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岳父优美散文(通用7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念岳父优美散文(通用7篇)
怀念岳父优美散文(通用7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

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怀念岳父优美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怀念岳父优美散文篇1
岳父离开我们整整一百天了。

今天,我携带妻儿来到他的墓地祭奠于他,村头的小河边,一片高大的杨树林下,岳父一个人孤单单地躺在那儿。

一抔黄土,几缕枯草,寒风萧瑟……
岳父走的时候才60岁,今年正是他的本命年。

60岁,在中国是一个人真正意义上步入晚年的开始,而岳父的生命却到此戛然而止!
岳父的一生中,经历了童年的饥饿;少年的穷困;青年的艰辛;中年的操劳,却唯独没有享受到晚年的幸福。

岳父弟妹9人,他为长兄。

下面三个弟弟,五个妹妹。

他最小的弟、妹还没有他的长子大,“长兄为父”这个词,在他身上做了最好的诠释。

他半生的操劳中,有四分之一用在其弟、妹们的身上,另有四分之一在自己的家庭、子女身上,其余的四分之二在全村一千多百姓身上。

岳父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个最低领导人的位置上,岳父一干就是三十年。

如果从他16岁当生产队长开始算起,岳父这短短60年的一生中,有44年在农村基层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岳父半生为“官”,却固守清贫。

到现在,家中的几间房屋还是砖、坯结构。

在现在“小洋楼”林立的新农村,极为罕见。

据我爱人回忆,这几间房屋乃是她幼年时期建造的,而盖房屋所用的砖、坯,是岳父和家人和泥一块一块用砖模制成的,然后一把火一把火烧窑烧制成的。

岳父去世后,我们将灵堂仍设在他住了三十多年,已是缝隙危危的老房子里。

前来拜祭的镇领导看了后,当即对同来的民政所长说:“我们的工作有失误啊,我们以前光照顾老百姓的疾苦,独忘了身边长年服务基层的村干部啊!马上拨付专款维修,我们要让老支书走得安心。


岳父去世后,一个十多年前在本镇任书记,现任外县副县级干部的领导听说后专程从外地赶来拜祭他。

拜祭后,他感慨地说:“这个家,这个房,我刚来此当书记时都这样,现在还这样,只不过房子的裂缝更大了。

”听者无不动容。

岳父一生嗜好烟酒,这也正是促使他早逝的最直接原因之一。

据他的故友说,岳父盛年时,一年喝的酒有三百斤。

岳父的酒量在全镇上极富盛名,场面人一提起他都说:此人能喝,豪爽。

但岳父有个坏毛病,一旦喝醉酒,遇到不合理、不顺心的事情就拍桌子骂娘,为此得罪了很多人。

岳父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子,体重将近200斤,颇有几分猛张飞气势。

岳父一生耿直,性情火爆、嫉恶如仇。

半生在基层工作,因为脾气不好,得罪了不少人。

也有人到镇上告他的黑状,领导说:如果换你做支书,你愿意住在砖坯房子里吗?村里一千多人你压得住吗?来人无语。

别人总结岳父的一生是:一辈子没少操心;一辈子没少问事;一辈子没少得罪人。

我听后无声苦笑,心中也认为正是一语中的。

岳父身体一直很好,但从检查出肺癌到去世仅一年多时间。

他的骤然去世,很多人听说后都很惊讶:“呀,他身体可是好着那?”我们做子女的也感觉恍如梦中,影影绰绰,不甚真实。

或者说不相信事实。

我每每回到岳父家中,站在老房子前,眼前总浮现出岳父那一饮千盅的豪气,吃饭时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的大丈夫气概。

耳边传来他那爽朗的大笑声,呼儿唤孙的叫声……
其实,我和岳父从相识到翁婿一场不过十年。

十年前,我还是一名又穷又酸的破落书生,而岳父事业正处鼎盛时期,我爱人也刚大学毕业,像个骄傲的公主,蒙其收留,在村里任教,并把女儿嫁与我。

后来,在我的事业上岳父又对我多有关心与支持。

在生活上,对我的家庭倍加呵护。

参加工作十余年,多半是依附在他的羽翼下。

因我父亲有病,多年不能理事,我每遇到问题总是先想到他,与他协商。

我能有今天的些微成绩,与他的关心支持分不开的。

我感谢我的岳父!
岳父身体一直很好,直到他去世前的半个多月才卧床不起。

他知道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把自己的后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就连自己埋哪儿都选好了。

