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 第十章 万象更新的初唐英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诗歌
唐诗繁荣的原因:国家统一强盛, 格律诗成熟, “南北融合”、“士 庶之变”、“儒释道三教并举”等 原因。 两个阶段。太宗时期逐渐摆脱宫 体,道家王绩和佛家王梵志开辟道 路。武后时代“初唐四杰”和陈子 昂等真正开启唐代气象。
1、从脂粉绮罗走向荆钗 布裙的王绩
出身北朝士族,历代簪缨,以儒 学名世。一个叛逆者。自字“无 功”,以老、庄为宗。120余首山水 田园、寄兴感怀之作。目光从宫廷 台阁转向乡野田园,在大自然山水 草木中发现生活真趣。
《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满月,更值夜萤飞。 《夜还东溪》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 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山夜调琴》 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 《初春》 春来日渐长,醉客喜年光。 稍觉池亭好,偏宜酒瓮香。
上承陶渊明、下启李白,道家、道教美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半狷 半狂,或洁身自好;或笑傲王侯。 有的诗酷似陶渊明,有的接近 李白。
薛稷是名臣魏徵的外孙, 董逌《跋薛稷碑》:“薛稷 于书,得欧、虞、褚、陆遗 墨至备,故于法可据。然其 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近,至 于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 自别为一家。” 刘熙载《艺概·书概》: “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 然北有北之韵,相融合 的境界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梦奠帖》
3、折衷碑帖、融会南 北。
褚遂良和薛稷开始规范书 林、陶铸天下的“立法”运 动。魏徵:“遂良下笔遒劲, 甚得王逸少体。”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从书法渊源上看, 褚遂良以虞世南为师, 又学欧阳询楷法; “由碑入帖”、再 “由帖返碑” ,达 到融汇贯通境界。 《唐人书评》:“字 里金生,行间玉 润” 。 褚遂良《倪宽赞》
1、“汉唐气象”的原 因
秦始皇废“分封”立 “郡县”,历史飞跃。 汉 朝使新生产关系和政治制 度得以巩固。
唐统治者做出一些让 步与妥协。在政体、官制、 用人等重大问题上,基本 上保留了隋朝变革历史成 果,并因此创造新的辉煌。
否定之否定的复 归和重现:浩大繁盛 、刚健壮阔的秦、汉 ;素朴自然、阴柔细 腻的两晋、南北朝; 雍容典雅、气势开张 的隋、唐是这一发展 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在“扬弃” 的 过程中保留许多内在 要素。 在初唐审美文化也 日趋繁盛,蓬勃的、 向上的、自由的、开 放的、万象更新而又 日益宏大的审美热潮 。
第十章 万象更新的初唐英姿
一、“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建筑 二、“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服饰 三、“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书法 四、“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诗歌
第一节、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建筑
范文澜《中国通史》:“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 袭;隋 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 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年短促,忽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隋文帝
气势浩大,布局考究。基本结构为正方形,由宫城、皇城、郭 城三部分组成。宫城位于北部正中,正中是皇帝起居、听政的太 极宫,两侧是太子居住东宫和嫔妃居住掖庭宫,相当于明清紫禁 城 6 倍。 皇城内设有宗庙社稷、官署衙门。宫城与皇城间有宽 441 米 街形广场,皇帝检阅士兵和接受外国使节朝贺。宫城承天门与皇 城朱雀门、郭城明德门遥相对应,150米宽朱雀大街将全城分为东 西两部分。 城内东西大街14条,南北大街11条,分隔为 108 个坊里,为 居民区和商业区。东、西两大集市,各为 1 · 1 平方公里,“井” 字格局。81座僧寺、28座尼寺、30座道观、6座女观、2座波斯庙、 4座胡祆祠,以及戏场、教坊、园林数处,整齐树木掩映金招银幌、 绿瓦红墙。外围城墙厚约12米,每面各设三门。真可谓雄观虎视、 气象万千。 李世民执政后,修建大明宫,经过太宗、高宗、武后等朝的建 设,大明宫形成了以含元殿、麟德殿、 太液池为三大主体的建筑 群。
2、 欧阳询“外露筋骨” 的变革。
张怀瓘《书断》云:询八 体尽能,笔力劲健,篆体尤精 ,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有龙 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 风旋电檄,掀举若神。真行之 书,虽于大令,亦别为一体, 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 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 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 可为动色,然惊奇跳骏,不避 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诗歌无题无序,夹杂泥土气息, 朴实无华,不守礼法。 只见母怜儿,不见儿怜母。 长大取得妻,却嫌父母丑。 耶娘不睬聒 ,专心听妇语。 生时不供养,死后祭泥土。 (王梵志) 我住在村乡,无爹亦无娘。 无名无姓第,人唤作张王。 并无人教我,贫贱也寻常。 自怜心的实,坚固等金刚。 (寒山) 吴经熊《唐诗四季》评王梵志: “他将前人的萎靡烦琐的作风击成 粉碎,在他无拘无碍的音韵中却含 有醒人眼目的异美,我们对他的印 象正像惯见千金小姐的三寸金莲的 人突然看见一位乡下姑娘的天足!”
