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 郑成功收复台湾_生字词学习(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 )的空气( )的绿阴( )的眼睛( )的翠竹( )的
松柏( )的色彩
( )的果园( )的风光( )的大 2、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海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
么呢?仿照课文的第四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小鸟说:
野花说:
(提示:微笑吧,欣赏美妙的乐曲,敞开少年的心扉。快来吧, 跳起优
二、总结课文 1、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 丰富的馈 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反复。 ②押韵。 ③拟人手法。 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中的动物、花草们会说话, 会跳舞, 或者有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动 物、花草、山 水等身上。这些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 但我们又不觉得 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会觉得这些句子写 得很有趣。这是为什 么呢? 这其实是一种很常用的表达方法,它叫拟人。像课文第三、四小 节中的" 联欢""相聚"以及"青山""绿水"说的话,用的就是拟人的表达方 法。
*细读第 3 节。 ①女生齐读第 3 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馨”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细读第 4、5 节。 ①男生齐读第 4、5 节。 ②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6) ①齐读第 6 节。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读生字词。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 些重点段落齐读)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段话: 红柳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 次地袭击, 她们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
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移动半步! 这里就把红柳当成了人来写,"顽强地"、"向着太阳微笑"、"越扎 越深"、"倔强 的"、"决不让"等词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沙漠的勇 士,是怎么和风暴搏斗 的,是怎么保护草原的。读来会让我们对红柳 产生敬佩之情。这就是拟人的表 达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如果不这样写, 那会怎么样呢? 红柳开出了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来, 沙丘被红柳 固定着了,一点都不向前移动。 读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没有刚才的一段写得生动,红柳的形象也 没有刚才鲜明。 现在知道拟人的好处了吗? 在习作时,我们适当地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习作 更生动,更形 象,更有趣。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探索大自然。)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逐段练读,读出感情。 2、引导当堂背诵。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五、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 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 他是谁? (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 就多读几 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美的舞姿,放飞少年的心灵。)
板书:
4 翠竹、松柏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
描绘 与 与
果园、沃野 鸣禽野花联欢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教学随笔: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 两件事。
2、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 感受法布 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拼音
词语
zhu3n

句子
撰写 撰稿
郭沫若曾撰写一副对联,赞 颂郑成功的历史功绩。
3、练习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教学随笔: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 学生热爱大自 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题。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 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1) 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 有什 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 课本。” 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 自然绿色 的课本”什么意思?
③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2-5) 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 里究 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
*细读第 2 节。
①指名读第 2 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 读?(以 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第二十三课
会认字: 拼 音
郑成功收复台湾
憎厦 舰 铭 撰
拼音
词语
z8ng

句子
憎恨 憎恶
他从小就对荷兰侵略者十分 憎恨。
拼音
词语
xi3

句子
厦门
郑成功移师厦门,决心进 军台湾。
拼音
词语
ji3n

句子
军舰 舰队
这支前进中的庞大舰队,前 后绵延十几里。
拼音
词语
m!ng

句子
铭记 铭文
他收复宝岛台湾的丰功伟绩, 永远铭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