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信息窗2《认识图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拼组》说课稿
一、说教材
《立体图形拼组》是学生学习“认识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立体图形拼组。

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前面。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本节课是在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的拼组。

二、说学情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我的学生大多是六周,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数多,分组活动不容易组织。

另外,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三、拟定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
在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触摸、拼摆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初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体会立体图形拼组神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四、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一、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
二、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三、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拿出来,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实物的形状。

同桌学生互相介绍完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每种形状的实物各选一个,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桌子上或地上。

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同学各管一种形状的实物,把这些实物分一分类。

管正方体的要把正方体的实物归为一类。

分好类后,各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本组那类实物的形状,再选两个代表在班里说一说实物的形状。

对于非本单元所学形状的实物,可以归为一类,交给教师,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体不是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但是它们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以后我们在中学会学到。

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分好类的物体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动中使用。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 拼一拼
1.准备实物:两个立方体
教师提出要求:动手用两个立方体拼成一个图形,看看能拼成什么样子。

2.用三个立方体拼图形能拼成哪几种,动手试一试。

3.用几个小立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的立方体呢?试一试。

4.用四个同样的长方体能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试一试。

(二)、数一数
1.教师示范:依次摆出三个图形,让学生观察,再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摆出这样的一个图形一共需要几个小图形?
2.教师先摆出一个图形,学生观察这个图形,先猜测一下有几个小图形,再动手数一数。

学生拼数的时候,教师注意巡视。

集体订正时,数小图形时要注意下面压着的和挡在后面的。

再动手搭一搭。

(三)、搭一搭
1.给出一些立体图形,提出要求:先说一说这些立体图形分别是什么,给出这些立体图形你想干什么呢?
2.用上所有的立体图形来搭一个积木,要求又高又稳。

3.学生动手。

4.比一比谁搭的积木又高又稳。

三、总结本课:
同学们搭的积木都很漂亮又高又稳,表现真是棒极了!课下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拼摆一些东西,拼摆用的实物可以是积木,也可以是其它东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长方体的饮料盒作车身,用易拉罐作车轮,用圆柱形的积木作炮筒。

学生拼好后,教师选几件有趣的东西展示给全班同学,让拼的同学告诉大家拼的是什么东西,各用了什么形状的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