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上市公司发展趋势分析_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为例_王伟
我国上市公司探试说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的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探试说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16cfda7284ac850ad0242b7.png)
我国上市公司探试说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不断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逐渐得到了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重视。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质量的现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试图构建一套能合理反映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对其评分计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性披露质量水平,从而为监管层加强监管、引导、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提供理论证据。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及时、真实的信息披露是保证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信息尤其是重要的会计信息是连接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桥梁,通过获得正确而又关键的信息,投资者可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运营成果,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公司可以通过披露信息向外界展示公司的情况,使外界消除对公司的错误认识,提高公司的信誉和形象。
因此,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体系已经基本确立,但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却发展不够完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侧重于对强制性信息进行披露,而强制性信息披露由于具有一定的弊端,上市公司虚假披露信息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导致我国的信息披露诚信缺失问题严重,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不高,而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单纯地进行强制性信息披露是不行的,还要积极地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
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在我国构建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主,自愿性信息披露为辅的披露体系,可以更好的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满足社会对于信息透明度的要求,并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
一、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1.披露不足与过度披露并存。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较少自愿披露信息,很少有公司详细披露其下年业务发展战略;一些上市公司提供的预测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太大;还有的上市公司对有利于公司的会计信息过量披露,而对不利于公司利益和相关者利益的会计信息披露,常常不够充分,甚至三缄其口。
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思考
![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d8310df453610661fd9f496.png)
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思考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体现资本市场信息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容、动因和途径等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发展的建议。
标签: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监管一、自愿性信息披露概念、动因及途径1.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需求者与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装置,财务报告中的内容按披露方式可以分为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
强制性信息披露指的是上市公司按照公认会计准则和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披露公司的基本财务信息。
和强制性信息披露方式相对地,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企业自愿地披露除强制披露的财务信息以外的信息的方式。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001年发表的《改进企业报告: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将自愿性信息披露定义为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的、未被公认会计准则和证券监管部门明确要求的、基本的财务信息之外的信息。
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3年4月推出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自愿性信息披露,该报告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是除强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披露的信息。
2.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因(1)理论诠释。
代理理论、信号理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性、订立私人契约将支持会计信息的自愿性披露,他们存在着鼓励企业向所有者和资本市场披露自身信息的因素。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代理理论、信号理论等的应用,也是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本市场全球化的结果。
(2)实务推动。
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能够缓解“诚信”危机,增强投资者信心,给企业带来许多好处,表现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信息质量;降低企业资本成本,提高股票价格;筹措资金,增强资本的流动性;树立企业责任方面的良好形象。
3.制度性根源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资本市场全球化扩张,企业融资模式由内部转向外部,为吸引更多资本,需要提供更多更透明的信息。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状况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c510f032ba0d4a7303763ac1.png)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状况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自愿性信息披露将日益重要。
但是自愿性信息披露始终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文章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监管措施。
标签: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监管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对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补充和深化,它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展示上市公司未来价值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001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改进财务报告: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报告中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界定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定义: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的,而非公认会计准则和证券监管部门明确要求的基本财务信息之外的信息。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自愿性信息披露将日益重要。
但是如何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始终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相关信息披露制度还不完善;自愿性披露程度逐年扩大,但水平仍然很低。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一系列上市公司虚假信息的曝光,自愿性信息披露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对其加强监管也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现状目前,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相关制度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还处于建设期,现有规章制度大都单独存在且缺乏系统的规范。
