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心理
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最初是朗贝尔提出,后经胡塞尔发展,使其成为一 种科学的方法论。
现象学口号:“回到事物本身” 现象学给予人的精神以足够的空间和独立性,认为人的
精神是自在自为的,是自我生成的,它的意义只有在这种 独立性中才能得到真实的、合理的解释。
同时它还认为“现象”具有整体性,人和环境是不可分 割的,对人的分析和理解不能脱离他生活的环境,“精神 ”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自我生成和运动的”,对社会 文化整体的理解有助于对人的“精神”的把握。
现象学对整体的“重视”迎合了文化心理学的整体、系 统的思想。
5、主位研究法
主位研究在客位研究统治心理学界多年之后重新为心理 学研究者所发现。
文化心理学中的主位研究是一种研究文化和社会现象的 研究方法,其站在文化内部的立场上,以研究对象的视角 和方位观察、分析问题,以研究对象的概念和标准处理 和解决问题。
“残余指的是一类过程、习俗、见解等,习惯 势力使他们进入了与其所源出的社会状态全然不 同的新的社会状态,它们因而成为新文化状态所 源出的旧文化状态的物证和实例。”(泰勒)
文化的残余沿着文化发展的道路留下了一个个 里程碑,研究残存有助于探索历史发展的过程, 残存法在人类学研究中长期被采用,学者们以现 在的落后社会或文化因素的实例,作为历史残余 说明过去的状态,与古史资料相结合,可以解开 古代史特别是原始社会史上一些难解之谜。
通过分析某个民族的历史、人物志、地理、 风俗等来了解该民族的心理行为方式,也可 深入到某个民族,与其长时间地生活、接触, 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获得对当地人及文化 的理解和认识。
民族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整体民族志方法。这 种方法通常的对象,对其中那些对于理 解该文化十分重要的部分(如社会结构、经济、家 庭等)进行重点的考察;
从日本人的主要文化心理来看
四、结论
了解日本人的语言心理及其文化特征对于更好地理解日本次演示化、促进中 日友好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在理解和尊重彼此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加强 中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观看
一、日语表达方式
在日语表达中,敬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它可以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程度。 例如,日本人经常使用“です”、“ます”等敬语,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此外, 日语中的委婉表达也是其语言的一大特点,说话者常常使用间接、不明确的语言 来避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情感。
二、汉语表达方式
二、汉语表达方式
三、现实意义
为了传承和发扬日本传统家庭文化,社会应该采取措施鼓励人们更多地家庭 生活,以及倡导尊重长辈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此外,年轻一代也应该主动学习 和传承这些价值观,并将其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四、结论
四、结论
从以上谚语可以看出,日本人的传统家庭文化强调家庭和谐、尊敬长辈和互 相关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日本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 启示。为了传承和发扬这种传统文化,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促进跨文化交流 和理解,同时鼓励人们更加重视家庭生活和家庭价值观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日本人的传统家庭文化,为其在现代社会的发扬光大做出 贡献。
3、敬老爱幼: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是日本次演示化中的重要传统
2、团队协作:日本次演示化中的团队协作精神,源于日本传统社会的农耕文 化。在农田作业中,人们需要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劳动任务。这种精神在现 代化的日本社会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使得日本在团队合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3、敬老爱幼: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是日本次演示化中的重要传统
三、比较分析
三、比较分析
礼尚往来的文化心理解读
从自我认知角度来看,礼尚往来的文化心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选择送给别人的礼物时,人们通常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因素,从 而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所送礼物的反应, 人们还可以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从社会认知角度来看,礼尚往来的文化心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社会文化的认 知水平。在赠送礼物或礼金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了解社会的礼仪和文化传统,以 避免失礼或被人误解。此外,通过观察和分析别人之间的礼尚往来行为,人们还 可以了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信息。
三、心理解读
1、心理学角度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挫折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带来的负面情 绪和心理压力。通过设置适当的挫折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让他们在 面对挫折时更加冷静和理智。此外,挫折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 心,让他们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挑战。
2、家长和老师角度
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的洪水神话与西方的洪水神话在表达方式和文化价值上存在 明显的差异。中国的洪水神话强调的是集体主义精神、智慧和勇气,而西方的洪 水神话则更注重个人主义、信仰和神明的力量。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对生存、 自然、道德等问题的不同理解和态度。通过对比和分析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更好 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在面对共同灾难时不同民族所展现出的不 同勇气和智慧。
家长和老师是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角色。对于家长来说,要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念,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同时,家长也要 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对于老师来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首先,老师要了解学 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状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挫折教育。其次,老师可以通过设置 适当的学习任务和挑战,帮助学生面对挫折,提高他们的耐挫能力。此外,老师 还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 力,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更加善于寻求帮助和支持。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学科。
它探讨了人的心理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揭示了传统文化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人际关系、孝道文化和审美情趣等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
