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分层开发部署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井分层开发部署技术
作者:冼沛勇
来源:《石油知识》 2013年第4期
河南油田规划计划处冼沛勇
水平井分层部署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展油砂体分层对比追踪、分层刻画地质特征、分层研究水淹规律,量化剩余油分布是水平井分层开发部署的关键。

结合井震与精细刻画油砂体地质特征,追踪有利油砂体
精细刻画油砂体地质特征是进行水平井部署的基础,单砂体对比是刻画油砂体地质特征的前提。

为了保证对比精度,利用精细地层对比,同时结合垂直地震剖面测井、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及储层反演技术,对有利砂体进行横向追踪并刻画。

一是利用测井曲线上的感应、声波时差及深浅侧向曲线,按照标志层控制旋回为基础,砂体为单元,逐级对比,逐级控制的对比原则,对油砂体进行精细对比追踪。

二是利用垂直地震剖面测井提取的速度参数,对油砂体进行精确标定,将地质层位与地震同向轴建立联系,同时结合非零偏解释结果,单砂体分层数据及三维地震资料,对油砂体微构造及断层特征进行精细解释。

三是利用储层反演技术落实有利砂体在井间的分布规律。

有些老井,井距大,单靠井资料无法准确预测薄砂体在井间的分布规律,因此在利用零偏垂直地震剖面测井资料对油砂体进行精确标定的基础上,通过提取储层平均振幅及波阻抗参数,进行反演计算,对油砂体在井间的发育状况进行预测。

通过波阻抗反演结果与沉积分布对比,可以发现反演波阻抗与沉积体系分布情况。

四是利用测井二次解释技术对油砂体有效厚度进行标定,同时结合微构造、储层预测成果精细刻画油砂体有效厚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

结合动态分析与数值模拟,量化有利油砂体平面剩余油分布
在分层刻画油砂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筛选油层厚度较大、平面分布稳定、具备部署基础的油砂体,开展生产动态分析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一是用动态分析法定性分析油砂体水淹规律。

通过对注水井吸水剖面分层测试、电测解释等资料的分析,劈分各油砂体吸水量判断水淹范围;通过对油井生产历史、生产测试资料的分析,判断各油砂体含水变化规律;落实注水井吸水和油井水淹状况,编制单砂体水淹平面图,进一步判断单砂体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二是依据基础地质模型转换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刻画油砂体平面剩余油分布。

从历史拟合情况看,无论是区块还是单井,开发指标拟合效果较好的,油砂体剩余油分布模拟可靠;油砂体平面剩余油饱和度高的,剩余可采储量大,水平井部署潜力强。

结合地质体描述及剩余油研究,优化水平井油藏工程设计
一是采取整体部署、分批实施的原则,在构造位置高、单层有效厚度大、水淹程度低的剩余油富集部位部署,水平段尽量平行构造等值线。

二是水平井油藏工程设计,考虑油砂体构造形态、有效厚度、剩余油分布及单控储量,设计水平段长度,同时应用谢尔卡乔夫法、曲线交汇法计算水平井合理井距、排距。

开发方式初期利用天然能量,后期采用直井注水补充地层能量,以延长水平井生产寿命。

三是通过优化设计,针对有利油砂体整体部署水平井,力争取得更好的部署结果。

采用导向、管外封隔器固井、井筒电加热技术,确保水平井实施效果
结合油藏实际,有针对性的采用随钻地质导向等钻完井新技术,保障水平井成功实施。

一是随钻地质导向以井下实际地质特征来确定和控制井眼轨迹。

二是完井采用管外封隔器固井技术,由以往的三开完井变为两开完井,钻井周期缩短近一半。

同时,管外封隔器可以有效防止固井水泥下沉,减少油层污染,利于油气层保护。

三是针对油质稠的情况,新井投产时采用电加热技术,即用电加热杆代替普通抽油杆,降低井筒原油粘度,杜绝卡井事故,保证新井投产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