中国证监会2002年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除按照强制性规定披露信息之外,应主动、及时地披露所有能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信息,并保证所有股东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信息。
2005年7月又发布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以加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3年4月推出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自愿性信息披露,该报告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是除强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披露的信息。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研究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cbb28c8762caaedd33d44b.png)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所要求的水平与质量越来越高,仅仅依靠强制性信息披露已不能满足投资者对信息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希望对后续研究者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自愿性信息;现状;上市公司一、国外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规制和内容1.美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规制和内容美国是世界上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国家,对上市公司信息的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息的透明度,一直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追求的目标。
1994年,aicpa(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表报告从10个方面总结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需求。
1995年,sec(securi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了“安全港”条款,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可能面临的股东诉讼提供某种形式的保护。
2001年,fasb(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改进财务报告: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改进财务报告过程、增加自愿性披露的政策建议。
在fasb的促进自愿信息披露的研究报告发表后,为了强化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sec表示将采取具体措施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并列出了20个需要自愿披露的方面内容。
以下是各发布机构具体的披露内容。
(1)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①披露名称:投资者需求。
②披露内容:运作信息及业绩评价指标;改变业绩测度指标的原因;管理者对风险和机遇的评价;体现公司核心能力的指标等。
(2)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①披露名称:改进财务报告(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的法律探析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的法律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ebd46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2.png)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的法律探析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的法律探析信息披露依照政府是否进行管制,分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
在一个有活力和竞争较为充分的资本市场上,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不可缺少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将会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主要是对强制性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规定很少。
为了防止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水平、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我国应该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加以监管,通过立法为自愿性信息披露建构一个制度平台,对自愿性披露行为进行鼓励、引导和约束,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惩处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
一、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信息披露按照政府是否进行管制,分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除强制性信息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对外披露的公司信息。
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信息披露都是公司管理层向外传递信息的手段,都要提高信息质量为基本目标,这两种方式都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互相博弈的结果。
自愿性信息披露只是在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基础上,对公司整体的信息披露进行深化和补充,并不是相互替代关系,也不意味着一类信息价值较高,而另一类信息价值较低。
无论是自愿披露的信息还是强制披露的信息都应该都应满足真实性、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等要求。
二、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扩张,由于存在着争夺资本的竞争压力,为了吸引资本,让投资者意识到企业有着良好的报告记录,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企业具有自愿报告有关它们企业自身信息的动机。
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竞争的加剧使得单个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大。
为更好、更及时地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投资者需要获得更多的企业信息,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数字化的货币信息,还需要非数字化的非货币信息,不再满足历史信息,还需要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管理层迫于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增加的压力,也有自愿进行信息披露的动机。
《2024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范文
![《2024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53ff2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f.png)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投资者、股东以及公众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
这些信息不仅是市场决策的基础,更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和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
然而,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仅仅局限于强制性的法律规定,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取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来提升公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本文将针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重要性、影响因素及优化建议。
二、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主动向公众披露除法定要求外的会计信息。
这种披露方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公司透明度:通过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公司能够更全面地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使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
2. 增强公信力: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诚信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
3. 引导市场预期:公司可以通过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引导市场预期,稳定股价。
