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利用学科赛事助推传媒专业课程改革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学科赛事助推传媒专业课程改革
摘要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对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在学科赛事助推专业应用型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就学科竞赛第二课堂向第一课堂过渡、学科竞赛与应用型课程互动、学科赛事成果转化、学科赛事激励机制保障等进行了阐述,希望将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和手段,与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传媒专业;学科竞赛;课程改革;应用型我国经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决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体的教育改革方向,这一问题在教育管理部门、地方高校、用人单位之间已经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在十三五规划中,西安培华学院也明确了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并通过一系列发展战略部署初步实现了学校办学目标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型。
传媒学院各专业也在学校的指导和要求下逐步建立与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创新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要求专业通过真实环境实现专业和行业的结合,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学科竞赛获得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和水平认证,为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拥有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广告学和网络与新媒体等六个本科专业近2300名学生,作为最具应用实践人才培养的二级学院之一,传媒学院一直在积极地组织学生各类学科赛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五年来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超过100项。
从2017年开始,围绕姜波理事长提出的聚焦力量办大事的指导方针,传媒学院也对学科赛事做了相应的工作部署,对可以参加的省级以上重点学科赛事进行了再次梳理,并建立以学术委员会为指导委员会,各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实践实训指导教师、专业学长、教学管理人员为小组成员的学科赛事小组,力争在取得省级以上学科赛事好成绩的同时,更借学科赛事助推应用型课程改革,实现专业更长足的发展。
在落实执行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也对学科赛事与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对未来继续进行教学改革有了一定的思索。
一、学科竞赛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人才培养路径中,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省、学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科竞赛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搭建这种有别于课堂的培养人才的平台,各级各类竞赛的开展层出不穷,如各类设计大赛、建模大赛、技能大赛、知识竞赛。
近几年来,传媒学院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赛事的,并在组织院赛、校赛、省赛和国赛的基础上,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教学成果,形成了浓厚的教学氛围,证明了学科竞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实战能力、营造学习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等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科竞赛可由第二课堂向第一课堂过渡学科竞赛虽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巨大,但目前很多高校在组织学科竞赛时大多还是纳入到第二课堂,只是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成果展示,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学科竞赛对于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的李大潜教授也多次提出,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和手段,还必须将学科竞赛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各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努力扩大受益面,努力提高广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第二课堂的学科竞赛一般主要各二级学院社团组织为主,在竞赛组织的秩序性、系统性、科学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科竞赛对专业建设的助推作用,传媒学院逐渐将学科竞赛由第二课堂转到第一课堂,由教师统筹组织为主。
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为更好地发挥学科竞赛第一课堂的作用,学院在人才方案的修订和调整中,对实验实训课程进行了统筹调整,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如广告学专业、网络新媒体专业等专门针对高年级同学设置了广告实战大赛
新媒体大赛等赛事实践课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置了拍摄微电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设立了配音作品实操,戏剧影视文学设置了短片创作等实训课程,这些课程作为专业的专业课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里,通过赛事任务和校企合作真实任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在组织管理方面,为确保学科赛事对课程教学的全面推进,在积极动员学生之上,充分发挥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能,从学术委员会的专业培养规划指导、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指引把控、专业负责人的专业组织安排、实训实践教师的认真指导、专业学长的配合动员到最后教学管理人员的统筹管理,确保学科赛事从专业中来到专业中去。
三、学科竞赛要与应用型课程建设良性互动传媒学院六个专业可以参加的学科赛事很多,每个赛事组织的时间、参赛要求等都不同,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传媒学院根据专业课程群课程能力的培养指标、学生不同年级的专业水平合理安排不同的赛事,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导向,形成学科赛事活动与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
在学科赛事选择方面,传媒学院坚持普适和培优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普适性,各专业在结合课程、课程群的培养能力下要选择全部或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的学科赛事,以便落实第一课堂应用型课程的教学目标,这些赛事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参加;所谓培优性,是指各专业在大三、大四阶段要发掘本专业优秀学子集中参加大型赛事,注重的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在学科赛事组织方面,传媒学院坚持多层次广辐射的原则。
多层次,指的是学院在赛事组织上包括了院赛、校赛、省市赛、国赛等多个级别,鼓励学生全员参加学科竞赛,通过不同层次赛事的选拔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能力。
广辐射,指的是学院的赛事种类上,既有各专业国家级、省市级等常规的学科竞赛,如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西国际电影节、陕西省校园艺术节等,也包括了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主办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学的学科赛事,如现代汽车营销大赛、全国无人机航拍大赛、新媒体创意大赛等,还包括了学校校企合作形成的赛事,如永兴坊创意设计大赛、太阳葡萄庄园标志设计大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