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
08环工一-孙越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
---- 考试时间:2011.05.31第1、2节
第一章
1.优良的建筑材料满足要求:
%1足够的强度,能安全的承受设计荷载;
%1自身的重量以轻为宜,以减少下部结构和地基负荷;
%1具有与使用环境适应的耐久性,以便减少维修费用;
%1用于装饰的材料应能美化房屋并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
%1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如硅藻泥、消音棉等)
2.建筑材料特点:适用、耐久、量大、价廉
3.分类:①化学成分:无机材料(金属、非金属)、有机材料(植物、沥青、高分子)、复合材料
②功能:机构材料、功能材料
4.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建筑工程的造价;促进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建筑业的发展。
5.材料的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最。
(干燥状态下的质量)(1)表观密度:材料在口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虽
表观体积: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指包含材料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
(2)堆积密度:指粉状或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体积:包含颗粒内部的孔隙和颗粒Z间的空隙
P =m/V P 0二m/VO P O'=m/VO
6.密实度: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以D表示。
D=V/VO=P O/P X100%绝对迷失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
孔隙率:在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以P表示。
P=l-D
P二(VO-V)/V0= 1- V/VO= (l-po/p) X100%
填充率:散粒材料在堆积体枳屮被具颗粒所填充的程度,以D'表示。
D'二V/VO'=
P O'/P OX1OO%
空隙率:散粒材料在堆积体积屮,颗粒Z间的空隙所占的比例,以P'表示,
P'=1-D' = (VO'-VO) VO'=1-VO/VO' = (1 - P O'/P O) X 100%
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间互和填充的致密程度,可作为控制混凝土骨
料级配及计算的依据。
7.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亲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砖、混凝土、木材、砂、石、钢材、玻璃等
憎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沥青、石蜡、塑料等
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表示
质量吸水率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收水分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
的百分率
体积吸水率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收水分的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1
08环工—孙越
体积的百分率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川软化系数表示,K软二材料在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材料在干燥状
态下的抗压强度二f饱/f干。
K软>0.85时即为耐水性材料,用于受潮
较轻或次要结构。
但不宜小于0.75,越小耐水性越差
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能。
%1抗渗系数:抗渗系数越小,抗渗性越好
%1抗渗等级:以规定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
P
抗渗等级越高,抗渗性越好
8.抗冻性: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而不产生宏观破坏,同时微观结构
不明显裂化,强度也不明显降低的性能
抗冻等级:F25、F50、F100 (如F25表示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多冻融循环的次数是25次,强度下降不超过25%,质量损失不超过5%)
9.材料的热工性质
导热性:材料传到热量的能力,人小以导热系数X表示。
(J越人,传到的热量就越多;反之,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越好。
固体入〉液体入>砌
体X )
影响X的因索:①物质构成:金属材料X >无机非金属X >有机材料X
② 孔隙构造:空隙率越大,X越小。
相同孔隙率情况F,材
料内部粗大孔隙、连通孔隙越多,孔内空气会形成流通和
对流,将使材料入增人
10.热容量:材料受热时吸收热最或冷却时放出热最的能丿J,用比热容C表示。
C=Q/m(T2-Tl)
11.温度的变形性:指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材料的体积变化
12.材料的耐久性:指在使用的条件下抵抗各种内外破坏凶索的作用,保持其原
有性能不被破坏的能力。
第二章
1•胶凝材料:经过-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能将散粒材料或块状材料黏结成为整
体的材料。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保持和发展强度的较轻材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技能在水屮又能在空气屮凝结硬化,保持和发展强度的胶凝
材料。
2.欠火石灰:由于锻烧温度过低或锻烧时间不足,使CaC03未完全分解
过火石灰:由于锻烧温度过高或锻烧时间过长,石灰石中的杂质发牛熔结
3.陈伏:半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牛:成熟石灰的过程(也称熟化、消解或消化)CaO+ H2O-*Ca(OH)2+6