第二节、“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服
饰
1、文化融合的时代
隋、唐皇室浓厚异族血统。农业文 化被注入豪侠健爽;游牧文化也被加入 文质彬彬的内涵,出现新的时代面貌。 新的理想人格,卢照邻《长安古 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 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 家。……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 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 仙。……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 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 蹊。……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 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 公。”
薄暮东皋望,徒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菜薇。
(《野望》)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卧,时取醉销愁。
(《赠程处士》)
〖明〗《唐诗画谱》王绩诗意图
2、从帝王将相走向凡夫俗子的王梵志 年代与王绩相仿。隋唐以来,中国化、民间化。寻常巷陌山野田间 以诗言佛、托钵化缘的化俗诗僧。传达佛理,开导众生: 见恶须藏掩,知贤唯赞扬。 但能依此语,秘密立身方。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诗僧“以桦皮为冠,布裘弊履。 或长廊唱咏,或村墅歌啸。” 不少作品反映民间疾苦: 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 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征。 十六作夫役,二十充府兵。 碛里向前走,衣甲困须擎。 白日趁食地,每夜悉知更。 铁钵淹干饭,同火共纷争。 长头饥欲死,肚似破穷坑。
含元殿是大明宫正殿,最为雄伟壮观建筑群体。大殿前面两 侧翔鸾、栖凤二阁,气势开张;均建于高台之上,显示皇家威严; 主殿与双阁之间以曲尺飞廊遥相连,浑然一体。正所谓:“左翔 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向龙行之曲直。” (李华《含元殿赋》)
含元殿复原图
大明宫中后部太液池池水达18万平方米,池中有蓬莱仙岛,环 池有亭台楼阁,追求道法自然。 长安既体现尊卑有序儒家思想, 又融汇道法自然道家精神。当时周边地区和国家学习和摹仿范本, 后来各朝各代心驰神往又不敢望其项背的楷模。
闻一多认为,卢、骆的歌行体是改造了的宫体诗。 “玉辇纵横 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的浪子气度;“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 娼家桃李蹊”的任侠风格。 心胸坦荡: “专横意气本豪雄, 青虬紫燕坐春风” 。 视野开阔: “三条九陌丽城隈, 万户千门平旦开” 生活奢华: “小堂绮帐三千户, 大道青楼十二重” …… 语言肆无忌惮,节奏龙腾虎 跃。“这癫狂中有战栗,堕 落中有灵性”(闻一多)显 示“万象更新的初唐英姿”。
戴帷帽的妇女俑
永泰公主墓壁画,可以看到坦胸露臂式的服装,盛唐以后,甚 至流行一种袒领女装,不穿内衣,袒胸于外。所谓“粉胸半掩疑暗 雪”,“长留白雪占胸前”。
簪花仕女
第三节、“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书 法 1、 隋末唐初,兼顾南 北、折衷刚柔。
“初唐四家”虞、欧、褚、薛 。 陈僧智永将其祖上笔法授虞 世南。 虞世南代表作《孔子庙堂碑 》,《宣和书谱》曾将他与欧阳 询作过一番比较,认为“欧之与 虞,智均力敌”。“虞则内含刚 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 以虞为优” 。 隋炀帝和唐太宗在审美趣味 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爱慕 南风的倾向。
