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公共伦理和责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共责任的含义 公共责任的含义
(1)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指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中, )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指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中, 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第二个层次是指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 中对不履行、 中对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违法履行其应当履行的职责而引起不 良后果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良后果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2)公共责任的特征:第一,公共责任是一种普遍的义务;第二, )公共责任的特征:第一,公共责任是一种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义务;第二, 公共责任是一种任务;第三,公共责任是一种监督、 公共责任是一种任务;第三,公共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 的约束方式。 的约束方式。
7
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公共利益
1.公共利益及其特性 1.公共利益及其特性
(1)公共利益的概念 )
公共利益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或特定范围内各种社会主体间利 益关系的平衡性与一致性, 益关系的平衡性与一致性,公共利益能够超越不同利益主体和地 域,对社会中的不确定人或团体产生普遍的非特定的影响。公共 对社会中的不确定人或团体产生普遍的非特定的影响。 利益总是和一定社会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价值有关, 利益总是和一定社会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价值有关, 是一定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是一定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4
一、公共管理伦理
(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
1.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公共管理伦理是以“ 的统一为基础, 1.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公共管理伦理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 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 以协调个人、 以协调个人、公共部门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领域的基本伦理纬 公共管理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度、公共管理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公共管理伦理所涉及的基本范围是公共管理领域;第二, 公共管理伦理所涉及的基本范围是公共管理领域;第二,公共管理伦理的 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 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是以公共管理系统或者以公共管 理者为主体, 理者为主体,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 规范;第三,公共管理伦理既是公共管理行为道德规范的集合, 规范;第三,公共管理伦理既是公共管理行为道德规范的集合,也是社会 基本伦理精神和普遍价值的体现。 基本伦理精神和普遍价值的体现。
12
(三)公共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具体化 公共责任:
2.公共管理伦理的责任冲突与选择 2.公共管理伦理的责任冲突与选择
(1)权利冲突 ) (2)角色冲突 ) (3)利益冲突 )
13
(四)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1.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 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 2.加强立法,将更多的伦理规范纳入法律规则体系 加强立法, 加强立法 3.完善社会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干预和监督机制 3.完善社会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干预和监督机制 4.把公共管理伦理作为公共管理人员任职、升降、奖惩的必要条件 把公共管理伦理作为公共管理人员任职、升降、 把公共管理伦理作为公共管理人员任职
2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
•公共伦理在规范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形式及途经 公共伦理在规范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伦理在规范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管理的法律途径及其价值 公共管理的法律途径及其价值 •公共管理监督体系及其完善 公共管理监督体系及其完善
3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美]特里 L•库珀著、张秀琴译:《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中国 . 美 特里 特里•L 库珀著 张秀琴译: 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 库珀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版。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年版 2.[美]威廉 韦斯特著、张定淮译:《控制官僚》,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 美 威廉 韦斯特著、张定淮译: 控制官僚》 重庆出版社 威廉•F•韦斯特著 重庆出版社, 年版。 年版 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 博登海默: 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博登海默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1999年版。 年版。 年版 4.[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 . 法 卢梭著 何兆武译: 社会契约论——政治权利的原理》,商务印书馆, 卢梭著、 政治权利的原理》 商务印书馆, 政治权利的原理 1994年版。 年版。 年版 5.[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 . 法 孟德斯鸠著 张雁深译: 论法的精神》 上册),商务印书馆, 孟德斯鸠著、 ),商务印书馆 年 版。
19
(三)我国公共行政的法治化
1.我国公共行政法治化建设的目标 我国公共行政法治化建设的目标
(2)法治政府建设 )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遵循法律保留原则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理行政的要求,遵循比例原则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理行政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理行政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高效便民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高效便民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权责统一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权责统一的要求
5
(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
2.公共管理伦理的提出 2.公共管理伦理的提出
(1)公共管理伦理是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催生的产物,是 )公共管理伦理是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催生的产物, 现代公共管理本身的内在组成部分。 现代公共管理本身的内在组成部分。 (2)公共行政的自由裁量权强化了公共伦理的诉求。 )公共行政的自由裁量权强化了公共伦理的诉求。 (3)公共管理内在地包含着对公共伦理的诉求。 )公共管理内在地包含着对公共伦理的诉求。
9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公共利 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 益
【观点分析】公共利益不一定就是国家公共部门所认定的利益,也不一定就 观点分析】公共利益不一定就是国家公共部门所认定的利益, 是多数人的利益。 是多数人的利益。