这些价值观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强调个体间的互相关怀和帮助。
在心理学中,仁爱被视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义和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强调个体的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价值观,它强调个体的智慧和聪明才智的培养。
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核心价值观,它强调个体的诚信和信任的重要性。
这些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亲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和社会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环境。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
孝顺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在心理学中,孝顺被视为个体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强调了友谊、亲情和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这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亲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归属感。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也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代表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诗歌、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形式,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追求内心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独特感受。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能够满足个体的审美需求,还能够培养个体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心理学中,审美情趣被视为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研究了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
它强调了传统文化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社会文化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社会文化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一直是一个多元复杂的体系,其中涵盖了众多的社会文化传统和心理行为。
社会文化心理与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社会文化心理对于个体社会行为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社会行为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文化心理的进一步发展与变化。
首先,社会文化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
社会文化心理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社会交往、学习和认知过程形成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不同社会文化对个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塑造了不同的社会行为模式。
例如,东方文化强调群体的利益和个人之间的和谐,因此东方人普遍更加重视集体利益和团队合作,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和竞争。
这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导致了不同的社会行为表现,如东方人普遍更加注重面子,讲究礼貌与谦虚,而西方人则更加直接和开放。
其次,社会行为也会对社会文化心理产生反馈和影响。
人们的社会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的指导和影响,但同时社会行为也会对社会文化心理产生反馈和影响,从而促使其进一步发展与变化。
社会行为通过不断的模仿、学习和自我验证,对社会文化心理起到一定的塑造作用。
例如,当某个社会行为在群体中得到认可和积极的反馈时,其他个体也会进行模仿和学习,从而促进社会文化心理的传承与发展。
而当某个社会行为被视为不合适或产生负面后果时,个体也会调整他们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以适应新的社会要求。
另外,社会文化心理和社会行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适应和互相影响的关系。
社会文化心理是人们对于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认知和评估,而社会行为则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实际行动。
社会文化心理通过指导和规范社会行为,进一步巩固和传承社会文化。
同时,社会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文化心理,当社会行为出现变化时,个体的社会文化心理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与变化。
这种相互适应和互相影响的关系使得社会文化心理和社会行为在交互作用中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总之,社会文化心理与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对待民族文化的三种心理
民族文化的三种心理我把中国人对待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心态整理出来三种心理,一种是民族文化自大心理,一种是民族文化自卑心理,一种是民族文化自信心理。
民族文化自大心理主要来说就是只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厉害无比,什么都好,一点点糟粕也会被他们解释成精华,容纳不了一点的外来文化,当外来文化与他们要做一样的事情时,他们又极度鄙视,认为他们心胸狭隘,这种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胜性,但无限扩大了自己心目中中国文化的这种优胜性。
民族文化自卑心理主要说就是不认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为全是封建糟粕,这种人的心理大多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心理,主要表现在对外国十分迷恋,对于中国文化极为鄙弃,从而导致了崇洋媚外,这一种人完全迷信外国文化,而对中国文化十分不自信,造成了对于中国文化认识不足。
民族文化自信心理主要是既认可中华民族的文化,也不鄙视外国文化,而能够不断的学习外国文化,并且可以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能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不足,也认识到外国文化超越我们中国文化的地方,从而不断学习,使得中西方文化对自己的精神言行方面都有影响,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这是自信心理。
民族文化自大心理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后,被这种文化吸引,但没有学习外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面面俱到,不承认外国文化的优点,即使是中国文化中学习容纳的外国文化,他们也一概否定,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而否定是外国文化,形成这种心理主要的问题还是学识不够,见识不够,这一类人在中国占据了极大一部分,而他们也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靠着自己积累的知识来认可和反驳一切,而从来不思考别人说的是否是对或者错,是事实还是胡说,从而造成了自己一叶蔽目、心里滋生骄傲自大的特点。