三、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促进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因为良好的治理结构能够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2. 法律法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和规范,是影响公司是否进行自愿性披露的重要因素。
3. 投资者需求:投资者的需求和偏好也会影响公司的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
当投资者对某方面的信息有强烈需求时,公司更可能进行相关信息的自愿性披露。
4. 媒体监督: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和监督,能够促使公司进行更多的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以应对公众的关注和质疑。
四、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优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以下建议: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制定更加完善和具体的法律法规,明确上市公司在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公司信息披露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探讨及应对策略_王伟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探讨及应对策略_王伟](https://img.taocdn.com/s3/m/2332541510a6f524ccbf85e0.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下接第 266 页) ( 2 ) 加快推进社会征信制度和完善信用担保建设 。信息不对称引起 [7 ] 的风险问题是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 政府应充分发 挥其独特作用,整合社会各职能部门资源,构建跨部门的信用信息平 台,实现部门内部的信息共享,以实现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监 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融资环 境。在西方国家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强有 力的保障,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可以参与中小企业担 保机构的建设,以建立较为完善的政府融资渠道并可克服民间私营担保 [2 ] 机构的弊端。 ( 3 )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鼓励并推动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 融机构的建设,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民间金融资本的 [9 ]34 优势。融资难得背后不是货币政策而是融资体制 。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明显缺乏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 。时代的变化导致已有的金 融体制无法完全适应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政府部门应逐步进行金 融体制改革,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同时,对于民间金融组织,宜 疏不宜堵,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引导 、监督、 规范民间地方 性金融机构的建立,强化民间金融机构的市场作用 。民间金融的发展可 [10 ]65 以填补体制造成的中小企业信贷空缺 。 ( 4 ) 积极运用财税手段 。中小企业融资首先是内源性融资,其次才 [11 ] 是外源性融资。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减少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 技术企业的税务负担,以利于其内源性融资渠道的贯通,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中小企业的财务困境。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我国市场 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在解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调整我国产业 结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解决中小企业 的融资难题不仅需要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内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政府 能够从宏观上注重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良好的融资环境,完善相关的法 律法规,积极推动新型融资机构的建立,相信中小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 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自然会主动解决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中小企业的 融资缺口问题,从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 作者单位: 成都 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关键. 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模式及政策扶持 [J] . 经济 [ 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 ,( 1O) : 41 - 46. [ 2] 高艳英. 构建 多元化融资渠 道 破解 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J]. 中 国商贸,2012 ,( 14 ) : 139 - 140. [ 3] 陈蕾. 信息不对称视角 下的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分析 [J] . 投资 研究,2011 ,( 10 ) : 56 - 65. [ 4] 袁蓓. 对 我国中小企业 融资难问题 的探 讨 [J] . 生产力 研究, 2012 ,( 5 ) : 229 - 230 ,250. . [ 5] 徐洪水. 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 — —理论分析与 宁波个案实证 研究 [J]. 金融 研究与政策路 径— 研究,2001 ,( 11 ) : 47 - 53. [ 6] 潘永 明, 梁 媛, 王丽平等. 中国中小企业 融资 路 径 创新 [J]. 云南社会科学,2012 ,( 1 ) : 94 - 98. [ 7] 黄隽,艾飞 尔. 大 型银行服务 中小企业的模式创新 [J] . 新金 融,2012 ,( 6 ) : 24 - 27. [ 8] 唐士奇,童红梅. 从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看融资困难的解决思路 [ J] . 南方金融,2012 ,( 4 ) : 13 - 16. [ 9] 许礼刚. 我国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及 应对 策 略 [J]. 经济导 刊, 2011 ,( 10 ) : 34 - 35. [ 10] 马旭萍. 民 间 金融 支 持 视角 下的我国中 小企业 融 资问题 研 究 [ J] . 财会研究,2012 ,( 12 ) : 65 - 68. [ 11] 吴飞, 王 淑 梅. 我国中小企业 融 资 效率 综合评价 和实证 分 析 [ J] . 特区经济,2012 ,( 07 ) : 273 - 275.
《2024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范文
![《2024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603f6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0.png)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和监管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其中,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透明度的重要体现,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以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供参考。
二、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概述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法定信息披露要求之外,主动、自主地选择披露的会计信息。
这种披露方式有助于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也是公司展示自身实力、诚信和责任的重要途径。
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信息。
三、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自愿性信息披露,主动公开更多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公司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不准确,甚至存在误导性信息;此外,监管机构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也有待加强。
四、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分析1. 认识不足:部分上市公司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满足法定披露要求即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内容不完整、不准确:部分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不准确,甚至存在误导性信息,导致投资者难以做出正确决策。
3. 监管不足: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
