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初中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初中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深圳市宝安区8所学校的310名初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1)男女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工作本身、学生情况和自我发展机会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2)不同年龄、教龄的教师和是否任教毕业班教师工作满意度在经济状况方面有显著差异。
(3)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学历、任教主副科目无关。
(4)在经济状况方面,正编教师工作满意度比借聘教师要高。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中学教师正编教师借聘教师
一、前言
教师“工作满意度”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教师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条件与环境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感受和看法,它不仅与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也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对本职业的工作满意度会直接反映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其教学活动、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在我国,较早涉及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的是李子彪,他在1986年发表题为《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作者调查了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
从1986年至今,出现了一些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专题研究。
一般而言,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从工作满意的层面上看,有进修提升、人际关系、领导管理、工作本身、经济收入等。
冯伯麟(1996)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构成提出五个维度:自我实现、工资收入、领导关系和同事关系。
陈伟旗(1998)关于《中学教师工作满意感的结构及其与离职倾向、工作积极性的关系》研究中指出:中学教师对同事关系和社会认可感到满意,对领导与管理、工作成就、工作条件、福利、工作压力、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学生素质均感到不满意。
诸葛伟民(2001)在对浙江、上海、江苏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中指出主要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有:工作适应性、职称评定因素、群体组织气氛、学校政策制度和报酬福利待遇满意感等五个因素。
从教师个人背景上看,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教龄学历等。
关于男女在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反应是否有差异存在,迄今仍然没有定论。
陈云英、孙绍邦(1994)在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研究中,发现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
杨亚玲(2001)关于城乡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而张山(2000)的调查结果却是:男教师在收入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女教师;在工作满意的其他层面,男女教师没有显著差异;陈文彬(1999)以澳门的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是: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各个层面上的满意度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而在年龄、教龄与工作满意度关系上,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却显示,随着年龄、教龄的增长,教师工作满意度也随着上升。
于静(2002)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教龄与教师工作
满意度有显著关系。
陈文彬(1999)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工作满意各层面及整体工作满意层面并无显著差异。
Herzberg通过收集1956年以前文献发现:在13个研究中,有5个研究表明:学历不同的工作者,其工作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异;有3个研究则表明:学历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另有5个研究反而指出:学历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
深圳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教育具有与内地大部分城市不同的特色。
宝安区与深圳其他区相比也有自己的特点:教育规模大,约占全市五区的三分之一;宝安区教师来自全国的五湖四海,借聘教师所占比例相当大——全区教师128万,在编教师只有4113人,公办借聘教师1862人,民办学校聘用教师6924人。
本人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深圳市宝安区8所中学教师主要是初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样本来自深圳市宝安区八所公办中学,其中省级三所,市级三所和区级两所。
样本全部由任课教师组成,不包括职工和行政干部。
共发放问卷509份,回收问卷391份,扣除不合格的废卷81份(主要是个人信息填写不完整或答题不完整),最后实得有效问卷310份。
其中,男教师167人,占总人数的53.9%,女教师143人,占总人数的46.1%;硕士32人,本科221人,大专学历57人。
35岁以下的有143人,占总人数的46.1%,36~50岁的有153人,占总人数的49.4%,51岁以上有14人,占总人数的4.5%。
教龄为1~5年的有58人,6~15年的有192人,16年以上有60人。
任教毕业班有115人,非毕业班有195人;任教主科目有328人,副科目为72人(注:主科目指: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和政治;副科目为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等)。
正编教师有205人,借聘教师有105人。
2.调查工具
调查采用了程正方、宫秀丽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感问卷》,包括工作本身、领导和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生、自我发展机会、经济状况和总体满意感七个维度,共31个项目。
本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同质性信度为.89,每个项目上的得分是1~5之间的整数:“1”——非常不满意;“2”——比较不满意;“3”——一般;“4”——比较满意;“5”——非常满意。
教师个人背景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是否任教毕业班、任教主副科目、正编或借聘共7个方面。
本研究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完成。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结果
1.性别因素
统计结果表明,男女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工作本身、学生情况以及自我发展机会层面上有显著差异(p<.05)且男教师在这三个层面上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女教师。
而在领导组织管理、人际关系维度上,男女教师没有显著差异。
在经济状况层面上,达到边缘显著水平(F〈1,309〉=3.765, p=.054)。
2.年龄因素
根据回收回来的有效问卷,将年龄分为三个阶段,35岁以下为一个阶段,36~50岁为一个阶段,51岁以上为一个阶段。
根据统计出来的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工作满意度在经济状况层面有显著差异[F(2,309)=4.328, P=.015]。
再进行多重比较,得出:第一年龄阶段(35岁以下)与第三年龄阶段(51岁以上)有显著差异,而第一年龄阶段与第二年龄阶段(36~50岁),以及第二年龄阶段与第三年龄阶段均无显著差异。
而在工作本身、领导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生和自身发展机会层面上,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工作满意度均无显著差异。
3.教龄因素
在统计时,将教龄分为三个等级,1~5年为一个等级,6~15年为一个等级,15年以上为一个等级。
根据统计出来的结果,不同教龄阶段教师工作满意度在经济状况层面上有显著差异[F(2,309)=3.061, p=.05],再进行多重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经济状况层面上,教师工作满意感在第一教龄阶段(1~5年)与第三教龄阶段(15年以上)有显著差异,而第一教龄阶段与第二教龄阶段(6~15年)无显著差异,第二教龄阶段与第三教龄阶段有显著差异。
在工作本身、领导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生情况和自我发展机会层面上,不同教龄教师工作满意度无显著差异。
4.学历、任教主副科目因素
根据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学历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工作本身、领导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生、自我发展机会和经济状况六个层面上均无达到显著差异。
无论是任教主科目还是副科目教师,其工作满意度在这六个维度上也均无达到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