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常沉重,自责。
2、怎么理解“心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 绝”? ▲因为“我”以为还有补过的方法。
3、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 重,你从他身上看到一种怎样的精神品质? ▲既充满同胞手足之情,又严厉解剖自己,为 人严肃认真。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 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 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封建思想的 影响而宽恕自己,更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 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 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快速阅读,是从文字当中迅速收集 有效信息的阅读方法。 它要求: (1)去粗取精 (2)跳跃浏览阅读 (3)思维集中 (4)眼脑并用
1、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用文中的一 个词概括。 悲哀
2、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十年前 小兄弟:爱风筝 二十年后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天性、童趣、童心) (麻木不仁) 后悔、愧疚、痛苦 “我”:撕风筝 (封建伦理扼杀童心) (思想觉悟)
▲此处的“春天”指小时候故乡的春天,所以 是“久经逝去”了。
▲如今在北京看见“一二风筝浮动”,由此联 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故乡的 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⑶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 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 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 【问】 写小兄弟的身体状况有何用意?
2、“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并把他快要完 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扼杀了他的童心。
3、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 虐杀”?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使儿童活泼、健康、聪 明。因此,禁止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⑹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 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问】 1、本段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
⑸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 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 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 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 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 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 很重的堕下去了。 【问】 1、为什么说“不幸”? ▲“我”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 书上的道理,心情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 “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毫不抗争,麻木 幼稚纯真,健忘 深深自责,严于自我解剖 抛弃旧我,追求新我
质疑讨论 提出问题
⑴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 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 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问】 1、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此段有何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
▲作用:(1)渲染严冬肃杀的气氛,烘托 “我”悲哀的心情。(2)开篇点题,引出回 忆,奠定感情基调 。
风 筝 鲁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 周树人 。我国 现代伟大的 文学 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集:《 呐喊 》《 彷徨 》;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 》; ▲散文诗集:《野草》; ▲16部杂文集:如《坟》《热风》《华盖集》。 ▲《 狂人日记 》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
▲以小兄弟的弱小反衬出“我” 行为的粗暴、不近人情。
⑷有一天……也没有留心。 【问】 1、这一段中,小兄弟的表现写得极少, 作者花很多笔墨写“我”的发现,“我” 发现的满足,“我”的愤怒,“我”的 暴行,以及“我”的胜利和傲然。这样 写有何用意? ▲既蕴含对小兄弟的同情,又饱含对自 己当时行为的悔恨与自责。
2、为什么小兄弟只是“绝望”,没有反抗? ▲小兄弟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根本并没有意 识到自己遭到精神虐杀,更不用说反抗了。 3、用心体会:小兄弟怀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 心,痴心迷恋着他的风筝,可“我”这个作为兄 长的,却无情地把这一切虐杀了。你们能想像小 兄弟当时的感受吗?你们有没有类似小兄弟这样 线索
比一比 谁反应 快!
3、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 道那时的中国还处在什么社会吗? 1925年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 《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 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 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 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 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 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 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 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 的欢迎和喜爱。
风筝
沉重而无可把握的悲哀
读第3段:划出小兄弟和“我” 对风 筝的不同态度。 “我” 小兄弟 最喜欢 向来不爱,嫌恶
神态 描写 动作 描写 张嘴 呆看 出神 惊呼 跳跃
天 真 活 泼
没出息 笑柄 可鄙
读第4段:划出“我”发现小兄弟偷做风 筝后,小兄弟和“我”的神态与动作。
小兄弟
惊惶 失色 瑟缩 绝望
悲苦无奈 的神态 惊恐不安 的内心
“我”
抓断 掷下 踏扁 傲然
愤怒
麻木:认为管是正 当的,自认该罚。
专制:认为管的对,受封 建家长制传统的影响。
读5~11段:划出“我”是如何省悟和补过的, 以及小兄弟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后的神态。
小兄弟
“我”
不幸看到…… 主题:揭露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惊讶 心变铅块堕下去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科学道理。批判了 什么也不记得 想补过,讨宽恕 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的扼 杀。
2、“我”为什么“惊异”?为什么 “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 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 所以“惊异”。
▲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的 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心头 不禁悲哀。
⑵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 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问】 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却又说春天就在 北京的天空中“荡漾”?
嫌 xiá n 嫌恶 赚 zhuà n 赚钱 堕 duò 堕落 坠 zhuì 下坠
诀 jué诀别
决 jué 决定
抉 jué 抉择 怒 nù 愤怒 恕 shù宽恕
è 凶恶 恶 ě 恶心 wù嫌恶
什物 shí 什 shé n 什么 劳模 mó 模 模样 mú
比一比 谁反应 快!
1、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 品的吗? 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