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20八上·宁明期中)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8℃
D .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2. (2分) (2018八上·江夏期中)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倒车雷达利用了声可传递信息
C . 蝙蝠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确定目标位置
D . 发声扬声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3. (2分) (2017八上·江阴期中)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 .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 . 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 . 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4. (2分) (2016八上·庆云期中) 中考期间跳广场舞的阿姨为了减弱噪声,自觉把音响的音量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
A . 在声源处
B . 在传播过程中
C . 在人耳处
D . 在声源和人耳处
5. (2分)(2018·临沂) 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
B . 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
C . 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
D . 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
6. (2分) (2018八上·清江浦期中) 下列不是红外线应用的实例是()
A . 空调器的遥控器
B . 适当地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
C . 利用"热谱图"帮助大夫诊断疾病
D . 步枪瞄准器上的夜视仪
7. (2分)(2020·甘肃) 《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让我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对于诗词中物理知识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 .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C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到客船”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8. (2分)我县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
A . 针孔照相机
B . 投影仪
C . 照相机
D . 放大镜
9. (2分)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判断依据是()
A . 平面镜成虚像,透镜成实像
B .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C . 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得到
D . 有光的反射就会形成实像
10. (2分)(2011·徐州) 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像是正立的
B . 像是放大的
C . 像是虚像
D . 像比灯丝亮
11. (2分)(2017·高密模拟) 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A .
B .
C .
D .
12. (2分)张强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去…”张强同学写的“奔驰”、“后退”所选用的参照物分别是()
A . 椅背和火车
B . 地面和火车
C . 火车和地面
D . 都是地面
二、填空题 (共9题;共15分)
13. (1分)(2020·花都模拟) 一木块从斜面上a位置静止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在位置f停下,下图记录了木块每隔0.02s所处的位置。
木块从位置c运动到位置f的过程中,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_,运动的时间是________,木块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14. (5分)(2020·东莞模拟) 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而产生的,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龙舟划桨手觉得两岸的观众都在向后运动,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
15. (1分)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________温下,用________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装在钢罐里的.
16. (2分) (2017八上·雅安期中) 光在_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__km/s.
17. (1分)(2017·鄂州) 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镀了膜.如图所示,是用这种玻璃板做实验时的情景,则镀膜的一面应该朝向________(选填“物体”或“像”)一侧放置,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 (1分)(2020·荆州) 洪湖介于荆州的洪湖市和监利县之间,是中国第七、湖北第一大淡水湖。
如图,小华和爷爷在洪湖划船观光时,惊喜地发现水面下有游动的鱼。
“鱼”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
桨划水时发出声音,这声音主要是由桨和水的________产生的,由________传入人耳。
爷爷用桨划水时,船向前行,这里利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19. (1分) (2015八上·灵武期末)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选填“前”“后”)________,这就是老花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__.
20. (1分)设计时速为225km/h的“超级巴士”在迪拜投入运营,当它以180km/h的速度行驶时,20min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km;以________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
21. (2分)(1)王文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王文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
(2)如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给瓶内的水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容器中出现了雾.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 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三、作图题 (共4题;共17分)
22. (2分) (2017八上·务川期末)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⑴铁球重20N,请在图甲中画出铁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⑵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
23. (5分)(2019·北部湾模拟)
(1)如图所示为足球运动员顶出去的足球,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a与b为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经凸透镜完整的光路图。
24. (5分)(2016·杨浦模拟) 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25. (5分)(2020·呼伦贝尔)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MN为法线,请你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共3题;共14分)
26. (7分) (2018八上·吉林期中)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扎一个小孔,
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________。
(2)将蜡烛向下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________移动。
(3)如果小孔变小烛焰在薄膜上所成的像将________。
27. (5分) (2019八上·东莞期中) 如图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2)如果有 5mm 厚和 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5)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放在“烛焰”上的手指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烧痛。
28. (2分)(2018·河南模拟) 某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情景如图所示:
(1)当蜡烛放在2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是________的实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是__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2)在蜡烛从距凸透镜45cm处以4cm/s的速度匀速移到同侧的2倍焦距的过程中,所成像移动的平均速度________4cm/s(>/</=)
五、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
29. (15分) (2019八上·长春月考) 汽车在出厂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装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六、综合题 (共1题;共11分)
30. (11分) (2018八上·泗阳期末)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_______。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________。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题 (共9题;共15分)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三、作图题 (共4题;共17分) 22-1、
23-1、
23-2、
24-1、
25-1、
四、实验题 (共3题;共14分)
26-1、
26-2、
26-3、
27-1、
27-2、
27-3、
27-4、
27-5、
28-1、
28-2、
五、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
29-1、
第11 页共12 页
29-2、
六、综合题 (共1题;共11分)
30-1、
30-2、
30-3、
第12 页共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