4. 8KJ
4.建筑石灰按MgO含量不同分为:
钙质石灰:MgOW5%的建筑石灰
镁质石灰:Mg()>5%的建筑石灰
5.水玻璃的生产过程:
%1湿法:NaOH+nSiO2-*Na2O ・ nSiO2+H2O2
08环工-一孙越
%1干法:Na2C()3+nSiO2->
6.水玻璃;俗称泡花碱,是冇不同比例的碱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组成的能溶于
水的硅酸盐。
常见的有硅酸钾水玻璃和硅酸钠水玻璃。
Na20・ nSiO2、
K2O・SiO2 (n为水玻璃模数,一般在1.5-3.5之间,建筑工程中常用
2.6-2. &n越大粘性力越强,越难溶于水)
水玻璃的性质:黏结能力强;不燃烧,耐高温;耐酸能力强;不耐水。
水玻璃应川:石膏制品不能涂刷水玻璃,因为硅酸钠与硫酸钙反M生成体积膨胀
的硫酸钠,会导致制品胀烈破坏
7.四帆防水剂配制:明矶/蓝矶/红矶/紫饥一60份水->400份水玻璃
KAI (S04) 2 • 12H20/CuS04 • 5H20/K2Cr207/KCr(SO4)2 • 12H20
8.石灰分类:
块状生石灰:由原材料锻烧而成的原产品,主要成分CaO
生石灰粉:块状生石灰经磨细而成的粉状产品,其主要产品的50
消石灰粉:降匸石灰用适量的水消化而成的粉末,也称熟石灰粉,主要
成分为Ca(OII) 2
石灰膏(浆):将生石灰加约为石灰体积的3-4倍的水消化而成。
石灰浆在储
灰坑中沉淀,并除去上层水分后,称为石灰膏。
若水加的更多,
则呈白色悬浮液,称为石灰浆
9.石灰的技术性质:①可珈性好,保水性好;②强度低,耐水性差;③体积收缩
人;④吸湿性强,传统的干燥剂。
11.建筑石膏的初凝时间6min,终凝时间30min
第三章
1.水泥:水硕性胶凝材料
按纽成分类: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按用途和性能分类: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2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共同麟细制成的
水硬性胶凝材料。
分类:不掺混合材料的成为I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I。
掺加不超过5%的混
合材料的称为II型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II
原料: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校止原料
熟料的矿物组成:C3S C2S C3A C4AF
生产过程:“两磨一烧”——先把集中原材料按适当比例配合后磨细成生料,
然后将制得的生料入窖锻烧成水泥熟料,再把懺烧好的熟料和适
量石膏(也可掺入混合材料)共同磨细即可。
3.水泥凝结硬化
(1)定义——水泥加水拌和后形成可塑性的水泥浆,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水
泥浆体逐渐变稠失去可塑性,这一过程成为水泥的凝结;随着水
化反皿的继续进行,失去可鴉性的水泥浆逐渐产生强度并发展成
为坚硬的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水泥的硬化。
(2)影响因素:①熟料组成和细度;②石膏掺量(3-5%)③养护时间;④温度
和湿度;⑤水泥浆的水灰比
4.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3
08环」二孙越
%1细度:0. 04nin)国标法确定方法一筛析法(用0.08方孔筛)、比表面积法(比
表而积小于300 m2/kg的水泥不合格)
%1准稠度及标准稠度需水量:标准稠度是试锥下降28+-2min的距离 ............... 标准稠度需水量:是指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的加水量,常以水和水
泥质量Z比表示,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一般为24-33%。
%1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指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
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指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
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国标规定,硅酸
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人于6. 5h。
%1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凝结倔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测定方法:CaO测定方一煮沸法:①试饼法——直观裂缝;②雷化法(膨
胀值〈5【nm)
MgO测定方法 -- 压蒸法
不良的因素:①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氧化镁过多;②掺入的石膏量过多。
注:国标规定石膏掺量为水泥的3-5%,游离氧化镁不得超过5%, S03不得
超过3. 5%
%1强度和强度等级:42.5、42. 5R、52.5、52. 5R、62.5、62. 5R
%1碱含量:NaO+O. 658K20->活性骨料一低碱〈6%
%1水化热:指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1密度和堆积密度:通常取3. lg/cm> 1300kg/m3
5.硅酸盐水泥的腐蚀和防止
(1)腐蚀:①软水侵蚀(溶出性侵蚀)②硫酸盐的腐蚀③镁盐的腐蚀④酸的腐
蚀(碳酸的腐蚀、-•般酸的腐蚀)⑤强碱的腐蚀
(2)防腐:①介理选择水泥品种②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③表面加做保护层
6.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强度高、抗碳化性好、抗冻性好、耐腐蚀性较差、水化热
高、耐热性差、耐磨性好。
7.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1)定义: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一定量(>5%)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
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2)掺加原因:能改善水泥的性能,增加水泥甜种,降低水泥成本,扩大水泥
的应用范围,同时节约了熟料乂充分利用了工业废渣。
(3)混合材料的种类
