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四篇语言运用第二部分作文指导第二节现实类材料(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现实类材料
审题立意训练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南怀瑾乘火车,身边坐了一个年轻人,捧着一本书入神地看。

南怀瑾瞟了一眼他手里的书,随口问了句:“有那么好看吗?”年轻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说自己一直十分喜欢读这位作家的作品。

南怀瑾说:“哦。

那我回头也买一本来看看。

”其实那本书的作者正是南怀瑾。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2.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岸上有五只青蛙,它们眼前的池塘很美,四只青蛙准备跳进池塘美美地畅游一番。

请问,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一只。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真的是一只吗?”老师问。

“一只!”学生们再次肯定地回答。

“可大家的答案是错的,”老师说,“岸上仍有五只青蛙。


还有五只青蛙?学生们想不通了。

老师说,那四只青蛙只是准备跳进池塘,这是它们一个美丽的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

没有行动,再美的想法也等于零。

【审题立意】
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次,钱理群参加一档名人访谈节目。

在节目的互动环节,一名坐在最后一排的青年学生站起来提问:“老师,我在最后一排,您在第一排,我什么时候能和您一样?”“在我眼里,现在的你才是在第一排。

你有无数条路可以走到我这儿,但我再也找不到一条可以到达你那儿的路,该难过的是我。

”满头白发的老教授这样回答。

主持人和台下的观众听罢,愣了一下,但很快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标题。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立意】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他是一名邮差,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各式各样的邮件分送到每一个家庭。

这样的工作平淡无奇,比起许多从事如何改善人类生活及生命的学者专家们,他的工作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之至。

在二十五年当中,他的工作态度,始终和他第一天到职时的做法一致。

不管狂风暴雨、天寒地冻,甚至在数次大地震灾难当中,他总是能够准时将信件交到收件人的手上。

他告诉人们,他之所以能够二十五年如一日地做好邮差工作,主要是他喜欢看到人们接获远方亲友捎来的信息时,脸上那种喜悦无比的表情。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立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5.下列生活小贴士,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往后一小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审题立意】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1991年,《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者路遥在颁奖致辞中说,自己的创作类似在“一种夹缝中艰苦地行走,在千百种要战胜的困难中,首先得战胜自己”。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立意】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如今在闲暇的时候,许多人的放松方式就是外出旅游,暂时放下沉重的负担,走出喧闹的都市,来到宁静悠远的小乡村或是有奇山异水的大自然中,感受着美丽的风景带给我们的舒适……其实风景并不仅仅是属于自然的,风景的内涵广泛而深邃。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立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参考答案
第二节现实类材料
1. 【审题立意】如果是一般人,肯定会说“你看的是我写的书”,可南怀瑾没有,而是说“那我回头也买一本来看
看”,并不点破自己的身份。

这是因为他有一颗平常心,谦虚、不张扬,这是多么可贵的品格啊!现在的人,成绩有一分会说成十分,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自己。

他们与南怀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南怀瑾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这与他时刻怀有一颗平常心,谦虚、不张扬、不浮躁,是有很大关系的。

分析到此,我们可以将立意范围确定为:为人要有一颗平常心,谦虚、不张扬、不浮躁,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有修养、高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明白了立意范围,选择其一再去行文也就容易了。

2.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

岸上之所以还有五只青蛙,原因是四只青蛙虽然有了想“跳进池塘美美地
畅游一番”的想法,但是最后却没能实现。

原因在于它们只是想想,并没有真正地跳进池塘去探个究竟。

仅仅停留在一种美好的想法上,耽于幻想,没有行动,不去追求,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和机会一直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另一个原因是四只青蛙或许是被眼前的景色所迷惑,满足于眼前的美景,不再追求和进步。

3. 【审题立意】钱理群的话意味深长。

他说在自己眼里,这个青年学生才是第一排,自己再也找不到一条可以到达
这个青年所处位置的路了。

其意思是这个青年拥有宝贵的青春,青春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从这个角度可以立意:青春最宝贵,我们要学会珍惜。

钱理群说这个青年学生有无数条路可以走到他那儿,成为一个著名学者。

意思是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千百条,条条道路通罗马。

从这个角度可以立意:成功的道路很多,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

4. 【审题立意】一、平凡中蕴含伟大,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虽然邮差只是一个平淡无奇、微不足道的岗位,但
是能够二十五年如一日坚持做到最佳,可见其精神的可贵,平凡中的伟大。

二、承担使命,分享快乐。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努力给别人带来便利,传递欢乐,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5. 【审题立意】本题的难点在于选材,所以我们还是要严格对待自己的选材。

在选材上一不留神就容易过犹不及,从而导致文章主旨的消极性。

这是一个个人成长类命题作文,两个小贴士,一个讲的是做事,一个讲的是做人。

从大的主题角度而言,就是讲做人做事的“选择”问题。

从具体的角度而言,讲的是做事要讲究方法,做人要讲究谦让、礼貌和文明。

总的来说就是做人做事要如何选择方式和方法。

6. 【审题立意】认真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选好角度,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擅长写的文体)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选择自己最易写的、最好把握的、有话可说的、有事可写的、有情可抒的角度入手。

从小处着手,从小
处着笔,以小见大。

材料中路遥的话“一种夹缝中艰苦地行走,在千百种要战胜的困难中,首先得战胜自己”不难理解,“夹缝中艰苦地行走”是说道路艰难,充满挫折;“在千百种要战胜的困难中,首先得战胜自己”,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先倒下,最难战胜的人是自己,战胜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7. 【审题立意】一、亲近自然,感受美丽风景。

关于“风景”,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风景,即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物。

二、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是“风景”。

我们可以取“风景”的比喻意义或者象征意义,比如亲人无私的关爱、家乡淳朴的人情、信守承诺的美德、永不言败的信念、永不停止的追求等,生活中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可以是“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