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高考地理第三次测试试卷(三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年陕西省榆林市高考地理第三次测试试卷(三模)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 小题,共22.0 分)
1.为了抗击2020 年新冠疫情,我国通过网络及时向全社会发布“疫情实时地图”。
同时,在党中央号召下,我国许多有条件大企业纷纷临时转产抗疫医疗物资(防护
服、面罩、口罩、红外测温仪、呼吸机等)。
例如比亚迪是一家拥有IT 、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不计成本的投入,从汽车生产紧急转产到全然陌生的口罩生产领域,以其强大的研发能力,日产 5 百万到 1 千万个口罩。
结合材料回答1~3 题。
疫情期间,人们十分关注网络的“疫情实时地图”,及时了解各地区的相关疫情,
该“疫情实时地图”主要采用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2.为了抗击2020 年新冠疫情,我国通过网络及时向全社会发布“疫情实时地图”。
同时,在党中央号召下,我国许多有条件大企业纷纷临时转产抗疫医疗物资(防护
服、面罩、口罩、红外测温仪、呼吸机等)。
例如比亚迪是一家拥有IT 、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不计成本的投入,从汽车生产紧急转产到全然陌生的口罩生产领域,以其强大的研发能力,日产 5 百万到 1 千万个口罩。
结合材料回答1~3 题。
关于比亚迪企业从汽车紧急转产到口罩生产领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口罩生产线比较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B.为了在此期间迅速获取高额利润
C.加快产业进一步升级,适应当前市场
D.体现了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为了抗击2020 年新冠疫情,我国通过网络及时向全社会发布“疫情实时地图”。
同时,在党中央号召下,我国许多有条件大企业纷纷临时转产抗疫医疗物资(防护
服、面罩、口罩、红外测温仪、呼吸机等)。
例如比亚迪是一家拥有IT 、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不计成本的投入,从汽车生产紧急转产到全然陌生的口罩生产领域,以其强大的研发能力,日产 5 百万到 1 千万个口罩。
结合材料回答1~3 题。
疫情期间,国内有条件生产抗疫所需的医疗物资的企业()
A.其产品大多属于中端、高端医疗用品,对技术和质量要求十分严格
B.属于中、小型轻工业,分散分布在疫情较轻乡镇、县城
C.主要集中在经济、科技、交通、通讯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
D.主要集中在原料、劳动力比较丰富,交通便利的中西部地区
4.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存在着弱回流,农村回流劳动力
对乡村振兴与重构极为重要。
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 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回流前的最后一份工作和回流后的最后一份工作
的行业类型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如图为本次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行业类型分
布统计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 题。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相应的就业机会减少
B.珠江三角洲地区房价上涨,交通拥堵加重
C.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
D.国家实施振兴乡村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回乡创业
5.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存在着弱回流,农村回流劳动力
对乡村振兴与重构极为重要。
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 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回流前的最后一份工作和回流后的最后一份工作
的行业类型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如图为本次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行业类型分
布统计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 题。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特点,可推测()
A.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多倾向于农业生产活动
B.回流前后从事的行业不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C.回流后乡村制造加工业发展最为显著
D.回流后乡村的第三产业将得到很大推动
6.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湖口水文站位居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之地(如图甲示意鄱
阳湖水系分布),图乙为某日湖口水文站南北方向风速与该月平均风速逐时距平
日变化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
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的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
图丙为湖口
水文站多年平均月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回答6~8 题。
该日图示时段,湖口水文站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 C.陆风转湖风5: 00~ 6: 00
陆风转湖风8: 00~9: 00
B.
D.