民族文化自卑心理主要的原因还是崇洋媚外,造成这种心理的人们大多是受到民国时期各大师的影响,看到了各位大师关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发扬西方科学精神等言论,各位大师的言论也有好有坏,良莠不齐,当时主要原因是西方文化在一瞬间冲进了中国,极大的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精神冲击,很多有学问的人看到这种思想的先进性,就不断的宣扬这种先进思想,导致了忽略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部分人在中国也是极多的,其实在民国各位大师的笔下,也有许许多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之作,国学经典之作,但是因为学习的人少,而社会上留下的关于西方思想的多,导致了后人学习时候的偏听偏信,造成思维的误区,从而导致了当今一部分人的崇洋媚外,既国外的月亮是圆的这种思考方式。
新时代下的中国消费者文化心理分析
新时代下的中国消费者文化心理分析中国消费者文化心理在新时代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追求个性化和品质消费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标准和体验感受,开始追求个性化的消费选择。
这种心理表现在对于品牌的认同度上,他们喜欢购买知名品牌产品,同时也希望能够找到独特的、符合自己个性的产品。
他们乐意支付高价购买高品质的产品,追求的是消费的满足感和归属感。
二、注重品牌形象和口碑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更加注重品牌的形象和口碑。
他们希望通过购买品牌产品展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取得他人的认同。
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仅是产品的区别,更是象征着品质和信任的象征。
因此,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消费环境中,品牌形象和口碑的塑造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三、追求创新和科技感中国消费者在追求个性化和品质消费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创新和科技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主动尝试新产品,希望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消费体验。
在新时代,消费者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和认可也在推动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四、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在新时代下,消费者对于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环保性和公司的社会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来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消费时,他们倾向于选择环保、绿色、健康的产品,以及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五、追求便利和智能化消费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喜欢便利和智能化的消费方式。
他们乐于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在线购物,享受到送货上门、随时退换货等无缝衔接的消费体验。
同时,智能化消费也满足了他们追求科技感的心理需求。
总体来说,新时代下的中国消费者文化心理趋向个性化、品质化、创新化、便利化和可持续化。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注重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从而在新时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传统文化与心理咨询十讲
传统文化与心理咨询十讲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心理咨询的重要一环。
传统文化在心理咨询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咨询相结合?接下来我们将从十个方面来探讨传统文化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第一讲,传统文化的智慧。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这些智慧可以为心理咨询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比如,中医的调理观念、佛家的心灵平静、儒家的人伦之道等,都可以为心理咨询提供新的启示。
第二讲,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孝道、礼仪、忠诚等价值观念,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三讲,传统文化的心灵慰藉。
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祭祀仪式等,都可以为人们在心理困境中提供心灵慰藉和支持,这种情感上的支持对于心理咨询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四讲,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宣泄的途径,对于心理咨询中的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讲,传统文化的家庭观念。
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对于家庭心理咨询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家族情感等,都可以为家庭心理咨询提供新的视角。
第六讲,传统文化的身心调和。
传统文化中的养生观念、饮食调理等,对于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将传统文化的身心调和观念融入心理咨询中,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指导。
第七讲,传统文化的社会支持。
传统文化中的亲情、友情、邻里关系等社会支持网络,对于心理咨询中的社会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支持观念可以为心理咨询提供新的思路。
第八讲,传统文化的人生观。
传统文化中的生老病死观念、人生价值观等,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将传统文化的人生观融入心理咨询中,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全面的人生指导。
第九讲,传统文化的心理疏导。
传统文化中的谚语、俗语等,蕴含着丰富的心理疏导智慧。
将传统文化的心理疏导智慧融入心理咨询中,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具有温暖和力量的心理支持。
企业文化的心理学分析与解读
企业文化的心理学分析与解读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内部传统、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工作方式的共同认知。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话题。
对于企业文化的心理学分析以及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健康企业文化对于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企业文化是否健康、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热情、幸福感以及归属感。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寻求创新,提高员工的情感认同度和集体凝聚力。
相反,不健康的企业文化则可能导致员工情感疏离、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离职。
二、企业文化与员工工作表现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工作表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激励员工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
如果企业文化缺乏激励机制、传达的是打压、恐吓的无效信息,那么员工的表现就会因此受到抑制。
