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作者:郝秀芬
来源:《广东蚕业》 2020年第8期
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0.08.18
郝秀芬
(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农业农村局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产品日趋青睐。
但受诸多因素综合影响,如较低的产量、较长的饲养周期等,导致地方畜禽品种数量正在逐步减少。
针对这种情况,需依据市场需求,大力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科学保护与开发利用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农村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也能够得到提高。
关键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S8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20)08-38-02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产品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价格往往高出同类产品数倍,但消费者的需求依然居高不下。
目前,从事地方畜禽品种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就在于地方畜禽品种存在较长的饲养周期,需较高的生产成本。
很多农户为加快畜禽生长速度,盲目实施引种工作,混杂其他品种,导致丢失原有品种的优秀基因。
基于此类情况,相关部门需及时介入,制定完善的保护与开发方案。
1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的重要性
1.1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构建生物多样性,离不开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这一关键组成。
一旦丧失动物遗传资源,将难以再次恢复。
地方畜禽品种具有良好的口感和较高的繁殖力,抗病力、抗逆性等方面显著优于混交品种,遗传基因十分优良。
同时,通过开发利用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也能够培育更多优质的畜禽新品种。
但受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畜禽品种资源呈现出逐渐减少的态势。
需通过保护与开发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改善畜禽品种结构,提高优良性状,进而满足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
1.2 保障人类食物供给与安全
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畜禽能够提供肉、蛋、奶等优质产品,满足人类的衣食住行需求。
由此可见,畜禽会对人类的持续生存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而地方畜禽品种具有无法替代性,因此,要深入开展保护、开发工作,维持动物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2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面临的危机
2.1 没有充分认识到保护畜禽品种资源的意义
部分地区充分引入与发展“引进品种”,而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
在外来品种的冲击作用下,畜禽品种混杂程度显著提高,大量的优良畜禽基因消失。
同时,部分社会主体的认识水平较低,引进杂乱的畜禽品种,甚至部分引种工作没有得到相关
部门的批准。
这样在杂交地方品种与外地良种的过程中,将会丢失较多有价值的基因[2]。
2.2 缺乏完善的保护体系
很多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只有较短的发展历程,尚未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
部分人
员没有充分认识地方畜禽品种的优良特性,不注重深度挖掘。
在畜禽品种资源开发过程中,现
代育种技术应用深度不足,难以培育更多优质新品种。
保护工作与开发利用的联系不够紧密,
存在脱节问题,畜禽资源优势难以向经济优势顺畅转化。
2.3 研究不够深入
部分地区科学测定了地方畜禽品种的生理生化、遗传性质等内容,但没有构建系统、完善
的畜禽品种评价机制,以及深度了解畜禽品种的遗传特性与特征。
很多地方并没有构建地方标准,不能够充分认识品种资源的遗传特性,遗漏了较多珍贵的畜禽品种,这样就难以全面保护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影响保种工作的高效开展。
3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
相关部门及人员要充分重视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深刻认识到保护开发成效将
会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也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只有科
学开展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方可以促使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推动新
产业的开发与发展。
目前一些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形势,如数量、品质严重下
降等[3]。
因此,相关主管部门需充分重视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全面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等新旧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畜禽品种资源的重要性,持续提高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管
理水平。
3.2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制定保护方案
通常情况下,地方畜禽品种往往集中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不具备较高的繁育技术,导致
畜禽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较强,能有效适应传统饲养管理模式。
地方畜禽品种具有稳定、整
齐的总体性状,拥有匀称的体格与结实的体质。
以河南省为例,畜禽品种包括金定鸭、闽北白鹅、官庄花猪等,这些品种拥有全面的性能,若不能够科学保护与开发,优秀基因很容易彻底
丢失。
因此,要贯彻因地制宜的理念,合理制定地方畜禽品种保护方案。
首先,常规保种。
本
种手段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将自然保护区合理划定于原产地,对构建保种群。
每一个自然保
护区的保种群往往在2个以上,按照3 km的标准控制保种群的距离。
要依据相关标准严格控制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质量,禁止近交等现象发生。
其次,生物技术保种。
本种方式是运用现代化