岳父走后,村里人遵从他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村头的小河边,让他永远守护他的百姓,他的村庄……
今天是岳父的百天祭日,我怀着沉重的哀思,写下这篇文章纪念他。

后记:家园花开,斯人已逝!春风悲鸣,小河呜咽!五年前,岳父百天祭日前夕,我发文纪念。

五年后,岳母追随而去。

岳母百天祭日之际,拾取老人家家园旧景,撰得一联,以示悼念!联曰: 半生操劳,一朝仙去,看故园梨花满白头;
五年相继,百日重来,听小河流水尽悲声。

怀念岳父优美散文篇2
古稀之年的岳父生性开朗,晚年按说生活得还算自在,不想在一场疾病之后溘然长逝,又留给我们小一辈长时间的哀伤。

岳父这一辈子很不容易,自幼丧老,中年婚姻挫折,生活极度贫困中好不容易拖曳着几个儿女成人,晚年又逢爱女遇难,一辈子没有为自己享受过,当获悉他老人家步入天堂之门的那一时刻,我们小一辈的竟是那样的难以置信……
几天里来,老在念想着他老人家生前的点点滴滴:20年前,与爱妻步入婚姻的殿堂,白手起家,感受到老人家的宽容与慈祥;当儿子呀呀学语,双老倾心照料,一种父爱母爱的无私奉献;用过的东西修补了又再修补,生活节俭成了一生的传统;生活礼节的谆谆教导,让小一辈受益终身;生活清苦但不奢望不气馁,坦荡一生,淡然心态;孤傲一生不低头不求人,清高一世……
老人家一生也可谓辉煌,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还任过好多
年的校长,德高而望众;
老人家一生清苦,一辈子总是苦扒苦做,到最后还是清苦;
岳父母时常为生活中的一点小事而争吵,爱妻在时,时常为此烦恼,爱妻走后,回味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那是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些佐料,一般不经历此劫的人不知道其中滋味,晚年后的双老,精神生活贫乏,心中的苦处无与谁诉说,又无适当的排遗方式,时不时地相互发泄,却又得不到别人理解,这就是现实的家庭生活,直到他老人家去世后,我才对此有着更充分的认识了。

岳父母就是这样走过了几十年,突然间,失去了值得信赖和依撑的另一伴,岳母可能短时间里会更加难过一些,心理上难以适应,但是没办法,虽然我们都不愿看到但是又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有儿女们的悉心照料,稍过一段时间能够走出这一段艰难的日子。

好在儿女们都有所成就,让他们省了很多心,更难得的是小一辈们都有一份孝心,让老人在生前时光里得到了很多。

愿老人家在天堂里如生前一样开朗、淡定、知足…
怀念岳父优美散文篇3
岳父即为妻子的父亲。

从伦理上讲应该像我父亲一样的亲近,但是我们之间远不像我与父亲那般的遥远。

从活在这个世界的第一天算起,我与父亲朝夕可见的日子最多不超过两年,这还包括成年后带着儿子认祖归宗时的父子相聚,而我与岳父却在一个屋檐下和睦相处了十年有余。

前天是中元节,也就是俗称的鬼节。

看着别人给亡故的亲人上坟,我也想起了众多已故的亲人。

边城东面有一座山,名曰东山。

山上绿树成荫,山下芳草萋萋。

树丛中有一排排大理石砌成的价格不菲的墓室。

汉族人崇敬祖先,但不愿意与他们为邻,所以公墓都在城市周边的僻静之地。

三年前,我的岳父被安葬在这个称之为东山公墓的地方。

他所在的墓区是一个向阳的山坡,阳光充足,身前背后也不乏绿色,是个好地段,不远处还有妻家的姑父相伴,相必在那边的他不会孤独。

姑父在世时属于仕途通达的人,相信在那边也不会差,岳父有了姑父的庇护,求得一个本
分平顺的生活应该不是难事。

我国人多,特别是各种节庆期间更是人满为患。

鬼节上坟烧纸,公墓就像集市,祭奠就像赶集,四面八方涌来的各种大小不一品牌各异的汽车,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快乐的拥挤在东山下的公路上,排列成各种富有创造性的阵型,时而停滞时而象蜗牛般得前进。