五、优化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策略1. 提高认识:加强上市公司对自愿性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完善法规: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明确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和时限等要求。
3. 加强监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措施,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f55d35f25c52cc58bd6be5a.png)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邵敏来源:《现代企业》2018年第05期开始于2007 年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了我国国内外大量企业的破产,从而金融监管倍受关注,企业信息披露也开始倍受监管部门等的重视。
企业信息披露是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也是投资者能够获知企业经营状况、盈利状况、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
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强制性信息披露,一般情况下是通过会计报表披露信息;二是企业自愿性的信息披露,而对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定义尚且没有一个官方的定论。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了对有关决策有用的信息,但是目前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仍存在诸多问题,并不能满足监管部门等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要求,同时也不能满足当前证券投资者日益增长的上市公司信息需求。
本文分析旨在为通过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进而从根源入手,寻找完善方法。
一、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可行性分析在属于新兴证券市场的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同样存在着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对上市公司和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将日趋显著,从而突显其重要性。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需求的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成为必然趋势。
1.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投资决策的必然要求。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公司管理层在强制性信息披露以外,主动公开披露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公司财务及非财务信息的自利性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企业价值提升。
自愿性信息披露不仅为管理者、投资者及证券市场带来好处,也同时会为整个社会带来收益。
社会期望市场能有效运转,证券价格能正确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因而能够引导投资资金的流转方向。
2.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提供了规范。
回头看看我国证券监管部门与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规定的十余年变迁,可以将我国信息披露行为制度的逐步完善划分为四个前后关联的阶段。
企业治理结构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企业治理结构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cda2f2770bf78a652954f6.png)
作者简介 : 陈晓红 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长沙市 ,103 408 ;
林 莎 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 究生。
经济与管理研究 (09 20 年第 5 ) I eerho cnmc n ngmet 期 R sac nE oo is dMaae n a
都不可能完全单独地成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完美替代 , 因而 , 理想的情况是这两种治理机制实现最佳配合与均衡。
一
、
引言
在现代资本市场 中, 对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 的要 求源 于管理层 和外 部股东 之间 的信 息不对 称和利 益 冲突。有
效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 , 使股价更准确地反 映公 司信 息 , 而强化资本市场对公 司管理层 的约束 。特 从
别是随着安然 、 田等事件的相继曝光 , 蓝 投资者更趋 于理性 , 对上 市公 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不 断提高 , 制性信 息披 强 露已不能满 足投 资者多样 化的信息需求 , 而要求有更多 的 自愿性信息 披露来 提高信 息披 露质 量 。公 司治理 结构 建立在所 有权与经 营权分 离 的基 础上 , 是控制 、 管理 公 司的一种机 制或 制度安排 。它通 过对企 业 的股 东会 、 董 事会 、 监事会 、 经理层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 间的权力进 行分配和制衡 , 对各种越权和违 规行为进 行防范 和制约 , 对
香港上市公 司的四个治理指标 ( 董会 中独立董事 比例 、 总经理董事长是否两职合 一、 是否存在稽查委员会 、 董事会 的
家族成员 比例 ) 来考察 自愿性信息披露情况 , 发现存在稽查委员会 的上市公司对公司 自愿性 信息披露具有显著正相
关, 家族成员构成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呈负相关。Fka M、a aI Pt n D(96 的代理理论提供了考察信息披 er Cr 和 e i 1 ) t l m 7 露行为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理论框架。M r N wo Ca egn( 9 ) a es c n和 r g ea 1 9 却认为 , iD 9 无论内部治理机制还是外部治理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e9b5d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8.png)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摘要】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定义、特点、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盲点以及改进建议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发现,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盲点,如信息披露不够透明、真实,监管不严等。
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包括强化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真实性等。
我们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影响因素、盲点、改进建议、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法律规定的信息披露范围之外,根据市场和股东的需求,主动披露更多的信息,以增强公司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我国自2001年推行信息披露制度以来,自愿性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制度,被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和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自愿性信息披露对提高公司的股价表现、降低资本成本、改善企业治理、增强投资者信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和质量参差不齐。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效率,也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对于促进企业透明度和市场稳定,推动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在自愿性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信息披露的因素,揭示信息披露的盲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为相关部门和公司提供更加有效的监管和管理建议,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提升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度,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a894f4155270722192ef7e6.png)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作者:黄杰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15期[摘要]为了增强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本文通过研究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外部条件,阐述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含义、背景、意义以及现状分析,得出了提升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外部性策略和方法,得出了关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相关制度的建议。