公共部门所认定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会导致公共权力培育真理的结果; 公共部门所认定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会导致公共权力培育真理的结果;多数人 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会抹杀公共利益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征。在排除“权力利益” 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会抹杀公共利益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征。在排除“权力利益” 的前提下,公共部门所代表的利益才能被推定为“公共利益” 的前提下,公共部门所代表的利益才能被推定为“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就如 普洛透斯似的脸”一样,以其抽象而变幻莫测,但在一般意义上, 同“普洛透斯似的脸”一样,以其抽象而变幻莫测,但在一般意义上,“公共利益 就是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说,它不是个人利益的相加总和, 就是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说,它不是个人利益的相加总和,也 不是特定的团体利益或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社会共享性。 不是特定的团体利益或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社会共享性。”或者 公共利益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 说,“公共利益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并能为他们中不确定多数 人所认可和享有的内容广泛的价值体。 人所认可和享有的内容广泛的价值体。”
二、公共管理法律
(一)公共管理的法律逻辑
2.公共管理研究的法律途径 公共管理研究的法律途径
(1)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 ) (2)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兴起 ) (3)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基本理念 ) (4)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 )
16
(二)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 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
1.法治行政基本要义的表述 法治行政基本要义的表述
(1)行政权的作用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权的作用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2)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使人民负担义务,或分割其权力; )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使人民负担义务,或分割其权力; 3)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免除特定人在法律上应负的义务, (3)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免除特定人在法律上应负的义务, 或为特定人设定权利; 或为特定人设定权利; (4)法律经各个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时,其裁量权的界限,仍须受 )法律经各个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时,其裁量权的界限, 法律限制。 法律限制。
14
二、公共管理法律
(一) 公共管理的法律逻辑
1.公共权力需要法约束和规范 公共权力需要法约束和规范
(1)在现代社会,只有政府严格按照法律行使权力,并为自己的所有违法行为承担责任, )在现代社会,只有政府严格按照法律行使权力,并为自己的所有违法行为承担责任, 真正的法治社会才能形成。这一目标的实现, 真正的法治社会才能形成。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有赖于在宪法上明确划定公共权力 与公民权利各自的界限,确立公共权力的运行边界, 与公民权利各自的界限,确立公共权力的运行边界,并把其目的限定于实现公民的权 利和自由。 利和自由。 (2)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促进公共利 )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 益的最大化。如何保障公共管理者不偏离其根本目标、不以权谋私, 益的最大化。如何保障公共管理者不偏离其根本目标、不以权谋私,而是致力于促进 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这就需要法律加以保障。 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这就需要法律加以保障。
6
(一)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
3.公共管理伦理的构成与思考方式 3.公共管理伦理的构成与思考方式
(1)公共管理伦理的构成要素: )公共管理伦理的构成要素: 第一,观念形态;第二,实践形态;第三,准则评估形态。 第一,观念形态;第二,实践形态;第三,准则评估形态。 (2)公共管理伦理的思考方式: )公共管理伦理的思考方式: 第一,情感表达层次;第二,道德规则层次;第三, 第一,情感表达层次;第二,道德规则层次;第三,伦理分 析层次。 析层次。
(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
2.公共利益的评价功能 2.公共利益的评价功能
(1)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伦理主要的实体内容 ) (2)公共利益是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 ) (3)公共管理伦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
11
公共责任: (三) 公共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具体化
第十章 公共管理伦理
一、 公共管理伦理 二、公共管理法律 三、公共管理监督
1
本章教学目的
规范公共管理行为、促进行为公正、 规范公共管理行为、促进行为公正、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社会服务 质量,这是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质量,这是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章公共管理规范包 括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法制, 括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法制,以及如何规范公共管理即公共 管理监督等内容为核心。 管理监督等内容为核心。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政治学、法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相关 学科知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全面掌握公共管理伦理、 学科知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全面掌握公共管理伦理、 公共管理法制、公共管理监督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 公共管理法制、公共管理监督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理论 运用于实践的具体能力。 运用于实践的具体能力。
17
(二)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 进
2.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 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法治行政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法治行政 (3)当代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特点
(三)我国公共行政的法治化
1.我国公共行政法治化建设的目标 我国公共行政法治化建设的目标
(1)法治行政的必要性 )
•法治行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法治行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法治行政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 法治行政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 •法治行政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保障 法治行政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保障
8
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公共利益
1.公共利益及其特性 公共利益及其特性
(2)公共利益的特征 ) •社会公共性 社会公共性 •公共利益辐射地域范围和主体范围的广泛性 公共利益辐射地域范围和主体范围的广泛性 •公共利益内容的广泛性 公共利益内容的广泛性 •公共利益的超越个体性 公共利益的超越个体性 •一定层次性 一定层次性