%1活性混合材料:具有火山灰活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混合材料。
包括:粒化高炉矿渣:是高炉炼铁所得到的以硅酸钙和铝酸钙为主要成
分的熔融物,经急速冷却而成的颗粒。
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混合材料
火山灰活性:指混合材料磨成细粉与石灰加水拌和后在常温下能/成具
有水硬性水化产物的性质
潜在水破性:指磨细的混合材料和石灰与石膏加水拌和在湿空气中才能
形成水硬性水化产物的性质。
玻璃体:是形状不规则的黑色杂物,是高温熔融的熟料,在极冷极热的
作用下來不及结晶而变成玻璃体状的物质。
%1非活性混介材料:指掺入水泥后,主要起填充作川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
的矿物材料,乂称惰性混合材料。
主要作用是改善水4
08环工一-孙越
泥某些性能,如调解水泥强度等级、增加水泥产量、
降低水化热等。
8.普通硅酸盐水泥: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6%-15%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硕性胶凝材料。
简称普通水泥,P・()。
技术性质:筛余量得超过10%;初凝不早于45min,终凝不迟于10h:强度等
级分为32.5、32. 5R、42.5、42. 5R、52.5、52. 5R
9.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种类:
普通硅酸盐水泥P・0
矿渣硅酸盐水泥P・S: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70%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共
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50%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
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硕性胶凝材料。
复合硅酸盐水泥P・c: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40%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
共同麟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0.快硬型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以3d
抗压强度表示标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快硬性水泥)
技术性质:①细度:0. 08nim的方孔筛,筛余量不得超过10%;
%1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早于45min,终凝不迟于10h
%1体积安定性:储存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
%1按Id和3d抗圧,抗折强度划分325、375、425三个强度等级。
11.高铝水泥(铝酸盐水泥):以铝矶土和石灰石为原料,经高温懒烧所得以铝酸
钙为主的铝酸盐水泥熟料,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
凝材料,代号CA。
技术指标:①细度:比表而积不小于300 m2/kg,或通过0.045mm的筛,筛余
量不大于20%
%1凝结时间:CA-50、CA-70、CA-80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30min,
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h, CA-60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60min,终
凝时间不得迟于18h o
特性:快凝、早强、高强、低收缩、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强
第四章
1.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和粗或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一定时
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分类:按表观密度大小——重混凝土(>2800kg/n?)、普通混凝土(2000-2800kg/n?)、轻混凝土(<2000kg/m3 )
按用途分——防水、装饰、耐火混凝土等
按所用胶凝材料分一一水泥、沥青混凝土等
2.工程对于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1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施工和易性;
%1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1硬化后的混凝土具冇与工程环境条件和适应的耐久性;
%1经济合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捉卜•节约造价。
5
08环」二孙越
3.混凝土组成材料
%1水泥(第一纽分):对于一般强度混凝土,水泥强度等级宜为混凝土强度等
级的1. 5-2.0倍。
%1骨料——砂子(第二大组分)I IIIII类区要求强度不同(P41)
砂的细度模数Mx在0. 7-1.5为特细砂,1.6-2. 2为细砂,2. 3-3. 0为中砂,
3. 1-3. 7为粗砂。
普通混凝土用砂控制在2. 0-3. 5 Z间为宜
%1粗骨料——石子(第三组分)1 II III类区要求不同(P44)
指粒径大于4. 75mm的岩石颗粒,有卵石和碎石两大类。
采用和同混凝土配合比时,卵石拌制的混凝上拌和物流动性较好,但硕化后强度较低; 而碎石扳指的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较差,但硬化后强度高。
%1拌和及养护用水
注:压碎指标——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粒径为10-20mm的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均匀加荷到200KX,然后卸荷后称取试样质量mO,再用孔径为2. 36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碎粒,称取试样的筛余量
(m0- ml) / mOXlOO%,值越小,石子强度越高。
4.混凝土技术性质
%1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和物易于各种施工工序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