平常难觅人迹的墓区里也是人流如织,不让点火的墓穴前照样被虔诚的孝子贤孙们燃起滚滚纸火,烧掉的纸钱里有冥币、美元、金元宝,新潮的人家还送各种卡、各种支付红包等。

岳父是个不俗之人,生前不占人便宜也不爱凑热闹,所以我们不需要在鬼节当天与别人比拼驾车技巧以及在串流不息的人群中奔跑的技能,而是在昨天,人少路宽山静之时携妻带子与妻兄一家人宽宽松松地去了阒寂的东山公墓。

镶嵌在墓碑上的照片,目光冷峻,神情严肃,穿戴整齐,那是岳父当年为妻兄操办婚事的时候照的,也是我记忆中他唯一一次着正装。

岳父的一生普普通通,儿子的婚事就是他此生最最重大的事,那天的他显露了平时不曾有过的庄严和自豪,那天的照片也就成了他墓志铭上的永恒。

岳父是个热心时事的人,新闻频道里的热点或者非热点事件,他都会看上好多遍,各种专家对事件的解析或者是混淆他都会认真听取。

他生前虽然不是党员,但有一颗比党员更加坚定的拥党之心,他的耳朵里容不得半点批党之言。

他出身大地主家庭,幼时享尽人间富贵,但好景不长,沧桑巨变后,他便从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迅速沦落成一个为果腹发愁的破落户之子。

为了求得一条好生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离开带给他无数荣耀和屈辱的徐州老家,投奔身在新疆的姐姐处,从此成为兵团的一名不扛枪的战士。

期初他战斗在建工师所属的各大工地上,其中奋战时间最长的项目是修筑通向南疆的铁路。

天山山脉之间有一个风光并不秀丽的地方叫做鱼儿沟,是他和战友们的栖息地。

吾妻的幼年就在此地度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了某些对人体不利的射线的照射之故,吾妻当时确实得了一种不停晃脑袋的病,那时候没有什么先进的医学设备,只需要岳父带着吾妻到乌鲁木齐的大医院找医生拿一个小木槌敲几下就好了,这种治疗方法是否包含了
某种深奥的医学原理不得而知,反正吾妻至今也没有再次出现过上述怪症。

岳父很珍惜社会给他的工作机会,总是非常努力地完成着各项工作任务,他完成了从一个罪孽深重的地主后代向一名光荣的兵团战士的华丽转身,没理由不对周边的一切不表示谢意。

虽说兵团战士的身份给了岳父自信和荣光,但是建工师南征北战的生活必定是清苦的,为了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也为了消除吾妻再次患上摇脑袋病的风险,岳父调到了兵团的核心城市石河子的一家国营工厂工作,调动成功的原因当然少不了姑父的帮助,但是岳父后来的表现也对得起姑父的厚爱。

家境衰落时,岳父的年纪尚小,所以他并不像哥哥姐姐们那样个个都是文化人,他只上过三年学,勉强可以读报写家书的水平。

他没有过高的人生追求,有吃有喝有穿有住,足矣。

除去幼年,他的一生是清贫的,但他的一生是满足的,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里,他更加地认为他是幸福的。

他不认为照顾外孙是负担,吾儿幼时他主动来到乌鲁木齐我的家承担起了照料外孙的责任。

他也不把我这个女婿当外人,我们之间可以像大多数亲生父子一样毫无顾忌的畅谈和辩论,每当我对负面新闻说出一些过激言论的时候,他会不失时机地加以制止和纠正,在一些比较中性的事件的看法上,我们也常常会有分歧,比如对待城市里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古建筑群体,到底是应该原样保护还是商业再开发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就很不相同。

我们之间的差异是两代人之间的差异,老人的思想不可能转变,而且他经常借用央视里的观点佐证,所以我们之间的论战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我向他认输而告终。

在我们旦夕相处的十多年时光里,我们的争论不断,但是依然和睦,妻家的亲戚都说我品性好,除了懒点再挑不出大的毛病。

我不想否认我对岳父的真诚,但我想说的是岳父更加率真、无私、大度。

平心而论,兵团战士的薪水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可是岳父不这么看,他认为国家有国家的困难,何况他的薪水足够维持他的生活,退休后还能赶上涨工资更让他发自内心的感谢政府。

