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患者
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内分泌护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内分泌护理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

对照组开展常规的内分泌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增加糖尿病健康教育。

护理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等做出对比。

结果在护理后,观察组血糖监测依从率91.67%、规范用药依从率95.83%、运动控制依从率91.67%、饮食控制依从率95.8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0.83%、79.17%、66.67%、75.00%,均有显著差异(P<0.05)。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89.64±4.33)分、心理功能(90.35±4.52)分、社会功能(88.61±3.97)分、生活能力(91.23±4.4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7.20±3.21)分、(75.46±3.45)分、(76.84±3.18)分、(78.63±3.66)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内分泌护理患者中,开展完善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分泌护理
引言
糖尿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多因为患者身体内胰岛素分泌障碍、作用异常所造成。

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接受药物治疗。

其自身血糖控制状况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为了全面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内分泌护理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2~73岁,平均年龄为(61.5±2.6)岁,病程在3~12年,平均病程为(6.6±1.4)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3~74岁,平均年龄为(61.6±2.5)岁,病程在4-13年,平均病程为(6.7±1.3)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具体内容如下:
健康教育:护士为患者与家属全面阐述糖尿病发生的具体因素、治疗过程与积极参与治疗的重要性等知识。

为患者发放事先印制的健康宣教手册。

通过指导患者观看教育视频等方法有效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讲解相关并发症及常见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学习自我防范、血糖监测的方法,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

用药指导:指导病患科学服用降糖药物、使用胰岛素的方法以及注射时间等。

告知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需保持在7~9mmol/L。

指导患者每日按时测量血糖水平,5次/d,针对于血糖明显变化的患者,需要及时转变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同时告知患者,擅自更改用药时间以及药物剂量可能带来的危害等。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增强其身体免疫能力提升血糖控制的有效率。

在患者接受康复训练过程中,护士应当告知其循序渐进参加训练。

饮食指导:饮食情况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患者自身血糖控制效果。

护士应当为病患阐述平日饮食内所需要注意到各类事项。

患者在平日饮食过程中,应遵循易消化低热量、低盐、无糖或低糖饮食,遵循少食多餐制。

心理疏导:糖尿病为一类临床中极为常见的终身慢性疾病。

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

有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

对于这种情况,护士应当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主动与病患方交流。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等做出对比。

依从性指标包括血糖监测、规范用药、运动控制、饮食控制,能够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遵循相
关行为规范标准为依从,否则为不依从。

生活质量指标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能力,每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的对比
在护理后,观察组血糖监测依从率91.67%、规范用药依从率95.83%、运动控制依从率91.67%、饮食控制依从率95.8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0.83%、79.17%、66.67%、75.00%,均有显著差异(P<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的对比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89.64±4.33)分、心理功能(90.35±4.52)分、社会功能(88.61±3.97)分、生活能力(91.23±4.4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7.20±3.21)分、(75.46±3.45)分、(76.84±3.18)分、(78.63±3.66)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

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病理机制为机体内胰岛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机体内的脂肪、糖分等代谢出现异常,糖尿病特点是病程长,并发症风险大。

治疗糖尿病关键就是合理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各种并发症。

治疗糖尿病常用方法就是长期服药,而糖尿病患者不能仅依靠药物进行治疗,还要改善日常生活,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并积极运动,所以,开展健康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

运用不同方法,利用不同途径,增加患者的有关疾病知识,促使患者高度重视疾病的预防,以利于减少诱发疾病因素影响,在整个治疗与护理糖尿病患者当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调节患者负面心理状况,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活动,针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知识普及、宣传教育等方面护理,调节患者治疗当中的心理状况,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调动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病概率,提升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开展健康教育,提升患者掌握知识的程度,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

健康教育有助于构建患者治疗疾病信心,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调节饮食结构,进而控制食物摄入量,促使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与生活习惯。

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常规内分泌科护理工作过程中,同时实施针对性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水平,积极稳定其血糖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该项举措的实施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亚斐.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内分泌护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8):18+20.
[2]杨婷婷.健康教育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幸福家庭,2019(17):65.
[3]李艳.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2):61+64.
[4]谢文慧.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4):141-142.
[5]兰端云.糖尿病健康教育应用于内分泌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02):245-2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