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缘小序(选蟋蟀之头、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缘小序(选蟋蟀之头、项)
这是一篇杂烩性文章,它是蟋蟀爱好者参考了各种虫谱、网络文,加上自己的认知编写而成的,分为蟋蟀头,项,翅,尾四方面详细分析解说。
小宋收藏许久,现分享给大家。
关于蟋蟀头形
头的形状优劣,总以头高凸者为佳。
其中以星门中心上方前额特别饱满的老寿星头为最上等,各色虫配均佳;如眼位高,成大方头,配成黄虫为佳;再外鼓出角形成三尖头,为紫虫绝配。
第二是圆头:不管是小圆头还是大圆头,必定要圆锭饱满。
小圆头要配项深、身长、背驼及拖肚的,也可配长衣;有青虫小圆头生长红钳的,不乏厉害角色,易忽视。
大圆头要四面高大结锭直而圆,俯视侧视蟋蟀头都像颗珍珠,也是蟋蟀头形中的佳品。
可配各色虫。
第三是方头:头的两边有棱角(眼位高),星门凸出,俗称“四字头”,为黄虫标配,其他各色虫都也可配。
第四是三尖头:两眼高耸向前,星门也凸出形成三尖头(蜻蜓头)。
此头形绝佳,属珍品,因少见而列后。
其余的头型如浅头、,算盘珠头、大饼头、额欠的削角头形和蜕变不顺利的畸形头,这些都属于一般或较差的头形。
关于蟋蟀头色
头色、头色的特征在脑盖上。
额线(俗称眉毛)以上斗丝中间及斗丝左右所在之处是脑盖。
青金色,乌金色为青,像原煤块的颜色。
青者墨也,真的青虫脑盖色定要以黑亮为主。
菊黄色及老铜色为黄,脑盖上黄色要清晰,这是真黄。
黄虫一般顶门色(俗称头皮)为咖啡色,如生黑顶门色,此黄虫定是狠头健将。
深淡咖啡色,熟樱桃色,紫宝石般的光亮显在脑盖上,这为真紫。
有芦花色的,那是白色虫的专利。
至于红头色的,到是什么色的虫都有,要结合其他部位确定虫的品种。
总之顶门色块的黑,黄,紫,红,白(亦称脑搭),必须与脑盖色分清,方为入格。
就是黑色之虫,亦要能分清。
若脑盖色与顶
门色混在一起分不清,就是嫩相。
又牙根之上,星门以下有红线阴横在其中,名为红门槛。
江南虫犯忌。
尤其青虫不能有红门槛,北方虫虽有健斗的,但成将少之又少。
黄虫,紫虫如有红门槛,看其是否中断,如中断,此虫勇尚可取。
门槛要取深色的,皱、断皆可。
淡色门槛多难如意。
虫初出土大忌脑盖上生毛布满白雾白霜和额线以上起黑晕,顶门色块大,不明亮,如连接斗丝所在处均一色,称为“脑晕”或脑搭重,其虫必定出在温湿潮地,虫生长快而虫嫩无用。
另外,眼睛外侧色斑上生白毛重而久不退者,也是嫩虫表现。
关于蟋蟀脑线(斗丝)
脑线即斗丝,俗称顶线,亦称麻路。
直者为斗丝,要长而活;枝生杈出者为麻路,要细要沉。
斗丝分为黄、白两色,也称金斗丝、银斗丝。
金斗丝是真黄。
银白斗丝是真青。
大红斗丝细直阴沉,甚至需在太阳下用放大镜才能看见,这是真紫。
白色虫斗丝白而扁,较粗。
早秋得斗丝粗浮扁白的虫,到霜降后斗丝所在的脑盖色如蜕变为白色或淡白色,那么加上两条白而粗的斗丝,这是白虫的“名件”。
青虫斗丝大多细如油丝,以细长,银白色为上,炒米色尚可,但已稍逊一筹。
如生淡黄色、姜黄色的斗丝,青虫之称就算“色不纯正”了。
黄虫斗丝以直至贯顶为佳。
黄斗丝与在旁的黄脑盖色要清晰可见,这是选取黄虫的要点。
黄斗丝的顶端作开花状,加上蓬头多枝杈布满。
这种开花黄麻头当然最得宜了。
仅是顶端开花无蓬头多枝布满,称不上真正黄麻头。
紫虫斗丝红而隐沉于头色之中。
古说“紫无斗丝为真紫”这说法当然是强调隐沉之意。
浓黑之虫或黄斗丝或白斗丝或红斗丝均所相宜。
前人虫谱上注上“金额线配银斗丝,银额线配金斗丝,红斗丝配黄额线”这重要的说法,往往被养虫者忽视。
真正的青色虫以银白斗丝为标准,但必需配以黄额线。
真正的黄色虫以金黄斗丝为标准,但必需配以银白额线为准。
真正的紫色虫以红斗丝为标准,但必需配以黄额线为准。
额线(俗称眉毛),斗丝与额线不可同色。