湖风转陆风8: 00~ 9: 00
湖风转陆风14:00~ 15: 00
7.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湖口水文站位居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之地(如图甲示意鄱
阳湖水系分布),图乙为某日湖口水文站南北方向风速与该月平均风速逐时距平
日变化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
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的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
图丙为湖口
水文站多年平均月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回答6~8 题。
与冬至日相比,夏至日(均为晴天)湖口水文站的()
A. 陆风转湖风提前
B. 湖陆风转变均提前
C. 湖风转陆风提前
D. 湖陆风转变均推迟
8.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湖口水文站位居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之地(如图甲示意鄱
距平)。
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的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
图丙为湖口水文站多年平均月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回答6~8 题。
关于鄱阳湖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2 至 4 月输沙量较大,与长江干流处于枯水期,相对水位较低有关
由于 7、 8 月长江干流水位高于鄱阳湖,鄱阳湖湖区泥沙淤积现象加重
C.湖区的植被破坏、枯水期的采砂等人类活动,严重影响鄱阳湖输沙量大小
D.三峡水库 9-11 月蓄水后,有利于缓解湖区泥沙沉积,减轻湖泊萎缩现象
9.某游客在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考察时发现,园内海边一小山丘的东南沿海一侧
植被低矮而稀疏(甲景观图),而背海一侧植被高大而茂密(乙景观图)。
读图
回答 9~ 11 题。
该公园所处的自然带是()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10.某游客在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考察时发现,园内海边一小山丘的东南沿海一
侧植被低矮而稀疏(甲景观图),而背海一侧植被高大而茂密(乙景观图)。
读图
回答 9~ 11 题。
结合甲、乙两景观图,导致该小山丘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 热量条件
B. 土壤条件
C. 光照条件
D. 降水量条件
11.某游客在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考察时发现,园内海边一小山丘的东南沿海一
侧植被低矮而稀疏(甲景观图),而背海一侧植被高大而茂密(乙景观图)。
读图
回答 9~ 11 题。
该公园几乎每年都会受某自然灾害影响而闭园几天,此灾害最可能是()
A. 洪涝、干旱
B. 滑坡、泥石流
C. 台风、暴雨
D. 火山、地震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66.0 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辣椒原产国是墨西哥,其喜温暖、怕寒冷和霜冻,喜光又怕曝晒,喜潮湿怕
水涝,比较耐肥,适宜在通透性好、肥沃、保水保肥的中壤或轻质壤土中种植。
材料二:吉林省洮南市地理条件独特,盛产高品质辣椒。
2000 年,洮南市开始从
韩国引进金塔辣椒品种。
自此,洮南市取代了地理位置相对韩国更好的山东省,成
为韩国进口辣椒的首选地。
材料三:贵州省遵义布局有鲜椒市场、检验检疫区、交易中心、电商交易中心、冷链
仓储区、物流配送区及综合配套区。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的“老干妈”(品
牌)以辣椒为原料的调味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当地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最近几年,“老干妈”开始不再使用贵州辣椒,大量从外地收购。
材料四:图甲示意我国部分地区辣椒生产区域,图乙示意吉林省洮南市地理环境,
图丙示意贵州省遵义市部分区域交通线路。
(1)结合图甲,推测影响我国辣椒生产区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2)从气候的角度,说明吉林省洮南市盛产辣椒的有利自然条件。
(3)推测近几年,“老干妈”不再使用贵州辣椒,大量从外地收购的原因。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贵州省遵义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 2019 年 9 月开始,澳大利亚经历史上最严重的大火灾,已经持续了几个月,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过火。
丛林大火灾的规模可能会非常凶猛,温度也会非常高,甚至出现了高达 20-30 米的“火焰龙卷风”,但是不会导致降雨。
此次大火灾与整个澳大利亚持续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导致长期高温、干旱天气有关,同时也与监测不及时和救援不得力有关。
材料二:如图 1 为“澳大利亚地形图”,如图 2 为“火焰龙卷风”示意图。
(1)澳大利亚虽然四面环海,但是大分水岭以西绝大部分区域气候十分干旱,
请解释其气候干旱的成因。
(2)仅从气候角度,分析珀斯所在区域比布里斯班所在区域在夏季时更容易发生
森林火灾原因。
(3)简要的说明澳大利亚大火灾中出现的“火焰龙卷风”形成过程。
(4)列举出 4 个以上由于本次澳大利亚大火灾可能带来相关危害。
14.杭黄高速铁路简称杭黄高铁,自浙江省杭州市至安徽省黄山北站,线路全长265公
里,设计时速250km/h 。
设计没有走直线而是走Z 字形路线,全线串起了许多重要城市共设 10 个车站,也串起了西湖、西溪、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山等多
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线路。
如图为杭黄高铁走向示意图。
从“沿杭黄高铁旅游线路”区域自身条件,分析其对广大游客有极强吸引力的原因。
15. 陕西在继秦岭生态带之后,再增加一条长521 公里呈带状分布的渭河生态景观带,生态
湿地及水面景观等15 万亩,建成堤防工程630 公里。
将形成秦岭、渭河南北相望的两大生态景观带。
同时,渭河生态区的建设将带动沿渭百姓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脱贫致富。
使渭河成为一条造福两岸群众的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文化河
和致富河,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前期治理目标。
说明河岸植被缓冲带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的生态功能。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疫情实时地图”主要根据当地的疫情状况确定疫情的严重性,需要对多
种来源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所以使用的是GIS 技术,A 正确。
故选: A。
GPS 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 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