超低温设备,冷冻保存具有明显特征的畜禽精液或胚胎,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畜禽品种。
该方
式成本低廉,但技术要求较高。
3.3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扶持力度
相关部门需充分认识到保护地方品种资源的意义,于地区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入保护内容。
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适当加大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
总结保
护经验,改进和完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挽救保护技术。
需
充分认识到,开发利用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根本目的,因此要引导社会企业深入参与,
通过与政府、企业的密切合作,构建完善的地方畜禽资源保种基地等。
深化科学研究,贯彻品
系繁育、培育条件改良等措施,提高地方畜禽品种性能,稳定遗传基因。
首先,加强机构建设。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需花费较长的时间,以及投入较高的成本。
因此,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逐步构建完善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机构。
协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领导开展畜禽品种
资源保护工作。
为保证保护工作的开展成效,需构建完善的责任制度,严格落实资金、技术等
要素,以便高效、顺利地实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工作。
其次,加大资金投入。
地方畜
禽品种资源保护的公益性特征明显,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难以获得较高的回报。
因此,地
方政府需在财政预算中加入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经费,设立专项资金等,从资金角度给予大力扶持,促使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的资金需求得到切实满足。
最后,完善地方考评机制,于
地方目标考核任务中加入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方面的内容。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具备不可再生性,
相关主管部门需增强前瞻意识,严格考核相关部门、人员的保护开发工作效果,切实增强负责
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主动意识[4]。
3.4 加强技术合作,确定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是推动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重要基础,而畜牧业产业化则需依托于保
种基地来实现。
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稳步建设保种基地,加快资源保护开发步伐。
基于现
代技术的支持,规范开展检测试验工作,充分明确品种特征、生产性能等相关技术指标,进而
更加科学地开发产品。
首先,加强技术合作。
育种公司、科研机构等主体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
开发方面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
因此,选择与这些主体加强合作,拓展合作形式,
落实联合保种选育工作,提高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质量。
其次,明确选育方向。
既需要
做好传统保种选育工作,如保种场的构建、自然保护区的划定等,又需要运用现代技术,充分
研究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生理、生化、营养等性能。
结合研究结果,科学确定地方畜禽品种资
源的特征,找准选育方法。
3.5 增强品牌意识,推动畜牧业发展
为切实提高地方畜禽品种养殖的经济利益,加快地区畜牧业发展步伐,相关职能部门需结
合实际情况,深入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
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引进更多具有相应资质与实力的
组织、企业等,通过改革生产模式,构建特色畜牧业发展格局,打造地方特色优质品牌,扩大
市场影响力。
拓展畜禽生产产业链,连接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
合理制定地方畜禽品种资
源产品的生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使消费者的信赖度、满意度得到改善,扩大产品的市场销
量[5]。
首先,积极注册商标。
树立超前意识,及时申请注册地方畜禽品种商标,明确商标的生产区域范围等,这样可避免遭到其他企业或个人的非法利用,有助于推动地方畜禽产业的整体
发展。
同时,在产品质量严格控制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产品外观包装,凸显地方特色。
明确标
注商标、营养成分、生产日期等,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
其次,构建生态养殖体系。
加强生态
养殖理念的宣传工作,革新养殖户的思想认知,帮助其充分认识到生态养殖的价值和意义。
特
别是近些年来,为改善生态系统,全面落实退耕还草、还林等战略,促进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
与实施。
养殖户可于果园、草地中放养畜禽,这样能够降低饲喂量,控制害虫、杂草,增强畜
禽的抵抗力等。
相关主体需跟踪服务养殖过程,科学制定防疫程序,避免发生畜禽疫病。
此外,严格控制饲料质量,避免选用添加工业用料或化学药剂的饲料产品,否则将容易影响畜禽产品
的品质安全。
农村养殖户尽量利用本地的饲料资源,以此降低养殖成本。
4 小结
通过保护与开发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能够显著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水平,推动地方畜禽
业的整体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需充分认识到保护与开发畜禽品种资源的意义,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保护开发质量。
参考文献
[1]席邦德,杨开明,彭邦星.安顺市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开发现状与对策[J].贵州畜牧兽医,2019(2):13-15.
[2]张丽,魏清宇,李培峰,等.山西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现状与建议[J].山西农业科学,2018(12):2094-2097.
[3]李文庆.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J].当代畜牧,2018(12):4-5.
[4]田传春,王俊生,倪泽,等.安徽省地方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J].猪业科
学,2018(7):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