三、企业文化与职业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益于员工的职业发展。
一些企业文化强调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发掘每一个员工的潜力,这些文化灌输的信条可以使员工逐渐认可自身的价值,逐渐领悟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相反,缺乏激发员工自我发展的企业文化可能会扼杀员工的发展动力。
四、企业文化与员工满意度不同的企业文化传达的价值观、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遇,对于员工的满意度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比较理想的企业文化应该是能够满足员工正当的诉求,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投入度。
五、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不仅仅是面向内部员工的文化,也是企业对外传递形象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塑造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声誉。
作为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企业文化可以让外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企业的内部价值观、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的社会形象。
总之,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管理模式的核心,对于组织内部员工心理健康、员工工作表现、员工的职业发展以及企业形象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心理、行为与文化笔记
Iii .需求、情感和文化
一、需求的概念
1.需要三个级别
(1)需要是缺乏状态
(2)需要是主体自动平衡的趋势,是由缺乏状态引起的(3)需要是伴随着主体自动平衡的趋势的选择趋势(2)人类需要(1)生物需要(2)社会需要(3)需要和本能
本能是由人体结构产生的能力,是一本反思的书,是[生物的一种无意识行为] 4。需求和欲望
差异将变得2)人类学家:世界上的多样性趋于消失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保护文化多样性。什么是文化
(1)古典文化的定义(英国埃杜·阿德比·泰勒):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
(2)(英国马林诺夫斯基):文化是指一组传统的工具、商品、技术、思想、习惯和价值观。这个概念实际上包含并规范所有的社会科学。泰勒和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方面:房屋、器具和机器
心理、行为与文化笔记
心理学、行为和文化
介绍
一、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心理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几个大型文明社会为对象,探讨文化、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着重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差异。它是从跨学科和比较文化的角度对书面社会的综合研究。第二,学科定位
精神文化学中的“国民性研究”。特征
1.从文化和心理学两个方面研究人类行为。比较文化观。意义
1.理解“不同的文化”
费孝通:当你知道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美,而另一种文化的美是不同的,你怎么看待不同的文化?印度瓦拉纳西横河圣地。理解把握人的方法
老子:知道别人的人是聪明的,知道自己的人是聪明的。赢家是强者,赢家是强者。
卢梭:在所有人类知识中,最有用和最不完整的是关于人类的知识。3.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深厚的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与情感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与情感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深邃的心理与情感观念。
这些观念是中国古代文化长期积淀而来的,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内心世界的认知和处理方式。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与情感观念,并分析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孔孟之道——以仁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与情感观念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孟之道。
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仁”的概念,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这种心理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注重以仁道为准则,对他人抱有宽容与理解的态度。
这种心理观念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和睦,减少了冲突和纷争。
这一心理观念也催生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强调亲情与和谐。
二、五行观念——平衡与调和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五行观念,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这一观念不仅仅适用于物质世界,还涉及到人的心理与情感领域。
根据五行观念,人的心理与情感应当保持平衡与调和。
如果某种情感过于强烈或者某一方面过度发展,就会导致身心失衡。
因此,中国人注重平衡和中庸之道,在情感的表达和处理上追求适度。
三、阴阳观念——平衡与和谐阴阳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与情感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观念是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界二元对立的认识和思考,同时也被应用到了人的心理与情感领域。
中国人认为人的心理与情感也存在阴阳之分,如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
人们应当在这些情感的波动中保持平衡和和谐。
对于消极情绪的处理,中国人往往采取克制与调适的态度,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四、孤独观与平常心态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存在着一种孤独观与平常心态。
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将孤独视为一种修炼的机会,通过内心的思考和抒发,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而平常心态则是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强调保持内心宁静和谦逊。
这种心理观念影响了中国人对待困境和逆境的态度。
中国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能够以平常心态对待,相信“天道酬勤”,坚持努力,寄希望于未来。
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读后感
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读后感以前总觉得心理学是个很西方化的东西,满脑子都是弗洛伊德那些外国大佬的理论。
但是这本书让我惊掉了下巴,原来咱中国老祖宗在心理学这事儿上,早就有超级多的智慧宝藏了。
书中讲到的很多概念,就像从咱们日常生活里挖出来的宝贝一样。
比如说“面子”,这可是咱们中国人生活里绕不开的东西。
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看,“面子”可不只是简单的虚荣。
它背后包含着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地位的体现,还关系到个人的自尊和群体中的归属感。
就像我以前和朋友出去吃饭抢着买单,表面上是争着付钱,实际上就是在顾自己和朋友的“面子”,既想显示自己对朋友的大方和尊重,也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小气。
这背后的心理因素被书里分析得透透的,感觉自己那些小行为背后的大秘密一下子就被揭开了。
