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3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三《秋水》最新同步教案1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三《秋水》最新同步教案
《秋水》教案18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庄子的生平与哲学思想。

2.培养学生阅读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自学庄子作品。

3.德育目标: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难点:
1.理解庄子思想的特点。

2.知人论世,正确解读作品。

教学重点:
1.掌握并巩固“泾、涘、望洋、少、轻、殆、大方”等实词和“于、而、焉”等虚词。

2.理解并掌握庄子文章的主观创作意图和文中蕴含的广泛内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秋水》。

初中时我们学过庄子故事两则,还有人记得这两则故事的大概内容么?
……
惠子相梁、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我们已经对庄子有了初步的感知,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庄子。

1.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他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

2.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

他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

3.《庄子》一书: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当然“道”是贯穿于他的始终的。

在天地生成之前,有一个混混沌沌的东西,它生成世间的万事万物,这就是所谓的“道”。

所以庄子认为政治上应该“无为而治”,生活上应该“安时而处顺”。

二.听朗诵,欣赏画面
三.文言知识积累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涘(sì)渚(zhǔ)殆(dài)
2.你能找出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吗?
①泾流之大:“泾”通“径”,“泾流”,指直流的水波。

②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3.参考教科书给文言文加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为《秋水》标号的内容加上注释
• 时至:按时令来到。

时,时令,这里作状语
• 百川灌海:众多河流灌注入黄河。

百,众多。

• 泾流:畅通无阻的河流。

泾,通“径”,直,通。

• 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是牛是马
• 河伯:传说中的黄河之神。

• 尽在己:全在自己这里。

4.翻译这几句话
•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了,许许多多的小水流。

畅通无阻的流水是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是牛是马。

这时候,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以为天下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

5.加注后面的几个词语或句子
• 北海:北方的大海。

• 东面:脸朝东。

• 旋其面目:转过他的脸来。

旋,转。

• 望洋向若:对着海神若一片茫然。

若,传说中的海神。

望洋,仰视的样子。

• 野语:俗语。

• 闻道百:听到很多道理。

百,众多。

• 莫己若: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这句子属于后置宾语,莫若己。

少仲尼之闻:小看仲尼的学识。

少,以……为少,小看的意思。

仲尼,孔子的字。

轻伯夷之义:轻视伯夷的义。

轻,以……为轻,轻视的意思。

伯夷,商朝末年人,他认为周王伐纣是不义的,商朝灭亡后,他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义,最后饿死。

所以古人称他是义士。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现在我亲眼看见您的广阔。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见……于,固定句式,被……
6.翻译这几句话的意思
他顺着河流往东走,到了北海,面朝东一看,看不见水的尽头。

这时候,河伯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迷惘的感叹说:“俗语有一种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我曾经听说过,有小看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我亲眼看见您的广阔无边,我要不是来到你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四.自由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含义。

1.思考:《庄子•秋水》是一篇寓言故事,你从中感悟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
明确:“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任何人都不应该自以为是,骄傲自大。

2.河伯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
明确:骄傲自满,但有自知之明。

3.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
明确: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味为尽在己。

面对黄河的雄壮、开阔,河伯夜郎自大了!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面对北海的波澜壮阔,通过比较,河伯认识到了自己的夜郎自大了!
4.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
明确:闻到百,以为莫己若责己狂妄曾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己浅薄
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结合上面的分析,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突出了河伯的形象并揭示寓意的。

……
• 对比。

• 黄河与北海的对比
• 河伯前后认识的对比
• 比喻。

6.本文出现了几个成语?你能找出来吗?
……
望洋兴叹:原指看到别人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因力所不及或条件不够而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仰视的样子。

贻笑大方:指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人笑话,大方:即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种专长的人。

也作“见笑大方”。

五.小结: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语言和比喻,我们学到《惠子相梁》《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秋水》都采用了这样的写法,他的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的寓言博大精深,人人都可能从不同的视角读出不同的意味。

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庄子的思想像燃烧千年的精神圣火,照亮了许多作家的人生之路;庄子的人格像一堆精神篝火,烘烤着现代人潮湿的心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