流动性:指混凝土拌和物在门重或机械振捣作用卜•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的填满模板的性能。
黏聚性:指混凝土拌和物各颗粒间具冇一处的粘聚力,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抵抗分层离析,是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指混凝十•拌和物具有一定的保持水分的能力,在施T过程中不至产生严重的泌水现彖。
影响拌和物和易性因素:①水泥浆的数量;②水泥浆的稠度;③砂率;④原材料的品质;⑤外加剂;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⑦施工工艺。
砂率——指混凝十•屮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测定和易性方法:①坍落度法:坍落度越人和易性越好。
②维勃稠度法
6ml.压碎指标二
08环工-- 孙越
注:(自己补)
(1)黏聚性好时保水性往往也好;流动性增大时,黏聚性和保水性往往变差
(2)混凝土拌和物根据坍落度大小分为四级:打流动性混凝土>160mm.流动性混凝土100T50mm、塑性混凝土10-90mm、干破性混凝土〈10mm
(3)坍落度法只是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
混凝十•拌和物,小于10mm的川维勃稠度法。
维勃稠度试验法适用于粗骨
料扱人粒径不超过40nmi,维勃稠度在5-30s Z间的混凝土拌和物,主要用于测定干硬性混凝土的流动性。
(4)水灰比不变的情况厂单-位体积拌和物内,水泥浆数量愈多,拌和物流动性愈人。
水泥川量一定时,水灰比越小,水泥浆越稠,拌和物的流动性越
小。
(5)环境温度上升,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上拌和物的坍落度减小;空气湿度小,混凝土拌和物蒸发较快,坍落度也偏小。
(6)采用机械拌和的混凝土比同等条件下人工拌和的混凝土坍落度大;采用同一种拌和方式,坍落度随着有效拌和时间的增长而增大。
%1混凝上强度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索:①水泥强度和水灰比;②养护的温度与湿度;③养护时间;④骨灰的种类、质量、表血情况;⑤试验条件。
注:在混凝土配合相同条件下,所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也越高;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条件下,水灰比月
底,混凝土强度越高提高混凝上强度的措施:①选料方面:选用高强度水泥和低水灰比;产用混凝
土外加剂及掺和料;采用湿热处理。
②采用机械搅拌
和振捣。
③养护工艺方而:采用常压蒸汽养护或高压
蒸汽养护。
%1混凝土的变形
(1)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①化学收缩-不可恢复-微细裂缝②干湿变形-部
分恢复-50-70%-用干缩率表示(减少收缩措施:加
强养护、减小水灰比、减小水泥用量、加强振捣)
%1温度变形。
控制收缩变形的措施:①加强养护:养护期间使混凝土保持潮湿环境。
②
减少水灰比:水灰比增大会使混凝土收缩量减小。
%1减小水泥用量:水泥川量减少,骨料增加,骨料
体积稳定性人于水泥稳定性,混凝土收缩量减小。
%1加强振捣:混凝土振捣越密实,内部孔隙量越少,
收缩量减小
(2)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画出“荷载-变形”关系图,并说明各段特征)
0A段:比例极限前-界而裂缝无明显变化。
荷载与变形接近直线关系(也就是说到A点达到比例极限)AB段:临界荷载-无砂浆裂缝,但变形速度加快,发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两种。
BC段:达到极限荷载(70-90%)-砂浆裂缝-变形进一步加快,变形过程〉何在过稈-可见裂缝。
CD段:极限荷载-变形迅速增大-完全破坏7
08环工一-孙越
荷载-变形关系图:
%1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在使用条件下,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和外观完整性,从而维护混凝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能
力。
捉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①合理选择水泥品种;②控制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及
最小水泥用量;③选用较好的砂、石骨料;④掺入引
气剂或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⑤改
善混凝土的施工操作方法,应搅拌均匀、振捣密实、
加强养护等。
(1)抗渗性:P26时成为抗渗混凝土
(2)抗冻性:在水饱和状态下经过多次冻融作用后
能保证强度和外观完整的
能力。
(3)抗侵蚀性
(4)抗碳化性
注:F100表示混凝土能够承受反复冻融循环次数为100次,强度卜•降不超过
25%,直来那个损失不超过5%
5.徐变: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方向的变形,会随吋间不断增长,也就是荷载不变而变形随时间増人的变形。
应力水平越人,徐变越人,反Z越小。
徐冋:在卸载Z后的一段时间内,变形还会继续恢复,称为~ (也称徐变恢复)
6.混凝土外加剂:在扌半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目.能根据混凝上需耍来改变其性质的物质。
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对能选择)
%1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如各种
减水剂、泵送剂等
%1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如
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等
%1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外加剂,如引气剂、防
水剂、阻锈剂等
%1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如引气剂、膨
胀剂、防冻剂、着色剂、脱模剂、防水剂等
7.减水剂:指在保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
减水剂的使用效果:(经济技术效果)8
08环工-一孙越
在保持水灰比与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提
