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过关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过关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
1.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C.河水看上去“较浅”
D.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2.温室大棚可以促使植物的早熟或种植反季节蔬菜,在选用什么颜色的塑料薄膜覆盖的问题上,有下列几种意见,请你利用物体的颜色和植物生长的知识,从有利于作物生长的角度帮助选择。

()
A. 无色透明的
B. 红色的
C. 绿色的
D. 黑色的
3.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 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
B. 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
D. 阳光下,树木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4.下列是小明同学对有关光学现象的解释,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B. “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后不可能有紫光
5.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正远视眼
C.图内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循光的反射定律
6.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不相符的是
A.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B.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C.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7.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 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D. 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8.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C. 水0℃时结冰是因为分子停止运动
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9.如图所示是小明根据小丽照镜子的情景确立的几个探究课题,其中最合理的是()
A. 镜中像的大小跟人到镜距离的关系
B. 镜中像的多少跟人到镜距离的关系
C. 镜中像的多少跟两镜面夹角的关系
D. 镜中像的大小跟两镜面夹角的关系
10.对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前者遵循反射定律,后者不遵循反射定律
B. 两者都不遵循反射定律
C. 前者不遵循反射定律,后者遵循反射定律
D. 两者都遵循反射定律
11.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C.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12.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一束光线沿AO斜射到平面镜MP上,并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两块平面镜的夹角α是()
A. 30°
B. 45°
C. 60°
D. 70°
13.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雨后出现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C. 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D. 人能通过平静的湖水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反射现象
14.如图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B.
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
C.
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 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D. 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
16.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的大小将()
A. 不变
B. 逐渐减小
C.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17.一根直立木棒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如图所示,当人在水面上与人在水面下分别观察这根木棒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面上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不变,水下部分变短
B. 在水面上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短,水下部分变短
C. 在水面下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长,水下部分变短
D. 在水面下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短,水下部分不变
1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 ,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A. 90°
B. 60°
C. 45°
D. 30°
二、填空题(共12题;共29分)
19.小明站在平面镜前捋了捋自己的头发,当他转身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小亮做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如图所示,他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纸板ANB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他发现:当用激光笔紧贴硬纸板左侧向平面镜的O点射出一束光时,在硬纸板ONBC面内能看到反射光;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将硬纸板ONBC面以ON为轴向后折转,则在ONBC面内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21.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这说明________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________ 光.
22.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如图是________成因的示意图(选填“日食”或“月食”)。

23.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5m.小明准备借助一块平面镜检查视力(如图所示),则他应坐在镜前________m处.图中小明正在用手示意他所看到的“E”字朝向,其示意方向应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24.如图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有一只铁制玩具青蛙,人的眼睛在S位置时刚好看不到青蛙,这是________的缘故;向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眼睛就能够看到青蛙了,这是________造成的。

25.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________(选填看到的物体的前方、看到的物体的下方、看到的物体的上方或看到的物体),看到的物体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

26.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
(2)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 ;
(4)把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某个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分析数据,得到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________
27.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诗句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影子,别一个是由酒而________形成的像.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_______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28.小明通过平面镜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光线较暗,为了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便于找到虚像的________,常采用________作为平面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可以通过________的步骤来找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可以通过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

30.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_______ 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 m.
三、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31.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用于光学通信”的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而不折射,从而使光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右图.请根据图回答:当增大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时,CD光线的入射角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D点将要向________侧移动(选填“左”或“右”).
32.小汽车的前窗玻璃并不像两侧窗的玻璃一样竖直安装,而是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用你所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一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四、作图题(共2题;共10分)
33.一束激光照射在长方形玻璃砖的左侧,请大致画出这束光穿过玻璃砖的光路。

34.(1)下图中,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2)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3)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
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8分)
35.小红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是否有关,选用如下器材:铺有白纸的泡沫塑料板、薄透明玻璃板、刻度尺、4根牙签、6根形状完全相同的圆柱橡皮泥(其中3根为红色、3根为黄色)。

实验前她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带支架的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直线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前沿与直线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所示。

之后小红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一根红色橡皮泥作为物体,放置在透明玻璃板前的白纸某位置上,在透明玻璃板后适当位置放一根黄色橡皮泥,改变黄色橡皮泥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黄色橡皮泥与红色橡皮泥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红色橡皮泥到平面镜前沿的距离u和黄色橡皮泥的高度h并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②用牙签将2根红色橡皮泥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更高的新圆柱体,放在平面镜前更靠近平面镜的位置,同样用牙签将2根黄色橡皮泥连接在一起,调整这根新黄色橡皮泥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黄色橡皮泥与红色橡皮泥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红色橡皮泥到平面镜前沿的距离u和黄色橡皮泥的高度h并记录在表格中。

(1)请写出小红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

(2)请你针对小红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的方法:________。

(3)请说明根据测量数据如何判断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是否有关________。

3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在平面镜上,纸板由、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翻折.
甲乙
(1)如图甲,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镜面上点,纸板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接着将纸板绕向后翻折,则纸板上________(能/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在________上.
(2)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图乙表),根据这组数据,他________(能/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________.左图中当入射角变大,反射光束________(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