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四小少儿趣味田径水平一《短跨》课时计划4-(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续互评,并尝试相互帮助其改进
五
5'
1.放松
2.游戏:马兰花
3.小结
1
次
1分
小
1.教师提示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学生分组尝试。
3.男生女生比赛。
4.引导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场
地
器
材
各种栏(障碍物)、路线垂直标志物
安全保障
场地平整安全、障碍物合适。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中等
45%
42%
课
后
小
结
4.组织竞赛。
5.点评。
小组活动
★引导学生对过栏(障碍物)动作进行评价,特别要指出双脚起跳或双脚落地的错误动作。
四
10'
拓展练习
6-8
约5分
大
1.教师引导,学生继续练习:(1)变换栏架间的距离;(2)变换障碍物(高、低、长、类型)。
2.分组练习,相互交流。
3.进行个人或者集体之间的比赛。
4.点评。
小组活动
1.体操队形
2.散点
三Leabharlann 12'过栏技术练习6-8
约6分
大
1.教师设计一种跑动路线,其中随机放置各种不同的器材(分别供水平和竖直跨越练习使用),示范并讲解练习方法。
2.学生分组按规则参与练习,教师在观察中及时辅导:尽量在跑动中保持匀速,过栏(障碍物)后迅速转换到跑动状态。
3.继续练习,相互交流,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过栏(障碍物)后保持身体平衡;障碍物前不减速,不要为了平衡而放慢速度;过栏(障碍物)时上肢尽量下压做到身体与栏架基本平行。
课序
时间
教学内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队形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
2'
课堂常规
1.常规检查。
2.师生问好,引出课题。
四列横队
二
7’
准备活动:
1.准备操(头部、肩部、扩胸、膝部、跳跃、整理)
2.选择踢毽子、短绳、跳长绳
1
4—
5’
1.教师提示准备活动内容。
2.组长组织组员做准备活动。
3.教师巡视。
4.师生评价。
富春四小少儿趣味田径水平一《短跨》课时计划4-(1)
年段
水平一(7-8岁)
人数
日期
执教
班级
组班形式
自然班
周次
课次
内容
主题
过栏技术练习
重点
尽量在跑动中保持匀速,不要在障碍物前减速。
难点
过栏后迅速转换到跑动状态。
学习
目标
1.初步体验跨栏技术,提高学生在快速跑中过低栏的技术。
2.表现学生互帮互助。
3.表现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五
5'
1.放松
2.游戏:马兰花
3.小结
1
次
1分
小
1.教师提示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学生分组尝试。
3.男生女生比赛。
4.引导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场
地
器
材
各种栏(障碍物)、路线垂直标志物
安全保障
场地平整安全、障碍物合适。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中等
45%
42%
课
后
小
结
4.组织竞赛。
5.点评。
小组活动
★引导学生对过栏(障碍物)动作进行评价,特别要指出双脚起跳或双脚落地的错误动作。
四
10'
拓展练习
6-8
约5分
大
1.教师引导,学生继续练习:(1)变换栏架间的距离;(2)变换障碍物(高、低、长、类型)。
2.分组练习,相互交流。
3.进行个人或者集体之间的比赛。
4.点评。
小组活动
1.体操队形
2.散点
三Leabharlann 12'过栏技术练习6-8
约6分
大
1.教师设计一种跑动路线,其中随机放置各种不同的器材(分别供水平和竖直跨越练习使用),示范并讲解练习方法。
2.学生分组按规则参与练习,教师在观察中及时辅导:尽量在跑动中保持匀速,过栏(障碍物)后迅速转换到跑动状态。
3.继续练习,相互交流,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过栏(障碍物)后保持身体平衡;障碍物前不减速,不要为了平衡而放慢速度;过栏(障碍物)时上肢尽量下压做到身体与栏架基本平行。
课序
时间
教学内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队形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
2'
课堂常规
1.常规检查。
2.师生问好,引出课题。
四列横队
二
7’
准备活动:
1.准备操(头部、肩部、扩胸、膝部、跳跃、整理)
2.选择踢毽子、短绳、跳长绳
1
4—
5’
1.教师提示准备活动内容。
2.组长组织组员做准备活动。
3.教师巡视。
4.师生评价。
富春四小少儿趣味田径水平一《短跨》课时计划4-(1)
年段
水平一(7-8岁)
人数
日期
执教
班级
组班形式
自然班
周次
课次
内容
主题
过栏技术练习
重点
尽量在跑动中保持匀速,不要在障碍物前减速。
难点
过栏后迅速转换到跑动状态。
学习
目标
1.初步体验跨栏技术,提高学生在快速跑中过低栏的技术。
2.表现学生互帮互助。
3.表现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