还有“孝道”,咱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孝顺父母。
在书里,这“孝道”也有着深厚的心理学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把家庭里的几代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孝顺父母能给人带来内心的安定和满足感,违背“孝道”往往会遭受内心的谴责。
这让我想到自己身边那些家庭和睦、子孙孝顺的例子,那里面可不仅仅是亲情的自然流露,还有文化在心理层面上的深刻影响。
书中对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剖析也特别有趣。
咱们中国人讲究的是整体思维,看问题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把事物拆得七零八落的。
就像中医看病,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全身的气血、经络等方面来综合判断病情。
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生活中,就是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更注重全局,考虑一件事往往会联系到它周围的很多因素。
比如说我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不仅会考虑这个职业本身的收入和前景,还会考虑它对家庭的影响,对自己社交圈子的影响等等。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好读的,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文化概念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又很深奥。
有时候我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像在走迷宫,晕头转向的。
但是每次坚持读完一个章节,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在迷宫里找到了出口,看到了一片新天地。
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是两个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它们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两个分支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顾名思义,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心理学。
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例如个体如何感知他人,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形成社会认知等。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人们如何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
在社交环境中,人们需要感知、理解和适应他人的言行,而社会认知的研究正是为了探讨这种情况下的心理机制。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生气,而另一个人却可以不以为意,这种现象就可以通过社会认知来解释。
社交影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人们在社交互动中的双向影响。
社交影响不仅能够让人感到满足和认同,还能够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影响,例如父母对子女的引导和领导者对下属的指导。
研究社交影响对于理解社会互动的本质以及如何处理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就是研究文化和心理(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和人格等)之间关系的心理学分支。
和社会心理学类似,文化心理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同时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化现象。
文化差异是文化心理学中的一个重点,它主要研究不同文化之间在心理层面的差异。
文化差异可能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人际沟通方式、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等等。
了解文化差异的本质以及其对人类心理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现象,从而更好地处理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人口迁移和跨文化心理学也是文化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口迁移是近年来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从人类心理角度来探讨不同文化之间互动的方式和影响。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的本质。
文化对心理的影响
文化对心理的影响文化是指一个社区、民族或国家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社会规范和思维方式等。
这些文化成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个体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角度,探讨文化对心理的影响。
一、认知影响1. 观念与判断:文化塑造了人们的观念与判断方式。
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评估标准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注重团体利益和面子,个人观念常常被社会价值观所约束;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自由意识更加突出,个体的观念和选择更为重要。
2. 知识与智能:文化对知识的获取和智能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知识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在东方文化中,注重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传承与学习;而在西方文化中,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的知识,培养个体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情感影响1. 情绪表达:文化塑造了人们的情绪表达方式。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体验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情感表达较为内敛和含蓄,重视控制和克制自己的情绪;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情感表达更加开放和直接,强调真实和直观的情绪表达。
2. 价值与态度:文化对于个体的价值观和态度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对于道德、家庭、职业等方面的价值观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些亚洲文化中,孝顺和尊重长辈是重要的价值观;而在一些北美文化中,个体的自我实现和独立性更为重要。
三、行为影响1. 社交关系:文化塑造了人们的社交行为方式。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社交规范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些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更加强调团结和合作;而在一些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的自主和竞争更加突出。
2. 习惯与规范:文化对于个体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规范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礼仪规范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注重礼尚往来和节俭的行为习惯;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个体的独立和自由被更为重视。
文化心理学与文化传承