高混凝土拌和物地流动性;
%1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NJ"
节约水泥川量;
%1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
条件下,对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可减少拌和物的泌水离析现象;延缓拌和物的
凝结时间;降低水泥水化放热速度;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及抗冻性,
改善耐久性能。
减水剂掺入方法:
%1先掺法——将减水剂与水泥混合后,再与水和
骨料一起搅拌(一般不采
用)
%1同掺法——将减水剂先溶于水形成溶液后,再
加入拌和物一起搅拌(常
用)
%1后掺法——混凝土拌和物送到浇筑地点后才加
减水剂再次搅拌均匀(多
用于商品混凝土)
%1滞水法——再搅拌过程中,减水剂滞后1-3分
钟加入(不常用)
8.早强剂:指能够提高混凝土早起强度,并对后期强度物显著影响的外加剂。
引气剂:指在混凝土拌和物搅拌过程中,你呢个引入人量分布均匀、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适宜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 005-0. 012%。
引气剂使用效果:①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②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强度和耐磨性降低(旗袍见笑了受力面积)
9.混凝土配合比:指混凝土中个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1)表示方法:①质量用量②质量比
(2)设计棊本要求:①满足施工条件所要求的和易性。
②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
③满足T程所处环境和设计规定的耐久
性。
④在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水泥,
降低混凝土成本。
(3)设计参数: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索)
水灰比: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的比值
砂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啥、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单位用水量:指1贰混凝土中的用水量
(4)设计的基本步骤:
%1利用图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一个安全配合比。
%1经过实验室的调整得出一个满足和易性的基础
配合比。
%1检验强度、耐久性來得出满足各项指标要求的
试验室的配合比。
%1以现场原材料的实际情况來修止试验空的配介
比来得到施工配合比。
9®
08环工--- 孙越
(5)设计方法:正确选择原材料的品种;明确各项技术耍求(如强度、耐久性等)
10.高强混凝土:指强度等级在C60以上的混凝土。
原材料的要求:①水泥: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 5的
%1集料:粗骨料——配C60强度的不低于31.5nim;配C60
强度的应人于25mm
%1细骨料:细度模数通常要人于2. 6
%1鬲效减水剂⑤活性好的矿物掺和料
11.抗渗混凝土 :抗渗等级PM6的混凝土。
原材料的要求:①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粒径>40mm
%1细骨料:含泥量不大于3%,你快含量不大于1%
12.泵送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不低于100mm,采用泵送施工工艺,选用硅酸盐
水泥、普通水泥等。
%1用水量与水泥矿物掺和料的总量比值不易大于0. 60
%1水泥与矿物掺和料的比值不宜小于300 kg/m3
%1砂率通常在35-45%
%1掺入引气剂型的外加剂时,混凝土含气量不宜大于4%
13.高性能混凝土:既是流态混凝十•又是高强混凝土。
寿命长、较高的体积稳定
性、良好的施工性能、一定强度和密实度。
坍落度>200mm o
第五章
1.建筑砂浆——由无机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凝土。
(也
称细骨料混凝土)
分类:按材料一一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按用途一一砌筑砂浆、抹面砂浆、装饰砂浆、特种砂浆
2.砂浆的组成材料:水泥、细骨料(①砂子-细度模数通常在2. 3-
3. 0②工业废渣)、水、掺和料、外加剂
3.砂浆的技术性质:
(1)新拌砂浆和易性
%1流动性:又称稠度,指在口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质。
用沉入度表示(mm), 沉入度越人,砂浆流动性越好。
%1保水性:指杀将保持水分的能力,也指砂浆中各项组成材料不易分层离析的
性质。
用分层度(mm)表示,分层度越大,保水性越差,不便于施
工,一般以10-20mm为宜。
注:泌水率——砂浆中泌出水量与拌和总水量之比。
分层度——砂浆拌和物中的骨料因自重下沉时,水分相对产生离析而上
升造成上下稠度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
用分层度筒测定。
(2)砂浆的强度
强度等级划分为Ml. 0 M2. 5 M5. 0 M7. 5 MIO M15 M20
影响因素:木身的组成材料与配合比、基层材料的吸水性(基层为不吸水材
料时,主要是强度等级与水灰比;基层为吸水材料时,为水泥用10
08环工一-孙越
量与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关系不人)
砂浆特征系数A、B参考数值
(3)砂浆的粘结力
与工程质量又密切关系,一般砂浆的抗压强度越高,粘结力越大。
砂浆
粘结力还与基层材料表面状态、润湿情况、淸洁程度及施工养护等条件有关。
(4)砂浆的变形
砂浆在承受荷载、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时,均会产生变形。
为了减少收
缩变形,可在砂浆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
4.抹面砂浆一一指涂抹在建筑物或建筑构件表面的砂浆(乂称抹灰砂浆)。
①作用: 抗风化、保护结构主题免遭各种侵蚀,提高结构的耐久性,改善结
构的外观。
②质量要求:①流动性②保水性:分层度10-20mm③粘结性
%1为了保证砂浆抹灰层便而平整,避免砂浆脱落和出现裂缝,常采用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