2、妇女主政的习俗
新时代面貌在女人身上更惊艳 绝伦、五光十色。隋文帝 “唯 妇言是用” ,唐太宗喜欢同长 孙皇后探讨国家大事。武则天成 为唯一女皇帝。太平公主、中宗 皇后韦氏、安乐公主积极参政议 政,后者甚至要做 “皇太女” 。 唐律沿袭 “七出”之法,但 也明确规定了“三不去”原则: “一经持舅姑之丧,二娶时贱后 贵,三有所受无所归。” 保障 妇女权益。夫死再嫁、主动离婚 并不罕见。各种社会活动,可以 结社。读书习字,富家女子还普 遍学习音律丝竹,骑马、射箭、 拔河、打球,荡秋千、斗百 草……
中 国 审美
文 化 史
制作者:许丙泉 (新闻传播学院)
制作日期:2008年2月18日
第十章 万象更新的初唐英姿
隋、唐、五代历时379 年。唐是轰轰烈烈重头大戏,隋、五 代是 “序幕”和“尾声” 。没有大气磅礴美学著作,却创造无数 绚丽多彩的艺术珍品。诗歌、辞赋、散文、音乐、舞蹈、书法、 绘画、雕塑、建筑都成熟而完美,出现不同流派,产生第一流大 师,成就空前绝后的艺术杰作。 初、盛、中、晚四个阶段。 有人将“四唐” 比做四季:初唐如春水,清澈明丽;盛唐像 暑 雨,充沛壮观;中唐若秋草,茂密摇曳;晚唐似冬雪,含蓄凄 凉。比做人生变化:初唐如少年,天真稚气;盛唐像青年,朝气 蓬勃;中唐若中年, 成熟深刻;晚唐似老年,迟缓睿智。 四句话概括“四唐”:“万象更新的初唐英姿”、“恢弘壮 阔的盛唐气象”、“五光十色的中唐风采”、“缠绵悱恻的晚唐 韵味”。
龙门奉先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面部丰 满清秀,圆润和谐,姿 态庄严肃穆而又敦厚睿 智,嘴角微含笑意,似 向人间芸芸众生传达着 慈祥与和悦,稍向下俯 视的目光, 令人畏而 不惧,可敬可亲,引起 心灵的震动。 龙门奉先卢舍那大佛
2、龙首原上的奇迹
建筑艺术最能体现其大国气 象。隋文帝命政治家高颎和建 筑大师宇文恺等人在龙首原重 建新都。杨坚在后周受封大兴 公,故名大兴城。隋灭唐兴, 改为长安,加以扩建。宇文恺 在开凿广通渠、决渭水达黄河, 营建东都洛阳等重大建筑工程 中起重要作用。 清人顾炎武《日知录》: “予见天下州之为唐旧治者, 其城廓必皆宽广,街道毕皆正 直。廨舍之为唐旧创者,其基 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时 弥近者制弥陋。”伟岸、壮观 的建筑!
陇阪高无极,征人一望乡。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 卢照邻《陇头水》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 诗歌大规模走出宫廷、台阁, 重新移向江山、塞漠;至此,麻 痹了百余年的情感开始复苏,重 新恢复创作活力。真正意义上的 唐诗揭开六朝面纱,露出自己青 春容颜。
3、渐露姿容的服饰
女装最能体现审美风尚。《旧 唐书·舆服志》云:“武德、 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 、隋旧制,所着羃 。虽发 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 路窥之。王公之家,亦同此风 制。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 裙到颈,渐为浅露。” 。“ 则天之后,帷帽大行,羃 渐 息。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 私妇人,无复羃 之制。”
3、从宫廷台阁走向江山朔漠的“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真正英姿勃起、文彩飞扬,扫荡文场、扭转诗风。 “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亟欲挤身政坛、渴望施展抱负下层 知识分子。仕途波折、命运坎坷,不满足于娱乐皇室、点缀升平的 宫体诗,抒写“幽忧孤愤之性”、“耿介不平之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明〗《唐诗画谱》 骆宾王诗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