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
说课稿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董丽梅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的董丽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教法分析、过程分析、效果预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会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反应》是落实《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即“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的一个内容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它紧随在“从实验学化学”、“物质的分类”之后,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涉及到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是人们认识物质性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奠定了基础,同时是历年高考考察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2、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形成离子反应的概念;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先通过复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入手,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引入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再由学生阅读课本,总结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老师引导再次规范书写步骤,以酸碱中和反应练习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最后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如何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4、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Na2SO4溶液、KCl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HCl溶液、Na2CO3溶液、酚酞、CuSO4溶液。
(3)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上。
(4)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做实验,全班按座位分为9个小组。
二、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状况: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复分解反应、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对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等知识储备
学生能力状况:通过初中实验及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得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应用知识、迁移知识、挖掘信息的能力较差,有待提高。
学生心理状况:困惑的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加上学生基础薄弱,对方程式掌握不够牢固,教材不涉及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对于哪些物质可以拆、哪些物质不可以拆,单纯的依靠“易溶的”、“易电离的”去统领,学生理解不透彻,因此学习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以小组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归纳研究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观察法、讨论法等方法。
以“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实验验证→讨论得出结论”为主线。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验、团结合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具体安排:将全班同学分为9个小组,每小组6人,把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别搭在各小组中起到带头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做好准备
【复习导入】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学生先独立思考、翻书、讨论,把答案写下来,小组内相互批阅、指出不足)
H2SO4、NaOH、Na2CO3、Na2SO4、BaCl2、Ca(OH)2
(课件展示正确答案)【投影】
(二)实验探究、掌握新知
【实验探究1】将2ml的Na2SO4溶液分别加入2ml的稀KCl溶液和2ml的BaCl2溶液中,观察现象,分析反应的本质,哪些离子参与反应?
(先小组实验,依次记录实验现象、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自由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不得重复)
(课件展示)【投影】
通过实验思考 1、什么是离子反应?
2、实验(2)中的Ba2+和SO42-为何减少了?离子反应的
本质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结束后课件展示)【投影】
【实验探究2】
1、向盛有2mL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NaOH溶液。
2、向盛有2mLNaOH稀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
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3、向盛有2mLNa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1- 2mL稀盐酸。
(阅读课本P33页实验2-3,先小组实验,依次记录实验现象、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自由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不得重复)
(课件展示)【投影】
通过实验思考: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4、离子反应的特点是什么?
(结合实验,归纳出相应结论,自由发言,其它小组补充,不得重复)(学生自由发言结束后课件展示)【投影】
思考:实验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Ba2++SO42- ==BaSO4↓是如何书写出来的?
要求:阅读课本P32页内容,先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解答完后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本组形成统一结论,然后自由口头发言,其它同学
可以补充、纠错、不要重复。
【投影并讲解】写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归纳发言后展示课件、全班齐读)
【投影】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三)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要求:先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解答完后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本组形成统一结论,派代表上台展示,其它同学可以补充、纠错、不要重复。
(6分钟)
【课堂训练】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实验室制备CO2 (2)Fe与稀HCl反应制H2
【检测】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2)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反应
(先独立思考,按照书写四大步骤,解答完后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形成统一结论,上台投影展示,其它同学补充、纠错)
(学生展示成果结束后课件展示)【投影】
【成果汇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要求:先独自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将其要点写下来,进行小组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展示,阐述所学到的重要知识点,同学们进行补充(课件展示小结)
五、效果预测
通过这样教学过程的实施,将难点建立在实验探究基础上进行分散,能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又突显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板书设计
(一)、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2、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生成弱电解
质(弱酸、弱碱、水)
4、离子反应的特点:使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减少。
(二)、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
(1)“写”:必须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Na2SO4 + BaCl2==BaSO4↓+2NaCl
(2)“拆”:把在水溶液中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2Na+ + SO42- + Ba2+ + 2Cl- == BaSO4↓+ 2Na+ + 2Cl-
沉淀、气体、水、单质、氧化物、弱酸、弱碱等不能拆;(3)“删”: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2Na++SO42-+Ba2++2Cl- == BaSO4↓+2Na++2Cl-
(4)“查”:检查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
Ba2++SO42- == BaSO4↓
七、课后作业布置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HCl和NaOH 溶液反应
(2)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
(3)Fe和CuSO4溶液反应
2、判断下列离子反应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的,指出其错因。
(1)Fe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 +3H2↑
(2)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
H++SO42-+Ba2++OH- ==BaSO4↓ + H2O
(3)Fe+Fe3+ == 2Fe2+
(4)NaHCO3和HCl反应:2H+ +CO32- ==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