(1)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指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中, )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指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中, 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第二个层次是指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 中对不履行、 中对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违法履行其应当履行的职责而引起不 良后果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良后果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2)公共责任的特征:第一,公共责任是一种普遍的义务;第二, )公共责任的特征:第一,公共责任是一种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义务;第二, 公共责任是一种任务;第三,公共责任是一种监督、 公共责任是一种任务;第三,公共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 的约束方式。 的约束方式。
7
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公共利益
1.公共利益及其特性 1.公共利益及其特性
(1)公共利益的概念 )
公共利益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或特定范围内各种社会主体间利 益关系的平衡性与一致性, 益关系的平衡性与一致性,公共利益能够超越不同利益主体和地 域,对社会中的不确定人或团体产生普遍的非特定的影响。公共 对社会中的不确定人或团体产生普遍的非特定的影响。 利益总是和一定社会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价值有关, 利益总是和一定社会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价值有关, 是一定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是一定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4
一、公共管理伦理
(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
1.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公共管理伦理是以“ 的统一为基础, 1.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公共管理伦理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 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 以协调个人、 以协调个人、公共部门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领域的基本伦理纬 公共管理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度、公共管理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公共管理伦理所涉及的基本范围是公共管理领域;第二, 公共管理伦理所涉及的基本范围是公共管理领域;第二,公共管理伦理的 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 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是以公共管理系统或者以公共管 理者为主体, 理者为主体,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 规范;第三,公共管理伦理既是公共管理行为道德规范的集合, 规范;第三,公共管理伦理既是公共管理行为道德规范的集合,也是社会 基本伦理精神和普遍价值的体现。 基本伦理精神和普遍价值的体现。
12
(三)公共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具体化 公共责任:
2.公共管理伦理的责任冲突与选择 2.公共管理伦理的责任冲突与选择
(1)权利冲突 ) (2)角色冲突 ) (3)利益冲突 )
13
(四)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1.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 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 2.加强立法,将更多的伦理规范纳入法律规则体系 加强立法, 加强立法 3.完善社会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干预和监督机制 3.完善社会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干预和监督机制 4.把公共管理伦理作为公共管理人员任职、升降、奖惩的必要条件 把公共管理伦理作为公共管理人员任职、升降、 把公共管理伦理作为公共管理人员任职
2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
•公共伦理在规范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形式及途经 公共伦理在规范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伦理在规范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管理的法律途径及其价值 公共管理的法律途径及其价值 •公共管理监督体系及其完善 公共管理监督体系及其完善
3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美]特里 L•库珀著、张秀琴译:《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中国 . 美 特里 特里•L 库珀著 张秀琴译: 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 库珀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版。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年版 2.[美]威廉 韦斯特著、张定淮译:《控制官僚》,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 美 威廉 韦斯特著、张定淮译: 控制官僚》 重庆出版社 威廉•F•韦斯特著 重庆出版社, 年版。 年版 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 博登海默: 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博登海默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1999年版。 年版。 年版 4.[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 . 法 卢梭著 何兆武译: 社会契约论——政治权利的原理》,商务印书馆, 卢梭著、 政治权利的原理》 商务印书馆, 政治权利的原理 1994年版。 年版。 年版 5.[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 . 法 孟德斯鸠著 张雁深译: 论法的精神》 上册),商务印书馆, 孟德斯鸠著、 ),商务印书馆 年 版。
19
(三)我国公共行政的法治化
1.我国公共行政法治化建设的目标 我国公共行政法治化建设的目标
(2)法治政府建设 )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遵循法律保留原则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理行政的要求,遵循比例原则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理行政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理行政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高效便民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高效便民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权责统一的要求 法治政府应当符合权责统一的要求
5
(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
2.公共管理伦理的提出 2.公共管理伦理的提出
(1)公共管理伦理是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催生的产物,是 )公共管理伦理是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催生的产物, 现代公共管理本身的内在组成部分。 现代公共管理本身的内在组成部分。 (2)公共行政的自由裁量权强化了公共伦理的诉求。 )公共行政的自由裁量权强化了公共伦理的诉求。 (3)公共管理内在地包含着对公共伦理的诉求。 )公共管理内在地包含着对公共伦理的诉求。
9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公共利 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 益
【观点分析】公共利益不一定就是国家公共部门所认定的利益,也不一定就 观点分析】公共利益不一定就是国家公共部门所认定的利益, 是多数人的利益。 是多数人的利益。