几何与物理信息及各种变化,发现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变化并对GIS 进行数据更新;GIS 用于对多种来源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在党中央号召下,我国许多有条件大企业纷纷临时转产抗疫医疗物资,主
要体现的是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D 正确, A 错误。
企业不计成本的投入,说明不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 B 错误。
比亚迪企业为汽车生产企业,生产口罩不能加快产业进一步升级, C 错误。
故选: D。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
策等。
该题目难度较小,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
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3.【答案】C
【解析】解:我国生产防护服、面罩、口罩的技术非常成熟, A 错误。
根据材料,我国许多有条件大企业纷纷临时转产抗疫医疗物资,可知 B 错误。
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工业生产水平高,能快速生产医疗物资, C 正确。
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最丰富, D 错误。
故选: C。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
策等。
该题目难度较小,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
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4.【答案】B
【解析】解:据材料,珠三角地区在回流前后产业发生一定改变,其中初级制造业在回
流前后发生极大的变化,由此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就
业机会减少, A 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此外,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加之国家实施振兴乡村政策,
鼓励农村人口回乡创业,使得农村人口出现回流,C、 D 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珠江三角洲地区房价上涨,交通拥堵加重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
原因, B 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B。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应从珠三角地区对人口迁出的推力、
农村地区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两方面回答。
5.【答案】D
【解析】解: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多倾向于服务业, A 错误;
回流前后从事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B 错误;
回流后批发零售业发展最为显著, C 错误;
回流后乡村的第三产业将得到很大推动, D 正确。
故选: D。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 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6.【答案】C
【解析】解:由题中材料可知,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是陆地气温较高,湖泊气温低于陆地
的时刻,由题中图可以看出,8: 00-9: 00 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 C。
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
本题以某日湖口水文站南北方向风速与该月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湖陆风的成因。
7.【答案】A
【解析】解:与冬至日相比,夏季陆地升温快,陆风转湖风提前,夜间降温慢,湖风转
陆风时间推迟,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湖陆风转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湖陆)温度的变化。
河湖的补给关键在于水位高低的变化。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湖口水文站的湖陆风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
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8.【答案】D
【解析】解: A 、 2 至 4 月长江干流处于枯水期,相对水位较低,鄱阳湖补给长江,
输沙量较大,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于 7、8 月长江干流水位高于鄱阳湖,长江补给鄱阳湖,鄱阳湖湖区泥沙淤积现象
加重,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湖区的植被破坏、枯水期的采砂等人类活动,严重影响鄱阳湖输沙量大小,观点正
确,不符合题意。
D 、三峡水库9-11 月蓄水后,有利于缓解湖区泥沙沉积,可能会加重湖泊萎缩现象,观
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陆地水体的关系特征: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
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解题关键是对陆地水体类型及相互关系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获
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利用图中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9.【答案】C
【解析】解: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公园所处的自然带是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故选: C。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
受其控制,
形成了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热量带:热带、温带、寒带。
植被、土壤等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条件是产
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对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10.【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园内海边山丘的海拔较低,东南沿海一侧和背海一侧的光照、
热量和降水差别不大,甚至东南沿海一侧更优越,因而推测,两侧的植被差异可能是因
为背海一侧有火山灰形成的肥沃土壤。
故导致该小山丘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
是土壤条件。
故选: B。
读图可知,园内海边山丘的东南沿海一侧植被低矮而稀疏,背海一侧植被高大而茂密。
其差异的原因要从光照、热量、土壤、水分等方面分析。
解题关键是了解影响植被差异的因素,并熟记基础知识,分析题中材料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11.【答案】C
