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
1.“道不尽的母爱”。
2.“剪不断的‘脐带’”
3.“多角度看母爱”。
4.“报得三春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札记
一、导入:母亲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母亲的品格被无数人赞美过,或用文字,或用画笔,或用音乐,或用镜头……虽然这些作品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但那份真挚的感情是一致的。
二、新授
1.“道不尽的母爱”。
“母爱”的主题,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表现。引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一主题把目光投注到各类文学艺术的题材和体裁中去,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母爱”情感的浸润,同时培养诸如编辑、概括、交际等语文能力。
(2)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你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样的?(提示:母爱,是伟大的,忘我的,但有时是狭隘的,短视的,溺爱便是如此。对孩子的溺爱是有害的,爱,就是对成长负责,对未来负责。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母亲的严厉,像胡适的母亲那样,但更要注意母亲的溺爱,防止溺爱对意志的侵蚀,防止溺爱对坏习惯、坏脾气的纵容和袒护。
(3)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只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
4.“报得三春晖”。
三、总结
同学们,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我们一生都无法回报,让我们共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认真倾听,感受母爱。
寻找有关母亲的诗歌、格言等。
谈谈母爱。
分清溺爱和母爱。
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剪不断的‘脐带’”。
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属于自己的那份“母爱”,通过与母亲聊天,向母亲采访,进一步了解母爱,体会母爱。
3.“多角度看母爱”。
(1)从生活中举出几件倾注着母亲无尽关怀的寻常小事,再说说你的感受。要说出对母爱的回忆和追叙,也有对母爱的再体验和反思。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那寻常的小事却富含着深爱。因此,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会反思,从而培养美好的人格情操。
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学生特征分析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搜集有关母亲的格言、诗歌等。
教学难点
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说说怎样报答母亲。
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