文化心理学与文化传承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共同的文明创造,它是一种集体共有的、历史传承的、以彼此间的文化传承和交流为基础的社会心理现象。
文化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类文化心理现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是因文化差异造成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心理现象。
文化传承是人类历史文化衍生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记录和传承,同时也是一种对先人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敬仰和承继。
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它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不仅是地域性的文化、时间性的文化、民族性的文化,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文化。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类智慧、情感和价值观念,是人类心灵的一面镜子。
传统文化承载了人类艺术、哲学、文学、科学、宗教、道德和教育等诸多领域,同时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一种手段。
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的传承与个体的心理发展密不可分。
个体在不同环境中成长,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文化浸润不同,因此会在心理上出现差异。
文化的传承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过去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承继,同时也是人们对于现今文化的建构和创新。
每个个体在自身的文化环境中,都会对文化进行主观理解和感知,形成自己的文化心理模式和认知方式。
这些文化模式归根结底体现了个体差异的本质所在。
文化传承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传统的口传到现代的数字化传承,文化传承的方式已经收到了新的影响。
在数字化传承这一新形态下,人们可以更快、更广泛地接收到文化信息,同时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心理学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人们的文化心理模式也会有所转变。
人们更加注重个体化的体验、表达和互动,在社交媒体等数字化传媒中,人们可以相互分享文化,共同建构自己心目中的文化样貌。
文化心理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文化传承可以反映文化心理的不同模式和差异。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的文化心理模式和价值观会有所差异,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人们会根据自身经验和认知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和重塑。
心理学对文化心理学的认知与解析
心理学对文化心理学的认知与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而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探讨文化对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对心理学对文化心理学的认知与解析进行探讨。
一、心理学对文化心理学的认知1. 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共同持有并传承的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心理学通过初步对文化的认知,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认识到文化对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重要性。
2.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心理学通过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深入探讨个体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以及行为习惯等。
个体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个体受到文化的塑造,同时也通过自身经验和认知对文化进行解读与改变。
二、心理学对文化心理学的解析1. 文化对个体认知的影响个体的认知受到文化的影响,文化价值、符号和习惯等均会影响个体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
比如,不同文化中对于时间观念的理解和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差异等。
2. 文化对情感表达的影响不同文化对情感表达的规范和方式存在差异,例如东方文化注重内敛和控制情感,而西方文化则更加开放和直接表达情感。
心理学对于不同文化下情感表达的差异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文化差异对个体情感体验的影响。
3. 文化对行为习惯的影响文化对个体的行为习惯产生重要影响,包括个体的社交行为、态度与价值观念以及习惯性行为等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不同文化下的行为差异进行观察和解析,可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冲突。
4. 文化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学对文化心理学的认知与解析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如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跨文化团队合作、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
在这些实际应用中,心理学帮助我们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差异,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结论心理学对文化心理学的认知与解析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个体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在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中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提高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效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人类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
人类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人类文化是人类活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精神的蕴藏与表现。
而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学科。
它研究人类心理的动力、心理发展、心理变化等问题,深入探讨了人类心理活动中的各种规律,是人类文化评价与指导的一种重要工具。
人类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文化是人类心灵的反映。
人类社会的形成,产生了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有着不同的语言、价值观、信仰、习俗等等。
这些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文化的外观形态上,而且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变化。
研究发现,人们的文化背景对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例如在某些文化里,群体的行为会更加强调整体性,而在某些文化里则更强调个人的权利和独立性。
这种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到个体的成就动机、合作意愿等心理因素。
另一个例子是,一些西方国家文化强调“自我表达”,而其他文化则更重视“自我控制”。