曾几何时,我是多么的轻视那份微薄的薪水,但无碍岳父极其重视地存储那份收入。

直到有一年,因为投资失误我的资产变成了负数,岳父拿出那份不多
但能促我再次建立信心的积蓄的时候,我才明白他的知足不无道理。

至今我依然记得他当时对我说的那句没有任何高深道理的话:“拿着吧,以后再有钱了省着点花”。

凉风习习,桑烟袅袅。

长眠地下的岳父不可能再对我说出如此浅显又如此深邃的话语,极想和他再来一次时事辩论的我只能静静地伫立在那不足三平方的墓室前方。

我在心里说:“老爹,你的外孙学习上进,你的女儿家庭和睦,你的女婿学会了量入为出”。

我还在想,做事不要贪便宜,为人得善于知足。

生命有限,时光无极;思念无涯,文笔受限。

祝岳父在天国一切安好!
怀念岳父优美散文篇4
我的岳父岳母,都是将要八十岁的人了。

他们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同甘共苦,共同走过了六十年的漫长岁月。

他们相互携手,度过了艰苦的日子,岁月的沧桑,在他们的额头刻上了深深地皱纹印痕。

平日里,妻子经常跟我说起他们,一说起他们的时候,总是没完没了的。

说父母把他们姊妹六人养活大,多么的不容易。

很多的时候,她跟我说着的时候,眼睛里都闪烁着晶莹。

说起我的岳父,早年的他在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上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是一名火车司机。

过了几年之后,他因为业务精湛,工作踏实,认真负责,很快被上级部门提拔为段长,管着几百号人哩。

那时候,铁路工人的待遇是很好的,工资当然也不错。

岳母在家里养活着六个子女,还有十几亩的地要种,着实的不容易。

我的妻子在她家排老五,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

生产队那会儿,岳父在外面工作,路途遥远,不能经常回来探家,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回来,往往住不了几天,就又匆匆忙忙地走了。

他能做的,也只是往家里寄一点钱,出工出力的活,他一点忙也帮不上家里面。

家里家外都是岳母一个人忙。

妻子的爷爷、奶奶那时还在。

平日里,奶奶在家做饭,干活的人只有她、大儿子和大女儿。

爷爷因为身体不太好,也只能干一点力所能及的活。

其余四个儿女,两个大一点的在上学,两个小一点的,除了玩耍,什么忙也帮不上。

赶到农忙时节,岳母忙起来的时候,常常连饭都顾不得吃。

有事的时
候,因为岳父在外工作,岳母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什么事都要自己来扛。

岳母常说,那个时候家家都难一点,日子真的很苦,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岳父考虑到家里的实际困难,为了替岳母分担一些家里的重担,挑起男人对家庭应有的担当和责任,岳父思虑再三,就把人事关系转到了老家所在的县城里。

听他老人家说,他的工资因此还降了好几级呢。

岳父回来后,离家里近了,虽然还上班,但能经常回家里帮忙,岳母才算松了一口气。

岳父他们是从生活艰苦的年代过来的人,吃尽了生活的苦头,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里很节俭。

他们平时穿着很朴素,即使儿女们给他们买衣服,他们要求不能买贵的,能穿就行了,总说自己老了,也不讲究了。

有次,我的妻子给岳父买了一件棉袄,他穿着觉得也挺合适,便扭脸问这件棉袄的价格,妻子没敢多说,还说是过时了,店铺处理的。

岳父总觉得不对劲,看看牌子说:“鄂尔多斯,名牌的,赶紧退了,我不穿这个。

”岳父经常看电视的,广告也看了不少,最终还是被他看穿了。

妻子没有办法,只好给人家退了回去。

他们平时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六个子女,都很通情达理,也很懂事,都是热心肠的人,人情世故各方面,处理得井井有条,相互之间团结互助,家庭生活洋溢着和睦的气氛。

前几年,我的母亲来帮我照看儿子,我的岳父岳母,经常来我家找母亲拉家常里短。

岳母说自己忙走不开,不能帮我们看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的母亲说,自己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都是为了孩子,谁看都一样。

看到他们聊得那样投机,我的心里暖融融的。

实际上,我母亲太忙来不了的时候,岳母经常帮我们接送孩子,她已经那么大年龄了,还由她去接孩子,我的心里真的很过意不去的。

我的母亲去世后,因为妻子工作忙,家里缝缝补补的活,都是由岳母帮我们做的。

有一次,我的裤子开了一条长缝,我去找她帮我缝补。

岳母二话没说,就坐在了她家那台老缝纫机前,给我缝补起来。

她戴着一副老花镜,虽然看着手不是那么灵便了,却很认真仔细的样子。

我感觉鼻子一酸,不由得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母亲坐在老家的
小窗前,给儿女缝补衣服的情景,想起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心里顿觉一股暖流流遍我的全身。

