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分析目的:探討降鈣素原(PCT)检测在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
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与预后。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插管通气情况分为气管插管通气组(n=57)和无创通气组(n=51)。
入院24 h内测定两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反应蛋白(CRP)、PCT等指标数值进行比较,同时将其阳性反应率进行分析。
结果:气管插管通气组入院时PCT、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管插管通气组的患者P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组(P<0.05),两组患者的CRP和WBC阳性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其炎症指标PCT、CRP、WBC检测值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的患者,感染情况较重,其中PCT指标阳性表达率最明显,能够作为COPD合并肺炎患者治疗和预后的标志指标,可为临床提供有利的依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
这种气流受阻呈进行性发展,不少患者最终发展为慢性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高[2-3]。
据文献[4]报道,COPD多由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发展而来,吸烟和空气污染也是促进及加重其病程的重要因素,有害气体及颗粒能引起异常的炎症反应,增加COPD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COPD合并重症肺炎时,若在早期发病时没有明确诊断,从而耽误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危害更大,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诱发患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与电解质紊乱等疾病而致死[5]。
目前,关于COPD合并肺部炎症的主要检查手段是进行胸腹部影像学检查,然而对于重症肺部病变者行动不便,无法配合检查顺利完成,其他炎症反应指标在诊断感染性疾病中缺乏特异性[6],所以,探寻一个操作简单、特异性高的监测指标来判断COPD患者合并肺炎的严重程度是极为必要的。
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应用是最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由于其对细菌感染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判断和治疗肺炎感染有明确的检测意义。
本研究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与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呼吸内科及重症医学科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其中符合条件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1)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2)触诊明显胸廓呈桶状,听诊可闻两肺呼吸音减低,呼气延长,平静时为干性音,两肺底或其他肺野可闻湿音;(3)患者经胸部X线片或CT检查可见肺部呈肺气肿改变;(4)肺功能检查FEV1/FVC30次/min;(3)氧分压(PaO2)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检测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在入院24 h内测定WBC、NE%、CRP、PCT 并进行比较。
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普通真空采血管抽静脉血5 mL。
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BC-3000 Plus)测定WBC和NE。
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用于检测PCT、CRP。
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法对PCT进行检测,将样本置于Getein-1100免疫荧光分析仪进行分析(由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采用美国贝克曼特种蛋白检测仪检测CRP。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CT、CRP、WBC水平比较气管插管通气组患者在入院时PCT、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 三个炎症指标阳性率比较根据PCT诊断感染的最佳临界值为0.511 ng/mL,PCR的临界值为0.5 mg/L,WBC的临界参考值为10×109/L,超过此参考值即为阳性反应。
气管插管通气组的阳性率高于无创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CRP、WBC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住院时间与死亡率比较无创通气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气管插管通气组,死亡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通气组(P<0.05),见表4。
3 讨论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由于COPD的病情缓慢进行式发展,未规则用药时,可对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即使在急性期发作后,症状逐渐缓解,但是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10-11]。
临床研究发现,COPD患者中有近80%是遭受呼吸道感染而导致的肺部疾病[12],约有50%的患者是有细菌所致的肺部感染。
有研究指出,COPD患者合并肺炎的病死率会增加2倍风险[13]。
目前COPD合并肺炎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病的相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COPD患者感染肺炎的过程中[14]。
目前已经确定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吸烟、吸入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个体因素包括遗传、气道高反应等情况[13]。
感染是最常见的COPD发展和加重的诱因,最常见的感染为细菌和/或病毒感染,因此早期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5]。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降钙素原(PCT)、CRP、WBC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16]。
PCT实则是没有激素活动的降钙素的前体,其本质在正常情况血清中能够检识出微乎其微,而在集体遭受感染时,能够抑制PCT分解成为降钙素,所以大量的PCT聚集在血液
中,在血清中的浓度迅速升高,并且患者感染越严重PCT指标水平越高[17-18]。
研究表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明显增高,且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
本研究中PCT诊断感染的最佳临界值为0.511 ng/mL,气管插管通气组患者的检测阳性反应率为71.93%,而无创通气组阳性率为23.53%,可见PCT作为感染诊断的标准性更强,对COPD合并重症肺炎的诊断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COPD合并重症肺炎的感染体征较明显,相关感染指标均发生一定变化,但是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缺乏准确性和辨识度[19]。
本研究中发现,PCT、CRP、WBC三个指标中,虽然在COPD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均出现高水平的表达,但是只有PCT在两组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T指标的高低反应感染疾病的严重程度,其检测数值明显升高说明气管插管通气组的炎症反应较重,与临床实际相符合。
与气管插管通气组比较,无创通气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可见PCT水平上升时,患者的预后状况不佳,死亡率升高。
因此,建议临床应该定期动态监测PCT水平,以PCT 水平变化为依据,对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进行指导,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用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救治率。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炎症指标,检测其水平变化对判断患者的感染情况和程度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临床也可将PCT检测结果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有助于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海燕,付朝晖,王喜春,等.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4,43(32):4314-4315.
[2] Rohini K,Bhat S,Srikumar P S,et al.Serum PCT and its relation to bodyweight gain in pulmonary tuberculosis[J].lndian J Clin Biochem,2015,30(3):329-330.
[3]贺胜男,倪静玉,钮美娥,等.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7):1567-1570.
[4]李艳红,张霞,郭秋野.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应用126例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7):135-137.
[5] Blot S,Koulenti D,Dimopoulos G,et al.Prevalence,risk factors,and mortality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middle-aged,old,and very ol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42(3):601.
[6]李新惠.PCT及CRP水平在检测获得性肺炎中的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1):266.
[7] Bouza E,Giannella M,Bunsow E,et al.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due
to 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risk factors and outcome in a large general hospital[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12,80(2):150-155.
[8]馬立,严明,薛永玲.乌司他丁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2-14.
[9] Mohan D,Gale N S,Mceniery C M,et al.Evaluating 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in Chronic Airways Disease:The ERICA Study[J].Copd-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2014,11(5):552-559.
[11]刘杰,迟小伟,汪运山.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联合测定在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中的价值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2):3-5.
[12] Zhang P,Li C,Li Y,et al.Proteomic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1y expressed proteins in sea cucumbei Apostichopus japonicus coelo-mocytes after Vibrio splendidus infection[J].Dev Comp lmmunol,2014,44(2):370-377.
[13]牛晓娜,赵松林,魏军,等.血清降钙素原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肺炎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0):996-998.
[14] Uzum A K,Aydin M M,Tutuncu Y,et al.Serum ghrelin and adiponectin levels are increased but serum leptin level is unchanged in low weight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J].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14,25(4):364-369.
[15]陳丽丽,胡型忠.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12):1736-1738.
[16]刘晓帆,胡苏萍,陈国忠,等.降钙素原指导社区获得性肺炎用药的Meta 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11):756-759.
[17]陈小龙,郝琴,薛乐.PCT,CRP,PA及WBC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6):865-866.
[18] Narasimhan R L,Agarwal R,Schgal I S.FAlM3:PLAC8 ratio compared with existing biomarkers for diagnosis of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omparing apples to oranges[J].Am J Rcspir Crit Carc Mcd,2016,193(1):101-102.
[19]滕菲.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J Med Theor & Prac,2017,30(3):42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