因此,人们在遇到起伏、挑战、悲伤等不同情境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同时,人类文化又不是单向地影响心理学的。
心理学也影响人的文化选择、形成和发展。
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既受到历史和地域等因素影响,也受到心理学的影响。
例如,就像“观念”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一样,权利思想和民主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也与个人心理素质有关。
心理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揭示了精神疾病、人类心理现象、幸福感和良好生活的诸多问题,这些对文化现代化和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发现文化和个人的交流方式,对解决文化文明之间的交流难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人类文化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与精神现象有着密切的关联。
精神现象代表了人类文化与心理学之间深入的互动关系,从而探究人类精神和文化发展的奥秘,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志极高而行不掩,知未及而守有余-从文化心理视角浅析晚明书法所表现出的狂狷之美
志极高而行不掩,知未及而守有余-从文化心理视角浅析晚明书法所表现出的狂狷之美摘要】在晚明这个激烈动荡的时期,由于政治上腐朽压迫;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思想上心学兴起,导致晚明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与审美取向呈现出一种对传统反叛的态势。
晚明时期表现出的追求“狂狷”的文化心理,是个体自我意识觉醒,正视自身欲求、情感,追求个体价值、尊严的体现。
本文意在以心理学相关的概念为框架去分析比较了晚明时期的群体的文化心理与个体人格的发展和变化,遵循着现有的对中国文化心理的研究思路上为特定时期的中国文化心理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关键词】文化心理;晚明书法;狂狷【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233-021.狂狷文化心理的成因分析弗洛伊德从压抑的痛苦体验的角度分析艺术创造的心理动力,并表示艺术创作的动力是幻想。
而幻想的深层体验来源于压抑的痛苦。
痛苦体验是当人们的理想与实际发生冲突,矛盾尖锐无法缓和是产生的一种焦虑情绪进而身心耗竭的反应。
内心由于压抑产生深深的焦虑与痛苦,这些痛苦不能再现实世界中展现从而被压抑成人的潜意识。
在他看来,艺术创作是人的潜意识的宣泄和力比多的升华满足。
“艺术创作是被压抑的力必多冲破阻力而自由延展形成的意象”。
所以越是痛苦压抑的心理状态也就越能产生激荡灵魂的艺术作品。
晚明的时局已经处在剧烈的变革之中,这个时代下的文人书家内心必然是压抑的,于是在这个特定的时代,在书法界甚至是整个文艺界产生了一种与传统审美心理相悖的审美极文化心理——“狂狷”。
这是在压抑的下文人书家因内心的痛苦和焦虑而产生的反叛心理。
2.晚明“狂狷”文化心理的形成何为狂狷?“狂”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渐犬也。
段借之爲人病之偁。
” 狂的本义指疯狗,或指狗发疯。
后用来指代人的一种病症,是指一种不正常的精神状态。
“狷”为:“褊急也。
”意指人的气度偏窄,脾气急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化心理摘要:本文重新辨析”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的深层差异,从中日双方的文化心理差异立论,简述自己对于中日两国在近代发展情况的差异的原因认识。
以神秘主义和实用性为(非理性和重实用)基础的文化心理,促使日本为了富强易于达成社会共识,迅速作出调整,并取得显著成绩;而中国深受唯智论一整体论思维模式影响,知识分子们不断的进行理论的探索,而只有在消解了原有的伦理纲常准则,获得了理性上的”心安”,才迈开前进的步伐,推动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心理;中体西用;和魂洋才引言从欧洲看来,中日两国处于远东地区,是西方列强席卷世界殖民大潮中的最后的终点和重点。
但这两个同处于汉文化圈的国家在遭遇西方文明之后,在近代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这自然引发了中日两国、甚至全世界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的关注,并对其分别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其中有国民性相异理论、对待”他”文化传统不同理论、有历史起点不同论、有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理论等等,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在此笔者认为上述理由都是有道理的,而且有些也是切中要害的。
但笔者重新辨析”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的深层差异,从中日双方的文化心理差异立论,对对于中日两国在近代发展情况的差异谈谈原因,自己的浅薄之见。
一、相同的遭遇,”类似”的反应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西文化继明末清初之后又一次地发生接触和冲突。
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冲破”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主张在坚持本位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西方长技,并提出一些具体地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的原则。
1861年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①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最初表述。
上海中西书院掌教沈毓桂在1895年4月出版的《万国公报》第75期上用沈寿康的笔名首次明确概括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
张之洞撰写的宣扬”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劝学篇》,经光绪帝用谕旨形式强行推广,其影响最大。
”中体西用”在19世纪下半期特别是甲午战后的,成为人们探讨中西文化关系的一种模式。
1853年”黑船事件”,打破了德川幕府长达200余年的闭关锁国时期,日本在外国的压力下被迫开放门户。
面临强势的西方文明,1854 年,幕末洋学家、日本开国论者佐久间象山提出”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口号,是”和魂洋才”思想的最早渊源。
佐久间象山认为精神是”圣学”的好,”艺”(指西洋的科学技术)是西洋的好。
后来,”日本的伏尔泰”的福泽谕吉则直接提出了著名的口号”和魂洋才”,鼓励日本学习西洋文明。
这样,日本开国之后,”和魂洋才”就成为处理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关系的一种模式。
二、相似的表述,相异的内涵一直以来,思想界和史学界主流看法认为”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虽然存在一些区别,但是代表的是同一股”富强压倒启蒙”思潮的表现,是面对西方强势文明类似口号、类似反映。
但仔细辨析”中体”和”和魂”,体味中日文化的深层文化心理差异,会发现这体现了”富强”之路上全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两种范式。
在一些已有的对”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的比较成果来看,一般认为原始含义相似由于”和魂洋才”源自”东洋道德,西洋艺术”,而其中的”东洋道德”又源于中国传入日本的儒家伦理道德,所以,”中体西用”中的”中体”与”和魂洋才”中的”和魂”均是以儒学为基础的,都主要是指本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
对于”西用”和”洋才”,则均指西方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富强之术”。
②因此这两种口号都被理解为呼吁努力学习西方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富强之术”来实现国家富强,维护保持现有的”东洋道德”。
首先,从儒家学说来看,不管从”大传统”还是从”小传统”来看,儒学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方方面面,成为了中国精英分子和平民百姓共同的社会规范和个人行为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和认识,而且也作用于人们的情感、想象和信仰,构成了内在心理的某种情理结构。