我的母亲还在啊!那就是我的岳母。

又想起我的儿子刚上初中时,学校要求住校的学生,铺盖要统一标准,妻子在做被子方面的针线活,还不到火候。

岳母知道后说:“把需要的东西带过来吧,我来做。

”想着岳母一生操劳着儿女的心,还要给小外孙操心,我心里满是感动和暖暖甜甜的感觉。

还有一次,好像是周末。

我刚起床,听见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原来是岳母,她手里提着两棵白菜,一见我,她笑着说:“没事出来转圈,看路边卖的白菜还好,就顺便给你们买了两棵。

”说着就递给了我。

岳母年纪这么大了,腿脚都有些不灵便了,还有脑供血不足的病,每年都要输几天液做预防的。

前两天又刚下过雪,路还有点滑呢。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顺手接过了她手里的白菜,觉得沉甸甸的。

望着她略带蹒跚的步履,和渐渐远离的背影,我一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她走,直到她的背影完全离开我模糊的视线。

在别人的眼里,两棵白菜不值什么钱,却是我岳母的一片心意,这片对儿女的心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前几年的时候,岳父得了一场重病,到郑州做了心脏搭桥手术。

想起他在重症监护室里,全身插满了管子,我们只能在门外看着他的情景,至今我心里还不是滋味。

要说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谁也无法阻挡。

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谁都希望家里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一个人出现不如意,全家人都会焦急难过的,这就是亲情,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的亲情。

在他转到普通病房的时候,我们几个轮流看护他。

其实,他的手术是一个大手术,加上他年龄偏大,恢复起来按正常情况是很慢的。

岳父住院期间,表现得很坚强,岳父不到一个星期就坚持自己下床。

每次下床时,岳父都显得有些吃力的样子,我常看见他头上冒出虚汗来,我不忍心看到他痛苦的神情,忍不住还是想扶他一把。

慢慢地他好起来了,自己可以下床了,我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记得当时,同病房的一位老大娘,可能看我和他的长相差异较大吧,问我和他是什么关系,我说他是我的岳父。

老大娘显得很惊讶的样子,我说都一样亲嘛,岳父也是我的父亲。

在我看来,他虽然
没有生养我,可他生养教育了我的妻子。

我的妻子本分善良,我和妻子结婚已经十八年了,家庭和和睦睦的,彼此相处得很融洽。

记得我们结婚后,在她们家那么好的氛围里,我很快就融入了他们的大家庭,成为了他们家里的一员。

其实,在平日里,岳父他们对我很好的。

老两口平时住在县城的三儿子家里,刚好和我们家离得不远,大概有二百多米的距离吧。

所以,有事没事的时候,我总爱去二老那里聊聊天,也是顺便串串门吧。

每次见到他们的时候,岳母非得多做一些饭菜,让我留下来在他们家吃。

他们家桌子上放着的水果,无论苹果,香蕉,每次都是给我削好皮,或剥好皮递给我,看着我吃下去。

赶上饭时,岳母都会说做的饭多,非让我留下来吃饭,看着她的热情相待,我都不忍心拒绝,只好像小孩子那样,顺从地坐下来,尽情地享用岳母亲手做的饭菜。

岳母做饭的手艺很好的,做的饭很有滋味,很合我的口味。

在吃饭期间,岳父老是用筷子忙着给我夹菜,我都不好意思了,我说:“别老是把我当客啊。

”说得他们都会大笑起来。

在他们家,我每次都是吃得饱饱的。

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和岳父下象棋,他的棋艺很好,我几乎是输多胜少,能赢一次,也是因为他眼神不好,疏忽大意的`时候。

经过一段时间,从岳父那里,我觉得自己的棋艺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岳父和我下棋的时候,我觉得他很开心的样子。

当然,我也很开心。

不管怎样,只要他高高兴兴的,我的内心也一样的高兴。

有时,岳父住在乡下大儿子那里,乡下空气新鲜,有老街坊们陪着他们说话,说着过往的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心里上的慰籍。

平日里,他们多数时候,是住在县城里三儿子这里,岳父经常骑着电三轮车,带着岳母在街上散心,过着他们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

这几年,每到冬季来临,家在省城的二儿子,就把他们接到他那里去,因为他家里有暖气。

岳父母年龄也大了,好让他们在那里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

不论他们住哪里,那里就是子女的家,有父母陪伴的家,总是温馨又温暖的。

他们在那里,那里就有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浓浓亲情和相互的牵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