[关键字]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一背景在证券市场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一现象指的是信息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交易一方拥有更多、更新、更确切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相应地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证券交易的成本,进而导致整个证券市场的低效率,这些不利后果甚至会影响到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
通过信息披露,可以减少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因此,信息披露在整个证券市场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自愿性信息披露方面,我国证券市场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大多数公司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态度并不积极,不仅自愿性披露的渠道很少,而且自愿披露的信息没有多少实质性内容。
二意义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学术界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越来越重,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日趋完善,但中国的证券市场不同于国外其他证券市场,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中国的证券市场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原封不动的运用国外关于自愿性披露的理论是不行的,必须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从实践研究的角度看,中国证券市场在自愿性披露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研究的意义更加重大。
本文将着重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提升中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同时促进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
方面的信息几乎没有披露。
三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的问题分析(一)自愿性信息披露内容不足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数量不多,内容不足。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beed1aa21614791711288c.png)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研究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信息的非对称性是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一种固有现象,为了减少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采取信息披露措施来解决,但不能完全消除这种现象。
加强自愿性披露信息的研究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的主要因素。
文章的主体表现在对我过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研究,包括对其的一个概括,影响因素,以及了解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特征。
关键词: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建议一、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初步了解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是指上市公司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投资者。
信息披露可以划分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
法律和法规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要披露的信息为强制性披露;除了强制性信息披露以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
为了完善上市公司的激烈竞争,上市公司更愿意采取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方式。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信息披露具有“自我服务”意图。
信息披露在向投资者传递信息的同时,这种披露性为即能减少低估公司的价值,又能使公司的价值呈增长趋势,一般来讲,经营者选择自愿性披露有利于他们对信息租金的追逐。
信息披露可以为经营者获取利益,来提高上市公司和个人形象,由于利益的驱使,经营者会公开或者私底下披露信息,这使自愿性披露为经营者提供一种可能。
对于投资者的立场,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发表意见,更使其原意选择自愿披露。
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行为体现了公司的核心能力。
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因素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建立在经营成本收益的一种披露方式,不受法律、法规定的约束,但是这种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存在一些信息披露的问题。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的行为的因素分为驱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分类。
我国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没有外国研究的丰富。
(一)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因素之信息质量问题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我国企业的自愿性披露信息少之又少,由于强制性信息披露是全方位的,而自愿性信息披露却侧重于对结果的控制。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7c0692a58fb770bf78a5598.png)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自愿性信息披露将呈增长趋势,加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有关问题研究,有利于推动和引导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
文章对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中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监管一、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及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001年发表的《改进企业报告: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将自愿性信息披露定义为: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的、未被公认会计准则和证券监管部门明确要求的、基本的财务信息之外的信息。
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3年4月推出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自愿性信息披露。
该报告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是除强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披露的信息。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特征:(一)自主决策性这一特征是相对强制性信息而言的,强制性信息是企业不得考虑成本效益而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国家对其内容和形式都做了统一规范,企业只能遵照执行。
而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企业的一种自主性决策行为,它是企业管理部门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披露的信息。
对这些与信息使用者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是选择披露还是不披露,以及选择何种披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部门对信息重要性的判断和成本效益的比较。
换而言之,企业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拥有自由裁量权和决策权。
(二)内容多样性自愿性信息一般包括公司的背景及战略信息,关键性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及分析预测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等内容。
这些重要内容从空间范围来看,既有内部环境信息,又有外部环境信息;从时间范围来看,既有既定的历史信息,又有对未来的预测信息;从披露形式来看,既有定量信息,又有定性信息;从计量方式来看,既有货币计量信息,又有非货币计量信息。
自愿性信息的多元化特征,决定了它在内容上具有相对广泛性和多样化。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7b100a62cc58bd63086bd3e.png)
手 ,寻找完善方法。
2000年 至2002年为 关 注 公 司 治 理 信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水平较低 、自愿性