③”中体”的确是以儒学为基础。
但是日本的”和魂”的主干或者说是核心却不是儒学,根据李泽厚先生的观点,认为”是某种原始神道信仰的变换发展和不断延伸”。
而我们从日本历史来看,日本对中国儒学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政治历史进程来看,圣德太子的《十七条宪法》和其后的大化革新引入了当时颇为先进的唐代的社会政治制度,亦即儒家礼制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儒家政治、伦理、道德观念。
但因为此时的儒学只是被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增强人们对天皇神的崇拜的工具,这种社会政治上的借鉴不可能在日本文化心理深层上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从日本儒学流派的总体观念来看,江户时期,儒学在日本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学说蓬勃发展,先后有朱子学派、阳明学派和古学派出现。
但尽管在观点的表达上有所不同,但是都强调儒学和神道在根本上的合一,儒学服务于神道,神道依借儒学彰明。
朱子学派的雨森芳洲曾说道:”神道者三,一曰神玺,仁也;二曰宝剑,武也;三曰镜,明也。
……何必言语文章之为哉!或不得已而求其说,则求之孔门六艺之学可也。
所谓三器也,本经也;邹鲁所述者,我注也。
”著名日本人类文化学家石田一良在《神道的思想》一文中称神道是”不断变换思想的外衣的偶人”。
他认为,任何时代传入日本的思想都不过是神道的一件新衣裳,神道未曾因此而改变过自身;与佛教、儒教、基督教和回教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得到自身发展的结果相反的是,日本的神道一直都保持着原初的模样,神道与同时代的其他宗教、思想对它的影响之间存在着一种偶人与衣裳的关系。
所以我们只能说”中体”是以儒学为基础。
但是”和魂”所代表的”东洋道德”毋宁说是儒学思想主导的,还不如说是一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神道崇拜的,两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心理。
那么分别以儒学和神道为基础的中国和日本的不同文化心理到底有什么区别,又为何会引导两国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首先在儒学诞生之初,孔子的”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就排除了神秘主义的神道观,认为”未知生,焉知死”,将人的目光投射在”生”上,引导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为特点的中国人的”一个世界”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此乃国人文化心理之一;而以阴阳五行和天理人欲为框架的中国儒学,依据其强大的理性力量,为个人和社会构成了某种伦理原则和准宗教原则(即”天理”),此乃国人文化心理之二;从历史来看,发生于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大河流域的中国文明进入国家阶段之后,一直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之对应的基层”熟人社会”④的组织构成基本仍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由个人及家及社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中国社会的基本心理是”孝--仁”结构。
此乃国人文化心理之三。
但是在日本这一多山多灾害的岛国,个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的渺小,带着神秘主义色彩的神道崇拜成为个人精神的依托,而日本社会主干是勇猛刚强、义务效忠主人的武士,因此形成了一种”向死由生”的”崇死”的文化心理。
以神道崇拜为核心的精神前提,排斥中国儒学理性化的天道观或天理观,提倡”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神秘崇拜,反对理性思辨,认为其他文化,比如佛学、儒学只是作为根本和本源的神道的枝叶、辅翼。
如吉田兼俱曾说过:”吾日本生种子,震旦现枝叶,天竺开花实。
故佛法乃万法之花实,儒教为万法之枝叶,神道为万法之根本。
”吸收借鉴其他思想,不过是为了更好的保持神道传统。
这种神秘主义和经验论(或非理性和重实用)乃日本之文化心理之二。
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岛国的渔猎和农业活动”均有赖于有历史形成的特定集团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忠”相对于”孝”对于这样的社会来说就重要的多了。
而相对于中国的相对的”忠”(即”君君臣臣”是一种理性的”忠”的理念),神道教里”忠”的理念,”是一种神秘性甚强、要求彻底献身的非理性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准则。
”可以看作是一种不问是非曲直的”愚忠”某一集团。
此可看作是日本人文化心理之三。
三、文化心理影响文化发展范式文化心理是指一个社会集体的积淀的无意识,会深深地影响到这一集体的历史选择。
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一方面日本人深深地为受到的不公感到屈辱,另一方面一些游历欧美的有识之士深深地感到了自身的物质层面的落后。
当时日本国内四分五裂,存在着将近三百个直接有大名领导的封建诸侯藩国。
因此,当面临着发展资本主义和抵抗外来侵略的双重压力时,这种分裂状况必须改变。
具体地说,”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抵抗外来入侵,又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集权政府”⑤。
于是,”尊王攘夷”和”尊王倒幕”的口号得到了日本国民的广泛共鸣和支持,并于1868年以”王政复古”的形式拥戴隐居的天皇重掌政权。
在确立”至尊”的天皇”至强”的地位时,出于为非理性的”忠”的心理,以武士为主体的强有力统治阶级开始以”向死由生”的精神为富强而努力;而根据实用性的标准,顺畅的接受西方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等”洋才”,甚至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如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论》里谈到的国民的”独立”⑥。
正如当时的新渡户稻造所说:”不拘是好是坏,推动我们的,是纯而又纯的武士道。
翻开现代日本的建设者佐佐间象山、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的传记,还有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板垣退助等还活着的人物的回忆录一看,那么,大概就会知道他们的思想以及行动都是在武士道的刺激下进行的。
”这一过程深刻地体现了非理性和重实用的文化心理。
然而探索中国的近代化道路的伟人们,由于深受儒学思想的理性思维和生活在于无处不在的伦理原则和准宗教原则(即”天理”)之中,只有在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在”理”上达成社会的共识,才会形成一股社会的合力去为了富强而努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和以孙中山为领导的革命派之间的大论战,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其中双方的很多观念也是雷同的,但就是在君主与共和这一核心问题有分歧,而一直僵持不下。
正如林毓生先生讲到的:”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演变成唯智论一整体论思维模式的潜在趋势,即可能把中国传统的社会和文化理解成其形式和性质都是受基本思想影响的一个有机式整体(把这种思想模式说成是整体观的,因为它认为基本思想的决定作用类似于生物有机体中基因的决定作用,它是影响有机体各部分性质和形态的一种潜在的整体)。
”⑦我国的传统知识分子、立宪知识分子、共和知识分子、共产知识分子分别提出各自的理论,思考处理与西方的方式,解释怎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再以自己的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为后盾,付诸实践。
康梁是如此,孙中山是如此,毛泽东亦如此。
而一些”穷则独善其身”的人,仍然没有觉醒对国家的责任感,以为做好”孝”即可,这更加拖累了中国社会变革的速度。
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它分析问题的方式,左右了它的历史选择和前进道路。
以神秘主义和实用性为(非理性和重实用)基础的文化心理,促使日本为了富强易于达成社会共识,迅速作出调整,并取得显著成绩;深受唯智论一整体论思维模式影响,不断的进行理论的探索,只有在消解了原有的伦理纲常准则,获得了理性上的”心安”,才迈开前进的步伐,推动历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