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切入点:小丘脑和反馈调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20·北京人大附中质检)很多学校已经正式启动了中小学冰雪运动项目,许多学 生已亲身体验了冰雪课程的魅力。下列对同学们在滑雪期间经历的过程,叙述正 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随之增加 B.冷觉感受器将兴奋传递到下丘脑形成冷觉 C.寒冷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D.细胞代谢增强使滑雪过程中机体的血糖浓度持续下降
解析 (1)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 上升时,该激素分泌量增加,以减少尿液量。(2)由图可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需要 脊髓和大脑皮层的共同参与,婴幼儿因大脑皮层的发育尚未完善而不具备有意识地 控制排尿的能力。(3)兴奋在生物体内的完整反射弧上只能按由感受器至效应器的方 向单向传导。信息传递至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即可产生感觉,不需经历“传出 神经和效应器”,因此不属于反射活动。(4)由图可知,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信 息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但无法使信息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作出反应。 答案 (1)抗利尿激素 增加 (2)脊髓和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善 (3)单向 非反射活动 未经历完整反射弧 (4)是 否
3.(2020·中原名校联考)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 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调节过程其机 制与此不一致的是( ) A.排尿过程中,当排尿中枢发动排尿后,尿液刺激了尿道的感受器,进一步加强 排尿中枢的活动,使得排尿反射一再加强 B.临近排卵时,雌性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 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D.受到污染的湖泊,鱼类的数量因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引起生态系 统进一步加重污染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 同 学 发 现 , 与 a 相 比 , b 处 理 后 实 验 兔 尿 量 减 少 , 其 主 要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________。取尿液 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_______。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 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2.(2020·河北张家口检测)图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平衡调 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感染人体后,会在体内周期性繁殖,从而周期性释放毒素。 毒素的刺激可使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使腺体A分泌的激素2增加。从而 使产热增加,体温升高。若某人体温24 h内保持38 ℃,这期间他体内的产热量 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激素3能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从而 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3)长时间饥饿,下丘脑中的血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________细胞分泌的 激素1增多,激素1可促进________和____________转化为血糖,从而使血糖含量上 升。
解析 一些考生因不能理解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体温调节中枢和感觉中枢的关系而 错解本题。寒冷刺激下产热和散热都增加,机体只有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 体温才能维持稳定,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随之增加,A正确;冷觉 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而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B错误;当机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 寒冷的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 量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C错 误;滑雪过程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不会持 续下降,D错误。 答案 A
答案 (1)下丘脑 等于 (2)提高 (3)胰岛A 肝糖原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质 (4)给 急性低血糖小鼠注射适宜剂量的生长激素,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并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3.(2020·山东青岛调研)排尿反射是一种简单的反射活动,但经常在高级中枢控制下 进行。当膀胱内贮尿量达到一定程度(400毫升左右),膀胱内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膀胱被动扩张,使膀胱壁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沿传入神经纤维传到 脊髓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 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相关过程如图所示:
2.(2018·全国卷Ⅰ,31)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 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 定性实验。
(4)经研究发现,正常机体发生急性低血糖时,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垂体分泌 生长激素,作用于脂肪细胞,使血糖升高。若采用对照实验方法验证生长激素具有 促进急性低血糖小鼠血糖升高的作用,实验组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毒素的刺激可使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使腺 体A(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体温升高。若某人体温24 h内保 持38 ℃,这期间他体内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2)激素3参与水盐调节,且由下丘脑合成 和分泌,由垂体释放,据此推测其为抗利尿激素,能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提 高,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3)激素1为胰岛分泌的激素,可能为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 长时间饥饿,血糖含量降低,下丘脑中的血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A细胞 分泌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增多,该激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血 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上升。(4)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验证生长激素具有促进急性低血糖小 鼠血糖升高的作用,实验对象为急性低血糖小鼠,观测指标为血糖浓度的变化,实验组 的处理方法为给急性低血糖小鼠注射适宜剂量的生长激素,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为给急性 低血糖小鼠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检测小鼠血糖浓度,进行对比。
解析 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 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该反应属于正反馈调节。排尿初期, 当排尿中枢发动排尿后,尿液刺激了尿道的感受器,后者不断发出反馈信息进一步 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得排尿反射一再加强;当膀胱中尿液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 后,尿液对尿道中有关感受器的刺激逐渐减弱,排尿反射逐渐减弱,直至尿液排完 为止,A属于正反馈。临近排卵时,雌性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属于正 反馈调节。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属于激素调节,属于负反馈 调节。受到污染的湖泊,鱼类的数量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引起 生态系统进一步加重污染,鱼类的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属于正反馈。体内常见 的正反馈现象:排便、排尿、分娩、凝血等。 答案 C
掌握高考命题切入点 提升应试能力 命题切入点 生命系统中的“反馈调节”
1.(2020·西工大附中质检)如图是受寒冷刺激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 b、c表示人体内与激素分泌有关的结构,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②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②促进③分泌的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③通过作用于a,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寒冷条件下,①、②、③的分泌有所增加,导致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2.(2020·山东师大附中调研)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 A.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B.池塘污染后,水蚤死亡进一步加剧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C.寒冷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D.血液中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CO2大量排出,以维持CO2含量正常 解析 寒冷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激素分泌的 “分级调节”,不属“反馈调节”。 答案 C
解析 (1)垂体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二者 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2)用20%葡萄糖溶液处理后,实验兔的肾小管腔内液 体的渗透压会升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实验兔的尿量会增加。斐林试剂可 以用来检测葡萄糖的存在,若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 有葡萄糖。(3)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存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经过一系列 的调节活动,最终使尿量减少。 答案 (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 葡萄糖 (8·海南卷,11)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解析 输入的高渗盐水溶液进入血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 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水平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B正确。 答案 B
解析 甲状腺激素既能反馈调节下丘脑,也能反馈调节垂体,结合题图分析可知, ③代表甲状腺激素,则b代表甲状腺;c代表下丘脑,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a代表垂体,②代表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也可作为体温 调节的效应器,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②促甲状腺激素促进③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属于体液调节。③甲 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a(垂体),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甲状腺 激素的分泌。寒冷条件下,①、②、③的分泌有所增加,但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 温保持相对稳定,机体的产热量基本等于散热量。 答案 C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的激素甲是________,在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时,其分泌量________,以减 少尿量。 (2)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参与此过程的神经中枢有________________;婴 幼儿往往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膀胱内压上升引发膀胱壁牵张感受器兴奋后,该兴奋在排尿反射弧的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是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信息传递至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产 生尿意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或“非反射活动”),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脊髓至排尿肌的传出神经受损失去传出功能,则膀胱充盈后是否会产生尿意? ________(填“是”或“否”),是否会发生排尿活动?________(填“是”或“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