一 、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自愿 性 信 息 息 阶 段 ,在 此 时 间 段 ,监 管 我 国 资 信息披露 的形式不规范。
披 露 的可 行 性 分 析
本市 场 当局 的工作 重心慢 慢倾 斜 于
的发展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体 段 ,监管我 国资本市场的当局 出台了 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成熟的机构投资
系不断完善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 一 系列鼓励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文件 , 者并没有很多 ,因此我 国信息使用者
系管理需求 的提高 ,自愿性信息披露 此时我国上市公司的 自愿性信息披露 要想成 为资本市场有效的 自愿性会计
虽然我国 自愿性信息披露已经开
分析 旨在为通过对 自愿性信息披露 的 要是强制性信息披露 ,而上市公 司的 始受到重视 ,与发达国家相互 比较还
问题及原 因分析 ,对 自愿性信息披露 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只是处于萌芽的 是有一定差距 ,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
有 一 个更 明确 的 认识 ,进 而 从 根源 人 阶段 。② 关 注公 司治理 信息 阶段 。 表现在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意识不强 、
性信息披露 的定义尚且没有一个官方 愿性信息披露提供 了规 范。回头看看 会发布了 《上市公 司与投资者关系工
的定 论 。 随着 我 国 资本 市场 的 迅猛 发 我 国证券监管部门与 中介机构对上市 作指引 》,鼓励上市公司 自愿性信息
展 ,近年来不少上市公 司 自愿性披露 公司 自愿性信息披露规定的十余年变 披露 ,加强上市公 司与投资者之间的
两种 :一是强制性信息披露 ,一般情 价格能正确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 ,因 者对上市公司的了解 ,建立上市公司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08093dd15abe23492f4d6b.png)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作者:王楚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0期王楚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为活跃的证券市场和不断涌现的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作为证券市场的核心制度之一,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及时准确的金融信息资源,为投资者提供更大的保障。
中小板上市公司是主板的一部分,拥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与创业板市场衔接,如果把经济市场上的中小型企业集中到中小板进行管理,有利于形成将来创业板初始规模,并有机会在时机成熟时脱离主板形成独立创业板,因而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助于保证证券市场的公平、有序以及高效。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愈加重视信息披露这一制度构建,但就其发展状况而言,与西方国家发达的证券市场以及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仍差距甚大。
因而,对中小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探究,能够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小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制度完善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8)015-0146-01一、研究背景及目的1. 选题背景现代证券市场成立于二十世纪,自 20 世纪上海证券成立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开始逐步恢复发展。
上市企业将相关的信息予以公开,能够促进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发展运作状况,从而做出最为有利的决策。
因而,会计信息实质上与投资者之利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目前,在证券市场上针对上市公司已经出现了较为完善的披露制度,同时以国家标准为目标,正在不断提升。
然而,问题亦是伴随而生,国内资本市场不断扩张,市场背后所隐藏着的内幕交易或虚假披露等现象频出,给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对市场的有序发展产生了阻碍。
2. 研究意义与主板市场有所区别的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市场尤其特殊性,因而由此形成的信息披露制度也表现出了其所特有的内涵,要求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应当更加重视及时有效,从而保证市场的公开公正。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639eefa76e58fafbb00389.png)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对策研究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张,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需要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更多的通过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来披露更多的企业信息,满足资本投资者的需要。
本文从我国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入手,从制度、机制、环境三个方面对我国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标签: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对策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范围的国际化,这就需要上市公司面对更加广阔的市场提供更加全面详尽的公司会计信息。
与此同时,竞争日益加剧的资本市场,企业融资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也要求上市公司通过自愿披露更多企业信息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从而降低融资的成本,迫使上市公司增加自愿性会计信息的披露。
因此,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已经越来越成为业界和学界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的内涵根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否经过政府的强制规定,可以将其分为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
强制性披露是指在会计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上市公司必须向投资者进行披露的会计信息。
而所谓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指,上市公司主动、及时、准确披露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以外的会计信息。
二、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通过对近些年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已经开始得到部分企业的重视,但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自愿披露意识不强。
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逐年增多,但是主要是以央企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为主,究其原因是由于央企具有政府背景,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更多的是受央企政绩观的影响。
但是,纵观我国证券市场,自愿披露企业强制性会计信息之外信息的企业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我国证券市场环境的影响,在欧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无论是资本筹资者还是资本投资者都可以自由进入,在激烈的资本竞争中,筹资企业为了更多的受到投资者关注,往往会主动披露更多的企业会计信息展现自身自信、透明的公司形象。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329944da38376baf1faedf.png)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分析_成本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收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
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1:19:41[摘要]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借鉴国外经验具体分析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收益与成本项目,并提出上市公司管理层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自愿性;上市公司;成本;效益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未作要求,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对外披露公司信息。
自愿性信息披露属于公司的自主行为。
是公司经营策略的一种。
任何信息的披露都是一把“双刃剑”,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可能会给公司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收益,也可能会绘公司增加成本或者造成不利的影响。