公共部门所认定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会导致公共权力培育真理的结果; 公共部门所认定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会导致公共权力培育真理的结果;多数人 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会抹杀公共利益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征。在排除“权力利益” 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会抹杀公共利益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征。在排除“权力利益” 的前提下,公共部门所代表的利益才能被推定为“公共利益” 的前提下,公共部门所代表的利益才能被推定为“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就如 普洛透斯似的脸”一样,以其抽象而变幻莫测,但在一般意义上, 同“普洛透斯似的脸”一样,以其抽象而变幻莫测,但在一般意义上,“公共利益 就是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说,它不是个人利益的相加总和, 就是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说,它不是个人利益的相加总和,也 不是特定的团体利益或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社会共享性。 不是特定的团体利益或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社会共享性。”或者 公共利益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 说,“公共利益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并能为他们中不确定多数 人所认可和享有的内容广泛的价值体。 人所认可和享有的内容广泛的价值体。”
二、公共管理法律
(一)公共管理的法律逻辑
2.公共管理研究的法律途径 公共管理研究的法律途径
(1)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 ) (2)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兴起 ) (3)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基本理念 ) (4)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 )
16
(二)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 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
1.法治行政基本要义的表述 法治行政基本要义的表述
(1)行政权的作用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权的作用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2)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使人民负担义务,或分割其权力; )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使人民负担义务,或分割其权力; 3)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免除特定人在法律上应负的义务, (3)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免除特定人在法律上应负的义务, 或为特定人设定权利; 或为特定人设定权利; (4)法律经各个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时,其裁量权的界限,仍须受 )法律经各个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时,其裁量权的界限, 法律限制。 法律限制。
14
二、公共管理法律
(一) 公共管理的法律逻辑
1.公共权力需要法约束和规范 公共权力需要法约束和规范
(1)在现代社会,只有政府严格按照法律行使权力,并为自己的所有违法行为承担责任, )在现代社会,只有政府严格按照法律行使权力,并为自己的所有违法行为承担责任, 真正的法治社会才能形成。这一目标的实现, 真正的法治社会才能形成。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有赖于在宪法上明确划定公共权力 与公民权利各自的界限,确立公共权力的运行边界, 与公民权利各自的界限,确立公共权力的运行边界,并把其目的限定于实现公民的权 利和自由。 利和自由。 (2)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促进公共利 )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 益的最大化。如何保障公共管理者不偏离其根本目标、不以权谋私, 益的最大化。如何保障公共管理者不偏离其根本目标、不以权谋私,而是致力于促进 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这就需要法律加以保障。 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这就需要法律加以保障。
6
(一)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
3.公共管理伦理的构成与思考方式 3.公共管理伦理的构成与思考方式
(1)公共管理伦理的构成要素: )公共管理伦理的构成要素: 第一,观念形态;第二,实践形态;第三,准则评估形态。 第一,观念形态;第二,实践形态;第三,准则评估形态。 (2)公共管理伦理的思考方式: )公共管理伦理的思考方式: 第一,情感表达层次;第二,道德规则层次;第三, 第一,情感表达层次;第二,道德规则层次;第三,伦理分 析层次。 析层次。
(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
2.公共利益的评价功能 2.公共利益的评价功能
(1)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伦理主要的实体内容 ) (2)公共利益是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 ) (3)公共管理伦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
11
公共责任: (三) 公共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具体化
第十章 公共管理伦理
一、 公共管理伦理 二、公共管理法律 三、公共管理监督
1
本章教学目的
规范公共管理行为、促进行为公正、 规范公共管理行为、促进行为公正、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社会服务 质量,这是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质量,这是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章公共管理规范包 括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法制, 括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法制,以及如何规范公共管理即公共 管理监督等内容为核心。 管理监督等内容为核心。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政治学、法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相关 学科知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全面掌握公共管理伦理、 学科知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全面掌握公共管理伦理、 公共管理法制、公共管理监督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 公共管理法制、公共管理监督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理论 运用于实践的具体能力。 运用于实践的具体能力。
17
(二)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 进
2.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 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法治行政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法治行政 (3)当代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特点
(三)我国公共行政的法治化
1.我国公共行政法治化建设的目标 我国公共行政法治化建设的目标
(1)法治行政的必要性 )
•法治行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法治行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法治行政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 法治行政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 •法治行政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保障 法治行政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保障
8
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公共利益
1.公共利益及其特性 公共利益及其特性
(2)公共利益的特征 ) •社会公共性 社会公共性 •公共利益辐射地域范围和主体范围的广泛性 公共利益辐射地域范围和主体范围的广泛性 •公共利益内容的广泛性 公共利益内容的广泛性 •公共利益的超越个体性 公共利益的超越个体性 •一定层次性 一定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