额线愈细虫斗性越凶(北方虫粗眉毛凶健之虫不少),有斗丝无额线为贵。
红额线者少,有则其虫必凶狠。
无斗丝的虫亦属大将之类,但要仔细看
清楚,阴沉极细红斗丝是很难见的。
一定要绝对的无斗丝,但必须有额线(眉毛),否则为无用之虫。
综合上述:斗线以隐沉、细直、清晰为上,麻头次之。
关于蟋蟀的眼
眼:蟋蟀有五眼,即星门、双眼及双须,其中起视感觉作用的眼是双眼及双须。
蟋蟀的眼睛视力在进化过程中已退化,不能聚焦,仅有光感,要依靠双须以触觉来辅助(故有秃双须称盲子之说),对于蟋蟀双眼的选择,一般以有光泽,黑如点漆,似小黑芝麻形状,突出于额角者为上品。
若两眼向前生于面门者,是为贵相。
虫两眼生于顶门之前,额线以上成两角,则得之珍惜。
眼的颜色分黑、黄、红、白、碧、蓝色。
眼色黄而大者,次等。
赤如红丹砂的红眼,起绿光的碧眼,靛蓝有光的蓝眼,色如白玉的玉眼,一黑一白的日月眼,一红一白的阴阳眼,均为异虫,是在不同环境影响下的变异。
眼的辅助——须,如探测器,触敌交口相斗、触物辩析。
须尽视亏难斗,如遇敌虫,处处被动。
所以有须尽则成盲子之说。
因此,蟋蟀的须很重要。
触须的选择,以粗黑长活为要。
无须或短须或一短一长,均作为破相之虫。
须以粗黑、光亮、长而活、搅扰不定者为贵。
若虫立定盆中,两须直竖互相摇动,名叫摇须,这种虫能盘能夹,多出健斗之将;凡出斗一次,短去少许者为脆须,其须斗后必双短无参差,亦多不败,但须尽则老了,宜早封盆养老;须生一段一段者为竹节须及花须,也是键将。
赤须粗长如朱缨,鸳鸯须一红一白或一黑(牙也需一红一白或一黑);卷须,两须能卷至上如丫角,然而开盆见光则施放;真“蝴蝶须”为异虫贵品,双须反常如鼓棒;须中间忽起一个小疙瘩或如竹枝的为结须,无论左右皆为异品;还有“钢鞭须”,其下半节粗上半节细,可与结须同贵。
另外一眼是星门,所谓星门即虫之面心。
它的形状有圆,有三角形,有倒三角形,有不规则梯形;以圆凸的形状为最佳,不规则梯形最差。
选虫之精在于此。
脸部额线中间如也有一小星门,俗称“双星”,“双星”也有善斗之将,古传不选之虫,亦是例外。
另有星下拖线带点(“金线挂葫芦”)则是好型;如额线中间有星,加上
星下拖线带点及其他四眼,合成七星,有七星上将之说,是上好骁勇之将材,属凶狠辣口之虫。
关于蟋蟀的脸型
脸:蟋蟀头的平视正面(顶门以下)皆称为脸。
面上看到分布的有额线、五眼(星门俗称太极图、双须基、双眼)、牙唇(和牙根)、腮帮和牙。
脸型可分马脸、猫脸、猴脸、狮脸。
而影响脸型的最大因素就是蟋蟀牙型和腮部,腮大牙长成马脸,腮短牙小成猫脸,牙长尖细成猴脸,牙长粗阔成狮脸。
脸型好、坏、优、劣一目了然,但脸型只是判断虫出将比例的大小,并不是准则,各种脸型都有将军。
再讲牙唇(和牙根),牙唇也叫马门,开牙则卷起,闭口则落下,需要起落快疾。
马门要以色黑、薄窄为上等,能受重口,如遇扛尖、剪夹、口内还口等不会受损伤,但黑马门少见。
若马门白而厚,多交口则容易糜烂,以致收卷不起,虽然有的虫的斗性未尽,但亦不能再斗了。
又有硬马门,色深而大,其虫受草起性,张牙难闭,必练牙很长时间,方能复原;开牙不足则一启一闭无异常,这是硬马门的特点。
如硬马门常开口一线,是硬马门中落口快、重的大将。
有讲星门凸出者,对马门的要求没有讲究。
马门和牙的上方,星门的下方一条窄长部位,是为牙根组成部分,内是蟋蟀争斗时马门收藏处和牙键处。
内部构造隐蔽,没有可比性,只能从经验和外在条件来看,一看色:以深于脑盖色为合格,色越淡越差;二看型:无型与门面一色为最佳,窄条起皱次之,分段者还好,余者一般。
关于蟋蟀的牙
蟋蟀牙的好坏,至关重要。
其生相、色泽、老嫩、大小和钳开形状及与虫色、品种搭配等等网上专论很多,大家可查看,恕我不再叙述。
关于蟋蟀的水须
水须俗称“饭须”,因为蟋蟀的嗅觉和味觉就在这小白须上。
它
吃食时还起“手”拿的辅助作用,水须有三节,要求粗壮而起绒(有的看上去象半透明的),未节球头越大越好。