恰当有效地自愿性信息披露能够缓解诚信危机,突出公司的竞争优势,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利益关系建立良好关系,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反之,如果不能恰当地把握自愿性信息披露,可能会导致公司的竞争劣势,减弱投资者信心,造成与投资者、供应商、客户的麻烦和引起诉讼或者泄露商业机密而损害到公司自身利益。
因此,上市公司是否实施自愿性信息披露,以及该如何实施,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度量。
只有披露信息所带来的收益高于信息披露的成本时。
上市公司才会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这既是其实施的前提条件一效益大干成本原则,也是重要的衡量尺度,即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取决于其在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权衡。
一、美国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分析美国作为世界证券市场最发达的国家,对于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走在最前列。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改进企业财务报告: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中列举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和收益项目。
规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策探讨
![规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f83abbe910ef12d2af9e747.png)
规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策探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联系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债权人及监管部门的纽带。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发布时间及时与否,都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判断,进而影响到其投资决策。
信息披露可分为两种,分别是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
但是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市场体制不够完善,目前还主要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主,而自愿性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我国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也较少,证券监管部门也缺乏详细的指引和有力的监督。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但是目前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着披露水平低、披露内容不健全等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中小企业板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范围,对影响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水平。
本文采用理论与论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理论部分主要是参考中外文献,阐述相关定义和概念;论证分析部分,首先阐述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因素,然后通过分析中小企业板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规模、股东情况、盈利能力等指标,将指标情况与以前学者关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其关联程度的验证,证明上述提出的影响因素。
最后针对这些状况提出提高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板上市公司发展趋势分析——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为例王 伟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科学部,江苏 扬州 225127)摘 要:以长三角经济圈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比较能够反映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
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在自愿和自主地进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案,能为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关 键 词:中小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 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17)01-0011-04收稿日期:2016-11-18基金项目:江苏省2015年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SJD752) 作者简介:王 伟(1983-),女,江苏省高邮市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部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应用数学。
根据中小板上市公司2015年度业绩情况,中小板公司并没有因为总体经济下行受到重大影响,反而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方面保持增长的态势。
从证券市场的运行中可以看到,中小企业板块的上市公司是比较灵活的,在进行自主创新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大,所以这些公司在结构化转型方面将会凸显出更大的成长空间。
长三角经济圈作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发展潜力最大的经济板块,已聚集了中国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
2014年《福布斯》杂志列出了100家全国最具潜力的中小企业名单,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数量占据33%左右。
中小企业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加速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长三角经济圈中小企业共259家,占中小板公司总数的33.4%。
以长三角经济圈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比较能够反映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
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在自愿和自主地进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案,能为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一、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分析锁定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小企业板,通过对上市公司自愿进行披露的信息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自愿进行信息披露的程度均不高,尤其中小企业板的信息披露程度很低。
监管部门一般是在违规行为发生之后进行查处,而现实中这些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已经对投资者造成损失,这种监督和管理制度明显不利于维护各DOI:10.19448/ki.1009-0657.2017.0003个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应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使得上市公司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的披露,除强制要求披露的信息以外,对披露的信息进行自主扩充与深化,以满足各个投资者的需求。
增强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和自愿性,一方面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各个投资者的需求,进而让投资者更加相信公司的实力,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现如今,在各个中小企业中对于信息披露的类型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其中披露的战略方面信息、财务方面信息、预测方面信息的数量比较少,这些披露不多的信息却大部分是投资者最希望了解的。
在信息披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纯粹进行强制地、传统地披露早已无法满足每位投资者的需求。
应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使得上市公司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的披露,同时不断提高有效信息的披露,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的未来才能更加有希望。
在中小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中,中小企业板要想继续保持这种增长态势,势必要在信息披露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加强对自愿自主进行信息披露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并健全良好的监管体系。
这是阻止各个公司随意进行信息披露的必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股票市场良性运作,才能保证中小板上市公司更好地发展。