【解析】解:该公园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漳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台风登
陆频繁,最可能受到台风暴雨的影响。
故选: C。
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气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有着
强大的破坏力。
影响我国的台风,大致有三条路径,福建是台风的频繁登陆区。
难度中等,关键是熟记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不同类型常见的自然灾害,成因、分布、
影响等,并提高读图、析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12.【答案】解:(1)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
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2)吉林省洮南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下降热量条件好,光照时间长,水热条件好;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辣椒体内有机质的积累;而且该地区纬度高,气温相对较低,病虫
害较少。
(3)由于贵州地形崎岖,坝子是主要农业区,面积小,不利于大规模经营,生产成本高;
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种植辣椒的劳动力不足;贵州辣椒的品牌效应好,辣椒价格高,
导致生产成本提高;贵州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其它辣椒生产地区的交通
条件好,运输成本低。
(4)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可以从农产品品质、农产品的深加工、品牌推广、储存和运
输销售等方面考虑。
比如辣椒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广告宣传,打
造知名品牌;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提高辣椒品质;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提高辣椒的保鲜
期,防止运输损伤等措施。
故答案为:
(1)气候因素(热量、降水、光照等差异);土壤因素(或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结构(或市场、劳动力、科学技术)等人文因素差异。
(2)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水热组合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有
(3)贵州地形崎岖,不利于大规模经营,生产成本高;贵州辣椒的品牌效应使辣椒价
格高;以及交通、保鲜、检疫、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地的货源竞争范围
扩大;“老干妈”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所以不再使用贵州辣椒。
(4)加快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结构,适当扩大辣椒生产规模,利于机械化经营,降低
生产成本;建设生产科研基地,引进或培育优质辣椒品种;延长辣椒加工产业链,提高
产品附加值;发展与辣椒相关的旅游、文化等产业,实现经营多元化。
【解析】( 1)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分析。
(2)根据材料,辣椒喜温暖、怕寒冷和霜冻,喜光又怕曝晒,喜潮湿怕水涝,比较耐肥,
适宜在通透性好、肥沃、保水保肥的中壤或轻质壤土中种植,结合吉林省姚南市的
气候特征分析即可。
(3)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自然条件(土地、水源、原料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政策等)。
(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把农业发展、农业资
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
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考查影响农业和工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
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13.【答案】解:(1)南回归线从澳大利亚中部穿过,这使得该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
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东部为大分水岭,阻挡了由东南信风带带来的水汽;
西部地区受寒流减湿作用影响,降水稀少。
(2)珀斯是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夏季高温少雨,气温高,更容易发生火灾;布里
斯班所在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虽然温度高但降水量大,所以不易发生火灾。
(3)火灾发生,地面气温升高,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周边的空气会流向它,导致
中间的空气辐合上升,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就形成火焰龙卷风。
(4)森林火灾发生后燃烧了大量的森林植被,造成森林锐减,且材料“火灾也对野生
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已经有数百只考拉葬身火海”可知,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
坏;森林的燃烧并对环境污染加剧;此外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
故答案为:
(1)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且由于大分水岭山脉的阻挡,东南信风带来的暖湿气流无法达到;西部地区还受寒流减湿的
影响,降水稀少。
(2)珀斯所在区域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更容易发生森林火
灾;布里斯班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气温虽较高,但受夏季风(海风)
和山地抬升作用影响,降水较多,不易发生森林火灾。
(3)某区域火势凶猛,强大的热力促使该区域空气迅速上升,近地面形成强低压中心,附
近空气从周围辐合随之上升,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发生(顺时针)旋转,便形成了火
焰龙卷风。
(4)大气污染、水污染加剧,土壤退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野生动植物种类减少
甚至频临灭绝,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引发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大。
【解析】( 1)气候影响因素,一般可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
(2)珀斯所在区域是地中海气候;布里斯班所在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3)“火焰龙卷风”跟气旋的形成相似。
(4)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从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