开牙时水须先向两边施放,抖擞有力,象舞台上“官帽”。
颜色本白健斗。
微带黄色,头节长而起绒,是苍老有底板之虫。
红色水须者难见难觅,为大将之材。
黑水须,其贴牙一节或带黑花纹,或细而不清洁,此虫不善斗不选。
水须必粗壮明净微黄为入格,卷曲、细弱、贴牙,带黑灰色的不可取(刚出土的例外)。
另外蟋蟀斗后,如有水须贴牙,头节弯在马门前,或者拖地,张牙仍是“官帽”状,说明牙门无伤,只需要静养几天后,就会恢复。
如果张牙水须无力,虫已内伤,要恢复如初才能再斗。
关于蟋蟀的颈项
其实项的好坏与头的生相一样重要,是分配支撑体重和争斗发力的中枢,有出斗时间参考标志;项色,项宽,项厚,项长,项上蜕变线,项眼,项沙,项毛无不都有讲究。
记得我小时玩虫问虫的好坏,我父曾说:一看斗线,二看项,再看整体前后长(前后长指须和尾针)。
对蟋蟀好坏的选养,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对颈项的选择,而许多人往往不象选择蟋蟀其他方面那样看重。
项优则虫整体大多不差,项欠则虫其他方面好也未必成将而不敢大用。
一. 项形:有句俗话叫“有浅头将军,没有浅项将军”,这是指项形的重要。
项以宽、深、厚、平、老为准,兼全为优。
宽者是俯视从项形左右看去,要宽阔。
厚者是侧面从项上看下去,要高而厚实,生就厚项必定力大;另一层意思讲项皮,是蟋蟀皮壳直观反应点,皮壳厚实优点显而易见。
深者以长者为度,其长过宽。
生长形之项,其虫
项长力足禁得起磕跘,吃夹还夹。
平则是指从俯视看项平正不是梯形、看侧面帮直不凹陷,老(不指虫龄)理解为在项平基础上中间凸出如鼓形,侧看甚至有略高出头部与翅,项上蜕变线不显。
二. 项色:各色虫,项与虫色各有相配,若虫色与项色不相配,这虫的品级就不高。
这方面,要讲的很多,自己觉得心有余力不足,讲不清楚,还是用边老的“选、养、斗”书中的虫项相配表(查看边老的书),可以是结论性的东西,比较直观,个人感觉甚好,就算偷懒吧。
如果还要讲,我认同以下说法:铁皮项配黄虫、紫虫皆宜,项色如旧黑铁皮。
青项,项上毛丁铺满斑点,有蓝黑色,称烂斑青项,无斑点的称青毛项,配淡青虫最佳。
紫绒项不多见,色微红,青虫如生紫绒项则为凶狠之将。
而白毛绒铺满项,宜配白虫,黄虫等淡色面虫。
朱砂项的色微红,底色且或有浅有深,总以铺满红砂点而称朱砂项(桃皮项色红而无蓝点和红砂点,亦有称为朱砂项的,这样的项为次)。
是佳虫的外部表现。
总的来讲:项色要深于除头色外的其他部位,浅色项只适合淡色面虫,因此象火盆底项、冬瓜项,荠菜花项、生白毛的淡青项和白项,只宜配白虫,淡黄、淡青等浅色虫,配其他色的虫身上,就不相宜,因其虫文将军多。
三. 项花:归纳有先天的(如项眼、膏药迹)和后天的(如生毛、起沙),可以观察到虫品、虫龄及养虫质量。
如谈选虫就得讲先天的(其他的就免了,雷同的很多)。
1.早秋选虫,因为虫嫩常遇后脑和项上白毛密布,这是正常的一般现象(不久会退去),关键是区别毛沙,不把毛看成沙,记得“早沙(衰)早虫也”就是。
2.主要看膏药迹不显的(最好看不到),如遇到“光皮滑项”的,则要辨别是否是夏虫,方法是下草看一下,是否有到龄虫的标志动态,不是的话仍可选,因为有的虫蜕变在外,(洞内活动多)会成“光皮滑项” ,蓄养老足,会复生毛沙。
如果一概而论,你可能错过“底斑
老足”的好虫。
3. 项眼:虫品极的标志之一,要求为眼小、园、凸、周围清晰或无迹,你留意网上虫王、将军照片就能体会到。
4. 异项:我把梯形项、倒梯形项、斑项、蛀项、宽项、特别细小的束项,都归到异项里,其中除斑项、蛀项因其项上有斑块瘰坟起或蛀洞形成厚项配什么虫都可外,其他都有特定的虫型相配,虫的好坏还得视其他方面而论。
———在此感谢这位虫友的分享,以上文章未必全对,大家只参考学习有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