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中毒如何急救有哪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蟾蜍中毒如何急救有哪些措施
蟾蜍也叫癞蛤蟆,它有毒素,误⾷⽤很容易导致中毒,万⼀蟾蜍中毒了,我们就要学会急救措施,下⾯是⼩编带来的关于蟾蜍中毒怎么急救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蟾蜍中毒急救措施
1、中毒后要采⽤催吐法尽早排出毒物,⽤筷⼦、勺柄或⼿指刺激咽喉部,并饮⽤⼤量清⽔或淡盐⽔反复洗胃。
但不可⽤油类泻药导泻,有条件可以⽤硫酸镁导泻。
2、注射阿托品0.5-10毫克,如不见好转可2-3⼩时重复注射。
3、给中毒者饮浓茶或⽩糖⽔,并加服⼤量维⽣素B1和维⽣素C,以补充⽔液不⾜并加速排毒。
4、⽢草或红⾖、绿⾖熬汤内服,也可以起到排毒作⽤。
5、如果蟾酥误⼊眼中,引起眼睛红肿甚⾄失明,可⽤紫草汁、黄连汁或⽣理盐⽔点眼冲洗。
6、发现蟾蜍中毒者,除采取上述急救措施外,如果症状严重,要尽可能快地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紧急送往医院进⾏救治。
蟾蜍中毒的症状
发病机理
蟾蜍的腮腺和⽪肤腺能分泌毒素。
进⾷煮熟的蟾蜍(特别是头和⽪),服⽤过量的蟾蜍制剂,或伤⼝遭其毒液污染均可引起中毒。
蟾蜍毒的主要成分:蟾蜍⼆稀醇化合物(包括蟾蜍毒素和蟾蜍配基),作⽤类似洋地黄,可兴奋迷⾛神经,直接影响⼼肌,引起⼼律失常。
此外,尚有刺激胃肠道、抗惊厥和局⿇的作⽤;⼉茶酚胺类化合物,有缩⾎管和升压作⽤;吲哚烷基类化合物,可引起幻觉,对周围神经有类似菸碱样作⽤。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0.5-1⼩时,主要症状为:消化系统:剧烈恶⼼、呕吐、腹痛、腹泻、腹⽔、休克;呼吸及循环系统:胸闷、⼼悸、发绀、⼼律不齐,⼼电图可出现类洋地黄中毒的ST、T改变及传导阻滞。
重者可导致阿-斯⽒综合征、呼吸和循环衰竭;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嗜睡、出汗、⼝唇及四肢⿇⽊、惊厥;蟾毒误⼊眼内,可引起眼睛红肿,甚⾄失明。
偶有剥脱性⽪炎。
诊断
误服蟾蜍或过量服含蟾酥中药者。
出现上述中毒症状应考虑蟾蜍中毒。
治疗
排除毒物按中毒的⼀般原则处理,对症处理,出现类似洋地黄中毒症状,可⼝服或静脉滴注稀释的氯化钾;传导阻滞可⽤阿托品。
补充液体,⽌惊。
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者作相应处理。
如眼沾污蟾毒,可⽤紫草汁滴眼或冲洗。
蟾蜍的药⽤价值
1、蟾⾐
蟾⾐是蟾蜍⾃然脱下的⾓质⾐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管炎、腹⽔、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蟾蜍的头、⾆、肝、胆均可⼊药;同时蟾蜍的⾁质细嫩,味道鲜美,还是营养丰富的保健佳肴。
2、⼲蟾⽪
⼲蟾⽪是蟾蜍除去内脏的⼲体,性寒、味苦,可⽤于治疗⼩⼉疳积、慢性⽓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
近年来⽤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疗效,还能减轻副作⽤,改善⾎象。
3、蟾蜍壳
蟾蜍壳是蛤蟆蜕下的⾓质⾐膜,俗称“蟾⾐”,《本草纲⽬》中称之为“蟾宝”,具有扶正固本,攻坚破淤,搞癌消肿之神效,在民间素有治疗肿瘤、⼄肝、腹⽔等疑难杂症的“秘⽅”之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