二、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自愿性信息披露方面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小板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其特殊性,要实行比主板更加严格的披露制度,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
现阶段,利益双方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通过自愿性信息披露,不仅可以显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更可以提升其社会形象,对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在自愿和自主地进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案,能为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一)中小板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性披露的信息内容逐步规范中小企业板是主板的重要构成板块,在管理方面应该与主板进行适当区分,实施独立的管理模式。
深圳证券交易所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中小板的特别规定,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中小板运行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稳步发展和日益规范。
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对中小板的监管。
立法部门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要明确投资者的信息需求,界定相关机构和部门的责任,并且加大对违法违纪的打击力度,使法律法规更具有实用性,达到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的效果,同时防止不规范信息的披露。
在完善各项制度建设的同时,注意引导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自愿和自主地进行各项信息的披露。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进行督促和指引,促使上市公司对外自愿和自主地披露出更多有利的信息。
(二)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逐步加强中小企业板块的监管政策是针对监管适度从严的原则和相应的制度而推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中小企业板块的投资风险,增加投资的安全性,以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市场交易。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成长能力信息给予更多地披露,建立发展战略、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内容的年度报告说明会制度。
由于我国现实的投资环境和中小企业板块市场的特殊性,所以取较主板市场更为严格的监管制度。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势必要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关键在于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媒体等多种力量提高失信成本,进而有效遏制失信行为的发生。
证券交易所及监管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信息披露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保护投资者的个人利益,防止公司随意地进行信息的披露以致操纵内部信息。
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对于企业披露的信息,无论是强制的还是自愿的,都要符合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如果上市公司故意发布虚假信息,且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监管机构有权对其进行处罚。
1.丰富信息披露的监管手段。
充分利用新技术,进一步丰富监管手段,可以开辟更加畅通、便捷的资信渠道。
通过诚信信息网的创立、失信举报电话的设置等,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力量。
新闻媒体应及时对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使相关公司受到严惩,同时对投资者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有助于打击部分公司被动应付信息披露的侥幸心理。
2.拓宽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督。
从信息披露的监管内容上看,目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较为关注,证券管理部门对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的监管相对也较为严格,尤其对临时公告应该更加重视,该项报告的披露会更多体现出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客观性。
加强对临时公告的监管可以有效、及时地预防或减少信息披露的漏、错等情况的发生。
3.完善信息披露的监管框架。
在证券市场的制度及规则均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制定综合的监管框架——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实行多管齐下。
在监管框架的逐步完善过程中,特别要明确每一个主体的监管任务和监管方向:证监会要集中查处违反信息披露法规的行为;证交所要通过上市的各项规则以及协议等约束上市公司的行为,使其遵守法律法规;行业协会要拟定内部自我监督管理的规则进行自律。
中小企业板块的监管问题涉及面比较广,应该以现有条件为基础,联系自身特点,循序渐进,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现有制度,建立适合中小企业板块乃至创业板块的监管机制,为发展型企业的融资缔造出良好的气氛。
(三)中小板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体系逐步完善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正在发展壮大中,但是起步较晚,信誉低,在证券市场的作用非常有限。
目前国内关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评价体系,主要是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展的信息披露考核体系。
该考核体系主要从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四方面分等级,对上市公司及董事会秘书的信息披露工作进行考核,考评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要使上市公司自愿和自主地进行信息披露,同时信息要能及时和有效,势必要在中小板上市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一个权威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组织评审委员会,通过对机构投资者、证券分析机构等市场中介机构的调查,了解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利用调查结果及研究理论,建立由评审委员会组织实施的上市公司披露信息质量评价体系。
由于评审委员会拥有比较专业的知识,对上市公司的内部信息了解得很充分,并能根据分析后给出全面的评价意见。
同时完全公开评分标准和权数,并提供年报、季报等各类信息披露形式明细的得分,这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定期推出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质量评级结果,为投资者提供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价意见,以警示普通投资者可能会面临的风险。
随着投资者的不断实践,投资者会自愿接受评审委员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综合评估结果,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
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质量越高,给公司带来的回报也就越高,因此管理当局更会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的披露,对自愿和自主地进行披露的信息所评价的参考文献:[1]上海证券报.中小创公司2015年业绩稳步增长 创业板成长性凸显[N].上海证券报,2016-03-02.[2]龙 立.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3]唐跃军,程新生,罗斐适.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评价及信息披露指数研究[J].上海金融,2005,(03).[4]刘心雨,张楚堂.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J].统计与决策,2004,(11).[5]贾长来.关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J].经济经纬,2005,(01).[6]孙少岩,于 洋.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J].经济纵横,2011,(10).[7]郝旭光,黄人杰.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研究[J].财经科学,2014,(11).体系就具有普遍而现实的社会影响。
所以,在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不断发展中,信息披露的评价体系会逐步完善,完善的评价体系能更大程度地促进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现阶段,我国整个证券市场的有效水平并不是很高。
投资者可以通过评审委员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综合评估结果来对公司进行评判,亦可以通过质量评估的结果调整自身的投资决策。
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及时调整了投资决策,自身利益得到增加;对于证券公司而言,由于披露的信息是高质量的,所以得到投资者的信任,进而得到更多的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